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机,也不知道找工作,愁死人了。
得多吃点,身体是本钱,不然以后怎么嫁人……哎,女孩子还是稳定点好。”
爸爸喝了口汤,说道:“嗯,身体养好了最重要,工作慢慢来,不着急。”
他心里的想法却是:“下个月房贷又要还了,小浩的补习费也是一笔开销,我的工资什么时候能涨一点啊……压力真大。
薇薇在家也好,省点开销,就是不知道她自己急不急。”
弟弟林浩埋头扒饭,偶尔抬头看我一眼,嘴上说:“姐,你好了就行。”
心里却在嘀咕:“切,生个病全家围着转,我的游戏时间都少了。
不过她在家正好,可以让她帮我洗臭袜子了,嘿嘿。”
一顿饭吃得我食不知味。
原来那些关切的言语背后,藏着这么多的焦虑、算计和不耐烦。
我一直以为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似乎也蒙上了一层微妙的灰尘。
我开始怀疑,以前感受到的那些爱意,有多少是真诚的,又有多少是习惯性的伪装?
我试着不去“听”,但那些声音就像开了闸的洪水,源源不断地涌入我的大脑。
我甚至无法集中精力看一本书,因为翻页的瞬间,就能“听到”作者在创作时的犹豫和修改,或是某个角色的内心独白。
走在街上,更是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混乱的思维市场,各种念头交织碰撞,让我头痛欲裂。
我开始失眠,食欲不振,整个人迅速憔悴下去。
03 餐桌上的真相改变是从一次无意的“泄密”开始的。
那天晚饭,妈妈炖了排骨汤,一个劲地劝爸爸多喝点,说补身体。
爸爸一边喝着,一边推说喝不下了。
我当时正因为听到爸爸心里抱怨“又是排骨汤,都喝腻了,她就不能换点花样吗?
血糖都快高了。”
而有点走神,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爸,你不是嫌排骨汤腻了吗?
血糖高就少喝点。”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餐桌上的气氛瞬间凝固。
爸爸拿着勺子的手僵在半空,惊讶地看着我:“我……我什么时候说腻了?”
妈妈也愣住了,随即有些不高兴地看了爸爸一眼,又转向我:“薇薇,你瞎说什么呢?
你爸喜欢喝我炖的汤。”
但她心里的声音却很清晰:“好啊你林建国,原来早就喝腻了,还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