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强李芳的其他类型小说《屋前屋后之安庆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扬万千红颜与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比赛包粽子、编五彩绳、投壶。李芳戴着老花镜,教一个城里姑娘缠粽线:“要先绕三圈,再打个蝴蝶结,这样煮的时候才不会散。”姑娘学得认真,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夜幕降临时,天空忽然绽放出烟花。王强揽着李芳的肩膀,看火星子簌簌落下,像极了他们年轻时见过的那场流星雨。身旁的姑娘忽然指着天空惊呼:“快看!是北斗七星!”李芳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忽然想起王强曾在星空下对她说:“我会把星星摘下来,放在你眼里。”第三十四章秋光如画秋分那天,农家乐迎来了第十万名游客。那是个扎着麻花辫的女孩,背着画板来写生。王强送了她一盒土鸡蛋,李芳则把新晒的梅干菜装进她的背包:“路上吃,开胃。”女孩红着脸说:“我要把这里的一切都画下来,让更多人看见。”画展在县城开展那天,王...
《屋前屋后之安庆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比赛包粽子、编五彩绳、投壶。
李芳戴着老花镜,教一个城里姑娘缠粽线:“要先绕三圈,再打个蝴蝶结,这样煮的时候才不会散。”
姑娘学得认真,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
夜幕降临时,天空忽然绽放出烟花。
王强揽着李芳的肩膀,看火星子簌簌落下,像极了他们年轻时见过的那场流星雨。
身旁的姑娘忽然指着天空惊呼:“快看!
是北斗七星!”
李芳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忽然想起王强曾在星空下对她说:“我会把星星摘下来,放在你眼里。”
第三十四章 秋光如画秋分那天,农家乐迎来了第十万名游客。
那是个扎着麻花辫的女孩,背着画板来写生。
王强送了她一盒土鸡蛋,李芳则把新晒的梅干菜装进她的背包:“路上吃,开胃。”
女孩红着脸说:“我要把这里的一切都画下来,让更多人看见。”
画展在县城开展那天,王强和李芳坐了首班公交去参观。
女孩的画里,有晒谷场上的戏台、溪边的鸢尾花、竹屋里的红灯笼,还有两个牵着手的老人。
画框下的标签写着:《烟火人家》。
李芳看着画,忽然想起女孩说过的话:“你们的故事,是流动的诗。”
第三十五章 冬语暖怀腊八节,农家乐的厨房里飘出腊八粥的香气。
王强往火塘里添了块松枝,噼啪声中,忽然听见院子里有人喊:“老王头!
老李头!
来听戏啦!”
原来是县剧团的退休演员们自发组织了场“送戏下乡”,带来了新编的《乡村四季歌》。
戏台上,演员们唱着春种秋收,唱着夏雨冬雪,唱着竹床夜话,唱着烟火长明。
王强和李芳坐在前排,看着台上翻飞的水袖,忽然觉得那些在岁月里奔波的日子都有了意义——他们曾在泥泞里挣扎,在风雨中坚守,如今终于迎来了这满园的桃李芬芳。
散场后,退休的老团长握着他们的手说:“谢谢你们,让黄梅戏在乡村扎下了根。”
王强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看着晒谷场上残留的灯笼穗子,忽然想起李芳多年前的那句话:“把日子过成戏,把戏唱进日子里。”
尾声:生生不息某个春日的清晨,王强和李芳站在村口,看着满载游客的大巴缓缓驶入。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两株
室走。
玻璃展柜里,他年轻时用过的马鞭静静躺着,红缨子虽已褪色,却仍保持着飞扬的姿态。
“当年我在县剧团跑龙套,”李老爹用拐杖轻点玻璃,“没想到老了老了,能在自家门口看大戏。”
李芳端来桂花酒,看见父亲眼里有光在闪,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把她扛在肩头去看戏,散场后还会给她买糖人。
夜里,晒谷场摆起了长桌宴。
李老爹被请到主位,王强给他斟酒时,老人忽然说:“强子,当年我不该拦你们……”王强忙摆手:“都过去了,现在不是挺好的?”
月光落在酒碗里,映着两张皱纹纵横的脸,像两朵在岁月里舒展的菊花。
第二十六章 雪落新程冬至那天,农家乐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条视频:王强和李芳穿着戏服,在雪后的晒谷场上唱《打猪草》。
王强的扇子挥得不太利索,李芳的步子也有些蹒跚,却惹得网友纷纷留言:“这才是最动人的人间烟火。”
省文旅厅的领导打来电话:“你们被评为‘乡村文化振兴标杆项目’了,春节后去省里领奖!”
李芳握着听筒,看见王强正在院子里堆雪人,他把自己的旧围巾摘下来,系在雪人脖子上,红围巾在雪光里格外鲜艳。
年夜饭后,一家人围炉守岁。
孙子孙女缠着王强讲过去的故事,老人摸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泛黄的照片:“这是你爹娘结婚那天,这是农家乐刚开业时……”火塘里的木柴“噼啪”响着,火星子溅起来,映得孩子们的眼睛亮晶晶的。
第二十七章 春满人间立春过后,王强在院子里栽下两棵梅树。
李芳蹲在旁边培土,忽然听见村口传来锣鼓声——县剧团又来巡演了,这次带来的是新编剧目《乡村新唱》。
戏台上,演员们唱着农家乐的故事,唱着黄梅戏的新生,唱着乡村的变迁。
王强和李芳坐在观众席里,看着台上的“自己”牵手走过晒谷场,忽然相视而笑。
阳光穿过戏台的飞檐,在他们身上投下流动的光影,像一幅被岁月精心装帧的画卷。
散场后,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跑过来:“爷爷奶奶,我能采访你们吗?
我想写篇关于乡村振兴的论文。”
李芳看着女孩手里的笔记本,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举着破相机的二流
子,还有后来扛着摄像机的纪录片导演。
“没啥秘诀,”王强挠挠头,忽然想起李芳当年在采访里说的话,“就是把日子过成戏,把戏唱进日子里。”
女孩快速记录着,远处的田野里,新播的麦苗已经破土,在春风里轻轻摇曳,仿佛在为这个古老而年轻的乡村,谱写新的乐章。
暮春的傍晚,王强和李芳坐在竹屋前的石凳上,看晚霞染透天际。
远处的公路上,又有旅游大巴缓缓驶来,车身上的“黄梅古村一日游”字样,在暮色中渐渐清晰。
李芳忽然指着天空:“看,燕子回来了。”
王强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两只燕子正掠过晒谷场,翅膀剪碎了满地斜阳。
他伸手揽住妻子的肩膀,感觉到她微微的颤抖——不是因为风,而是因为某种深沉的、历经岁月沉淀的感动。
屋前的梅树已经开花,屋后的溪水依旧潺潺。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用半生的光阴编织的烟火故事,终将随着黄梅戏的唱腔,随着四季的轮转,随着乡村振兴的春风,代代相传,永续不息。
而他们,就像两棵深深扎根的树,根系在泥土里紧紧缠绕,枝干在天空下彼此守望,共同见证着这片土地上,永不落幕的人间烟火。
第二十八章 风过留痕入夏的某个清晨,王强在竹林里发现了一窝刚出生的竹鼠。
小家伙们粉嘟嘟的,挤在草窝里吱吱叫,让他想起年轻时在山里打猎的日子。
李芳用竹篮装了些玉米粒,蹲在旁边看了许久:“要不咱搞个‘萌宠乐园’?
让城里孩子看看乡村的小动物。”
消息传开后,村里的孩子们纷纷把自家的小鸡小鸭抱来。
小顺用木板钉了个公告牌:“可摸可看不可带走,违者罚听黄梅戏三出。”
惹得游客们哈哈大笑。
某个周末,一群小学生围着竹鼠窝尖叫,其中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忽然说:“它们好像在听戏呢!”
第二十九章 雨织乡愁八月的雷阵雨说来就来。
王强在民宿区检查漏电保护器,忽然听见停车场传来争吵声。
原来是两辆自驾车刮擦,车主正红着脸理论。
他赶紧跑过去,还没开口,就见李芳撑着伞过来,怀里抱着两盒绿豆糕:“先消消气,尝尝我们自个儿做的点心。”
雨停后,两个车主竟坐
-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安庆乡村,这里有蜿蜒的乡村小道、热闹的晒谷场,还有充满生活气息的农家小院。
乡村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如黄梅戏、手工技艺等,同时也在时代的浪潮下逐渐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章 春日风波四月的安庆乡村,油菜花在田埂边疯长,王强的球鞋踩过带露的草尖,李芳的蓝布衫沾着几星金黄。
两人正说着下月庙会去县城买布料,前头石板路上突然传来拐杖顿地的声响——王老爹拄着枣木拐棍,正和挑着竹筐的李老爹迎面撞上。
“好哇,你家女娃尽会勾人!”
王老爹的铜烟袋在掌心敲得咚咚响,浑浊的眼珠瞪着李芳交叠在王强臂弯里的手。
竹筐里的青蒜抖落两根,李老爹弯腰捡时撞得扁担吱呀响:“放你娘的狗屁!
我家芳儿清清白白!”
王强往前半步,粗布褂子蹭过李芳手背:“爹,我们是真心——闭嘴!”
王老爹拐棍重重磕在石板上,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除非我咽气,不然别想进王家大门!”
说罢攥住王强手腕就往回拖,布鞋在石板上擦出刺啦声响。
李芳的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李国平看着女儿发颤的肩膀,竹筐往地上一墩:“哭啥!
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人还少?”
可等他转身看见厨房窗台上王强去年送的蜂蜜罐,到嘴边的重话又咽了回去,只闷闷地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
第二章 暮色调解月上柳梢时,王强蹲在自家门槛上,听着堂屋传来刘婶的笑骂声。
“老王头你这脾气该改改了,当年李家借你们家三斗米的事儿,早该翻篇了!”
铜烟袋吧嗒吧嗒响,王老爹闷声闷气:“他李家当年说好了秋收还,结果拖到腊月底——得得得,”刘婶打断他,“强子和芳儿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你瞅瞅强子这几天瘦的,跟个猴儿似的!”
里屋传来母亲杨培兰的叹息:“他爹,你就当可怜可怜孩子……”与此同时,李芳正攥着张春花的衣角撒娇:“娘,你帮我劝劝爹呗,强子哥昨儿还帮咱挑了两担水呢!”
张春花往灶膛里添把柴,火光映得她眼角的皱纹柔和起来:“你爹那牛脾气,等明儿我把他那瓶陈年老酒偷出来,你给老
了农家乐,您家孙子放学就能来帮忙,一天给五毛钱咋样?”
李芳在旁边补一句:“逢年过节还能来拿点新鲜菜。”
资金的事儿更愁人。
信用社的门槛快被王强踏破了,最后是刘婶站在晒谷场上一嗓子:“谁家有余钱,借给强子开铺子,年底还双倍利息!”
三十几个村民围上来,有的捧出陶罐里的银元,有的递上皱巴巴的票子,王强攥着泛黄的账本,喉咙里像是塞了团棉花。
第六章 五味杂陈开业那天,蒸笼的热气裹着腊肉香飘出二里地。
李芳系着蓝围裙在厨房和大堂间穿梭,忽然听见靠窗的桌子传来摔筷子的声音:“这菜咸得能齁死个人!”
她定睛一看,菜里竟漂着只死苍蝇。
王强冲进厨房,抓起厨师的围裙:“咋回事?”
小伙子吓得直哆嗦:“早上切菜时没注意……”李芳按住丈夫的手,转身对客人赔笑:“实在对不住,这桌菜免单,再送您两斤我们自个儿腌的酱菜。”
等客人骂骂咧咧地走了,她才发现围裙兜里的帕子早被攥得湿透。
邻村的农家乐搞低价促销那天,王强蹲在院子里抽了半包烟。
李芳把新做的霉豆腐坛子摆好,忽然说:“咱为啥不搞点别的?
我看县城里的馆子,都有唱戏的。”
王强抬头,看见妻子鬓角的碎发被汗水黏成一缕,忽然觉得心里的火消了大半:“你说得对,咱就搞黄梅戏!”
第七章 柳暗花明黄梅戏班子来的那天,晒谷场上挤满了人。
王强搬来梯子,给台柱子挂红灯笼,李芳在台下给演员递茶水,银镯子在阳光下晃出细碎的光。
唱《天仙配》时,七仙女的水袖扫过李芳的鼻尖,她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娘去镇上看戏的情景。
安全检查那天,王强在屋顶发现好几根朽木。
“得全换了。”
施工队的师傅说。
李芳摸着账本上的数字,咬咬牙:“咱搞个特惠周吧,就叫‘安庆文化深度游’。”
活动海报贴到县城时,正好遇上周末,小轿车一辆接一辆开进村子,把晒谷场停得满满当当。
深秋的傍晚,王强和李芳坐在农家乐的门槛上,看远处的稻田被风吹成金色的波浪。
李芳往丈夫手里塞了块烤红薯,热气裹着蜜香:“你说咱明年,能不能把隔壁的院子也盘下来?”
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