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你也想和她一样回城吧?”
对,我当然想回城。
三年前被分配下乡时,我本该在半年后与男友刘伟峰一同返回城里。
谁知他临阵退缩,选择了和周晓雯领证。
我不得不留在这偏远的乡村,而林明远的及时出现,给了我新的希望。
他说过会帮我争取回城名额,我信了他的承诺。
“林明远,你能不能告诉我,我前几次报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他愣了一下,随即恢复温柔神态:“可能是观点太新颖了,上面接受不了,你别担心,这次我亲自跑一趟,一定能行。”
当晚,趁林明远熟睡,我偷偷溜出宿舍,前往办公室查找我之前的报告副本。
翻遍文件柜,终于在最底层找到了三份被退回的文件,拿出对比,整个人瞬间如坠冰窟。
数据全被篡改了,而字迹,赫然是林明远的手笔。
2、放下文件,我的小腿不自觉地发抖。
想起自己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笔下写断过多少只钢笔芯。
村里好几户农民因为相信我的改革想法,甚至提前垫付了部分资金等待审批通过。
而这一切,都被我最信任的老公亲手毁掉了。
起身准备离开时,我不小心碰翻了桌上的水杯。
弯腰去擦,却发现办公桌的抽屉底下,藏着一本被包裹严实的笔记本。
打开后发现,那是林明远从十六岁开始记录的日记。
厚厚一本,全是关于周晓雯的点点滴滴。
笔记本扉页写着:“与晓雯相识十二年,终身所愿唯有此一桩事”。
林明远虽然身为农家子弟,但因为数学特长而进入县高中读书,恰好与市委书记下放锻炼时带来的女儿周晓雯同班。
日记记载了他如何对这个城里姑娘一见钟情,又如何因为出身卑微而不敢表白,只能远远守护。
直到知青下乡潮开始,周晓雯也被分到这个村子,两人才再次相逢。
翻到最新的一页,林明远写道:“晓雯终于答应我,只要能帮她拿到回城指标,她便愿意与我一同返城。”
“若想两人同行,必须有人立下大功才行。
县里已经通知,若张岚的改革方案获批,将优先获得返城资格,我决不能让这件事发生。”
我盯着这行字,眼睛干涩得再也流不出一滴泪。
默默将日记放回原处,躲在屋外一夜未归。
第二天清晨,我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