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之中的是,我的那份《双边人力互通计划》白皮书,在双方高层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激烈的讨论。
起初,自然是充满了质疑、警惕甚至愤怒。
“和圣殿骑士合作?
陆策是不是疯了?!”
“刺客的提议?
肯定是阴谋!
想从内部瓦解我们!”
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战略疲劳”和对我那些“HR手段”的切身体验后,双方高层中,那些真正务实、看得长远的人,开始……认真思考我提出的可能性。
毕竟,我的“白皮书”里,通篇没有提“信仰”和“主义”,只谈“效率”、“成本”、“风险”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是他们能够理解,也无法反驳的东西。
经过一系列极其复杂、极其秘密、充满了试探与博弈的“高层磋商”(据说场面堪比最顶级的商业谈判,只是谈判桌两边的人都藏着袖剑),最终……双方竟然……达成了一项……脆弱但确实存在的……停火协议!
以及……同意在某些“非敏感”领域,进行有限度的“信息交流”和“项目合作”!
虽然距离我理想中的“人力资源互通”还有很远距离,但这……已经是刺客信条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了!
数年,乃至数十年后。
刺客兄弟会与圣殿骑士团之间的直接武装冲突,几乎绝迹。
他们没有合并,也没有放弃各自的核心理念。
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你死我活的战争,渐渐演变成了一种……类似于……**“业界竞争对手”+“战略合作伙伴”**的复杂关系?
他们依旧在争夺影响力,争夺对历史走向的控制权。
但方式,却更多地转向了情报战、信息战、科技研发(感谢达芬奇和被我挖来的圣殿工程师们)、以及……人才战!
双方都开始重视“人才培养”、“组织建设”和“跨领域合作”。
刺客们开始学习“项目管理”和“风险评估”。
圣殿骑士们则开始研究“扁平化组织架构”和“员工激励机制”。
而我,陆策,这个从未亲手杀死过任何一个目标,甚至连信仰之跃都跳得歪歪扭扭的“刺客”,却因为这场由我一手推动的“组织变革”,成为了……两个组织内部,都无法忽视的、极其特殊的存在。
有人称我为“两面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