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里的蚕茧被血浸透,第七片茧的锯齿痕正在扩大。
“爸,吃饭了。”
七岁的林晚秋扒着门框,手里攥着块红布——是从陈小雨围巾上剪的。
张卫国没回头:“把阁楼的蓝布拿下来。”
镊子尖划过“素兰留念”的刻字,那里渗着点血,和母亲当年在蚕茧上绣字时一样。
门“吱呀”一声开了,穿制服的陈立走进来:“卫国,下午小雨来修表?”
张卫国的手停在半空,镊子尾端的“素兰”二字反光:“修了。
齿轮断了,没配件。”
陈立盯着玻璃罐里的手表:“后盖内侧的刻字,是你娘的名字吧?
她当年在蚕丝厂,是不是用过带齿轮的吐丝机?”
沉默。
张卫国的拇指碾过镊子锯齿,渗出血珠。
陈立看见他手腕内侧有块烫伤疤,形状和陈小雨胸前的胎记一模一样。
对讲机突然响起:“陈队!
法医说死者指甲缝里有齿轮油渍,编号屠01,和1975年屠宰场失窃的屠刀齿轮一样!”
修表铺的钟敲了十二下。
张卫国看着陈立转身离开,玻璃罐里的蚕茧正在下沉,第七片茧的锯齿痕,终于和父亲屠刀的缺口严丝合缝。
第二章 齿轮编号(1994年7月27日)刑警队(9:03)陈立的笔尖戳在卷宗上:“张卫国母亲李素兰,1985年从蚕丝厂辞职,原因是‘精神异常’。”
他抬头看向痕迹组老周,“当年厂里的吐丝机齿轮,编号是‘吐01’到‘吐10’?”
老周推了推眼镜:“对。
1985年机器报废,齿轮全拆了。
但张卫国父亲张铁林,1975年偷过屠宰场的屠刀,编号‘屠01’,后来刀在他斗殴死时被派出所收了——你看首案的齿轮油渍,和屠刀保养油成分一样。”
“1988年首案留的是‘屠01’,现在第二起案件……”陈立敲了敲新案宗,19岁的石晓丽死在单身宿舍,红裙被割破,现场留着半片带齿轮压痕的茧,“这次的油渍检测结果呢?”
“吐丝机的润滑油。”
老周递过报告,“编号‘吐01’,正好是李素兰当年用的机器。
张卫国这是在用他爹娘的作案工具杀人?”
修表铺(14:21)张卫国的镊子夹着新齿轮,阳光透过玻璃罐,在“素兰留念”的表盖上投出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