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的热搜榜。
苏雅的名字,照片,甚至她以前在社交媒体上炫耀的“优异成绩”和“美好生活”,都被愤怒的网友扒了个底朝天。
监控视频里她鬼祟的身影,和我那份虽然业余但逻辑清晰的“啃痕对比报告”,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她之前在笔录中“言之凿凿”指控我的言论,现在看来,简直就是自打耳光的绝佳讽刺。
那个被她当作“铁证”的发卡,更是成了全网嘲笑的焦点。
“哈哈哈,这智商还想栽赃?”
“拿自己的东西去陷害别人?
这波操作我给负分!”
“自己作死,还想拖累别人,这种人就该滚出医学界!”
“心疼那个叫林向晚的妹子,差点被这种人毁了!”
网上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谴责苏雅,同情我。
我,成了那个冷静隐忍、最终绝地反击的“大女主”。
而苏雅,则成了阴险恶毒、咎由自取的跳梁小丑。
风水轮流转。
上一世,我和父亲承受的网络暴力,如今,原封不动地,甚至变本加厉地,还给了苏雅和她的家人。
据说,苏雅的父母承受不住压力,连夜搬家,电话关机。
而她自己,在看守所里,数度情绪崩溃。
但这还不够。
我需要一个更“公开”的审判。
一个类似于上一世我父亲被“直播”的场景。
机会,很快就来了。
学校为了挽回声誉,决定召开一个全院范围内的“学风建设与安全警示教育大会”。
会上,学院领导会通报此次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并要求相关人员(主要是苏雅和我)进行“反思”和“说明”。
我知道,这是学校想尽快平息事态的手段。
但也给了我一个舞台。
大会当天。
学院最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
所有的学生,老师,甚至还有一些闻讯赶来的媒体记者。
苏雅被两个法警押着,带到了台上。
她穿着看守所的囚服,头发枯槁,面色憔悴,早已没了往日的半分神采。
她站在那里,低着头,浑身颤抖。
台下,无数道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打在她身上。
有愤怒,有鄙夷,有好奇,有幸灾乐祸。
学院院长先是痛心疾首地念了一遍处理通报。
然后,轮到苏雅“发言”。
她拿着话筒,双手抖得厉害,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台下开始响起不耐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