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前,买家地址是港市旧钟表市场7号铺——正是陈林坠海前去过的店铺。
萧寒翻开笔记本,在“陈林之死许振邦之财齿轮与怀表”后画了第三个问号,雨夜的滴答声中,他听见怀表停摆的位置,传来齿轮重新咬合的轻响。
而此刻,在旧钟表市场的阴影里,戴猫头鹰面具的男人正对着镜子摘下伪装,露出后颈淡青色的齿轮纹身,指尖划过办公桌上的相框,里面是萧寒和陈林的合照,摄于1997年6月22日,陈林坠海的前一天。
“第七次转动,终于开始了。”
他低声说,指尖敲打着桌面,发出“嗒嗒嗒”的节奏,正是摩尔斯电码中的“等待”。
窗外的雨还在下,将整个港市泡进潮湿的谜团里,而所有的线索,都像齿轮般开始转动,朝着那个早已写好的午夜,慢慢逼近。
<第二章 齿轮迷局港市旧钟表市场的清晨总带着股铁锈味,老旧的挂钟在各家铺面前摇晃,指针像凝固的血块。
萧寒的皮鞋踩过青石板时,7号铺的木门“吱呀”打开半扇,露出半截雕花铜锁,锁孔里卡着片银色齿轮——和银行储物柜、陈林坠海现场的齿轮一模一样。
“萧队长,稀客。”
沙哑的声音从门后传来,穿唐装的老人坐在轮椅上,指间转着枚怀表,表盖刻着缠绕的齿轮图案,“三年了,您终于来找‘齿轮与锚’的秘密了。”
萧寒认出他是钟表店老板老钟,陈林坠海前最后见过的人。
店铺深处堆满了旧零件,墙角立着个巨大的齿轮模型,正是1997年港口走私案的标志——当时许振邦用这个符号标记走私货物,而陈林的尸检报告里,那半枚齿轮就刻着同样的纹路。
“1997年6月23日,陈林买了什么?”
萧寒直入主题,目光扫过货架上的怀表,其中一枚的表盖内侧,刻着和自己那枚相同的日期。
老钟笑了,齿间缺了颗门牙:“他买了两枚怀表,说要送给最重要的人。”
他转动轮椅靠近,怀表链在空气中划出弧线,“一枚给您,萧队长,另一枚……”他指了指齿轮模型,“给那个总穿黑色风衣的男人,沈砚,许振邦的私生子。”
萧寒的瞳孔骤缩。
沈砚,这个在资料里只有寥寥数语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