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适合江城种植的农作物。
他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开始带着我研究起来。
就这样,我和老教授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过年时,他见我孤单,便把我带到了他的家里。
他的孙女和我同龄,今年也是大一,而且跟我同校,叫余晓妍,但是我从没见过她。
初见余晓妍,我觉得很惊艳。
不同于付雪的青春洋溢,不同于李秀莲的热辣性感。
她安安静静的,长得很美,人也很随和,教养很好。
在这种书香门第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是书卷气很重,且温文尔雅的女孩。
我们只是点点头,一起吃了一顿年夜饭,没有过多交流。
余教授老婆的手艺很好,很难想象一个教物理的教授有这么好的手艺。
吃过年夜饭,我和余教授一家道别,独自回了学校。
除夕夜里,我望向观音村的方向,有些想家了,想老村长,想那些质朴的村民,想秀莲。
想给她打个电话,想听听她的声音,听听她的唠叨。
但是不能,只有村委会有电话,如果我找秀莲,村里的风言风语一定会传开的,她一个寡妇,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不能让她活在流言蜚语中。
一个人在学校过了年。
大一下学期,我开始跟着余教授继续研究,去他家的次数越来越多,和余晓妍也慢慢熟悉起来。
相处下来,我发现余晓妍和付雪那种女孩完全不一样,她不虚荣,不做作,说话做事都是由心而发,良好的教养使她的言谈举止都很得体。
慢慢的,她也开始跟着我和余教授一起研究起来。
大学的生活忙碌且充实,不和余教授一起研究的时候,我就和余晓妍一起上自习,或者一起研究我们的育种课题。
有时相互探讨,有时激烈争论,来印证彼此的观点。
慢慢的两颗心也越来越近。
但是,我始终在向后退,拒绝和余晓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