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第二封匿名邮件。
这一次,邮件的内容经过了精心设计:“陈警官:我知道你可能不相信匿名信息,但事关重大,请务必重视。
关于连环失踪案,请重点排查星火工业园区‘科讯精密’工厂西北角的废弃仓库区域。
据我偶然得知(请原谅我无法透露具体细节,涉及个人安全),该区域可能被用作藏匿与案件相关物品的地点。
尤其注意一个角落仓库(侧门未锁)内的废弃木箱,里面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此外,有传闻称,三天后的夜晚,城西废弃码头将有‘大动作’,可能与处理某些‘麻烦’有关。
请务必提前布控。
言尽于此,请务必小心。
——依旧关心此案的市民”这封邮件透露了关键地点(废弃仓库、城西码头)和时间(三天后),提到了可能存在的证据(木箱内的物品),但隐去了林默自己的角色和获取信息的超自然方式,将线索的来源模糊地归结为“偶然得知”和“传闻”。
这样一来,即使警方有所怀疑,也更有可能去核实这些具体的地点和时间,而不是纠结于信息来源的身份。
发送完邮件,林默再次清除了所有痕迹。
接下来的两天,他几乎是活在煎熬之中。
他不敢再去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的地方,只能躲在出租屋里,一边处理腿上的伤口,一边反复刷新着本地新闻,希望能看到警方行动的消息。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距离那个“三天后”的夜晚越来越近。
新闻上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林默的心越来越沉。
难道陈薇还是没有相信?
或者,警方行动了,但出于保密没有公布?
他不知道,此时的海城公安局专案组内部,正因为他的两封匿名邮件而掀起了轩然大波。
陈薇看着打印出来的两封邮件,眉头紧锁。
第一封邮件提到的“陶乐坊”和张婷,经过初步排查,并未发现直接的疑点,张婷的生活轨迹也看似正常。
但第二封邮件提到的“科讯精密”废弃仓库和“城西废弃码头”,却让她心头一凛。
科讯精密工厂,专案组之前确实有所关注,因为其业务性质与推测的凶手技能(熟悉精密仪器)有一定关联,但一直缺乏突破口。
而城西废弃码头,更是警方长期监控的治安隐患区域。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