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前友携弓箭与众人入山,寻虎迹。
行数里,至深林,忽闻虎啸,声震山谷。
前友屏息凝神,循声而往,见虎踞于巨石之上,眈眈相向。
虎见人,怒目而视,作扑跃之势。
前友不惧,跃身其后,引弓满月,箭如流星,直中虎肛。
虎负痛狂奔,前友追之不舍,终因流血不止,虎终仆地而亡。
乡人闻之,皆出相贺,持虎尸归,告于知县。
知县大悦,厚赏前友,且书其事于县志,以彰其勇。
自是,百姓复得安宁。
此事广为流传,越传越神,方圆八百里妇孺皆知权前友的伟大事迹。
东阿县也令刀笔手写了权前友的传记,以彰其县人之壮举。
可见名人之争,古来有之。
5 威名远扬一梦解千愁第四节威名远扬一梦解千愁。
权前友登峰造极后,日子更是惬意,敬仰者不计其数,有专程来听英雄故事者,亦有想拜师学艺者。
对于前者很好打发,对于后者先是婉拒,但又有难为之情,总得编个借口。。这么强的技艺,如没有传承下去实在是可惜。
包括王员外在内的亲朋好友多次相劝,所以要有的这个借口听起来得合情合理,需要认真的构思一下。
从长计议,就从他如何学得这身本领开始杜撰。
中国人信命又信梦,不如从梦入手,关键是这梦又无从考证,却又能自圆其说。
权前友为了彰显自己的励志经历,从他小时候开始刻苦练箭开始编起。
说他五岁时开始练箭,到十岁时已练坏了多少弓用损了多少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起早贪黑虽大风暴雨也不曾歇息。
多么勤奋刻苦的小孩子啊!
但按常理,即便是如此刻苦,也不能达到专射屁眼的境界。
需要给如此神技加一剂玄幻的梦才能练成。
从来神佑是贵人,中国人就认这个理。
权前友说他练到十六岁时,射箭力度虽已可以穿杨贯柳,准度亦可百步穿杨,但始终没有射中过飞鸟的屁眼,可他想试试,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真是个进步青年。
就这样他又特意练了两年,还是不能如愿。
直到他十八岁生日那天,午间小憩,迷迷糊糊地看到一位白胡白发的老者来到他跟前,说:“后生如此刻苦虔诚,老夫今日便赐你一技,可达你所愿,但此艺不能再传,不能滥用,如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