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太子妃所言极是。
如此一来,既能在军事上做好防备,又能从内部瓦解蛮夷,实乃良策。”
于是,按照楚璃的建议,萧逸轩迅速安排各项事务。
他挑选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带领精兵强将奔赴边疆,加固防御工事,并着手训练骑兵。
同时,精心挑选了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和大楚的诚意,前往蛮夷部落。
在使者出发后,楚璃并未闲着。
她深知战争拼的不仅是兵力,更是粮草和民心。
于是,她亲自参与到国内的生产恢复和民心安抚工作中。
楚璃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
她发现许多百姓因灾荒和战乱,生活困苦,农田荒芜。
楚璃决定从鼓励农桑入手,她和萧逸轩一起上奏皇帝,建议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并发放农具和种子,帮助百姓恢复生产。
“父皇,如今百姓生活艰难,若不及时安抚,恐生变故。
减免赋税,发放农具种子,可让百姓安心务农,恢复经济,也能为边疆战事提供粮草支持。”
萧逸轩说道。
皇帝听后,点头同意,“准奏。
此事就由你们二人负责,务必让百姓尽快恢复生产。”
楚璃和萧逸轩领命后,立刻着手实施。
他们派遣官员到各地监督执行,确保农具和种子真正发放到百姓手中。
同时,楚璃还组织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到各地传授种植技术,帮助百姓提高粮食产量。
在楚璃和萧逸轩的努力下,国内的农桑生产逐渐恢复,百姓们的生活也有所改善。
民心渐渐稳定,大家都对太子和太子妃充满感激,也更加支持朝廷应对蛮夷的行动。
而前往蛮夷部落的使者也传来消息,他成功地与几个蛮夷部落首领取得联系,并通过巧妙的游说和丰厚的礼物,说服了其中两个较大的部落保持中立。
这两个部落的中立,大大削弱了蛮夷的进攻力量,使得边疆的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然而,蛮夷的主战势力并不甘心失败。
他们得知楚璃和萧逸轩的一系列举措后,决定趁大楚还未完全准备好,发动一次大规模的突袭,妄图一举突破边疆防线,给大楚以致命一击。
蛮夷集结了大量骑兵,趁着夜色,悄悄地向大楚边疆逼近。
边疆守军虽然加强了戒备,但面对蛮夷如此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