和亲戚眼里,我们着实属于跨阶级的组合。
对此他母亲不承认,我则不在乎。
我觉得有感情、相处舒服、精神生活贴近就好。
婚后这几年,基本就是慢慢被打脸的过程。
我发现,其实我们的生活习惯、爱好、行为方式、处事风格,都有极大的区别。
比如我工作踏实稳重,他更喜欢伺机而动。
我下班后喜欢音乐会电影各种展览,他喜欢呼朋引伴喝酒攒局。
我不爱社交但有多年好友,他日日社交但其实每一个都被他背后吐槽过。
我吝啬承诺但一诺千金,他时常发誓但很少兑现。
我开始觉得,我是不是看走眼了。
我们其实有很多的南辕北辙。
就连最初电影节上的相遇,其实也是因为原本报名的师兄来不了,他因为“都说电影节很多美女”,于是临时替场。
不过,那会儿我都对自己说,也许这也算一种互补,甚至一种缘分。
……虽然我也想过,这算不算自欺欺人?
14我爸去世六天后, 律师给我送来了他的遗嘱。
我爸性格冷静而谨慎,也常有居安思危之举。
他会在我结婚前就拟定遗嘱,我并不意外。
但是遗嘱内容让我非常意外。
继而些许茫然与困惑。
这是我人生一个绝对的转折点。
父母去世,我伤痛很深。
无暇多想其他,也无暇关注他人。
常陷入漫无尽头的思索和回忆。
但对申悦这个枕边人,感受反而更加细腻。
留心观察,可以确定,他对我一直在渐渐轻慢。
比之前更甚。
这种轻慢,好像一个曾经过分紧绷的人,终于找到了松懈的机会。
他本来就应酬不少,做了副总后更夜不归宿。
经常拿着手机淡笑,有时候回了家还突然出门。
开始挑剔我,挑剔的范围甚至扩展到我和他出门饭局的打扮。
另外,他很介怀于我爸公司的大权旁落,不时淡笑说:以为你很厉害肯定会接班你爸……15类似轻慢,我没有太在意。
至少没有说出那份在意。
但是今年父母祭日前一周,申悦饭桌上给我转告他妈的说法,说在家里设亲人的牌位不够吉利。
“对后辈不好。”
我一听就知道,这确实是婆婆能找的理由。
婆婆找理由的风格就是会选择一个看似“利他”的角度,于是听起来就格外冠冕堂皇。
我说:我家这个牌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