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被直接牵连,但位置也变得尴尬。
他儿子在国外挥霍无度,欠下巨额赌债,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动机,有了。
接触那个老旧系统的权限……以他的资历,大概率是有的。
目标锁定。
接下来,就是怎样精准地,引爆这颗埋在顾明轩阵营里的炸弹。
我再次联系沈默:“沈老师,上次说的那个数字水印,有没有可能……稍微改造一下,让它看起来像是……某个特定终端或账号留下的痕迹?”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沈默带着笑意的声音:“理论上可行,但不保证完全天衣无缝。
你想做什么?”
“我想……给某些人送一份‘惊喜’。”
我看着窗外,“一份让他们内部产生‘信任危机’的惊喜。”
“明白了。”
沈默立刻懂了我的意思,“把张明远可能使用的设备型号、常用软件信息发给我,我试试看能不能模拟出类似的特征码,附加到一些……嗯,‘无关紧要’的信息上。”
“不需要直接证据,只需要一点点……合理的怀疑就够了。”
我补充道。
“交给我。”
接下来的两天,我按部就班地处理欧洲合作方那边的事情,提交补充材料。
另一边,和沈默配合,我们并没有直接攻击顾氏的网络。
而是利用一些半公开的、与顾氏有业务往来的第三方平台,或者一些管理不严谨的分包商系统,将一些“精心编辑”过的信息碎片,不经意地散播出去。
这些信息碎片,有的看似是无意义的技术讨论,有的像是被误发的财务报表片段,有的甚至是几句暧昧不清的聊天记录。
它们单独看,毫无意义。
但如果有人“有心”地将它们收集、拼凑起来,再结合那个被“改造”过的、指向张明远常用设备特征的数字水印……一幅“张明远暗中联系外部势力、转移公司资产、甚至可能向竞争对手出卖情报”的画面,就隐约浮现了。
这些信息,被巧妙地投喂到了几个顾氏密切关注的信息渠道里。
做完这一切,我关闭电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诱饵已经撒下,接下来,就看鱼儿什么时候咬钩了。
18 人事变动日子又恢复了某种表面的平静。
欧洲那边的合作意向虽然多了些波折,但在我们提交了详尽的补充材料和几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