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
父亲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呼吸也变得急促,但他始终把母亲护得稳稳当当。
那一刻,母亲在他背上感受到的,不仅是温暖,更是一种坚定的承诺。
分别的日子终究还是来了。
父亲回城那天,拖拉机的轰鸣声惊飞了槐树上的鸟群。
母亲攥着父亲塞给她的信封,看着他的身影在尘土中模糊。
信封里除了信,还有半块舍不得吃完的水果糖,糖纸都被攥得发皱。
此后的日子里,他们靠着书信传递思念。
父亲在信里描绘着城市的繁华,母亲则诉说着村里的琐事。
每一封信,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等待的日子漫长而煎熬。
母亲拒绝了村里人的提亲,一心一意等着父亲。
父亲也在城里努力工作,四处托关系,只为能早日把母亲接进城。
他住在集体宿舍,省下口粮换邮票,在信纸上画满城市的街景,连梧桐树的叶子都要细细勾勒。
母亲把信件按日期叠好,用红绸布包着藏在枕头下,想他的时候就摸一摸微微发脆的纸页。
终于,在1990年的春天,父亲骑着一辆崭新的二八自行车,带着一身风尘回到了小山村。
车把上挂着两串红灯笼,车后座绑着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