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然而,适应新环境并非一帆风顺。
第一次小组讨论时,苏棠因为紧张,说话结结巴巴,根本跟不上同学们的思路。
看着其他同学侃侃而谈,她心里充满了挫败感。
回到宿舍后,她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
室友们发现了她的异样,纷纷过来安慰她。
林悦说:“苏棠,每个人都有不擅长的地方,多练习就好了。
我们陪你一起练!”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宿舍里都会响起她们讨论问题的声音。
在室友的帮助下,苏棠逐渐变得自信起来,在课堂上也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除了学习,苏棠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她加入了支教社,每个周末都会去郊区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上课。
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她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她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孩子们:“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改变命运。”
有一次,苏棠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北大的故事,一个小女孩举起手问:“苏老师,我也能考上北大吗?”
苏棠走到小女孩身边,握住她的手说:“当然可以!
只要你有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苏棠的事迹渐渐在校园里传开,许多媒体也来采访她。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她:“你觉得是什么支撑着你走到现在?”
苏棠坚定地说:“是梦想,还有那些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支持我的人。
我希望我的经历能激励更多像我一样的女孩,让她们相信,女孩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出精彩的人生。”
这些采访报道被家乡的人看到了,苏棠的父母更是激动不已。
母亲给她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哭腔:“小棠,是爸妈对不起你,以前不该那样对你……” 苏棠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妈,都过去了。
我知道你们也是为了这个家,现在一切都好了。”
父亲则默默地把苏棠的报道打印出来,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逢人就骄傲地说:“这是我女儿,在北大读书!”
弟弟苏明也受到了姐姐的影响,变得懂事起来,学习也更加努力。
他在给苏棠的信中写道:“姐,我要像你一样,考上好大学,让爸妈骄傲!”
寒假回家时,苏棠受到了全村人的欢迎。
乡亲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