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市场红利’!”
我的指挥,已经从单纯的兵线控制,扩展到了全局资源的调配。
而我的经济,也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
“喂!
我说你个辅助!”
队里的五号位,一个看起来就很“冰冷”的巫妖(Lich),终于忍不住质问我,“你经济怎么快赶上大哥了?!
你到底刷了多少钱?!”
“我没刷钱。”
我摊了摊手,“我只是……进行了一些‘资产管理’和‘风险对冲’。”
“资产管理?
风险对冲?”
巫妖一脸“你在逗我”的表情。
“对啊。”
我指了指系统界面上复杂的曲线和数据,“比如,刚才我分析到,对面那个敌法师(一个很能刷钱的英雄)有极大概率会去偷我们家的远古野。
所以,我就提前在那边布置了一个‘空头陷阱’(插了真眼,并通知了队友),在他进场‘收割’(打野)的时候,果断‘平仓’(Gank)了他一波。”
<“这一波操作,不仅阻止了对方核心的‘资产增值’(发育),还让我方获得了‘超额收益’(人头金钱和助攻)。
同时,也对冲掉了我方远古野被盗的‘潜在风险’。”
巫妖:“……”(听起来好有道理,但我怎么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呢?
)“还有,”我继续说道,“我刚才还利用对方视野的‘信息不对称’,成功‘做多’了我们上路消失的一塔。
虽然塔没了是‘亏损’,但通过提前预判,我让那波兵线成功‘反噬’了对方的二塔,造成了更大的‘结构性破坏’。
这叫……‘战略性止损’,懂吗?”
巫妖,以及旁边偷听的其他队友,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看着我那一身“新手布衣+草鞋”的寒酸装备,再看看我那在经济榜上遥遥领先的数据,感觉自己的DOTA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家伙……他玩的真的是DOTA吗?
怎么感觉……像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一盘……用整个战场当棋盘,用所有资源当棋子,用经济规律当武器的……金融棋局?!
4“一级打肉!”
开局不到一分钟,我们这边那个看起来很莽的斯温大哥,突然在语音里吼了一嗓子。
一级打肉山(Roshan)?
DOTA里最早期、风险极高的战术之一。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