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现代都市 >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全集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全集

六面埋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周奎瞬间就见到了希望之光,尤其是听见崇祯说是一个简单的差使,正合他的心意。他最希望的是崇祯皇帝尽快放他回府,在这里他一秒钟都不愿意多待。“老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周奎抬头,看着崇祯,一脸真诚。崇祯心中不觉好笑,这个周奎,贪污是一把好手,没错,你是朕的老丈人,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整个大明,你是独一份的。朕当然不想把屠刀冲着你挥舞,只是不过,朕也很难,即便是朕的老丈人,也要为大明帝国服务,帮助朕解决眼前的危机,才是真正的忠心于大明帝国,忠心于朕。崇祯抬了抬手,把玉如意放在了桌子上,语气尽量变得轻松,“朕其实想向你借钱,朕相信国丈一定不会拒绝...”周奎的心里咯噔一下,这可是比要他命还要难受的事情。周奎的脸色很难看,呼吸甚至都开始急促了...

主角:卢象升崇祯   更新:2025-04-25 15: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卢象升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全集》,由网络作家“六面埋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奎瞬间就见到了希望之光,尤其是听见崇祯说是一个简单的差使,正合他的心意。他最希望的是崇祯皇帝尽快放他回府,在这里他一秒钟都不愿意多待。“老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周奎抬头,看着崇祯,一脸真诚。崇祯心中不觉好笑,这个周奎,贪污是一把好手,没错,你是朕的老丈人,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整个大明,你是独一份的。朕当然不想把屠刀冲着你挥舞,只是不过,朕也很难,即便是朕的老丈人,也要为大明帝国服务,帮助朕解决眼前的危机,才是真正的忠心于大明帝国,忠心于朕。崇祯抬了抬手,把玉如意放在了桌子上,语气尽量变得轻松,“朕其实想向你借钱,朕相信国丈一定不会拒绝...”周奎的心里咯噔一下,这可是比要他命还要难受的事情。周奎的脸色很难看,呼吸甚至都开始急促了...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全集》精彩片段

周奎瞬间就见到了希望之光,尤其是听见崇祯说是一个简单的差使,正合他的心意。
他最希望的是崇祯皇帝尽快放他回府,在这里他一秒钟都不愿意多待。
“老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周奎抬头,看着崇祯,一脸真诚。
崇祯心中不觉好笑,这个周奎,贪污是一把好手,没错,你是朕的老丈人,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整个大明,你是独一份的。
朕当然不想把屠刀冲着你挥舞,只是不过,朕也很难,即便是朕的老丈人,也要为大明帝国服务,帮助朕解决眼前的危机,才是真正的忠心于大明帝国,忠心于朕。
崇祯抬了抬手,把玉如意放在了桌子上,语气尽量变得轻松,“朕其实想向你借钱,朕相信国丈一定不会拒绝...”
周奎的心里咯噔一下,这可是比要他命还要难受的事情。
周奎的脸色很难看,呼吸甚至都开始急促了起来。
一时之间,周奎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陛下,大明如今的困难老臣是知道的,只是老臣惭愧,手里也没多少钱...”周奎开始哭穷,十分委屈。
崇祯冷冷地看着周奎,果然和历史上记载的一样。
这个周奎确实是一毛不拔,最终捐款1万两白银,其中还有周皇后给他的5000两,简直是把抠门两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标准的大明守财奴。
江山社稷的沦陷与他无关,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更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即便是李自成即将打进北平,他们还在做着春秋大梦,‘闯王来了不纳粮,生活健康爽歪歪’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
当然,这个时候流寇的名声很大,但是总体来看,大明帝国还占据着一定的优势。
有一点和历史上描写的如出一辙,那就是即便是包括崇祯的老丈人周奎在内的文官集团确实误国。
果然,这些文官都爱钱,尤其是东林党人,更是嗜钱如命,更要命的是他们爱钱还说是取之有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那些不与他们为伍的人。
崇祯想起这些,恨得牙根痒痒。
“你是没钱,还是不愿意借给朕?”崇祯脸色一沉,乾清宫内的空气瞬间凝滞,时间也仿佛暂时停止了一般。
只是一句极其简单的话语,已经让周奎感觉到极大的压力。
周奎刚放松一些的小心脏又开始扑腾起来,本来以为躲过去了,糊弄住皇帝,转身回去快意人生的,没有想到今天崇祯皇帝揪住不放了,自己女儿的面子看来是不值钱了。
此时,周奎真的忐忑不已,他已经拿不准陛下的脾气了。
“陛下,老臣是真的没有钱,还请陛下见谅...”周奎继续‘据理力争’,试图蒙混过关。
只是,他忘记了对面的这个皇帝可是对他了如指掌,甚至连他的底裤是什么颜色都一清二楚,更别说他的小金库了,绝对的门儿清。
悲催的事情其实不是这个,而是周奎对于崇祯一无所知,还停留在之前的印象里。
“说说吧,你手里到底有多少钱?还用朕给你指出来吗?”突然,崇祯的声音开始变得冷峻无比。
“陛下...冤枉啊,老臣真的...”
“你给朕住嘴,朕猜测不错的话,你手里至少有40万两白银...当然,这只是现银,还有田产,珠宝等都没有算上呢...”崇祯的眼眸之中透出一股杀气,淡漠地看着周奎,声音不大,但是杀伤力极强。
这一嗓子可不得了!
周奎几乎都吓尿了,他家里此时确实有40来万两白银,这是多年积攒的。
他利用崇祯的关系到处敛财,而且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混得风生水起。
与那些东林党人相比,周奎也是毫不逊色,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刻,周奎彻底蔫巴了,他有多少钱陛下怎么会知道的?
难道陛下会分身术,偷偷潜入过他的府邸,亲自查看过?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陛下日理万机,虽然也去过他的府邸几次,但都是走过场而已,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查看他的财产,只是自己的账目,为啥全都暴露在陛下的面前。
到底是谁泄密了?
难道是皇后泄密的?
也不对啊,自己多少钱,皇后也不知道,而且这么多年以来,自己守口如瓶,一直都装作非常寒酸的样子,根本不可能被外人察觉。
如今的这个情况,到底该如何解释?
此时,周奎已经有点懵了,感觉到天旋地转一般,头痛欲裂,用手捂住头在地面上开始痛苦地哀嚎起来。
没多大一会儿,周奎突然口吐白沫,人事不省。
崇祯静静地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看着这一幕,崇祯不由得一阵冷笑。
这才哪到哪,如果被李自成K住了,那才是到了后娘手里了。
今天这乾清宫内风轻云淡的,只是骆养性出手太快,不小心杀了一个侍卫而已,你这就不行了?
“来人,喊太医来,看看朕的国丈怎么样了?”
崇祯声音冰冷,眼神淡漠而黯然,即便是自己前世的老丈人,也不能影响到大明帝国的国运。
大明帝国最终一定不能毁在这群宵小手中,而那棵歪脖子树更不能成为自己的归宿。
王承恩很快就走了进来,见到国丈周奎躺在地上,只是犹豫片刻后,一边令人上前把国丈扶起,一边忐忑着答应了下来,“是皇爷,奴婢遵旨。”
没多大一会儿,太医来到了乾清宫,然后快速给国丈周奎检查身体。
“太医,朕的国丈怎么样了?正跟朕谈着,突然口吐白沫,晕厥了过去...”崇祯缓缓起身,往前走了几步,来到周奎身边,眼神中充满关切。
“陛下...卑职...”太医们很是为难。
“很为难?”崇祯眼珠子一瞪,“如果国丈有一丁点的闪失,朕要你们的命!”
“陛下恕罪,国丈这个病确实奇怪得很,卑职等此生就没有见过这样的症状...”太医们开始呲牙咧嘴,一时之间束手无策。
崇祯看着他们,就是一肚子的气,“你们这群废物,是干什么吃的?都闪退一边,看朕的。”
崇祯说着,向太医们挥了挥手,然后走向了周奎,附在周奎耳边,小声地嘀咕了起来。
神奇的一幕突然出现了,崇祯的话音刚落,周奎来了一个‘病中惊起’,睁大眼睛。
看见面前的崇祯皇帝,周奎叹了口气,耷拉着脑袋。
在场的太医们当即愣在了原地,他们也是行医多年,这么奇怪的症状他们束手无策,却突然被陛下的一番小声的言语给治好了?
太不可思议了!
所有的太医都狠狠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把眼睛睁得很大。
这么精彩的剧情,从古至今从来都没有过,在他们的印象中陛下从来都不会治病啊!
更为诡异的是,今天陛下什么药都没用,也就是吹了几口龙气而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些大臣,此时已经麻了爪了,举止失措。
听见崇祯的这番话,他们更是吓得几乎叫出了猪叫声。
看着锦衣卫的飞鱼服和绣春刀,毛骨悚然,一个个噤若寒蝉。
其实在锦衣卫进入皇极殿的那一刻,这些大臣开始忐忑了。
作为大明帝国的老臣,当然知道锦衣卫都是干什么的。
惊动锦衣卫,就意味着有大事要发生!
所有的人此时都开始忐忑不已,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噩梦开始了。
周延儒的表现,更是把众人推在了风口浪尖。
“陛下,我等也愿意捐...捐钱给您......”
大臣们都跪了下来,态度谦卑而诚恳。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快就认清了形势。
这么多的锦衣卫,看着他们的飞鱼服和绣春刀就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
其实,从魏忠贤被崇祯扳倒之后,大明帝国的官员,尤其是那些东林党人,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
不查则已,一旦崇祯真的下力气去查,谁身上没有问题,都会被崇祯查出问题来。
与其被陛下查获,不如自己主动站出来认罪!
看着面前跪着的大臣们,崇祯皇帝很是高兴,这也是他想达到的目的。
崇祯顾不了他们,如果让他们都高兴了,大明帝国的天就塌了。
让这些大臣做大,那么大明帝国的百姓和崇祯就真的完了。
对于周延儒的表现,崇祯很满意,有首辅周延儒带头,下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诸位爱卿,都免礼平身。
你们看看捐...是借!
借多少钱给朕合适,先讨论一下吧...”
崇祯此时面色舒缓了许多,微笑着看向了面前的这些大臣,缓缓闭上了眼睛。
“人家国丈借了30万两白银,我们该怎么办?”
“对啊,这么多钱呢,我们哪里有?”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公公更是阔气,直接捐了10万两白银......”
“......”
众人议论纷纷,声音不是很大,但是却非常激烈。
“陛下没有明说,首辅大人,您表个态,我们该拿多少出来?”
突然,一名官员看向了周延儒,语气之中充满了期盼。
一瞬间,其他的人都齐刷刷地看向了周延儒。
周延儒作为大明帝国的首辅,他的一言一行对于众人影响极大。
“我全部的家产有 6万两白银,我准备全部都拿出来......”
周延儒捋了一把胡须,把牙关咬得很紧。
看起来他是心甘情愿,心系大明帝国的安危。
“这......”
众人都愣在了原地,这可真是要命啊!
他们的手中是有点钱,但是让他们往外拿钱,那可是比要他们的命都要难受的事儿。
“那我们该拿多少呢?”温体仁站了出来,期待的眼神看向周延儒,希望从他那里找到答案或者线索。
“这个......本首辅还没有想到这些。
不过根据本首辅的经验来看,建议你们不要低于1万两白银。”
周延儒眨了眨眼,看着温体仁等人,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
“我们......我们恐怕有点困难...”众人开始叫苦不迭。
这么多钱,真的拿出来,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没有问题,只是他们以后还怎么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这是一个极其难以抉择的问题,一面是大明帝国的安危,大明百姓的福祉;
而另一面对于他们来说,则是更为重要,那是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按照他们的本心,肯定是选择后者。
钱袋子只有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踏实的。
如果把钱给了崇祯,即便是他画的大饼再大,能给到自己手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很显然,这不符合大臣们的利益。
这些大臣之中,尤其是文臣,很多都是党派林立。
其中以东林党人居多,这些东林党人则是拧成了一股绳。
他们一直都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上,拿着他们的指挥棒对其他的人指手画脚。
其实,他们不过是穿着亮丽衣服,而皮囊却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小人!
以损害大明帝国的利益和压榨百姓为宗旨,最终还是肥了他们自己的腰包,坑了大明帝国和天下的百姓。
这些东林党人,大部分都是社会的蠹虫,没有几个好鸟。
即便是说得为陛下效忠,为大明帝国效力,但是往往也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一群小人,确实是对大明帝国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贡献。
崇祯皇帝也是被这些东林党人玩弄于股掌之中,一直不能自拔!
大明帝国的亡国,这些东林党人责无旁贷!
此时,崇祯半眯着眼睛,看着这些跳梁小丑们讨论,一言不发,只是做一个看客而已。
讨论仍然在继续进行着,很多大臣都希望首辅周延儒能少捐点钱,更有利于他们的个人利益。
大约一盏茶之后,讨论声渐渐低了下去。
崇祯缓缓睁开眼睛,看着众人,微微一笑,“诸位爱卿,讨论的结果如何?”
“启禀陛下,微臣愿意借给大明白银6万两!”周延儒站了出来,躬身施礼,一双鹰隼般的眼睛微微闪烁着。
作为大明帝国的首辅,周延儒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
他明白,主动借钱和被动抄家,那结果可是截然不同。
“周爱卿,作为朕的首辅,一心为大明帝国着想,朕心甚慰!”
崇祯微笑着看向了周延儒,满意地点了点头。
“谢陛下褒奖,这是微臣应该做的,微臣作为首辅理应为大明分忧!”
周延儒面色一紧,眼眸之中闪现一抹得意之色。
“你们呢?”突然,崇祯的语气开始犀利了起来。
对于这些大臣的表现,崇祯很不满意。
“微臣方逢年,愿意捐献白银500两,家中清贫,不能为陛下分忧,微臣惭愧......”
方逢年说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哗...”
很多大臣,对于方逢年的表现嗤之以鼻,直接冷哼着开始了嘲讽。
有周奎、周延儒等人珠玉在前,方逢年已经成为了一个笑话!
“方爱卿,这500两白银已经是你全部的身家了吧?”
崇祯语气温和,脸色很是难看,叹了口气,“朕接受你的心意!”
方逢年是清官,哪里来的钱捐给朝廷。
如果这些大明的官员都如方逢年一般,清正廉洁,崇祯还担忧什么?
“多谢陛下!”方逢年眼泪婆娑了起来,一脸感激地看着崇祯。
“你们都很得意吧?肯定是在心里笑话人家方逢年!
你们的屁股就真的那么干净吗?
如果是清官,你捐或者借给朕多少,朕都感激不尽。
至于贪官,朕有言在先,捐或者借多少都行,只是别让朕抓住你们的把柄!”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启禀陛下,微臣囊中羞涩,愿意捐献白银5000两!”温体仁站了出来,一脸的‘浩然正气’。
“你确定吗,真的只捐献白银5000两?”崇祯眼睛一瞪,“朕只给你一次机会。”
“是,陛下,微臣确实没...没钱...”温体仁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坚持本心。
“骆养性,知道该怎么做吗?”崇祯神情冷峻无比地看着骆养性,朝他使了个眼色。
“是,陛下,微臣明白了。”
骆养性急忙拱手答应了下来,冲着副都指挥使吴孟明使了个眼色。
吴孟明心领神会,转身下去了。
见吴孟明离开了皇极殿,温体仁暗叫不好。
“我的妈,我的姥姥,这可是要了老命了,这帮锦衣卫吃肉不吐骨头,看来今天在劫难逃。”
温体仁想到了这里,当即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开口:
“陛下恕罪,微臣愿意捐献白银2万两!”
“晚了!”
崇祯脸色一沉,言辞犀利了起来:
“朕给过你机会,可是你却仗着朕对你的信任,在这里阳奉阴违!”
“你最好是清白的,否则别怪朕手下无情!”
崇祯说着,狠狠地咬了咬牙!
温体仁吓坏了,额头上的汗水顿时就冒了出来,瘫软在地。
这一刻,温体仁有点后悔,他不敢想下去,难道陛下这次来真的?
想到了这里,温体仁急忙抬头看着崇祯,泣涕横流:
“陛下恕罪,微臣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
崇祯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温体仁,“朕没说你有错啊,等吴孟明回来再说吧!”
崇祯说完,缓缓闭上了眼睛,以手扶额。
皇极殿内,顿时静了下来,温体仁呆若木鸡。
其他的大臣也忐忑不已,人人自危......

周奎走出坤宁宫后,突然出现了大量的锦衣卫。
周奎吓了一跳,当即有点不知所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整个人都麻了,难道陛下已经起了杀心?
“老夫是当朝国丈,你们不得无礼!”周奎急忙据理力争,仗着他国丈的身份。
“国丈...”
锦衣卫的都指挥使骆养性走了出来,面色阴沉:
“本官奉旨前来,请你去乾清宫一趟...”
骆养性嘴角露出一抹凶光,这个活儿他干了多年。
只要是陛下的旨意,没有他骆养性干不成的。
周奎一时语塞,还是准备开脱,“等老夫与娘娘告别后再去乾清宫吧...”
“国丈大人,陛下特意交代过,见到国丈后,让你去乾清宫。”骆养性把眼睛一眯,断然拒绝,“至于皇后那里,好办,本官已经派人过去禀告了。”
周奎明白了,今天无论如何,自己都是要前往乾清宫了。
他真的不想去啊,这可不是好地方!
周奎的心颤抖不已,只能点了点头,无奈地答应了下来,与骆养性一起去了乾清宫。
这正是崇祯提前部署好的,骆养性等人早就在坤宁宫外守株待兔。
......
乾清宫。
“陛下,微臣把国丈给您请来了。”
骆养性在乾清宫外,叩了叩门,轻声询问了起来。
“你们守在殿外,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都不准踏进乾清宫半步,否则定斩不饶!”
乾清宫内,崇祯冰冷而严肃的声音传了出来。
此时,周奎的脸色极差,他当然知道进来就没有好事。
刚才在坤宁宫,他的宝贝闺女,大明的皇后娘娘已经给他上了紧箍咒了。
今天来乾清宫,一定还是围绕着这个‘钱’来转,核心问题肯定就是‘钱’。
“是,陛下,微臣遵旨。”
骆养性答应下来,转身看着周奎,“国丈大人,陛下请您进去。”
周奎的双手和双腿都有点不听使唤,开始不停地颤抖起来。
看着乾清宫的大门,他甚至都不知道该迈哪条腿了。
“老臣周奎,参见陛下...”进入乾清宫后,周奎急忙躬身施礼。
“咔吧”一声!
骆养性已经令人已经把乾清宫的大门给带上了。
完犊子了,这一刻,周奎可是知己觉暴露在崇祯的面前,一个他不愿意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人。
而且,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大明帝国最有权势,身份最为尊贵的皇帝陛下。
“国丈,快起来...”
崇祯走了下来,一把扶着周奎,“国丈,坐下说话。”
崇祯说着,稳稳地扶着周奎,指了指旁边的凳子,示意他坐下。
看着周奎坐了下来,崇祯才返回了龙椅。
“来人,给国丈上茶...”
崇祯冲着门外的侍卫呼喊了起来,“慢着,把朕最喜欢的特制龙井给国丈端上来,让他品尝一番,看看滋味如何...”
“是,皇爷,奴婢遵旨。”
王承恩答应着,亲自端上来一碗茶,来到了国丈周奎的面前,“国丈,这可是陛下的隆恩,请用茶吧。”
王承恩说着,把茶杯小心翼翼地递到了周奎的手上。
“多谢陛下,老臣...”周奎说着,声音也开始颤抖起来。
“国丈,朕都懂,外面天冷,先喝茶压压惊...”
崇祯微微一笑,语气轻柔,就如同平时一般,更像是拉家常。
更何况,面前的可是他崇祯的国丈,岳父老泰山,更应该尊重一些。
能动嘴的,崇祯绝对不想动手!
能动文的,崇祯不想动武!
都是斯文人,何必动粗呢?
只是,斯文人不少,在读书人的面容下,隐藏着不少斯文败类。
而这些斯文败类,就如同大明帝国的蛀虫一般。
如果不把他们给揪出来,堂堂大明帝国,最终一定会毁灭在他们的手中。
不去抵抗建奴,荡平流寇,却是做一群自私自利,吃里扒外之辈。
整天在崇祯面前哭穷的一帮人,最后竟然来了个华丽变身。
李自成用夹棍、屠刀等神器,硬生生从这些京师的官员们身上查获白银7000多万两。
这些钱如果崇祯能拥有,别说一个李自成,即便是有三个五个李自成也根本不在话下。
任何时候,有钱都好办事,如果事情没有办好,不好办,那只有一点,钱不够多。
别说是有钱人能办好事,即便是鬼,也能在金钱的驱使下为人好好地推磨。
这就是金钱的魅力,尤其是对于此时风雨飘摇的大明帝国,金钱更是显得格外重要。
金钱对于国家,其重要程度,远远大于个人,有钱的国家可以办很多事,无论是科技,国防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极大力度的提升。
崇祯笑呵呵地看着周奎,思绪已经开始飘飞。
“是,老臣多谢陛下。”周奎答应着,两只手紧紧地握着这碗茶,然后忐忑地喝了几口,只是,他根本无心品尝这茶水。
“国丈,慢点喝,以后有的是机会,好茶多的是...”
崇祯突然收住了笑容,表情开始严肃起来。
周奎不解,急忙缓缓抬头,嘴角还残留着茶水的痕迹,“陛下,您宣老臣来乾清宫,不会是喝茶吧?”
“当然...不只是喝茶,朕想给国丈整个官当。”崇祯的语气之中夹杂着一丝神秘。
“老臣闲散惯了,恐怕难胜任...”周奎重重地喘了口气,总算是把话勉强说利索了。
崇祯朗声大笑:“你当大明的户部尚书,这可是个肥差啊!”
周奎闻听此言,面色铁青,瞳孔一缩,脸上的冷汗顿时冒了出来,双手颤抖成一团。
“啪”的一声!
周奎手中的茶碗掉落在地上,摔成了粉碎...
“吱呀呀...”
乾清宫的大门紧接着被锦衣卫快速打开,骆养性举起了手中的绣春刀走了进来。
开门的一瞬间,门外的光线折射在绣春刀上,发出幽蓝的光芒,令人毛骨悚然。
周奎可吓坏了,没有想到陛下竟然给他摆了一道鸿门宴。
周奎急忙跪倒在地,向崇祯磕头求饶,“陛下,您这是何意?”

御书房内,氛围略微有点尴尬。
崇祯皇帝的这句话让卢象升猝不及防!
他接到的圣旨是让他火速赶往京师。
没有想到,一见面,崇祯皇帝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自己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怎么能猜透陛下的心思?
这些年来,卢象升对国内的形势也有所了解。
大明帝国这几年太难了,就像是夹生饭一般,内部的起义军不断,外面的建奴更是嚣张跋扈。
卢象升暗叫不好,急忙抬头,一脸真诚地看着崇祯,拱手试探性地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猜测可能是与贼寇或者建奴有关...”
卢象升心里很清楚,这两件事,肯定是陛下最在意的。
现在的大明帝国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风雨飘摇,山河破碎,像极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卢象升也想杀敌报国,可如今大明帝国如同一团乱麻一般,该从哪里着手呢?
卢象升低头沉思......
正在此时,一道声音在卢象升的耳畔响了起来。
“卢象升,朕给你一个大功劳,你敢不敢前去干?”
崇祯皇帝眉毛一挑,声音沉着而冷静。
崇祯明白,这个卢象升忠君爱国,能力很强,是自己的擎天玉柱。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奸臣当道,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缺钱,军饷不足。
如果让他在辽东没有后顾之忧,爆发出的能量,一定会让建奴胆寒!
崇祯早就恨透了建奴,正是大明最大的敌人。
想到了这里,崇祯盯着卢象升,等待他的独到见解。
“只要是能稳定大明的局面,微臣生死不计。”
卢象升急忙跪了下来,眼神坚定地看着崇祯。
此时,卢象升豪情万丈,他的‘天雄兵’已经训练完毕,随时都可以上战场大放异彩。
正瞌睡呢,陛下给了他一个枕头,他欣然向往之。
“好样的!”
崇祯摆了摆手,起身来到卢象升面前,慨然地看着卢象升,嘴角轻启:
“朕现在正需要你这样的悍将,如今大明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
“请陛下放心,即便是卢象升粉身份碎骨也要报答陛下的恩情。”
卢象升对崇祯非常感激,慨然说着,眸子里闪现着对帝国安危的忧虑。
“起来,坐到朕的身边来。”崇祯说着,伸手拉起了卢象升。
卢象升受宠若惊,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陛下,在您的面前,微臣不敢坐。”
按照卢象升的级别,甚至都不配见陛下,如今却得到了如此殊荣,让他噤若寒蝉。
“卢爱卿,朕的圣旨不好用了?”崇祯眉头一皱,脸顿时沉了下来,眼睛瞪得很大。
“陛下,微臣遵旨。”卢象升急忙叩首,“谢陛下隆恩,微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卢象升说着,忐忑地坐在了崇祯的身边。
此时,两人距离很近。
“辽东的局势如今多变,朕深知辽东对朕的重要性,所以特意召你前来解决辽东的问题。”
“陛下,您吩咐吧,微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卢象升脸色显示出一丝的忧虑来,但是眸子里的神情坚定。
崇祯看了一眼卢象升,心中觉得好笑,微笑着继续开口:
“辽东是朕的根本,也是大明帝国的保障,如果辽东有失,那么朕和大明将会万劫不复。”
“当然,辽东稳如泰山,朕的大明就会比泰山更稳定。”
卢象升震惊不已,面前的皇帝陛下非常淡定,执着而冷静。
难道之前的传闻,说陛下优柔寡断,都是以讹传讹?
卢象升和王承恩都没有想到,之前遇到这些事儿,陛下都是慌乱不已。
此时,震惊的不只是卢象升,还有对崇祯更熟悉的王承恩。
王承恩的眸子里感觉到了一丝诧异,他跟随皇爷这么久,今天的皇爷变化之大,令他茫然。
怎么感觉皇爷与以前判若两人?
卢象升看着崇祯皇帝的表情,他也是急忙跪了下来,“陛下,您的意思是?”
“哈哈...”
突然,崇祯哈哈大笑了起来,微微抬起了头,看着卢象升慨然说道:
“朕的意思很简单,朕准备让你去辽东,历练一番,稳住局面。”
卢象升抬眸看向崇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微臣官职卑微,恐怕难以胜任...”
崇祯从桌兜里拿出了一把宝剑,然后往桌子上一放,声音沉重而严肃:
“卢爱卿,朕的话就是圣旨,谁敢怀疑?
这把尚方宝剑跟随朕多年,今天朕把它赐给你,遇到奸臣祸害大明,你可以直接当场格杀,先斩后奏!
你明日就起身,带着你的‘天雄兵’前往朕指定的地方埋伏起来,这是朕让你做的事,都在这个锦囊里。”
崇祯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个锦囊,放在了桌子上。
“微臣多谢陛下隆恩,一定全力以赴,不负陛下信任。”
卢象升急忙往前走了几步,跪倒在地。
王承恩急忙小心翼翼地拿起了锦囊和宝剑,递给了卢象升。
“大伴,你记录。”
“是,皇爷,”奴婢已经记下了。”
“朕今天赏赐卢象升尚方宝剑,允他先斩后奏,便宜行事即可。”
卢象升瞳孔一缩,人已经麻了,愣在原地。
“卢爱卿,你在想什么?”崇祯看着卢象升,眼神开始犀利起来。
“陛下,微臣恐怕有负皇恩。”卢象升一脸惶恐,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儿。
前面还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员,突然就被破格提拔,令自己前去辽东,还赐给自己尚方宝剑。
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笑话!”
崇祯怒声呵斥,脸色顿时大变:
“你是在质疑朕的眼光?”
“微臣不敢!”卢象升惶恐不已!
“朕看人不会错,你卢象升的能耐,朕非常清楚!”
“你只需要放手一搏,朕永远是你最为坚强的后盾,你怕什么?”
崇祯说着,眸子里的神情开始严肃起来。
“是...微臣卢象升遵旨。”卢象升说着,小心翼翼地把锦囊和尚方宝剑都收好了。
此时,卢象升的额头上冷汗直流!
“卢爱卿,这把尚方宝剑可是朕对你的信任,如果辜负了,朕....”
崇祯说着,突然闭上了嘴。
御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冷了起来,卢象升额头上的汗水陡增。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
紫禁城。
一颗巨星划破夜空,在大明京师的上空盘旋片刻,发出阵阵的轰鸣声,突然电闪雷鸣一般的闪烁了几下,消失在夜空中。
朱樟突然醒来,是被噩梦惊醒的!
随手一抹,额头上全是冷汗!
床单、被罩是明黄色的,这到底是怎么了?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朱樟的身上竟然穿着一件龙袍!
床榻的旁边有几名绝美女子,长相端庄秀丽,皮肤吹弹可破,媚眼如丝,吐气如云。
不觉间,朱樟看呆了,仿佛是被施了魔法一般,朱樟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过去。
“这就是传说中的美人关?只是这美人也太多了点吧?”
“哪个英雄能过得了这样的美人关?”
朱樟眨了眨眼,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片刻之后,朱樟恍然大悟,这并不是自己之前的世界。
奥...自己大抵是穿越了。
“嘶...”
一阵剧痛席卷而来,如同狂风暴雨一般,在朱樟的脑子里来回旋转着,搅合得它头痛欲裂。
他的脑子已经有点不听使唤,麻木、不仁...
一梭子记忆宛如潮水一般,突然涌现在朱樟的脑海中。
朱樟此时彻底凌乱了,竟然穿越成了大明帝国的皇帝。
但,这个皇帝可不好当,乃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末代皇帝——明思宗崇祯!
崇祯皇帝,亡国之君中的战斗机。
杨广和胡亥都是昏庸、暴政亡国,崇祯说出来却是非常的可笑。
崇祯一不好色,二不暴虐!
但,偏偏他就成了大明帝国的亡国之君。
在勤政的皇帝中排名,崇祯皇帝绝对轻松能进前三,除了天策上将能与他媲美之外,整个历史找不到几个。
就是这样勤政的皇帝,却是越努力越失败,大明帝国的车轮也正在他的掌舵下驶向了万丈深渊。
原因耐人寻味,不懂军事每次作战都要横插一杠子瞎指挥;
不懂政治,却是听不进忠言逆耳,不喜欢不同的声音;
崇祯最喜欢的是奴颜婢膝之辈的谄媚之言。
本来必胜的仗,大都在他的指挥下,最终非常无奈地失败了。
优势在大明,却是让一亿汉族同胞带入了万丈深渊。
占据绝对优势的汉族百姓,却被外族统治,剃发留辫,过起了非人的生活!
更有甚者让20万的满清进入关内,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开始了。
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无锡之屠、泉州之屠、四川大屠杀......
这场屠杀,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是绝无仅有的,即便是后来的日寇进入中国也是远远不及的。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多么荒唐的命令,这是反人类的行径!
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个十几年,满清就要代替大明开始统治亿万生灵!
朱樟的思绪开始飘飞,面色阴沉。
“不,一定不能让悲剧重演!”
“既然我已经穿越成了崇祯皇帝,那从今日起我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
“逆天改命?不,朕要顺天改命!”
此时正是崇祯四年九月底,要不了多久,大明帝国的天平就要开始倾斜。
作为后来者他知道,大凌河之战马上就要接近尾声。
此战直接导致了祖大寿投降建奴,最终让崇祯的辽东陷入万劫不复。
祖大寿竟然开始恬不知耻地扮演忠臣角色,以大明的忠臣自居。
最终一番骚操作之后,祖大寿的那颗躁动不安的心,还是回到了建奴那充满血腥,但是对祖大寿充满诱惑的怀抱!
对于祖大寿的军事能力,崇祯是认可的。
可祖大寿的忠诚,他只能嗤之以鼻。
这哪里是忠臣,分明是奸佞小人的代言人。
这一次,他必须要解决祖大寿的问题,辽东的问题,还有不久之后会出现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的背叛......
当然,这还没有完,国内的形势非但不明朗,反而是在激情上演着。
崇祯打了个激灵,头更疼了!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突然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皇爷,奴婢有要事禀告...”一名太监走了进来。
崇祯缓缓抬头,睁眼一看,面前正是崇祯皇帝最为信赖的太监王承恩。
这个老太监可是忠心耿耿,陪伴崇祯皇帝的多半生,见证了崇祯的无奈和短暂的‘风光时刻’。
到了最后一刻,朱由检一条绳结束了终结了大明帝国,这个太监也是紧紧跟随,保留了对崇祯皇帝最后的忠贞。
崇祯想着,微微一笑,抬眸看着王承恩,神情淡定地缓缓开口,“是不是辽东的战事?”
“皇爷,您简直是神了,祖大寿身陷大凌河,向朝廷求救。”
王承恩的额头瞬间冒了汗,眼神中闪现出憧憬的光芒来。
侍奉崇祯多年,啥时候皇爷有这未卜先知的本领,他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怎么从来都不知道。
尤其是皇爷的眼神是那么淡定,从容,洞察秋毫,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一瞬间,王承恩的嘴巴张开了几次,最终又缓缓闭上。
他有点懵,此时他面前的皇爷怎么突然变得有点陌生了?
“辽东的战事,朕知道,你按照朕的旨意去办,不得怠慢。”崇祯的眼睛突然睁大,眸子里闪现出来的是执着和冷静。
“是,皇爷,奴婢等候您的旨意。”见崇祯脸色阴沉,王承恩急忙卑躬着身体,等待崇祯的旨意。
“立即召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前来,朕有要事交代,速度要快。”
“让他们700里加急,必须快马赶来,耽误了朕的事,朕诛他们九族!”
崇祯说着,眼光却是不经意间看了一眼王承恩,嘴角抽出一抹阴狠来。
这目光凛冽、犀利,令人恐惧。
王承恩眼角的余光一看,从皇爷的神态中,他已经知道了端倪,急忙躬身答应下来。
“是,皇爷,奴婢遵旨。”
王承恩的态度谦卑、诚恳,更多的是忐忑,此时他也有点拿不准了。
“你现在就替朕拟旨,令他们火速前来京师,其他的事暂时搁置。”
崇祯倒背着双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冷冷地瞪着王承恩。
王承恩只觉得脊背发凉,隐约之中感觉皇爷今天好像是哪里不一样,但一时半刻又说不出来。
拿来了纸笔,崇祯急忙拟定诏书。
这种小事一般都是王承恩代劳,只有一些重大的事情,崇祯皇帝才会亲自动手。
“皇爷...您看这样行吗?”写完圣旨后,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把三道圣旨往前一递。
“大伴...”崇祯微微一笑,“不用看了,朕相信你。”
这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王承恩的心中温暖了起来。
“多谢皇爷,奴婢知道了。”
王承恩偷偷抹了一把眼角流出的感激的泪水,盖上玉玺后,转身下去了。
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崇祯明白,要不了多久,大明帝国的天就要变了。
开局这三板斧如果用好了,大明帝国至少续命三百年;
如果开局这三板斧搞砸了,紫禁城后山的老歪脖子树还等着自己,仍然逃脱不了结局一根绳的命运!
这是一个必须慎重、慎重再慎重的问题。
不觉间,崇祯又陷入了沉思。
......
8天后,卢象升奉旨来到了京师。
卢象升距离京师很近,收到圣旨之后,快马加鞭,在第一时间来到了京师。
“卢大人,你可算是来了,皇爷在御书房等着你呢,快随老奴来。”
王承恩笑脸相迎,急忙引领着卢象升来到了御书房。
“有劳司礼监大人。”卢象升急忙拱手致谢。
“皇爷,卢大人在外恭候。”王承恩急忙躬身施礼,向崇祯小声地询问。
“宣!”御书房内传来了崇祯的声音。
“请吧,卢大人。”王承恩做了个‘请’的姿势。
两名太监急忙上前,打开了御书房的大门,卢象迈步走了进去,王承恩转身准备在御书房外守候。
“大伴,你也进来,朕有要事。”突然,崇祯睁开了眼睛,沉声说道。
“皇爷,奴婢...奴婢遵旨。”王承恩有点受宠若惊,关上大门后,忐忑着走了进来。
王承恩很高兴,他知道今天皇爷召见卢象升一定有要事。
皇爷让他一起进来,已经说明了一切。
皇爷对他信任有加,王承恩此时比吃了蜜还要甜!
“微臣卢象升,参见陛下。”进入御书房后,卢象升急忙躬身施礼,跪了下去。
“免礼平身,卢爱卿。”崇祯抬眸看着卢象升,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表情负责:
“知道朕宣你来京师,有什么事吗?”
崇祯的声音不是很高,但是其中却透露着一丝冷峻、执着。
尤其是,崇祯半勾起的嘴角以及能摄人心魄的眸子,更是让人不敢质疑。
卢象升眼角的余光一扫,脸一红,不知道陛下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只是看了一眼崇祯,卢象升的心跳加速,不知所措起来......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