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提不起劲。”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我……我甚至觉得,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听到……叹息声,就在书房里。”
李巍心中一动。
又是这种超乎常理的现象。
这方砚台,恐怕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损伤那么简单。
那股哀愁的气息,那深入石心的墨渍,还有林女士描述的异状,都指向了一个可能——这砚台,承载了某种过于强烈的“念”。
“晚唐遗墨……”李巍摩挲着砚背的印款,“晚唐时期,国力衰微,藩镇割据,文人墨客命运多舛,怀才不遇者甚多。
这方砚台的原主人,恐怕是将一生的愁苦与不甘,都倾注其中了。”
“李师傅,您……您相信这些?”
林女士有些惊讶地看着他。
李巍微微一笑:“与古物打交道久了,会发现很多事情,并非简单的物理定律可以解释。
器物有灵,尤其是文人朝夕相伴之物,更容易沾染主人的心绪,甚至……留存一丝执念。”
他想起了白老的教诲。
“那……这砚台还能修复吗?”
林女士眼中流露出一丝希冀,“不瞒您说,找您之前,我也找过其他师傅,他们要么说修复难度太大,要么……刚接手就感觉不适,又退了回来。
如果连您也没办法,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扔掉又舍不得,毕竟是祖传之物。”
李除く沉吟着。
这方端砚的物理修复确实有难度,那道裂纹需要极其精细的锔补或是用特殊材料粘合,而那块沁入石心的墨渍更是棘手。
但更关键的,是那股萦绕不散的哀愁之“念”。
如果不解决这个根源,恐怕物理修复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因为修复过程的“惊扰”,引发出更严重的问题。
“物理上的损伤,我可以尽力尝试。”
李巍看着林女士,“但它内在的问题……恐怕需要更多时间和特殊的方法。
而且,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
您确定要修复吗?”
林女士脸上有过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我确定。
我相信李师傅。
无论如何,请您一定试试。”
李巍接下了这桩委托。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修复,更可能是一次与千年之前某个失意灵魂的对话。
2 墨渍蔓延,愁绪入梦林女士离开后,李巍将那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