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夏竹赵秋菊的其他类型小说《家里负债,小小农女只想搞钱!全局》,由网络作家“牛肉面多放香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坐车。”赵夏竹带着几分严肃说道,就几文钱的事,现在又不是出不起。于是在赵夏竹的坚持下,一家四口都坐上了回村的牛车。回到家里,赵春兰连忙去给赵爷子煎药。李婆子见赵春兰煎药,连忙问道:“怎么了?”“爷爷晕倒了。”赵立根答道。赵夏竹本是想将这个事情瞒下来的,怕李婆子太过担心,可是大家都住在一个屋檐下面,要给爷爷煎药,这事就瞒不住。“好好的,怎么晕倒了?”李婆子心里担心,连忙又问赵爷子,“老头子,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了?”“没事,大夫开了药,吃了就好了。”赵爷子安慰道。李婆子仍有些担忧,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众人让赵爷子回房好好休息休息,赵爷子推辞不过,进房休息去了。等到赵爷子回房,赵夏竹喊着众人进了堂屋。”哗啦“一声,铜板落在桌子上面,声音...
《家里负债,小小农女只想搞钱!全局》精彩片段
“都坐车。”赵夏竹带着几分严肃说道,就几文钱的事,现在又不是出不起。
于是在赵夏竹的坚持下,一家四口都坐上了回村的牛车。
回到家里,赵春兰连忙去给赵爷子煎药。
李婆子见赵春兰煎药,连忙问道:“怎么了?”
“爷爷晕倒了。”赵立根答道。
赵夏竹本是想将这个事情瞒下来的,怕李婆子太过担心,可是大家都住在一个屋檐下面,要给爷爷煎药,这事就瞒不住。
“好好的,怎么晕倒了?”李婆子心里担心,连忙又问赵爷子,“老头子,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没事,大夫开了药,吃了就好了。”赵爷子安慰道。
李婆子仍有些担忧,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众人让赵爷子回房好好休息休息,赵爷子推辞不过,进房休息去了。
等到赵爷子回房,赵夏竹喊着众人进了堂屋。
”哗啦“一声,铜板落在桌子上面,声音还是那么悦耳。
赵夏竹和三个小的一起数了起来,一共一千六百三十六文钱。
再加上三百七十文的药钱,今天就挣了二两银子。
除了呆立在当场的赵立根,在场的其他人脸上都笑着,明显更能接受一些。
“这,这么多?”赵立根被震惊住了。
二两银子,半天时间不到,就挣了二两银子?
他当学徒得挣多久才能挣到这么多?
“回神。”周金花用手在赵立根眼前晃了晃。
“娘,你快掐掐我。”赵立根拉住周金花的手,觉得自己一定是幻听了。
周金花见自家儿子的傻样,狠狠的拧了他一下。
“痛,痛。”赵立根吃痛,自家娘还真是下了大力,估计被拧的地方都青了。
“没有做梦,是真的。”赵夏竹见伯娘和大哥的互动,忍不住笑了起来。
听到赵夏竹的话,赵立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自家这个妹子是有本事的。
作为家里的大哥,他好像没什么本事,不过,从今往后,他也要做个有本事的人,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刚刚做好这些,大门就被人敲响了。
一家人连忙将铜板收了起来,确定都收完了,李婆子才往院门走去。
“开门,开门。”刘婆子的叫喊声从门外传了进来。
赵夏竹听到声音,脸色微沉,赵春兰和赵立根脸色也不是很好看。
“来啦来啦。”李婆子上前将门打开。
刘婆子挤开李婆子径直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赵大宝和罗大妞。
“夏竹呀,你那卤肉还有吗?”刘婆子带着几分谄媚的笑容问道。
今天赵大宝不见了,她找到他的时候,他正抱着一个肉包子在啃。
也不知道这孩子哪里来的铜板买包子,不过既然吃进嘴里了,肯定是不能吐出来的。
原以为这孩子吃了肉包子就不会闹腾了,结果肉包子吃完,还闹腾着要吃卤肉。
刘婆子没法,只能带着他回去找赵夏竹,哪知摊子早已收拾好了,只有赵春兰站在一边。
赵大宝哭闹着要吃卤肉,刘婆子问了赵春兰还有没有,哪怕卤豆腐干也行。
可是最后几块卤豆腐干赵夏竹都送人了,赵春兰也拿不出来。
刘婆子左哄哄右哄哄,总算把赵大宝哄回家了。
赵大宝回家倒是就没闹腾了,刘婆子还以为这就过了,可是刚刚这孩子又闹腾起来了。
没办法,刘婆子只好带着人找上门来了,兴许他们会留着自家吃一点,这样他们或许还能不花钱就吃到卤肉。
“婶子,石头哥能不能做比这个更小的团箕。”赵夏竹伸出双手比了比,“大概这么大。”
“能做,只是这精巧了些,要费时一点。”石头媳妇看着赵夏竹比划的大小,没有问她拿来干啥。
“我要五十个的话,三天能赶出来吗?”赵夏竹问道。
“应该能行。”石头媳妇想了想,石头能做,公爹身子虽然不好,但还是能帮忙做一做。
她也可以帮忙打下手,三个人赶一赶,也能做出来。
“那婶子算算一共要多少钱。”赵夏竹不知道价格多少。
”这两个五文钱一个,大一点的八文钱一个,小的一文钱一个。一共,一共……”石头媳妇在心里盘算着。
“一百二十四文。”赵夏竹说道。
“对,一百二十四文。”石头媳妇也算出来了,的确这么多。
李婆子将铜板递给了石头媳妇,石头媳妇退了四文钱给李婆子,只收了一百二十文。
回去的路上,李婆子不心里禁感慨钱不禁花,赵夏竹给的六百多个铜板还剩一半了。
转眼就到了第一天交豆芽的日子,天刚亮,赵夏竹和赵爷子就背着豆芽往镇上走去。
因着后面是赵爷子来交豆芽,所以今天赵夏竹带他来认认门。
等到长虹酒楼后门,柱子早已等在那里了,一见赵夏竹来了,连忙帮忙把背篓接了下来。
“夏竹,赵爷爷,你们可算来了。”柱子笑着道,“掌柜的一早就命我在这里等着你了。”
“柱子哥等久了吧!”赵夏竹笑着道。
“没有,没有。”柱子连忙把准备好的秤拿出来称豆芽。
正在此时,孙掌柜来了。
赵夏竹给孙掌柜和赵爷子互相介绍了一下,二人互相打了个招呼。
旁边的柱子刚好秤完,就听他说道,”二十三斤八两。”
孙掌柜连忙数了一百一十九文钱递给赵夏竹,赵夏竹数了十九文递回去给孙掌柜。
“孙掌柜,今天第一天,就祝咱们的生意长长久久。”
“行,那我就不推辞了。”孙掌柜领了赵夏竹的好意。接过了铜板。
然后赵夏竹给孙掌柜交代了一下,以后赵爷子来送豆芽,把铜板结给赵爷子即可。
孙掌柜点头应下,爷孙二人也不再耽搁,就离开长鸿楼了。
赵夏竹出门的时候让李婆子拿了两百文钱,就去余记粮铺买了三斤细面。
然后又去杂货铺买了两斤盐,最后才到肉铺买了两副猪大肠。
三百文钱瞬间就还剩二十文,看来得加快挣钱的步伐了。
回到家里,赵夏竹连忙处理猪大肠,明天能不能挣钱,就看这些东西了。
傍晚,赵石头把东西送了过来,周春花和赵春兰拿来清洗了一遍,放在一边沥水。
第二日正好赶集,赵夏竹几人也没有坐牛车,几人背着东西往镇上走去。
出村子的时候,碰到几个村里人,看见他们背着背篓,用布巾盖着,看不见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有好奇的问了一句,赵爷子只说去做点买卖,并没有多说。
这卤肥肠的买卖今天才开始做,等做起来了再给村里人说也无妨。
村里人听罢也没有再问,毕竟赵家当年能卖的都卖了,做点买卖营生也不是不行。
到了镇上,赵爷子去长鸿楼交豆芽,赵夏竹叔侄三人则到集市寻了个位置开始摆摊。
他们将三个背篓倒过来,在上面放上一块布巾,一个放案板切东西,一个放装着卤肥肠的筲箕,一个放装卤菜的小团箕。
“猪头肉怎么卖?”孙婆子挤上前来。
上次她拿回去的卤肥肠,老姐妹都说好吃,几人正津津有味的吃着,不知道主家的小公子怎么过来了。
小公子被老爷夫人骄纵惯了,闻着味听香,也不经过她们同意,就直接拿着吃了起来。
这可把她们吓坏了,夫人老爷把小公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没经过夫人的同意,小公子若是吃出什么问题,他们这些下人可不好说。
这吃食吃了也就罢了,哪知小公子没吃够,不依不饶吵着还要吃。
这一哭孙婆子就一个头两个大,正好夫人来看见了,问了缘由连忙让人来这里寻人,可是人家已经卖完走了 。
小公子闹起来,好说歹说,夫人答应他今日一定给他买到,让他吃个快。
孙婆子一早就在这里等着了,刚刚尿急,去上了个茅房,哪知就上茅房这功夫,人就来了,她才寻了过来。
“婆婆,猪头肉四十五文一斤。”赵夏竹一眼认出眼前这个婆子,笑吟吟的说道。
“给我来两斤猪头肉,两斤肥肠。”孙婆子想到夫人吩咐的,这银子不要她出,也就懒得多问了,“一斤肥肠单独装,其余的你看着装。”
上次她和老姐妹还没吃多少,就被小少爷给吃掉了,夫人说这次让她多买一斤猪肥肠让她自己留着。
赵夏竹应了声,连忙拿起卤菜称了切了起来。
去定做小团箕一是因为没有东西装,二是因为卤菜的价格不便宜,大都买得不多。
一个团箕也就能装两斤的样子,因此她拿了三个小团箕装。
“婆婆,这次你买得多,这几个团箕就送你了,一共一百五十文。”赵夏竹心里算了下价格,团箕才多少钱一个,这样的主顾能做成回头客岂不是更好。
“小姑娘,婆子我姓孙,不介意可以叫我孙婆婆。”孙婆子听到赵夏竹送她团箕,心里高兴。
上次拿回去的团箕就没拿来退,老姐妹说挺小巧的,拿来放点吃食挺好的。
三个团箕就是六文,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油水,“下次还来照顾你生意。”
“好咧!”赵夏竹快速切好,赵春兰用团箕装上,递给孙婆子。
“孙婆婆你拿好。”赵春兰鼓起勇气说道。
“行,我就先走了。”完成了这个事情,孙婆子也不采买了,直接回去复命了。
“孙婆婆慢走!”赵夏竹笑着道。
见孙婆子买了一百多文钱的卤菜,其他人也蠢蠢欲动,纷纷上前一斤半斤的买了起来。
上次第一个买卤菜的汉子又来了,手里还拿着隔壁摊子买的白面。
“大叔,你来了。”赵夏竹认出了汉子。
“你还记得我。”汉子没想到小姑娘还记得他。
“当然,你可是我们卤摊的第一位顾客,必须记得。”赵夏竹笑着说道。
“行,这次给我来半斤猪头肉。”汉子说道。
上次要了半斤下水,这次要半斤猪头肉,都试试。
“大叔,你是要就着饼子吃吗?”赵夏竹看着汉子手中的白面饼子,突然想到肉夹馍。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外面有个小摊,老板是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她只卖肉夹馍。
保着温度的卤肉肥瘦相宜,再加一点青椒一起剁碎装进烤好的面饼里面,再加一些卤菜的汤汁,一口下去,很是满足。
后来毕业了,她就再也没有回过学校了。
偶尔在其他地方看到有卖肉夹馍的,再去买来吃,不知道是手艺不同还是心境不一样了,再也没有当初那个味道了。
“我侄女有用处。”赵玉桓从怀里掏出赵夏竹给的铜板,交给赵婆子。
赵婆子点了铜板,就帮孙秋月打包豆腐。
豆腐太多,全部用芭蕉叶裹起来得要一点时间。
趁这时间,赵玉桓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场地,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过来。
豆腐加工场所就在厨房和靠近厨房的院子那一块,屋子也是泥胚房,院墙特意加高了,一边的晾衣绳上晾着几件衣衫,此刻正稀稀落落的滴着水。
”娘,奶奶。“一个五岁左右的男孩跑了进来。
“小年,慢点。”赵婆子看着小孙子,眼里满是疼爱。
孩子没了,孩子爹也没了,如今就剩这个孙子了,他是刘家的唯一血脉了,因此吴婆子看得更紧一点。
“奶奶,隔壁婶子给的糖。”刘年将小手伸开,上面放着两块饴糖,“你和娘吃。”
看着懂事的孙子,赵婆子慈爱的揉揉他的头发,“奶奶牙口不好,吃不了,你和你娘吃吧!”
“娘,你吃。”刘年又将手伸向孙秋月。
孙秋月忙着绑豆腐,笑着冲他摇摇头,“娘吃了牙疼,你和奶奶吃。”
刘年看看娘,又看看奶奶,再看看手中的饴糖,转身跑进了屋子。
婆媳二人见孩子进了屋子,继续绑着豆腐。
很快,豆腐绑好,孙秋月点了点数量对赵玉桓说道:“赵哥,你点点。”
赵玉桓数了数,数量正确。
孙秋月将豆腐装进赵玉桓背篓里面。
刚刚装完,刘年端着一碗水出来了。
“奶奶,喝水。”刘年端着水走到赵婆子面前,将水举起来递给她。
“好。”赵婆子知道孙子懂事,接过水喝了一口,脸上很是惊讶,水是甜的。
“奶奶,甜不?”刘年笑着问道。
他把饴糖敲碎了用热水冲化,这样糖化在水里,奶奶和娘吃都方便。
“甜!”赵婆子将碗递给刘年,这应该是饴糖水。
“娘,你喝。”刘年接过碗走到孙秋月面前将碗递给她。
孙秋月接过碗尝了一口,甜甜的,像是饴糖水,“真甜!”
刘年很是开心,婶子给的饴糖,娘和奶奶都吃到了,还不用费牙。
“小年喝。”孙秋月将碗递给刘年。
刘年接过碗,抿了一口,笑得很是满足。
看着几人的互动,赵玉桓没有出声打扰,在孙秋月看向自己这边的时候,冲她微微颔首,然后背着背篓离开了。
“赵哥慢走。”孙秋月毕竟是个做生意的,连忙追了两步送了出去。
从孙秋月家出来,赵玉桓径直往家里走去。
都是苦命的人家,一点温馨就容易让人情绪被牵引。
赵玉桓回到家里,赵夏竹还未回来。
赵夏竹只叮嘱他买这么多豆腐,并没有说要做什么,他将背篓放好,就扛着锄头去屋子后面看看。
等到他离开没多久,赵夏竹和赵爷子回来了。
赵夏竹买了十斤白面、三斤盐、三副猪大肠和两个猪头,一共花了六百六十文。
除去前面花掉的一百二十文,赵夏竹身上还剩二百二十文钱。
这钱挣是挣了,可是也没什么余粮呀!
赵夏竹看着钱袋里面所剩不多的铜板,心里发愁,新衣服还没买上一件呢……
等到和赵爷子汇合,赵爷子依旧将东西往自己背篓里面放,这次只给赵夏竹留了三斤盐在背篓里面。
回到家里,不用赵夏竹招呼,周金花和李婆子就上来帮忙清洗肥肠。
赵夏竹要做豆腐干,就让赵爷子和赵玉桓处理猪头。
“我呢,我干什么?”赵立根见家人都有事做,连忙问道。
吴正银也口渴了,接过周金花递过来的碗,道了声谢,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等到一碗水下肚,李婆子连忙要接过碗再给他倒水。
“婶子,不用了,不用了。”吴正银连忙摆摆手。
“水管够。”李婆子端着碗进了厨房又端着碗水出来。
赵夏竹趁着李婆子招待着吴正银,让赵春兰帮忙找了个篮子,将阿婆家的篮子腾出来,然后又将那个篮子装满豆芽。
她则去拿了团箕出来,将背篓里面的东西清理出来,将木耳分别倒进几个团箕里面摊开。
“这是什么?”赵春兰看见赵夏竹在摆弄黑漆漆的东西,好奇的问道。
“姐姐,这是木耳。”赵夏竹答道。
“二姐,可以吃吗?”赵立新凑了过来,他觉得二姐摆弄的东西都和吃的脱不了关系。
“当然可以,不过现在还不能吃,吃了会中毒的哟。”赵夏竹怕孩子不懂事,误食新鲜木耳出问题。
“啊,那什么时候可以吃?”赵立新也不气馁,他可以等的,多等几天也没关系。
“应该还要几天时间吧!”赵夏竹估计也要不了两天就能干,“等能吃了,二姐再给你说。”
“好!”赵立新点点头,心里很是期待。
吴正银坐了一会儿就准备离开,再晚点回去天就要黑了。
“吃了晚饭再走吧!”李婆子连忙留客。
“婶子,不吃了,回去晚了该天黑了。”吴正银说道。
“奶奶,让舅舅回吧,晚上路不好走。”赵夏竹提着篮子出来。
这个时代没有路灯和平坦的水泥地面,晚上出行都是火把,火把光亮有限,地面又不平坦,走夜路得小心一些才行。
李婆子想着晚上走夜路也不方便,家里也没有什么能招待客人的吃食,也就不再多留,“那正银舅舅你回去慢点。”
“好的,婶子。“吴正银笑着说道。
“奶奶,我送送小舅舅。”赵夏竹找了块布巾将豆芽盖住。
“好。”李婆子点头,又对吴正银说道:“正银舅舅,婶子就不送你了,回去代婶子问你爹娘好。”
“行,婶子,大嫂子,我就先走了哈。”吴正银冲李婆子和周金花点点头。
赵夏竹将吴正银送到村口,将篮子递给他,“小舅舅,这个是豆芽,家里拿它做营生,今天过来一时竟忘了拿,正好你拿回去给大家尝尝。”
吴正银很是惊讶,没想到赵家做了两个营生。
不过听到陌生的名字,他连忙推辞,“这既然是做营生用的,你就拿去卖了换些银钱。”
“这个家里日日都有,你拿回去给大家尝尝鲜,拿来清炒或者煮汤都可以。”赵夏竹将篮子塞进吴正银怀里。
吴正银抱着篮子,见推辞不过,也就收下了。
告别赵夏竹,他就提着篮子往回走去,脑子里则想的是赵夏竹说的皮蛋和咸鸭蛋。
他很好奇是什么东西,希望她能成功做出来,这样村里的鸭蛋有了销路,也算是个进项。
眼见吴正银的身影越来越小,赵夏竹等到看不见了,才转身往家里走去。
赵夏竹回到家里,李婆子和周金花在准备晚饭了,她想到阿婆给的鸡鸭兔,东西虽然是耐放,但是总不能放着不吃吧!
于是她走进厨房,将刚刚放在筲箕里面的野鸡拿了一只递给李婆子,“奶奶,今晚吃这个。”
李婆子想着不过年不过节的,吃鸡有点奢侈,但是以赵夏竹现在的性子,也不可能不吃,在嘴边要拒绝的话硬生生吞了回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