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叔苏茂的其他类型小说《工伤骗保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空调里的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情况。工作人员调取电子档案,发现已不是公司提交的报告,时间是首次验伤的两天后,在本市的另一家医院。报告显示张叔的脊椎骨裂,已经严重影响生活状态,需要长期卧床康复。“您好,请问一下,这份验伤报告是什么时候提交的?我带了之前材料的复印件,您看下。”我递上一个文件袋。工作人员核实后,回复道:“14号,患者家属重新提交的。”“可以单独提交吗?不需要工厂盖章证明?”如此大的漏洞,令我十分疑惑。“关于验伤报告,由于伤情可能存在后续变化,只要医院认定了是同一个事故引起的,是允许患者及家属重新提交的。”工作人员对照着条例回复道。虽然对提交程序不太满意,但得到确认答复后,我便离开服务中心。我边开车边回想整个事件经过。作为工厂负责人,我接受过相关课程培...
《工伤骗保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情况。
工作人员调取电子档案,发现已不是公司提交的报告,时间是首次验伤的两天后,在本市的另一家医院。
报告显示张叔的脊椎骨裂,已经严重影响生活状态,需要长期卧床康复。
“您好,请问一下,这份验伤报告是什么时候提交的?
我带了之前材料的复印件,您看下。”
我递上一个文件袋。
工作人员核实后,回复道:“14 号,患者家属重新提交的。”
“可以单独提交吗?
不需要工厂盖章证明?”
如此大的漏洞,令我十分疑惑。
“关于验伤报告,由于伤情可能存在后续变化,只要医院认定了是同一个事故引起的,是允许患者及家属重新提交的。”
工作人员对照着条例回复道。
虽然对提交程序不太满意,但得到确认答复后,我便离开服务中心。
我边开车边回想整个事件经过。
作为工厂负责人,我接受过相关课程培训,了解个大概,但细致到关于材料更换的规定确实不清楚,张叔的朋友显然很清楚,而且够快,13 号首次提交,14 号就更换了。
我越想越觉得事情的背后没那么简单,不论是张叔的休假、复查医院的二次报告,还是整个工伤材料的递交流程,环环相扣,这背后莫不是有“高人”在指点。
6 探病疑云傍晚时分,我赶回了工厂,随后和苏茂同报了情况。
“张叔这事儿有蹊跷,如果真要复查,为什么要换医院,医疗费用还自己掏?”
苏茂分析得有道理,张叔平日里过得很节俭,如果不放心首次验伤,第一反应应该是原地再检查一次。
我递了根烟给苏茂,自己也点了起来,“这一点不难证实,如果脊椎骨真裂了,张叔应该是卧病在床,可以去他家了解一下。”
“万一在家装病怎么办?”
我微微一笑,说道:“正好,我们更应该去看望下,买点果篮,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苏茂听罢便皱起眉头,缓缓道:“于总,别太乐观,你想想,张叔自己安排的爬梯,接着滑下摔倒,一次报告没事,二次报告就脊椎骨裂了,紧接着隐瞒工厂,更换材料。
你想过没有,他凭什么要自己垫钱?”
我知道苏茂什么意思,他怀疑一切都是张叔自己设的局。
“而且,且不说上次指甲的伤
,张叔一直声称身体不舒服,我便直接给他放了假,先在家休养。
关于工伤申报,医院虽然说没啥事,但张叔还是想厂里帮忙申请一下,多少给点“营养费”。
这么看来张涛的闹事还是有作用的,厂里为了息事宁人,内部讨论后,同意按营养费的标准给予慰问,行政也附上验伤报告走了工伤申报,大家期待事件能画上一个句号。
<然而事与愿违。
XX 年 4 月 20 日,上午。
我正在仓库检查物料状况,苏茂从门外小跑至我身旁,附耳低语道:“出事了,于总!”
回到办公室,苏茂关上了门,从抽屉取出了一份文件,涨红着脸抱怨道:“张宁那个白眼狼!
刚人社局寄来了一份文件,关于工伤申报的处理回执,上面写到,张宁的工伤申报正在走后续流程,关键是,验伤报告不是我们递交的那一份,而是 4 级的验伤报告。”
“4 级?
怎么回事?
不是没大碍吗?
那份验伤报告我亲手看过的。”
我惊讶地张开了嘴。
之前张叔的指甲伤势评定 10 级,就放了 3 个月,工资照发,工厂还要承担一部分补助,如果是 4 级,那差距可就大了。
“肯定是有人重新递交了验伤报告,刚我翻看了留档的复印件,之前的验伤报告没有核定工伤等级。”
我在办公室内着急地走来走去:“直接问下张叔是不是他替换的,他是复查后显示 4 级工伤的吗?”
接着我回想起一些细节,敲了敲桌面,“马上也联系下医院,看下有没有张叔的复查记录?
当时公司支付了住院费用的。”
我的工厂做的是罐头,难免有工人磕磕碰碰,合作医院的回复还是很快,张叔并没有在该医院做二次复查。
苏茂联系上张叔,张叔说他回家休息后,腰部剧烈疼痛,刚好有朋友在本市的另一个医院工作,就去那边复查了,更换验伤报告也是朋友帮忙处理的。
苏茂客套地挂掉电话后,忍不住嘴碎:“啐,都是刚好,我怎么就不相信呢。”
我也充满疑问,决定直接去人社据了解情况。
5 材料换局下午,我来到市民服务中心,工作日人也不少,领票排队后,向工作人员说明前因后果,希望查看上传的验伤材料
眯眯的,上来就和张叔打招呼。
“哎呦,两位领导来了,”说着张叔正要起身,我赶紧压手比划,示意不用起来,顺手把果篮放茶几上,看了眼桌上的药。
“张叔,前阵子忙,没来得及看望你,最近恢复得怎么样?”
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我又重复了一遍。
“好得差不多了,过阵子我就能回厂里上班。”
张叔撑起身子来,眼神始终躲闪着我。
我坐在一旁的沙发上,微笑道:“不着急,不着急,这次过来一是看下你的伤势,二是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等养好了伤再回来也不迟。”
张叔神情有些紧张,摆了摆手:“我这挺好的,没什么需要帮忙的。”
“张叔,你儿子呢?”
苏茂询问道。
提到张涛,张叔脸色更不好了,说道:“他呀……在附近工厂上班,中午就在厂里吃,晚上回来。”
哦,在附近也方便回来照顾你,他是做什么工种的?”
面对苏茂的追问,张叔更是支支吾吾:“年轻人做什么,我也不太懂,也没什么出息,家里没什么好招待的,我去给你们倒水。”
说罢竟要站起来!
“张叔,你就别随便动了,好好休息,今天过来就是简单看看,我和苏总还有事,马上就走。
刚上来有些急,忘记把牛奶带上来了,等会我给你送来。”
我抬眼示意苏茂,缓缓站起身来。
下楼梯时,苏茂忍不住问:“于总,怎么就走了?
不多问问?”
“等我回来再说。”
我从车后备箱拎了 2 箱纯牛奶,出门时不时见客户,后备箱杂七杂八的礼品多少都备点。
苏茂在车内等着,不一会儿,就看到我回来,小跑上车了。
苏茂盯着我,催促道:“怎么说?”
上车后我先喝了口水,冷笑道“没白来,张叔的伤是有蹊跷,看到茶几上的药了吧,一些是治感冒的,有一瓶药特地撕了标签,恰巧我家里也常备,一眼就认出是正露丸,治胃疼的,都和脊椎骨裂没关系。
刚我特意把牛奶放他家厨房,看到只有一人份的碗筷,中午和面的灶台还没收拾。”
我继续分析道:“这说明张涛没回来吃午饭,张叔一个人在家,自己和面?
一个刚刚检查脊椎骨裂的患者,你觉得有可能做到吗?”
“但村里人都在传张叔伤势严重,可
我是一名罐头工厂老板,仓库管理员张叔(张宁)是我的老乡,某一天因搬运货物不慎磕掉了指甲盖,过后按流程报了工伤,补偿 2 万元,并安排休假三个月,虽然我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但还是规矩地去人社局申报。
没想到张叔复工不到一个月,又出状况了。
1 仓库惊魂XX 年 4 月 10 日,上午。
办公室内,我皱着眉头,正在盘点这个月的收支情况,不太乐观,突然门外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老板,不好了!
仓库张叔倒地上起不来了。”
苏茂神色紧张,为了抓紧通知我,稍微有点气喘。
苏茂是厂里的老人,也是厂里的大管家,除对外业务外基本啥都负责,偶尔会和张叔做货物交接,没办法,厂子规模不大,谁都是多面手。
“怎么回事?
现在人怎么样?
边走边说!”
突发的状况虽然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但还是尽量保持镇定,不过又是张叔出事,不免有些烦躁。
“张叔从梯子上滑落下来,现在躺在地上,不停地喊疼。”
“关键是人伤得怎么样了,你叫救护车了吗?”
“叫了叫了,救护车还在路上,具体伤势不太清楚,张叔直喊疼,让我们别过去碰他。”
一边问着,两人已经赶到仓库。
仓库由铁皮和钢管搭建,挑高近 6 米,3 米多高处是一圈透明亚克力板,便于透光,顶棚安有多个蓝白红的排气风扇,这边主要放制作罐头的耗材及包装物料。
在仓库的靠墙内侧,只见张叔躬身侧躺着,其他员工和他间隔两米左右,围成一圈,没人上去搀扶。
“张叔,感觉怎么样?
救护车就在路上了,能坚持住吗?”
靠近后我蹲身查看,张叔眉头紧皱,表情痛苦地盯着地板。
“于总,我可能摔断腰了,都不要碰我,等医生来,我怕二次伤害。”
张叔的顾虑不是没有原因,如果救治不当,确实容易二次伤害,到时候更麻烦。
在我的安慰下,救护车终于赶到厂区,几人配合着医护人员,将张叔送上了救护车。
2 医患迷局到达就近的医院,临近工厂大部分选择它作为合作医院,毕竟都是制造业工厂,难免有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医院附近还有许多招牌,有卖水果盒饭的,卖药的,卖寿
定时炸弹!”
苏茂询问:“那你干嘛不直接拒绝了?
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我怀疑这背后是一个产业链,有人在接触张叔和张涛。
许多事绝不是他们两个人就可以搞定的,背后涉及懂法律的,有医院人脉的,甚至……有附近开设赌局的。
张涛不是欠了一屁股的债吗?
没欠赌场的?
到现在还没跑路,没准还钱的路数就是他们指点的。”
苏茂越听越心惊:“那我们还掺和啥,直接当不知道,直接拒绝了得了。”
我渐渐挺直了脊背,义正言辞道:“风气就是被这么惯起来的!
人人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犯罪的成本才越来越低,周边的营商环境就越整越差,张叔以前多好的一个人,都被带坏了。”
苏茂没想到我居然是真想的:“那你想怎么做?”
我冷笑道:“引蛇出洞!”
11 正义审判4 月 26 日,我主动联系了张涛,同意签署协议,张叔自动放弃工厂的赔偿,也承诺不再要求张叔再鉴定工伤,并要求签署过程中,张涛安排一名律师过来见证,避免后续出尔反尔。
下午 1 点,我先接待了几位客人,并安排到隔壁会客室休息。
1 点 40 很,张涛带着律师走进了办公室。
“于总,律师我带过来了,现在就可以签署哈。”
张涛略微有些着急。
我招呼俩人落座:“先不急,咱们先喝点茶再谈正事,正好我有点事想向律师咨询下。
您怎么称呼?”
“我姓张。”
张律师面无表情,似乎不太想多聊。
我笑道:“挺巧,这次张叔的事,也给我提了个醒,现在做生意不容易啊,张律师这类业务多吗?”
张律师谨慎回复:“谈不上多,偶尔有些。”
“欸,那份验伤报告也是托张律师处理的吧?”
我转头突然对着张涛提问。
“是的。”
张涛下意识的点头,有些错愕,感觉说错话,不再多说。
张律师神情越发凝重:“于总,要不我们先处理协议的事。”
“没问题。”
张律师从文件包取出一份准备好的协议,约定了张叔及张涛主动放弃工厂部分的工伤赔偿等。
待双方签字盖章摁手印后,我请出了在会客室的客人。
原来是几位民警同志,我已经就事件的经过都和他们做了阐述,结合张叔说,是同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