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落地,示意没问题时,下面才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我把建筑知识倾囊相授,从图纸的识读,到钢筋的绑扎,再到混凝土的浇筑比例。
村民们学得很快,眼神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熟练操作,每一个进步,都让我感到欣慰。
工地上的气氛是滚烫的。
号子声、锤打声、偶尔的争论声和爽朗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曲属于靠山村的奋斗之歌。
这种为了共同目标而拼尽全力的感觉,像一股暖流,冲刷着我之前在家乡受到的冷遇和伤害。
就在我们埋头苦干,桥梁雏形初现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工地上。
那天下午,我正在检查桥墩的模板,一个扛着摄像机、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拿录音笔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