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杯浑浊的溶液,而我始终在寻找那滴让它澄清的试剂。”
窗外飘起细雨,他摸出藏在枕头下的假毕业证,钢印上的“合格”二字被他描了又描,像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第二章 暗室微光星途培训班的教室弥漫着廉价乳胶漆的味道,王明数着墙上的喜报,发现大部分学员来自艺术世家。
他攥紧帆布包,里面装着母亲偷偷塞给他的两千块钱,还有父亲摔门而去时的怒吼:“再搞这些没用的,你妈就停药!”
“今天讲分镜设计。”
李老师敲了敲投影仪,“王明,你来试试用镜头表现‘孤独’。”
教室里响起窃笑,有人小声说“洗碗工也能懂分镜”。
王明走上讲台,拿起粉笔的手却异常稳定。
他画了个长镜头:深夜的厨房,水龙头滴答作响,洗碗工的手在泡沫里机械翻动,突然,一只飞蛾撞向吊灯,光影在他疲惫的脸上晃了晃,随即陷入更深的黑暗。
“不错。”
李老师挑眉,“但缺少诗性。”
她挥挥手,“林小雨,你示范下。”
林小雨画了个俯拍镜头:樱花树下的长椅,半罐可乐在阳光下冒着气泡,书页被风吹开,露出夹着的樱花标本,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箫声。
王明注意到,她在画面角落画了个举着摄像机的小人,与他素描本里的形象分毫不差。
下课后,林小雨递给他盒柳木炭条:“我爸说,素描是所有视觉艺术的根。”
她指着他分镜里的飞蛾,“你看,它翅膀的弧度像不像达芬奇画的维特鲁威人?”
凌晨三点的夜市,王明边卖袜子边背文艺常识。
暴雨突至时,他扑向被雨水浸透的素描本,里面夹着林小雨送的《电影镜头设计》,书页间藏着她用铅笔写的批注:“这个分镜让我想起你画的《雨夜三轮车》——车灯划开雨幕的瞬间,像极了镜头的逆光美学。”
“小哥,给我双袜子吧。”
撑着伞的男人停在摊位前,西装革履却透着疲惫,“我女儿总说想学编导,可我觉得那是不切实际的梦。”
男人离开时留下张名片,背面写着:“如果热爱有形状,那一定是永不妥协的模样。”
王明攥着名片,直到纸角刺破掌心。
第三章 错位人生医学专科的解剖楼前种着两株银杏树,王明总在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