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说的话不多,但观点看法都比较新奇,让王颦玉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两相聊着,让人倍感亲切,王颦玉更觉得她与刘婉相见恨晚。
两人走道莲花池旁的一处水榭亭里,让绿竹去泡壶茶来,继续聊着一些天南地北的趣事儿,不知不觉太阳西斜,两人毫不察觉,还是红玉上前提醒,两人才恍然大悟,该回去了。
临了,王颦玉向刘婉发起邀约:“山下有一草场,好多贵女家眷都去那学骑马,要不明日我们也去?我还没骑过马呢。”
刘婉笑道:“好啊,正愁没什么事干呢。”
两人约定好,刘婉便先行走了,目送刘婉离开,王颦玉也起身回去,路上她却想起了那晚在长寿宫的事情。
她是不相信自己喝醉了的,对于那晚她有些隐隐约约的记忆,她记得她去偏殿换衣服的路上,脑袋却慢慢变得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她便觉得浑身燥热,似乎有一个人在窸窸窣窣的拔她衣服,她想阻止,却浑身没有力气。
她努力保存脑中清醒,但却浑身的提不起力气,不一会她感觉有一个人拿一块布把她包起来,然后扛在肩上,她脑袋清醒了些,走了一段路后那人把它放下,隐隐听见她吩咐人去找她的丫鬟,但她感觉实在是太困睡过去了。
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她在浴桶里,母亲提着木桶,身体冰凉刺骨,显然母亲是哪个泼她冷水的人,她一激灵,想起她不是去偏殿换衣服了吗?
母亲见她醒来,连忙把她拉起来,抱着她眼含热泪,哽咽道:“儿啊,你名节差点就毁了。”
她这才从母亲嘴里了解道,母亲的人接到她时,她身上就套着一件外衫,内里的里衣肚兜等贴身衣物皆不见。
她听后一阵后怕,第二日,便听闻齐王在长寿宫的偏殿宠幸了命宫女,母亲在一旁咬牙切齿,问她是否还记得当日发生了什么事,她把她记得的都告诉了她。
之后,母亲便拿出了那匹珍藏许久一直舍不得用的浮光锦拿出来,给太子妃递拜帖,带着她去拜见太子妃。
她感觉那晚救她的很可能就是太子妃,如若不然她现在可能就是齐王府里的一名侍妾了,还是名声尽毁的那种。
想着她一个堂堂名门嫡女要去做妾,她就内心不忿。所以经此一事她对太子妃的印象很好,也有心要结交,却不想接触起来却如此合得来,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两人分开后,刘婉心情十分的好,她这算是交到了穿越后的第一个朋友,还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才女,虽然在交谈的时候两人交谈甚欢,她对文化、诗词等都有一定的见解,但她知道,和王颦玉相比起来,她不过半瓶子水罢,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发表一下意见而已。
但她还是忍不住开心,正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她要打开京城的社交圈,王颦玉就是那块敲门砖。
晚间,太子忙完事务准备回去,走到小院门口,好似想到了什么,脚步一顿转向了其他方向。
花香苑
张侧妃所住的小苑,流朱流云守在卧房门口,看见太子踏进小苑,两人心里一喜,太子终于来看侧妃了,自从那天侧妃脚伤了,太子一路抱回来并看了太医之后,就一直没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