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握住她的手:“我知道。
我也想明白了,以后逢年过节,咱们轮流去两家。
你回娘家,我陪你一起去。
我妈那边,我也会跟她说清楚。”
晓晴看着他,眼里闪过一丝犹豫:“你能做到?”
“能。”
张浩语气坚定,“晴晴,我不想咱们因为这事闹得不开心。
你是我老婆,我得对你好。”
李晓晴没说话,心里却一阵暖流。
只有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婆家的观念不会轻易改变,但至少,这一刻,她看到了希望。
几天后,张浩鼓起勇气和母亲谈了一次。
“妈,晓晴是我老婆,不是佣人。
以后别老让她干活,她也有自己的家。”
张桂兰起初不高兴,皱着眉头说道:“我也没说啥啊,她干活不是应该的?
再说了,她不干,我干?”
张浩耐着性子说:“妈,晓晴也有父母,她回娘家是应该的。
咱们家不能老让她一个人忙活,你也得多体谅她。”
张桂兰没吭声,脸色有些难看。
但她毕竟心疼儿子,过了一会儿,低声道:“行吧,我以后注意点。”
晓晴得知这件事后,心里有些触动。
她知道,张浩的改变来之不易,而婆婆的妥协更是难得。
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也许可以再试着和婆婆沟通,而不是一味忍让或对抗。
正月十五,元宵节。
晓晴和张浩带着小雨回了娘家。
爸爸妈妈一如既往地热情,桌上摆满了汤圆和家乡菜。
张浩主动帮着妈妈包汤圆,还陪爸爸喝了两杯酒。
晓晴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份和谐来之不易。
饭后,张浩拉着晓晴到院子里散步。
夜空下,村里的烟花此起彼伏,照亮了他们的脸。
张浩低声说:“晴晴,以后不管发生啥,我都站在你这边。”
李晓晴笑了笑,没说话。
婚姻不是童话,亲情也不是一帆风顺。
元宵节后,晓晴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婆婆张桂兰的态度也在悄悄改变。
一次,晓晴回张家老宅吃饭,张桂兰主动帮她端菜,还笑着说:“晴晴,你这几天忙啥呢?
看你气色挺好。”
晓晴有些意外,笑着说:“妈,我在网上卖点手工饰品,挺有意思的。”
张桂兰愣了一下,点点头:“挺好,年轻人就得多折腾。”
晓晴听出婆婆语气里的变化,心里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