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影一闪而过。
那身影的衣角扬起的弧度,像极了陈默当年穿的军绿色棉大衣。
是他吗?
难道是他回来了?
这个念头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来不及多想,便跌跌撞撞地朝着家的方向跑去。
回到家,她心急如焚地翻出 1975 年后的所有信件。
三十八张贺卡,整齐地摆在桌上,每一张的 “康” 字里都藏着 “等”,每一个邮戳都精准得近乎诡异。
当她用放大镜照亮 “2000 年春节贺卡” 的邮戳时,终于发现了破绽 ——“0” 字边缘有手工描绘的痕迹。
在那个年代,邮戳都是由机器统一加盖,绝不可能有如此精细的油墨晕染,这只能说明,这些邮戳是有人刻意伪造的,而这个人,究竟是谁?
又为何要这么做?
窗外传来圣诞颂歌的旋律,欢快的音符在空气中飘荡,可周曼笙却觉得那声音遥远如隔世,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
她的目光呆滞地盯着茶几上林小夏送的茉莉花茶罐,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每次林小夏来家里,总会在厨房停留片刻,说是 “检查燃气管道”,可煤气表上的灰尘却从未被动过,这显然不合常理。
她拿起茶罐,翻转过来,罐底有张褪色的便签,“小心明火” 的字迹下,隐约有行铅笔字:“纳木错的冰化了吗?”
看到这句话,她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这与陈默和纳木错有关的话语,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林小夏究竟与这一切有着怎样的关联?
凌晨零点,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悦之中。
周曼笙独自一人站在巷口邮筒前,月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孤独而落寞的身影。
她恍惚间,看见自己呵出的白雾与四十八岁前的某个冬夜重叠,那时的她,同样站在这里,满心期待地等一封永远不会来的信。
就在这时,投递口突然发出 “咔嗒” 一声轻响,打破了夜的宁静。
一封信缓缓滑出,周曼笙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信封上的字迹让她瞳孔骤缩 —— 是陈默的笔迹,写着 “曼笙亲启”,邮戳日期是 1975 年 3 月 12 日,寄件人地址栏盖着 “西藏那曲” 的邮戳,然而,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