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大势已去,也只能无奈地随声附和。
消息传到后宫,林悦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多年的心血与付出,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永琰更是喜极而泣,他第一时间赶到林悦的宫中,跪地谢恩:“母妃,儿臣能有今日,全赖母妃悉心教导与全力支持。
儿臣定当谨记母妃教诲,做一个贤明的君主,不辜负母妃与父皇的期望。”
林悦将永琰扶起,紧紧拥入怀中:“琰儿,母妃相信你。
从今往后,你肩负着大清的未来,定要勤勉治国,爱护百姓。”
永琰被立为太子后,林悦在后宫中的地位愈发尊崇。
然而,她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为后宫众人树立榜样。
太后虽在立储之事上对林悦有所不满,但看到永琰成为太子后,依然谦逊有礼、勤奋好学,且在朝堂上表现出色,心中对林悦的偏见也逐渐消除。
一日,太后特意召见林悦。
林悦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慈宁宫。
一进殿,太后便微笑着示意她起身:“悦贵妃,坐吧。
今日哀家召你来,是想与你聊聊家常。”
林悦受宠若惊,连忙谢恩后坐下。
太后看着她,眼中满是慈爱:“悦贵妃,这些年来,哀家对你多有误解。
如今看来,你不仅聪慧善良,且教导有方,将永琰培养得如此出色。
哀家为你感到骄傲。”
林悦听闻此言,心中感动不已,连忙起身行礼:“太后娘娘谬赞,臣妾不过是尽了一个母亲的责任。
能得太后娘娘认可,是臣妾的福分。”
太后拉着林悦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如今永琰已为太子,日后便是这大清的皇帝。
你身为他的母妃,责任重大。
哀家希望你能继续以德服人,教导永琰成为一个仁德圣明的君主,守护好大清的江山社稷。”
林悦坚定地点点头:“太后娘娘放心,臣妾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太后娘娘与皇上的期望。”
从那以后,太后与林悦的关系愈发亲近。
太后时常将后宫之事交给林悦打理,林悦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后宫众人的敬重与爱戴。
时光匆匆,乾隆皇帝年事渐高,身体每况愈下,政务处理渐感力不从心。
朝堂上下皆心知肚明,大清的未来已悄然系于永琰肩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