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
为了让舞蹈与音乐完美配合,黄怡梦每天带着舞蹈队进行高强度排练。
她将舞蹈动作拆解成一个个模块,与音乐的每个小节精准对应。
“这里的旋转动作要配合钢琴的三连音,” 她一边示范一边说,“落地时的重心偏移要和电子鼓点的重拍一致。”
队员们刚开始有些不适应这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舞蹈风格,动作总是生硬脱节。
黄怡梦便亲自上阵,从最基础的步伐教起,将古典舞的柔美与现代舞的力量感一点点融入他们的肢体记忆中。
蓝思莹则在琴房里反复打磨钢琴与古筝的合奏部分。
她发现,传统古筝的音色在现代音响系统中略显单薄,于是尝试在古筝弦上加装特殊的共鸣装置,增强低频振动。
同时,她还借鉴了爵士乐的即兴演奏方式,在保留主旋律的基础上,为钢琴部分加入了一些自由发挥的段落。
每当她弹奏出新的改编版本,就会立刻录制下来发给黄怡梦,让舞蹈编排能够及时做出调整。
在服装和道具设计上,她们也颇费心思。
黄怡梦找到一位非遗刺绣传承人,将苏绣中的双面绣技艺运用到舞蹈服装上。
正面绣着传统的春江景色,背面则用荧光丝线绣出抽象的电子波纹图案。
当舞者在舞台上旋转时,传统与现代的图案交替闪现,令人目不暇接。
蓝思莹的演出服则采用了改良旗袍款式,领口和袖口装饰着 LED 灯带,随着音乐节奏变换颜色,既保留了古典韵味,又充满科技感。
演出前一周,他们进行了首次联排。
当舞台灯光亮起,LED 屏幕上的水墨春江缓缓展开,蓝思莹的钢琴声如流水般倾泻而出,紧接着古筝的音色加入,营造出古典悠远的氛围。
突然,电子音效响起,节奏陡然加快,黄怡梦带领的舞者们踏着动感的节拍登场,他们的动作时而柔美如古典仕女,时而充满爆发力,与音乐完美契合。
联排结束后,整个团队都沉浸在兴奋之中。
“太震撼了!”
李老师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古今融合,既有古典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活力。”
蓝思莹和黄怡梦相视而笑,她们终于明白,艺术的创新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相互包容、相互激发的过程。
在接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