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夫人,您好好休息。”
丫鬟奉上参汤,恭敬地称呼她。
宋清秋沉默片刻,抿了一口热汤。
从一个濒死的饥民到萧家少夫人,只用了短短十天。
“再混一年,攒些银两,就带孩子远走高飞。”
她心想。
窗外雪花飘落,屋内暖炉熊熊。
宋清秋闭上眼睛,感受久违的温暖和安全。
肚子不再饿得发疼,身上也不再湿冷刺骨。
明天会怎样?
一年后又会怎样?
谁知道呢。
至少,他们活下来了。
02宋清秋站在铜镜前,眨眨眼,几乎不敢相信镜中人是自己。
纤细的腰肢被宝蓝色绸缎裹住,手腕上的玉镯清脆作响。
“少夫人,这梅花簪适合您。”
丫鬟秋儿小心地为她挽发。
才半年前,她还在青州啃树皮挖草根,如今却住进了燕北第一豪门,腰缠万贯,仆从成群。
萧府一日三餐皆是山珍海味,单是早膳便有十几道菜,鸡鸭鱼肉样样俱全。
最初几天,宋清秋总是暴饮暴食,生怕这一切是南柯一梦。
直到有一次,她吃得太急,肠胃翻腾,在花园里吐得昏天黑地。
“慢些吃,没人跟你抢。”
萧老夫人心疼地拍着她的背,递过温水,“以后日日有饭吃,何必这样折腾自己?”
这句话让宋清秋鼻子一酸。
饥荒年间,连爹娘都保不住,何况是陌生人?
可萧家二老待她如己出,让她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尤其是对两个孩子,萧老太爷和萧老夫人更是宝贝得不得了。
念玉刚学会翻身,萧老太爷就从库房取出三百年前传下的玉枕;念珠喜欢听故事,萧老夫人便日日讲上一段,哪怕嗓子哑了也不停。
“少夫人,该去祠堂了。”
管家在外恭敬通传。
今天是孩子们入族谱的日子。
宋清秋抱着女儿念珠,看着萧老太爷抱着念玉,朝祠堂走去。
萧府门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宾客盈门。
祠堂内香烟缭绕,萧老太爷亲自研墨,在族谱上添上两个孩子的名字。
随后又拿出早已备好的卷轴,上面赫然写着“萧玄策继室宋氏”几个大字。
宋清秋心头一震。
继室?
她本以为自己最多被记作侍妾,没想到萧家竟给了她正妻的名分。
“我们萧家世代单传,玄策走得突然,他的儿女便是我萧家的未来。”
萧老太爷目光落在她身上,“你为我萧家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