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廊为他提供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工作室,但这并没有减轻他的压力。
他每天都在画廊和工作室之间奔波,与策展人、评论家沟通,调整画作。
策展人对画展的布局和风格有着极高的要求,苏然需要不断地修改作品的陈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评论家们则对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提出了各种建议,苏然需要认真思考并融入到创作中。
同时,他还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拓展人脉,为画展做宣传。
忙碌的工作让他疲惫不堪,常常在工作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然而,异地的生活并不容易。
尽管他们努力保持联系,但由于工作的繁忙,有时还是会错过约定的通话时间。
林晓在学校的工作也越来越忙,面临着教学评估和学生升学的压力。
她不仅要精心备课,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成绩落后的学生辅导功课。
同时,学校还要求她参与各种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论文。
她常常在深夜批改完作业后,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心中涌起一阵孤独感。
一次,林晓在学校受了委屈,学生家长因为孩子的成绩问题对她提出了不合理的指责。
那位家长在电话里言辞激烈,认为是林晓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导致孩子成绩下降。
林晓耐心地解释,但家长根本不听,最后还挂断了电话。
林晓心情低落,想要跟苏然倾诉,却发现苏然正在参加一个重要的艺术研讨会,无法接听电话。
林晓只能独自承受这份委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等苏然看到未接来电回拨过来时,林晓已经强打起精神,不想让苏然担心。
她故作轻松地说:“没事,就是学校里的一点小事,已经解决了。”
但苏然还是从她的语气中听出了异样,心中满是心疼和无奈。
苏然在大城市也遇到了各种诱惑。
艺术圈里社交活动频繁,身边不乏欣赏他的女性。
有时,在应酬中,一些女性会主动接近他,对他表达好感。
有一次,在一个艺术派对上,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画家主动与苏然攀谈,她对苏然的作品赞不绝口,并邀请他一起合作创作。
在交流过程中,女画家的眼神中透露出明显的爱慕之情。
苏然虽然心中只有林晓,但面对这些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