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女频言情 > 重生八零,开局分家后一路发发发全局

重生八零,开局分家后一路发发发全局

不知名的咩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周承安送李宜和圆圆到家具厂的家属院之后,加快脚步,走了十来分钟到了前天面试的工厂“永盛电子电路厂”,现在正是上班高峰期,上班和下班的人群涌动,每个人胸前都挂着工作牌,厂门口有保安看管,没有工作证的不能随便进入,周承山按照前天面试的负责人说的,在大门旁边的空地等他来接。来接周承安的是永盛电子的人事夏灵,她一丝不乱地扎起头发,身高大概在165左右,表情严肃,看着就像电影里演的冷面杀手。夏灵带着他和另外一个同样来办入职的男人到人事办公室,分别递给他们一个文件夹。自我介绍道:“你们好,我是永盛电子的人事,这是你们的劳动合同,你们可以先看看,有什么异议可以找我,没什么问题就可以签字了,待会你们的主管会过来接你们去车间培训的。”说完,摊手做了个...

主角:周承安李宜   更新:2025-04-18 19: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承安李宜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八零,开局分家后一路发发发全局》,由网络作家“不知名的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承安送李宜和圆圆到家具厂的家属院之后,加快脚步,走了十来分钟到了前天面试的工厂“永盛电子电路厂”,现在正是上班高峰期,上班和下班的人群涌动,每个人胸前都挂着工作牌,厂门口有保安看管,没有工作证的不能随便进入,周承山按照前天面试的负责人说的,在大门旁边的空地等他来接。来接周承安的是永盛电子的人事夏灵,她一丝不乱地扎起头发,身高大概在165左右,表情严肃,看着就像电影里演的冷面杀手。夏灵带着他和另外一个同样来办入职的男人到人事办公室,分别递给他们一个文件夹。自我介绍道:“你们好,我是永盛电子的人事,这是你们的劳动合同,你们可以先看看,有什么异议可以找我,没什么问题就可以签字了,待会你们的主管会过来接你们去车间培训的。”说完,摊手做了个...

《重生八零,开局分家后一路发发发全局》精彩片段


周承安送李宜和圆圆到家具厂的家属院之后,加快脚步,走了十来分钟到了前天面试的工厂“永盛电子电路厂”,现在正是上班高峰期,上班和下班的人群涌动,每个人胸前都挂着工作牌,厂门口有保安看管,没有工作证的不能随便进入,周承山按照前天面试的负责人说的,在大门旁边的空地等他来接。

来接周承安的是永盛电子的人事夏灵,她一丝不乱地扎起头发,身高大概在165左右,表情严肃,看着就像电影里演的冷面杀手。

夏灵带着他和另外一个同样来办入职的男人到人事办公室,分别递给他们一个文件夹。

自我介绍道:“你们好,我是永盛电子的人事,这是你们的劳动合同,你们可以先看看,有什么异议可以找我,没什么问题就可以签字了,待会你们的主管会过来接你们去车间培训的。”

说完,摊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就转身回自己的办公桌开始工作了。她那天面试也在,知道今天新入职的员工识字,所以也没有像往前那样,还要给读一遍合同。

周承安两人签完合同之后没多久就有主管过来接他们去车间了,在刚刚签合同的间隙里,两人也简单的做了自我介绍,才得知他叫黄勇。

他们是同一个部门的,但是负责的工作内容不一样,周承安是负责对半成品的电路板进行再加工,把其他零部件组装到上面去,黄勇则是负责更前面一道工序。

主管张英杰在路上就问了他们各自的名字,给了他们各自的工牌,提醒他们以后上班都要佩戴好,不然进不了厂子,随后就没有多说什么,到了车间之后,招手叫来两个员工过来带他们两个去各自的岗位做培训。

带周承安的是一个憨厚的中年男人,他拿了几个电路板给周承安示范了几次要怎么焊接零部件才不会那么容易掉,还有各种零件的组装位置,说了几个注意事项之后,就让周承安自己操作,他在一旁看着。

周承安看了几遍男人的操作后,觉得这不是很难,这些操作以前他在孙师傅那也试过,听到他让自己上手操作时,也不退缩,拿起工具开始操作。

一开始上手时有些生疏,但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是动作慢了一点,男人看周承安操作了几次之后,就放手让他做了,自己开始做自己的东西,只是时不时来抽检一下周承安做的产品。

周承安本来就是一个细心、耐心的人,又加上本来就会看电路板,手也稳,操作时没有出现误触的情况,之前在运输队时也上手修过,没过多久,就完全上手了。

中年男人满意地点了点头,在工厂里,老带新很正常,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完成的工作量,要是碰到什么都不会、又难教的新人,就很耽误自己的时间,看周承安这么快就上手了,也好心的指点多了几句操作要领,怎么做才能做的更快更好。

周承安左右两个人都是比较少话的人,都在埋头苦干,专注自己手上的工作,周承安刚刚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做了一下自我介绍后就没有说过其他话了。

中午吃饭时,经过一上午的接触,他们三人也没有刚刚开始的陌生了,三人是一起去食堂吃饭的,另外两位老员工,一个是带周承安的中年男人石松云。

另外一个是稍微年轻一点的男人,叫胡角,他们这个岗位一共有三十多个人,除了组长之外,还有一个大师傅,今天请假了。

大师傅跟他们干的工作不一样,负责维修他们工作中失误造成损坏的产品,叫郑丰,今年56岁了,听说还是从国营机械厂里挖过来的,组长都要让他几分。

胡角也小心提醒道周承安平时没事少去郑师傅面前晃悠,也别得罪他,老师傅的脾气可不好,要是碰到他心情不好,你又搞坏产品要他来修,他会骂你一个狗血淋头。

而且小道消息说,他是厂子二把手的堂大伯。周承安也默默记住这个重点,他来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石松云边吃饭边说:“你现在来的正是时候,厂里正在赶几个大的订单,产线昨天开始就没停下来过,我们也要准备开始忙起来了,说不定这几天还要加班,加班可是有双倍工资的。”

周承安也点了点头,“有班加就有钱赚,我们谁出来打工不就是想多赚点钱回家啊。”

三人对视一眼,都咧开嘴笑了,胡角举起汤碗,说:“承安兄弟说的没错,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赚钱,再说了,这不比在地里忙春收秋收舒服啊,干了这碗汤,祝我们未来有赚不完的加班费!我也好攒钱寄回老家给我婆娘养那两个臭小子,再盖一个大房子,到时我就回家养老去!”

“说得对,不怕加班,就怕没钱赚!”石松云和周承安也举起汤碗碰了一下,干了这碗跟洗锅水一个味儿的紫菜蛋花汤!

干完之后,三人放下汤碗都笑了,幸好他们坐的是角落,没什么人注意到他们,不然就刚刚的举动,别人还会以为他们的神经病。

“对了,你住哪间宿舍啊,晚上找你打牌去。”石松云问。

周承安说:“我不住厂里,我媳妇儿和闺女也一起过来了,我们在外面租了间屋子。”

石松云的表情有点惆怅,羡慕道:“哎呀,这好啊,下班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我都一年没见我家那个泥猴了,我婆娘都快管不住他了。”

胡角也赞同的点头,他们这些外出打工的一年到头都回不去一趟,过年倒是放假,但是老家都离这里远,来回都要花4天时间了,火车票又贵又难买,回家都还没坐热凳子就又要出发了,还不如把火车票省下来寄回家让孩子们多做身新衣服过年。

——

李宜带着圆圆从赵阿婆家里出来之后,直奔小红星幼儿园,在门口找到了负责招生的老师后询问了外地户口要的资料和手续,还拿出随身带着的纸笔记下,又问老师拿了张报名表。

要走的时候,圆圆还扒着幼儿园的围栏,眼巴巴地看着里面的小朋友,最后还是李宜答应给她买两颗糖才哄走的。

走的时候天色已经开始有些暗了,李宜给圆圆在小卖铺买完糖果之后,又去附近的菜市场买了一块豆腐、一条小鲫鱼、半斤猪肉和一把小青菜,今天是搬家第一天,晚上自然要吃的好一点,她打算煮一个鱼汤、小炒肉和炒青菜,三个人两菜一汤足够吃了。

回来的时候又在路边花了4块钱买了20个附近村民挑出来卖的土鸡蛋,他们一家三口都属于偏瘦的,要好好补补才行,尤其是周承安,之前一直干苦力活,身体亏空的很,从今天开始,他们家每天早上一人一个鸡蛋,把身体养回来!


李宜听到门外的动静,也知道是她送柴火过来了,拿着零钱开门出去给她。

她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又比之前瘦了不少,才16岁的年龄,瘦的只剩下骨头了,心头不免也有些心疼,这些天小姑娘为了赚钱,送柴火是风雨无阻的,肩膀都被磨烂了,也一声不吭,垫多块抹布接着干。

每天赚这点辛苦钱都不够姐妹俩吃的,哪有钱置办其他东西。

衣服也是打满了补丁,裤子都短了一大截,鞋子也是磨破了,脚趾头都露出来了。

听金婆婆说,她妹妹在家也是跟着姐姐上山一起捡柴火,姐姐挑柴火出去卖,她就在家帮忙把柴火都规整好。

她想了一下,自己现在又要做早餐生意,又要做糖水,一个人还是有点忙的,雇一个人帮忙自己也能轻松点,另外也是想拉小姑娘一把。

就喊住准备要走的赵玉竹,问:“我准备下午做些糖水拉去工地卖,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想来我这帮忙吗?每天十点左右来我这帮忙煮糖水,下午跟我出去卖糖水,回来之后还要清洗工具,大概五六点可以结束,一天给4块钱,中午包一顿饭。”

赵玉竹拿扁担的手一顿,眼睛顿时亮了,都不加思索,“真的吗,我愿意的!”

她不是不知道自己这么赚钱是赚不到钱的,之前也去厂里找工作过,但是人家看她年龄小,又瘦,觉得她干不了什么活,都不愿意要她。

有厂子要她的吧,工作时间都太长了,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她妹妹还小,也不能自己独立生活,这才没进厂打工,想着等妹妹再大一点,她就出去打工赚钱,送妹妹去上学。

现在李宜说要招她帮忙干活,一天4块,一个月就一百多了,比自己挑柴火出去卖要赚的多,而且时间也好,自己上午过来干活,晚上就可以回家了。

“好,那从明天开始,工资一天一结,中午饭在我这吃,有事来不了的要提前一天跟我说,周日休息一天。”

李宜将工资定成日结,她实在怀疑,压工资的话,这姐妹俩都没钱吃饭了。

“好,谢谢宜姐,我明天会准时过来的!”赵玉竹感激地说,以后自己白天过来帮忙,早上可以提前做好饭给妹妹自己热了吃。

她当然知道,这是李宜想照顾她,让她生活好过点,平时送柴火过来,李宜也会把没卖完的包子让她拿回家跟妹妹吃。

她不由得在内心想,自己现在什么都没有,一定要好好干活报答她。

——

周承安对李宜雇了赵玉竹帮忙干活自然是没意见的。他一开始就担心她既要卖早餐,又要卖糖水,一个人忙不过来,会累坏身体,现在找了个小工帮忙也是好的。

而且他对赵玉竹的身世也是知情的,这小姑娘自己都没长大,还要养一个幼小的妹妹,也是不容易,能拉一把是一把吧。

下午俩人出门去采购,也没走远,在附近的市场买了一批绿豆和几包黑凉粉,一大包冰糖片和五百个塑料小碗。

她计划就做绿豆沙和黑凉粉,这两样好做,而且解暑。

又买了两个大的保温桶,和一张大棉被,到时用棉被裹着保温桶。

出来采购前,李宜和周承安还去银行取了一趟钱,夫妻俩看着存折里只剩下800块,这两个月赚的钱基本都花出去了,不免有了危机感,这钱不耐花啊!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大山,你说说,有没有这回事!”老支书口吻严厉地开口。

“这……家里是欠了不少钱,承安又丢了工作,刚好秀美邻居帮忙招工,就想让他去试试,减轻点家里的负担,不去就要还钱也是老婆子瞎说的。”周大山言辞模糊地回道。

“老支书,我这不也是为他好嘛,干活肯定会有意外的,那是人家倒霉才出事的,其他人不还是好好的。”王桂芬不以为然地说,这是他们家的家事,支书还能管了不成。

周承平、冯燕和周承康就光听着,也不插声,他们早就知道家里根本没欠钱,王桂芬一早就跟他们通过气了,让他们也帮忙劝劝老二去做工,所以现在也没啥反应,反正去做工的也不是他们。

再说了,就算周承安不愿意去做工,也得拿两百多出来,放家里娘也是补贴给他们兄弟俩,他们也不亏。

“那怎么能一样,那是会死人的地!你这不是要推自己儿子去火坑吗?再说了,钱是二小子欠的?怎么就叫他一个人还!”

老支书也听不下去了,他也是看着周承安长大的,也知道周大山夫妻一直不喜欢这个二儿子,才四五岁岁就开始指使他干活了,小小的一个人儿要上山捡柴火、割猪草……另外几个孩子是一点活儿都不用干。

王桂芬冷哼,“这不是盖房子花完家里的钱了,他爹又生病吃药,想着之前他在运输队做工,每个月都有工资,攒攒还是能还钱,我们才敢借的嘛,现在他没了工作,我们哪里拿钱还?”

王桂芬心里很生气,不就是去危险点的地方做工嘛,一个月工资有85块呢,干个一两年可以攒不少钱了,家里的日子也能过的好点。果然,这个二儿子从一出生,自己就和他合不来,为了家里还这么自私,斤斤计较。

周承安原来一直没吭声,就抱着女儿站在一旁听,最后实在没忍住,问,“娘,我在运输队干了七年,每个月的工资都给你了,就算是盖了三间屋子,就没有一点剩的?”

一开始,王桂芬提出矿场在招工,工资还高,他当时是真的有点心动了,反正之前在运输队也是干重活累活,还不如出去多赚点钱给家里减轻点负担,可是他媳妇说了之后他才知道,他娘是完全不管自己死活,有钱赚就可以了,周承安的心是彻底凉透了。

王桂芬顿时就像是被踩了尾巴一样,“什么?攒钱,就你那点工资,还能攒下什么钱,你媳妇和闺女不用吃,还是不用喝啊,你那点钱根本不够,平时还要靠我和你爹补贴点进去。还盖房子,这都是我和你爹的钱。”

“那大哥每个月往家里交多少钱?”

王桂芬眼神闪烁了一下,“你大哥也是全部上交啊……”大儿子平日就跟着大表哥去给别人做做木工活,一个月就赚二十来块钱,可全部在他自己手里拿着。

“哎呦,承平这也不是能赚钱吗,大山在队里也有工资,省点花还能还不上钱,至于逼二小子去黑矿干活嘛,万一人出点事可咋整。这不是要害死二小子可以多拿点赔偿金吧。”张大婶适时插话进来。

她一直看不惯王桂芬,仗着自己男人在队里当会计,平日里对她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她也没见过这么偏心的娘,大儿子小儿子那是放在心尖尖上宠着,这二儿子就好像不是她生的一样。

说完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李宜一把抓住婆婆王桂芬的手就往门外拽,嘴里还不停的说,“对,我要去派出所,看看娘蓄意谋害儿子要赔偿金要不要坐牢,我就不信没有天理了。”

一听这话,王桂芬就开始不停的哭喊,她是典型的窝里横,说要拉她去派出所瞬间心里就慌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死死的把住木门,不让李宜拽自己出去,“我没有谋害我儿子!”

“你明明知道那个矿场出过人命,还死活要我家男人去做工,不是想他死是什么!”李宜眼前浮现出上辈子周承安那骨瘦如柴的身影,眼泪就不受控制的涌了出来。

王桂芬听到这话更慌了,连忙转头看向周大山。

“老二家的,你到底想干嘛!”周大山见事情全部摊开说了,也顾不得维持他在村里的面子,黑着脸沉声问道。

“分家,我要分家,再继续一起生活,我们这一家三口真的活不下去了。”李宜马上提出自己的要求,顺带这哭诉她这些年来的苦,“我男人在外面累死累活赚点钱,工资上交,我们娘俩这些年一口荤腥都吃不到,两个侄子一天一个鸡蛋,我闺女连蛋羹是什么味儿都不知道……我在家伺候一家子人,手上全是冻疮,寒天腊月连热水都不能烧,婆婆说是浪费柴火,我就着着冷水洗一家人的衣服,哪家媳妇要洗大伯和小叔的衣服啊………”

“什么!你想都别想。父母在,不分家,这是老祖宗的规矩。”王桂芬一下挣脱开李宜的手,猛地站起来,指着她骂,“我就知道你不安分,还想教唆我儿子分家?不可能。”

反正她不愿意分家,这分了家,以后家里的家务谁干,衣服谁洗,饭谁做?哪家媳妇不是这样过来的,哦,就她特殊,就她高贵。

冯燕听到分家也有些急了,她可不想分家,婆婆偏心自己家,他们家赚的钱从来不用上交,在家吃住也不用花一分钱,有什么好的多少会帮衬点,吃亏的又不是他们这房,又不是他们逼二房拿钱出来的,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再说了,周承安他实在不想去黑矿做工,留在家里帮忙干点农活先,工作的事以后再找也不晚啊。

冯燕假惺惺地上前想拉住李宜,“我说二弟啊,你跟娘置什么气啊,她也是为了你好,你说你现在又丢了工作,分家以后怎么活啊,还不是咱这一家子相互扶持。弟妹你也别随便把分家挂在嘴上,哪有小辈要提分家的,这不是伤爹娘的心吗。”

“相互扶持?你说的相互扶持就是,我在外面干活的工资全部上缴,我媳妇留在家给一家子做牛做马,白天要忙农活,还要伺候一家人吃饭,洗全家人的衣服,就连月子里都要干活,这就是你们说的一家人。”周承安听到媳妇的话也有些哽咽了,他一个月就回家一两天,根本不知道她过的是这种日子。

李宜甩开冯燕的手,语气淡漠地说,“不分家我就去报警,叫什么罪名?对,杀人未遂,你们一家子都是帮凶!镇上不管,我就告到县里、市里!”

这个时候的农村人根本不懂法律,只要跟派出所有关联的都认为不光彩,她就是要拿这个来威胁他们分家。况且,周承平马上要进村委上班、周承康也马上要毕业找工作了,这事闹大了对他们都没好处。


周大山听着李宜话里话外充满了威胁,看着周围的村民也对着他指指点点,一张脸黑的不能再黑了,咬牙切齿的说:“你就非得闹得家宅不宁吗?就不怕外人笑话咱家?”

“老二,你说,你也想分家?”

“爹,都这样了,你觉得我不分家还能把日子过下去吗!”周承安抿嘴,眼中流露着伤感。“我都听我媳妇儿的。”

“老二,你疯了。分家的大事也听你媳妇儿瞎来?我们才是一家人!”周承平瞪着双眼,凶神恶煞般道。他当大哥一向习惯了,还是觉得弟妹都要听自己的。

周承安心里五味杂陈,“你看,你都没把她当家人!她是我媳妇儿、是你弟妹!”

王桂芬尖叫出声:“分家可以,但是老二现在就要把欠我弟弟的两百八十块给还了!”

周承安顿时瞪大眼睛,“欠的钱是拿去盖房子的,我们可没分到新房子,凭什么让我们还!”

王桂芬毫不犹豫道,“不是,盖房子是用的我和你爹的积蓄,我们想给谁就给谁,欠的钱是你爹前段时间生病借来看病吃药的!”

“爹生了什么病要花两百多看病?是不是查出什么大病了?爸,你可别瞒着我们啊。有病就要抓紧时间治。”李宜眉头轻轻一皱,嘴角泛起一丝玩味儿,但是在外人眼里却是儿媳妇对公公的关心。

“婶,麻烦小军帮我跑趟卫生室请陈医生来一趟可以不?”李宜转头跟一边看戏的张二婶说道,“我也是怕爹得了什么大病不肯跟我们这些小辈说,这种事我们自然要问清楚点好。”

“可以可以,这有啥。”张二婶摆摆手,冲她儿子喊道,“小军,去趟卫生室喊陈医生来一趟你周二叔家。”

“你……麻烦人家陈医生做什么!我是到镇上看的病!”周大山见李宜完全不吃这一套,还要去找陈医生来对质,他前段时间就是普通的感冒,去卫生所开了两颗感冒药吃就好了,陈医生一来不就穿帮了,急忙改变说法。

“周老头能生什么病啊,不是一直都活蹦乱跳的吗,我看他好得很,就是骗你们的。”建军叔撇撇嘴,就周大山每天趾高气扬在村里瞎逛,处处显摆他作为一个村干部的威风,指手画脚的,可没见他有什么不舒服的。

李宜:“啊?我也没发现爹身体有什么不对劲,不会是被镇上的医棍给骗了吧,爹,我们去派出所报案吧。去查查是不是被骗了,被骗了钱还好点,万一他给你吃的药有毒呢!没病也会吃出病的。”

周大山和王桂芬几乎是同时变了脸色,又是报警,老大家这个怎么回事,之前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动不动就要报警,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精明了。

就在这时,小军就带着陈医生进来了,他一出门就碰到了过来看热闹的陈医生,就急忙拉着他挤了进来。

“陈医生,大山他真的生了大病?”老支书眼尖,第一个看到陈医生到了。

陈医生疑惑地说,“什么大病?大山前几天就感冒了,来我这拿了几颗感冒药,怎么回事?我诊错了?”

“大山,你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老支书用手指轻敲着饭桌,语气严肃地说。

周大山蹙额,说是看病欠债本来是想以孝道压着周承安的,没想到到头来砸了自己的脚,现在反悔说是盖房子欠的已经来不及了。

他长叹一声道,“唉,老支书,我们这不是也没办法吗,我们实在是不想分家才这样说的啊,现在老二没收入,还要分家,以后日子怎么过!”

那个样子十足慈父,但是他也不想想,慈父会把自己的儿子推进火坑吗!大家也不是瞎子,刚刚发生的事可都看在眼里呢,明明是想逼着二小子去黑矿做工好多拿点他的工资,人家不愿意,就想用欠债逼他,要是不知情的,听到说老子生病欠钱,儿子不肯去做工还钱,还不知道被骂成什么样子,名声就烂透了。

“大山,我看你们还是分了吧,孩子大了,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了!”老支书正色道,“今天我叫上村里几个长辈一起给你们做见证人。”

“行,分吧,家里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分的了,就麻烦各位长辈当个见证吧。”老支书都这么说了,周大山没办法,他也不能不同意啊,自己还要在村委干活,自己儿子也要进去了,得罪了老支书,他们也没好结果,只能咬牙同意分家了。

王桂芬本来还想闹,被周大山用眼神死死的制止下去。

涉及到分家财产这种隐私,老支书将其他人都赶出去了,就留下妇女主任和几个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

妇女主任帮忙抱着圆圆,圆圆才三岁,什么都不懂,但是她也意识到爸爸妈妈在做很重要的事,一直不哭不闹,安安静静地待着。

老支书先让周大山说说家里有什么,要怎么划分。

周大山:“家里什么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新盖了三间屋子,存款都花完了,也没什么可以分的。”

“老二没分到新房,房子就不重新分配了,老大有两个儿子,实在是住不开,老三马上要相看对象了,没新房说不过去,老二还住现在的房子,我们两个跟老大过日子,老三也还没结婚,所以我们还是一起过。只单分老二出去,以后就盖面石胚墙隔开,我们人多,厨房还是归我们。”

“至于钱,家里实在是没什么钱,只能拿100块出来给老二。粮食就给120斤,也够吃一整子了。”

话音刚落,李宜直接说道:“我不同意。”

“我男人七年工资,一个月只留5块钱生活费,剩余的全部寄回家,偶尔还有值班、加班费我就不说了,这七年少说也有2000块吧,我平时下地干活赚工分,也可以养活自己,我们没有占到新房,至少给我们1000。粮食要给我们100斤细粮、100斤粗粮。”

闻言,王桂芬就急了,“1000块,你怎么不去抢。”

“我还没说完,房子中间还要垒石胚墙,这个钱得你们出,家里的锅碗瓢盆我们不分,要给我们十块钱重新买。”

周大山坐在一旁,越听越气,脸色阴沉的厉害,“老二家的,家里没什么积蓄了,你这是打定主意为难我们了?”

李宜也不急,继续说:“爹你别急,家里没积蓄了,你和娘房里不是有一台刚买没多久的电视机吗?大伯还有辆自行车、小叔房里还有台收音机,把这些卖掉不就有了吗!”

“这是我的东西,关你什么事。”周承康一听要把他宝贝的收音机卖掉换钱给二哥,顿时不满意了,他靠着这台收音机才在学校有面子的。

“自行车你也别想,我男人还要用呢!”冯燕也紧跟其后。

老支书听着双方的争执,在心里算了算数,一字一顿地说:“我觉得老二家说的有理儿,盖这几间新屋子得花不少钱吧,我算你一间300,二小子这些年工资也不是个小数,不然就凭你在村里做事、老大出去做木匠活能攒下这些钱又盖房子、又买电视、自行车、收音机?”

“你也别跟我说老二家媳妇和闺女在家也要花用,你们家的农活有多少是她一个人做的,村里人可都看着呢,她们娘俩根本占不了你们家便宜。”

“至于其他东西,该给多少给多少,你们作为二小子的爹娘,也要公平点,起码一碗水要端的七八分平吧。”

“不然因为分家,把自己亲儿子逼上绝路,不光彩就不说了,你们出去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大山,你怎么看。”


今天金阿婆刚好拿了五十多个鸡蛋过来,李宜全部要了,勉强还可以撑一天。

李宜又问起哪里可以卖柴火。

金阿婆眼睛亮了亮,又想到什么,斟酌地开口,“李老板,你要是想卖柴火,我们村有一个姑娘平时就捡些柴火拿出来卖,卖的也不贵,5毛钱一捆,绝对扎扎实实的。你要是不嫌弃,我明天叫她给你送一捆试试,你要是觉得合适要继续买就成。”

“行,您叫她明天中午送到那边家具厂的家属院,到时在门口喊一声就行。”

李宜也没一锤子定下,还是要等见到柴火什么质量的才行,要是给她送不好烧的可不行。

“行,我一定叫她准时到,谢谢你了啊。”

第二天李宜准备的还是豆沙包、韭菜鸡蛋包、粉丝包、馒头和茶叶蛋,这天院里定面包的数量没有减少不说,还比昨天更多了,所以每种包子都比昨天多做了20个。

最后还剩下几个被压扁了、露馅的,其他都卖完了。

今天做的包子数量几乎已经到她的极限了,再想多做点也来不及了。今天也是在周承安去上班之后才把包子都卖光的,她一边拎着篮子、一边拎着蒸笼,疲惫地往家里走去。

腰间的隐藏小腰包里还放着今天收到的早餐钱,她还要注意周围会不会有人抢钱,现在的治安可不太好,经常有当众抢劫的事情发生,虽然工业区之前发生过斗殴事件,还死伤了好些人,各个厂子的老板也担心自己的工人出事,也组织起来雇了好些保安,所以现在工业区的治安还可以,不然李宜都不敢每天揣着钱自己回家。

回到家里往凳子上一坐就不想动了,圆圆看妈妈这么疲惫,也乖乖地用小拳头帮她捶腿。

李宜缓了十几分钟才回过神来,去厨房灶台上拿出早上留出来的豆沙包、又倒了一杯温水,让她自己吃早饭。

自己把腰间的挎包取下来,把今天收到的钱都拿到桌子上,看着一桌子钱票子,再多疲惫都被一扫而空了,李宜照旧将钱分成两份。

圆圆也是第一次看到数钱的状况,震惊地连包子都不吃了,不可置信地看向李宜,“妈妈,好多钱钱,都是我们家的吗?我们要发财了吗?”

李宜笑了笑,摸了摸圆圆的脑袋,“对啊,我们家以后会发财的。”

“好耶,那我们每天都可以吃很多很多好吃的了。”圆圆开心地说,在她的世界里,有钱就代表着有好吃的。

“这个是我们家的秘密,除了爸爸妈妈,谁都不可以说哦,被别人知道了,钱就会跑掉,我们就没钱买吃的了。”李宜怕小孩出去玩瞎说自己家里有很多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叮嘱圆圆不要往外说。

圆圆重重地点了点脑袋。

李宜按面值把钱归类好,数清楚,这3天卖早餐一共赚了126块钱,除去成本,利润率基本在60%以上,也就是这3天她纯赚了75块钱。

她虽然早就算到自己每天可以赚多少钱,但是真正等钱放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还是有点不可置信,3天就可以赚75块钱,现在的工资才一百多块钱一个月啊。

果然没错,这个年代做生意是真的赚钱。虽然做早餐是累了点,但是有钱赚啊,这就是他们一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最大的安全感。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