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摘了一点青菜叶,不能整棵拔,本来就少。
菜单便定了下来,蒜苗炒干肉,炒个鸡蛋,再来个青菜汤。
等爷爷奶奶闻着香味过来,已经为时已晚。
又不是过年,吃这么好?
又是米饭又是肉的,还有鸡蛋,而且青菜汤还放油呛了葱花,看的李老太太一阵心疼,三婶杨梅也是忍不住叹气,大侄子忒不会过日子!
“大哥,好香!”旺财擦了擦嘴脸口水。
旺业更是瞪着眼睛看着炒肉:“大哥,你比我娘做的更香。”
旺花则是已经走不动道,直愣愣的盯着美味佳肴。
杨梅无奈摇头,这可是肉和鸡蛋啊,能不香?
而且放那么多油,炒树皮都好吃。
“三叔啥时候下工?叫他过来吃饭。”李复兴说。
虽然村里有食堂,但只有红薯土豆,好吃就怪了。
“好,我去喊他。”杨梅立马出门。
这顿饭要是不把当家的叫回来吃,估计他得念叨好久。
“复兴啊,以后还是奶奶来做饭吧。”李老太太心疼的说道。
家里那些油,可禁不起这么个吃法啊!但她又不好明说,怕把孙子说走,以后不回来了可咋办?
李复兴知道奶奶心疼啥,说道:“奶奶,吃完饭后我回一趟轧钢厂,给村里办点事,一块带点花生油回来。”
“你跟我爷爷安心吃就是了,只要是吃的东西,我都能弄到。”
猪油还能吃很久,毕竟是爷爷前几天才炼的,还没怎么吃呢!
李德军见自己媳妇来了,都不用说话就知道啥事了,跟队长说了一声,提前下工一会,明天补上。
“行,你去吧。”
看着李复兴的面子,队长也不会拦着。
见李德军跟媳妇走了,有人羡慕道:“这德军命真好。”
“肯定回去吃好东西了。”
“这还用说,咱们村也就二十一叔能吃上肉,人家可是轧钢厂工人。”
“我也能成轧钢厂工人就好了。”
队长一瞪眼:“还没黑天呢,就做梦了?赶紧把活干完去食堂吃饭,都不饿?”
一说食堂,众人肚子都咕咕叫起来。
红薯不顶饱,但也没办法。他们李家庄好歹还有红薯吃,听说隔壁吴家村都开始煮野菜了。
这么一对比,吃红薯也很好了。
李德军还没进门,就闻到了饭菜香味,不禁加快了脚步。
刚刚媳妇跟他说了,复兴蒸了米饭,炒了鸡蛋,还炒了肉,做青菜汤的油够他家用五天。
过年都吃不到这些好东西。
“叔,这是啥好酒?”他看见李老爷子身边放着的一瓶酒,舔了舔嘴唇。
“你管啥酒呢?没你的份,复兴带回来给我的,想喝自己去倒点地瓜烧,不喝就快吃饭。”李老爷子一瞪眼。
李德军眼巴巴看着那瓶酒,厚着脸说:“叔,就给我尝尝味呗!”
李复兴看不下去了,说道:“爷爷,给三叔倒点尝尝吧。”
见乖孙子发话,李老爷子这才给李德军倒了点,还真是就两三口的量。
但李德军已经很满足了,轻轻抿了一口,就咂摸着嘴回味起来。
没看错的话,这可是茅台酒!
以后可以跟别人吹了,自己喝过茅台。
“奶奶,你多吃点,这个鸡蛋炒的不错。”李复兴给奶奶夹了一大筷子鸡蛋。
“好,奶奶吃。”李老太太眼角泛红,都没吃过儿子夹的菜,现在吃着孙子夹的了。
旺财三人见大人动了筷子,这才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虽然很想吃肉,但娘嘱咐过他们,所以只夹了几块,动作也还算斯文。
除了李复兴,这顿饭大家吃的都很满足。
尤其是旺财兄妹三人,肚子都鼓鼓的,想着要是以后每顿都能吃这么饱就好了,鸡蛋和肉真香呀。
希望大哥以后常回来。
只有大哥回来,他们才有好东西吃。
大家都在消食,只有三婶杨梅毫无怨言的收拾桌子。
回去的时候,李老太太给了她两瓶牛奶。
“复兴疼他弟弟妹妹,带回去给旺财他们喝吧。”李老太太不忘叮嘱这是她乖孙子给的。
杨梅接着就抹起眼泪。
“好了,回去吧。”李老太太知道自己说到对方心窝里了。
与此同时,村食堂也开饭了。
几个外村人在这时来到了李家庄,为首的是赵家庄的村长,他得到消息,李家庄不知从哪弄来了一大批红薯和土豆。
他们村今天饿死了人,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来一趟李家庄。
不过快走到村食堂的时候,就被拦住了。
赵村长已经闻到了红薯味道,跟在他身边的村民,都忍不住吞口水,肚子也不争气的叫唤起来。
原来还能坚持一下,但闻到香味,就压不住肚子里的饥饿感了。
“你们老支书在不,我找他有点事。”赵村长说道。
“麻烦您稍等。”
接着就有人跑去报信。
老支书很快就来了,看着关系不错的赵村长,低声问:“老赵,找我啥事?”
可千万别是来借粮的,李家庄也没有多余粮食借给别人,他得为李家庄的村民负责。
赵村长皱着眉头,递了一根烟给老支书,叹气道:“今天我们那又饿死了一个,听说你们村弄到红薯了,就想问问从哪买的。”
他是带着村里所有的钱来的。
不赶紧弄到粮食,明天可能还会有人饿死,这天杀的世道。
老支书本来不想透露,但听赵村长说死了人,又想到李复兴跟他说过,送猎物给他相当于给他涨业绩,是两全其美。
他便说道:“我们村有人在轧钢厂做采购员,能从轧钢厂换粮食,但人家不要钱,要野猪之类的东西。”
赵村长立马来了精神。
“真的?”
“骗你干啥?人家轧钢厂工人上万,随便出来点粮食,都够咱们这些村吃的,不过你可别对外声张。”
赵村长一听,觉得有道理。
轧钢厂那么多工人吃饭,省下几口就够他们一个村吃的了,不要钱要猎物也好理解,人家轧钢厂不缺钱,缺的是肉。
赵村长茅塞顿开。
立马保证道:“老李,我保证,绝对不走漏半点风声。”
还往外说?
越多村知道,换粮食就越难,往外说不就是坑了自己村?
“对了,怎么个换法?”
老支书也不敢乱说,安排道:“大宇,你去把你二十一叔叫来。”
要知道能换七千斤红薯,是复兴给李家庄争取来的,其他村怕是换不了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