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红楼:贾琮崛起贾琮贾赦后续+全文

红楼:贾琮崛起贾琮贾赦后续+全文

绫绫依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贾宝玉心下暗忖,又转头望向一旁的黛玉,只见微微低头,似是对这热闹的吹捧场面也意兴阑珊。宝玉心中一动,觉得唯有黛玉与自己心意相通,在这满是世俗追名逐利的氛围里,她就像一朵洁净的芙蓉,遗世独立。他忍不住轻轻唤道:“林妹妹。”声音里带着几分平日少有的郑重。黛玉闻声,缓缓抬起头,目光与宝玉交汇,那眼中的清澈与灵动,让宝玉一时看痴了。“宝二哥,你唤我何事?”黛玉轻声问道。宝玉走了过来,凑近黛玉,压低声音说:“妹妹,你听听这些话,全是围着那爵位官职打转,真真无趣得很。还是咱们平日里在园子里吟诗作画来得自在。”黛玉轻轻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宝二哥,你又在胡说了。琮哥哥立了功劳,受封爵位,这是他的荣耀,众人高兴也是常理。”宝玉不以为然,嘟囔着:“...

主角:贾琮贾赦   更新:2025-04-28 19: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贾琮贾赦的其他类型小说《红楼:贾琮崛起贾琮贾赦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绫绫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贾宝玉心下暗忖,又转头望向一旁的黛玉,只见微微低头,似是对这热闹的吹捧场面也意兴阑珊。宝玉心中一动,觉得唯有黛玉与自己心意相通,在这满是世俗追名逐利的氛围里,她就像一朵洁净的芙蓉,遗世独立。他忍不住轻轻唤道:“林妹妹。”声音里带着几分平日少有的郑重。黛玉闻声,缓缓抬起头,目光与宝玉交汇,那眼中的清澈与灵动,让宝玉一时看痴了。“宝二哥,你唤我何事?”黛玉轻声问道。宝玉走了过来,凑近黛玉,压低声音说:“妹妹,你听听这些话,全是围着那爵位官职打转,真真无趣得很。还是咱们平日里在园子里吟诗作画来得自在。”黛玉轻轻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宝二哥,你又在胡说了。琮哥哥立了功劳,受封爵位,这是他的荣耀,众人高兴也是常理。”宝玉不以为然,嘟囔着:“...

《红楼:贾琮崛起贾琮贾赦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贾宝玉心下暗忖,又转头望向一旁的黛玉,只见微微低头,似是对这热闹的吹捧场面也意兴阑珊。

宝玉心中一动,觉得唯有黛玉与自己心意相通,在这满是世俗追名逐利的氛围里,她就像一朵洁净的芙蓉,遗世独立。

他忍不住轻轻唤道:“林妹妹。”声音里带着几分平日少有的郑重。

黛玉闻声,缓缓抬起头,目光与宝玉交汇,那眼中的清澈与灵动,让宝玉一时看痴了。

“宝二哥,你唤我何事?”黛玉轻声问道。

宝玉走了过来,凑近黛玉,压低声音说:“妹妹,你听听这些话,全是围着那爵位官职打转,真真无趣得很。还是咱们平日里在园子里吟诗作画来得自在。”

黛玉轻轻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宝二哥,你又在胡说了。琮哥哥立了功劳,受封爵位,这是他的荣耀,众人高兴也是常理。”

宝玉不以为然,嘟囔着:“我不管,在我心里,这些都比不上妹妹的一句诗。

黛玉摇了摇头,随后闭目不语。

宝玉看着黛玉不说话,也只觉心中无趣,只得无奈走开。

贾琮倒是一直注意着这边,看见宝玉离去,脸上也是不自觉的露出一丝笑意。

“林妹妹一直不说话,莫不是累了?”贾琮轻声关心道。

黛玉缓缓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羞涩,很快又恢复成温婉的模样,轻声答道:“多谢三哥哥挂念,只是有些乏了神,并无大碍。”

她微微欠身,礼数周全,尽管神色间带着几分倦意,却依旧难掩那与生俱来的灵秀之气。

贾琮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兄长般的关切:“林妹妹若是觉得累了,不如先回房休息。”

黛玉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婉拒道:“三哥哥好意,我心领了。难得大家聚在一起,我怎能提前退场扫了兴,只是这会子想静静罢了。”

此时,丫鬟端上了新沏的香茗,贾琮顺手接过一杯,递给黛玉:“妹妹,尝尝这茶,据说滋味独特。”

黛玉接过,轻抿一口,茶香在唇齿间散开,她赞道:“果然是好茶,三哥哥有心了。”

宴会结束,众人在月色下纷纷散去。

贾母在丫鬟的搀扶下,脚步略显蹒跚却满是笑意,回房歇息去了。

王熙凤还在和身旁的婆子交代着明日为贾琮布置新院子的琐事。宝玉则耷拉着脑袋,一脸的兴致缺缺。

贾琮刻意缀在最后,朝着湖边走去,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

远远地,他便瞧见亭子处伫立着一个纤细的身影,在月光的勾勒下,显得格外楚楚动人。

“是黛玉。”贾琮心中瞬间了然,脚步不自觉加快了几分。

月光倾洒在黛玉身上,她身着月白色的罗裙,仿佛与月色融为一体,美得如梦似幻。

“林妹妹,你怎在此处?”

黛玉微微转身,月光勾勒出她秀美的轮廓,她轻声说道:“晚宴用得多了些,出来在这月色下随意走走,消消食。三哥哥,你怎么也到这儿来了?”

贾琮微微一怔,随即笑道:“我也是想趁着这月色,独自静一静,没想到竟碰上妹妹了。”

说着,他走近几步,与黛玉并肩站在亭中。

一旁的紫鹃瞧着自家姑娘和贾琮相谈甚欢,便悄然转身,脚步轻盈地走到不远处映月的身旁,拽着映月走到了湖边。

“这月色倒是难得的好,平日里在府中,也没这般静下心来赏过。”

黛玉仰头望向夜空,试图转移话题。


“三爷,您这是在捣鼓什么呢?”

映月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百无聊赖地晃着腿,实在按捺不住满心好奇,凑到贾琮跟前,轻声问道。

她已盯着贾琮瞧了半日,只见他将两块晶莹玻璃,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一个竹制长筒之中,还时不时把眼睛凑近一端,模样甚是怪异。

贾琮停下手中动作,嘴角噙着一抹笑意,说道:“映月,这可是个稀罕物件,名为望远镜。有了它,咱们便能瞧见极远之处的东西,好似能把那远处景致瞬间拉至眼前一般。”

映月闻言,双目瞪得溜圆,满脸皆是不可思议之色,说道:“当真有这般神奇?三爷,快让我瞧瞧。”

说着,便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欲接过贾琮手中的望远镜。

贾琮小心翼翼地将望远镜递与她,耐心指导道:“你把这一端搁在眼睛上,然后调一调后面这个小竹筒,对,正是如此,慢慢转动……”

映月依言而行,当她透过望远镜瞧见远处树上栖息的一只小鸟,那小鸟仿若近在咫尺,连羽毛都根根分明时,不禁惊呼出声:“呀!三爷,这也太神奇了!当真看得这般清楚!”

她兴奋得左顾右盼,一会儿瞅瞅院子里的假山,一会儿又望向远处的院墙,嘴里不住地发出惊叹。

“三爷,您是如何想出做这个的呀?”映月放下望远镜,满脸尽是崇拜之色,问道。

贾琮挠了挠头,笑道:“也是偶然间从一本古书上瞧得的原理,便想着自己动手试试,未曾想还真做成了。”

实则他心里明白,这望远镜在现代不过是寻常之物,可在这古代,却算得上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三爷,您可太厉害了!”映月眼中闪烁着熠熠光芒,“有了这个,往后咱们出门便能望见老远的地方,再也不怕迷路了。”

“这望远镜的用处可不止于此。”贾琮笑着摇了摇头,又问道,“映月,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可都备齐了?”

“三爷,我都安排妥帖了。五儿的娘掌管着厨房,我找她帮忙的。”

映月拍了拍胸脯,不过随后又面露疑惑,问道,“不过三爷,您为何要那些烂了的水果呀,还特意花钱去买?我去拿的时候,柳嫂子脸上都笑开了花。”

“这你就不懂了,这些烂水果可都是宝贝。”贾琮神秘一笑,继而摆了摆手,“好了,先不和你多说了,我待会儿还得出门一趟,你可得把家看好了,莫让外人随意进来。”

......

转瞬之间,便到了贾琮参军的日子。映月在一旁仔仔细细地检查着行囊,而后又上前,为贾琮整理衣领,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贾琮身着崭新戎装,身姿挺拔如松。他轻声说道:“映月,你放心,我定会平安归来。这段时日,你在府中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映月微微点头,强忍着眼中泪水,说道:“三爷,您在战场上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恰在此时,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纷纷前来送行。

迎春递上一个荷包,里面装着她亲手缝制的平安符,说道:“琮弟,这一路山高水远,愿此符保你平安。”

贾琮双手郑重地接过,说道:“多谢二姐姐,我定会好好珍藏。”

探春款步上前,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期许,说道:“三哥哥,你这一去,定要奋勇杀敌,但也切勿冲动行事。”

说着,她将一本装订精美的册子递到贾琮手中,“这是我在父亲书房精心整理的一些边疆风土人情与军事典故,或许对你有所助益。”

贾琮翻开册子,见上面字迹工整娟秀,内容详实丰富,心中一阵感动,说道:“三妹妹,多谢你如此费心。”

惜春站在一旁,平日里她话语不多,可此刻也忍不住开口:“琮哥哥,你去了边疆,若得闲暇,记得画些那边的风光回来与我看。”她微微咬了咬嘴唇,又道,“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贾琮笑着应道:“好,等我回来,定给你带些别样的景致。”

最后,黛玉款步上前,看向贾琮,低声说道:“你送我的东西我收到了,难为你费心了。放心,你托我的事我会帮忙的。”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你此去,山遥水远,自己多多保重。”

贾琮微微一笑,说道:“林妹妹放心,我定会平安归来,届时再与大家一同吟诗作画。”

众人正说着,外面的婆子催促声传来,“三爷,时辰不早了,再不走可就赶不上大部队啦。”

贾琮神色一紧,他对着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等人郑重地拱手作揖,说道:“承蒙各位姐姐妹妹关照,贾琮去了,还望你们在府中一切安好。”

贾琮又深深地看了黛玉一眼,才转身大步走向骏马。他利落地翻身上马,身姿英挺矫健,尽显飒爽之气。随着一声清脆的马鞭声响,贾琮逐渐远去,身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且说贾母在自己房内,正与宝玉谈笑着,忽然心中有些疑惑,对着一旁的丫鬟问道:“鸳鸯,今日姑娘们怎么还未过来。”

鸳鸯微微欠身,轻声回道:“老太太,今儿个是琮三爷参军出征的日子,姑娘们都去送行啦。”

贾母一听,脸上的笑容顿时淡了些,眼中流露出担忧之色,说道:“瞧我这记性,竟把这事儿给忘了。也不知琮儿走的时候顺不顺利,路上可别出什么岔子。”

宝玉在一旁撇了撇嘴,嘟囔道:“老太太,您就别操心了,这琮老三本事大着呢。”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探春、黛玉、惜春等姑娘们结伴走了进来。

贾母抬眼望去,见姑娘们神色都有些低落,心中也是明了,忙问道:“都回来了,琮儿可走了?”

探春强打起精神,说道:“回老太太的话,三哥哥已经出发了。”

这时,邢夫人也迈着步子走了进来,听到众人谈论贾琮,冷哼一声道:“一个毛头小子,去参个军罢了,有什么好念叨的。”

探春一听,心中不悦,忍不住反驳道:“太太,三哥哥这是保家卫国,怎能如此轻慢。”

邢夫人脸色一沉,正要发作,贾母咳嗽了一声,说道:“好了好了,都别吵了。琮儿在外,咱们都盼着他平安回来就是。”

“不过以后府上也莫要谈论此事了。”贾母话音一转,“说得多了,徒增烦恼,还容易让人心神不宁。大家都把心思放回府里的事儿上,别让外头的事儿扰了咱们的日子。”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这时,黛玉来到贾母身旁,顺势贴在贾母身上,娇声道:“外祖母,玉儿想求您件事。”

贾母慈爱地摸了摸黛玉的头,笑着说道:“我的心肝儿,你有什么事,尽管跟外祖母说,只要是外祖母能办到的,绝不含糊。”

黛玉微微红了红脸,轻声说道:“外祖母,您也知道,琮三哥参军去了,他留下的丫鬟映月,我瞧着怪可怜的。玉儿想着,若是能把映月调到我那儿去,平日里也能有个伴儿,我也好照顾她。”

贾母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原来是这么个事儿,这有什么难的。那映月本就是贾府的丫鬟,你既有这份心,我这就吩咐下去,让她去伺候你。”

黛玉一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起身,给贾母行了个礼,“多谢外祖母。”

一旁的邢夫人听到这话,脸上闪过一丝难堪,她还打算趁贾琮走了,好好收拾他的丫鬟,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早有安排。心里闪过一丝痛恨:你小子就死在外面吧。


弘元十年,岁至冬至,彤云密布,大雪纷纷扬扬洒落。

荣国府内,东路院角落处,有一小小院落,此刻浓烟滚滚。

且说那贾琮,身着一袭单薄衣衫,形容清瘦,静静地坐在床前。

他执着一本陈旧泛黄的书卷,书页在指尖轻轻翻动。

旁边火盆里燃烧的枯柴,带着丝丝暖意,勉强驱散了些许冬日的凛冽寒意。

火盆中袅袅升腾而起的烟雾,熏得贾琮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三日前,他一觉醒来,竟穿越到了这陌生之地。

红楼梦世界里的荣国府,而他,成了贾赦之子——贾琮。

一个卑微的庶子。

而且他生母早逝,竟还是那青楼花魁出身,这在这个时代,可是最遭人唾弃、为人不齿的出身。

若不是贾赦荒唐好色,以贾琮生母的出身,是断断不可能踏入这贾府之门的。

故而,上至那威严的老太太,下至他的生父贾赦,乃至那些惯会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下人,无一不对他嫌弃万分,冷眼相待。

他在这荣国府中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无尽的灾祸。

正愣神间,忽听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丫鬟婆子们的高声谈论。

“也不知这院里又在捣鼓些什么,平白无故起这么大烟。”

话语间的不屑丝毫不曾掩饰。

贾琮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思忖:好歹还是国公府公子呢,却混的连奴才都不如,真真可怜可叹!

贾琮心中不觉的涌现出委屈、苦闷乃至仇恨,这些都是原主的情绪。

他之所以能在三日前占据贾琮的身体,全然是因为“他”的生父——贾赦!

三日前,贾琮不过是偶然撞见了怒气冲冲的贾赦,本能地想要避开,却未曾料到,自己竟成了贾赦的出气筒。

贾赦唤来二门外的小厮,将贾琮摁在地上,便是一顿拳脚相加,打得贾琮皮开肉绽,鲜血四溅。

可怜贾琮本就身形瘦弱不堪,被抬回到这小屋子里没多久,便没了气息,这才让如今的他得以穿越顶替而来。

贾琮又幽幽地叹了口气,身份低微也就罢了,好歹在这国公府内还能勉强糊口度日。然而,他心中明白,这荣国府就如同那一艘摇摇欲坠的破船,随时都可能在这波涛汹涌的世间浪潮中沉没。

贾家最后的结局,可是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凄惨下场。

更何况,其他人或许还能在大厦将倾之时,树倒猢狲散,各自逃命,可他这个贾赦之子,却是想跑都难以脱身。

接下来到底该怎么破局,求得一线生机呢?

正思忖间,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声音传来:“三爷,三爷,琥珀姐姐来了!”

随着这声音,一名身着翠绿衣衫的瘦弱丫鬟,带着一身风雪,匆匆跑进了小院。

这丫鬟,正是映月,他唯一的丫鬟,从小便一直跟随在他身边,两人相依为命,名为主仆,实则情同亲人。

“琥珀?那不是贾母身边的丫鬟吗?怎么会来找我?”贾琮心中暗自疑惑,

“难道是我受伤的事情贾母知道了?突然良心发现,派人来看望自己?”

他皱了皱眉头,暗自猜想。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琥珀的声音:“琮三爷在吗,老太太让您过去一趟。”

贾琮无奈,只能起身将手中的书递到了映月手里,然后向着院外走去。

走出小院,只见院外站着一名身着淡红色锦袍的女子。正是贾母的大丫鬟,琥珀。

身为贾母身边的大丫鬟,平日里即便是少爷小姐们,见了她也得恭敬地叫一声姐姐,更别提贾琮这个在府中早已被众人视作透明人的庶子了。

“琮三爷,老太太让您过去一趟。”琥珀满脸微笑地说着,倒是没有像其他下人那般,在贾琮面前摆出一副倨傲的姿态。

“好的,琥珀姐姐。”贾琮应了一声,便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跟在琥珀身后,故意做出一副胆小怯弱的模样。

以前的他,便是这样谨小慎微地在这荣国府中生活着。

“琥珀姐姐,老太太喊我过去是有什么事吗?”走了几步路,贾琮轻声问道。

琥珀回过头来,微微一笑道:“琮三爷到了就知道了。”

贾琮目光闪了闪,心中虽满是疑惑,却也不再多问,只是默默地跟在琥珀身后,向着贾母所在之处走去。

……

贾母院子的位于荣国府的西边,是一个较为独立的院落。正房有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不多时,贾琮便随着琥珀来到了荣庆堂前,早有丫鬟掀开了门帘,又有丫鬟进去报信。

这好像还是自己第一次来这吧?往常的他可没资格迈进这里半步。

想到这,贾琮愈发的有些忧虑。

“琮三爷,进去吧。”琥珀轻声说着。

贾琮眯了眯眼睛,随后走进了堂内。

“孙儿给老太太请安。”

贾琮走进堂内,对着罗汉床上歪着的满头银丝、面容慈祥的老太太恭恭敬敬的磕头问安。

屋内众人见贾琮进来,或眼带嘲弄、或不屑一顾、或冷眼旁观,竟没有一道善意的目光。

贾母望着台下的贾琮,神色恍惚,她记不清上一次见贾琮是什么时候了,虽说是自己的孙子,但那张脸却着实有点陌生。

要不是这次皇城有事,她都快忘记有这么一个孙子了。

贾琮很是消瘦单薄,一身薄衫洗的发白,脸颊气色不足,哪里看得出半点国公府公子的模样。

老太太大半辈子沉浸后宅,哪里看不出是什么缘故,面色不虞的横了一眼坐在下首的邢夫人。

即使自己再不喜贾琮,但贾总好歹是国公府公子,弄成这寒酸样,丢的确是贾家的脸。

这邢夫人果然是小门小户出身,太小家子气了!

“起来吧。”

贾母摆了摆手,旁边的小丫鬟连忙上前将贾琮扶起。

“老大,你是他老子,这事就让你和他说吧”

“是,母亲。”

贾赦站起身来,向着贾母微微一礼,转过头来,望着自己的儿子,眼神里却满是冰冷。

虽然当初对于贾琮的生母,贾赦是极宠爱的。但如今,对于贾赦来说,贾琮却成了他的一个污点。

“这次喊你来,是让你去参军戍边!”


“三爷,在外征战,一定吃了不少苦头吧。”

映月轻声呢喃,语气里满是心疼与怜惜,手上的动作愈发轻柔。

贾琮缓缓踏入热气腾腾的浴桶,靠在桶壁之上,闭目养神。奔波许久的疲惫,在这温热的水中渐渐消散。

映月拿起布巾,轻轻擦拭着他的肩头,布巾划过肌肤,带来一阵酥麻的奇妙触感,仿佛在为他驱散一路的疲惫与风霜。

“我不在的日子里,你在府里可还好?”贾琮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倦意,却难掩对映月的深切关心。

映月微微一愣,随即展颜笑道:“三爷放心,我在府里一切安好。您走后,林姑娘便向老太太讨了我去。这些年来,林姑娘对我可好了。”

“黛玉……”

贾琮心中猛地闪过一丝暖意。当年他被迫出征,心中最放心不下的便是映月,思来想去,才想到托付黛玉照顾映月。

如今得知映月在黛玉身边安好,他心中的一块大石悄然落地。

“三爷,这些年来,我每日都在盼着您能平安归来。”

话落,映月的脸颊悄然泛起一抹红晕,恰似天边绚丽的晚霞,明艳动人。

她微微低下头,又轻轻为他擦拭着手臂,动作细致入微,可那微微颤抖的指尖,却泄露了她内心深处的紧张与羞涩。

当她的手不经意触碰到贾琮的胸膛时,映月的呼吸猛地一滞,脸上的红晕愈发浓烈,几乎要蔓延到耳根。

她下意识地想要退缩,可又想到贾琮一路奔波劳累,犹豫片刻后,还是强忍着羞涩,继续手中的动作。

贾琮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异样,缓缓睁眼看向她,只见映月的双眼紧紧盯着浴桶,眼神中满是慌乱,不敢与他对视,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

“映月,辛苦你了。”贾琮轻声说道,声音低沉而温柔。

映月轻轻摇了摇头,嗫嚅着:“不辛苦,能为三爷做事,是映月的福气。”她的声音轻得如同蚊蝇,却带着别样的情愫在空气中悠悠弥漫开来。

沐浴完毕,映月为他换上干净的长袍,又细心地整理好他的发髻。她的手指在他发间轻盈穿梭,动作熟练又温柔。

贾琮对着铜镜,看着焕然一新的自己,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绪,朝着花厅走去。

……

贾琮刚走到花厅门口,便听见里面传来此起彼伏的谈笑声,热闹非凡。

他定了定神,旁边的丫鬟眼疾手快,连忙拉开帘子,屋内的热闹瞬间如潮水般朝他涌来。

“琮儿,可算把你盼来了!”

贾母端坐在主位之上,满脸笑意,眼中满是慈爱与骄傲,朝他热情地招了招手,

“快来,让我好好瞧瞧,这几年在外面,没少受苦吧?”

贾琮快步上前,恭敬地跪地请安:“孙儿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连忙扶起他,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嘴里念叨着:“长高了,也更结实了,不愧是我贾家的好后生,这次可给咱们争了大脸面!”

“老太太过誉了。”贾琮谦虚道,随后缓缓起身。

贾母拉着贾琮,笑容和蔼,眼中满是慈爱,“琮儿,来,坐我这儿来。”

贾琮点点头,跟随贾母坐下。

今日的晚宴显然并非正式的接风宴,只设了三桌。

贾母这桌位居中间,右边坐着薛姨妈和宝钗,薛姨妈满脸笑意,神色亲和;宝钗则端坐在旁,仪态端庄,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左边则是刚入座的贾琮和黛玉。黛玉身着一袭月白色的罗裙,外罩一件淡粉色的薄纱披风,愈发显得身姿婀娜、楚楚动人。


“乌克泰!乌克泰!你死哪去了!”

努尔哈赤看着周围火光冲天、人喊马嘶的混乱情况,怒吼着。他的脸因愤怒而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声音里满是焦躁与狂怒。

“大汗,我在这儿!”伴随着一阵急促且略显慌乱的回应,乌克泰从营帐那浓重的阴影里匆匆蹿出。

他双手忙乱地拉扯着身上的盔甲,神色惊惶失措,额头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汗珠,在微弱的火光映照下闪烁着,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夜袭打得毫无防备,乱了阵脚。

努尔哈赤心急如焚,几步便跨到乌克泰面前,手指着外面火光熊熊、喊杀声此起彼伏的战场,咆哮道:“你这护军是怎么当的。这看看这局面,连粮草都被烧了,你到底是怎么搞的!”

乌克泰喉咙干涩,艰难地咽了咽口水,刚张开嘴准备解释,努尔哈赤猛地打断了他:“少废话,现在听我的!”

“你立刻把精锐全部召集起来,给我狠狠地将那伙敌军压回去,一个都别放过,让他们有来无回!”

乌克泰忙不迭地点头,努尔哈赤紧接着又说道:“粮草区那边,火势太大,恐怕已经救不了了,但你还是得立刻派一队人赶过去。不管用什么办法,务必稳住军心,绝不能让粮草被烧的事情传开。一旦军心大乱,咱们就彻底完了,懂吗!”

乌克泰神色一凛,脸上满是凝重,赶紧高声应下。

就在努尔哈赤话音刚落之时,天空中突然划过一道黑影,紧接着,一颗震天雷直直地朝着他们所在的位置坠落。

众人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轰”的一声惊天巨响,震天雷在不远处轰然炸开。

强大的冲击力如同汹涌的海浪,瞬间将周围的一切掀翻。帐篷被强大的气浪撕成碎片,杂物四处飞溅。

努尔哈赤躲避不及,被一块飞溅的石头击中头部,整个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向后飞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当场晕了过去。

乌克泰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呆立当场,脸上满是惊恐与难以置信。

他愣了好一会儿,才猛地回过神来,发疯似的朝着努尔哈赤跑去,嘴里大喊着:“大汗!大汗!”

只见努尔哈赤紧闭双眼,额头上鲜血汩汩直流,顺着脸颊不断往下淌,生死不明,情况万分危急。

此时,牛耀率领着西路军从黑暗的角落里迅猛杀了出来。

原来,刚刚那颗震天雷正是牛耀瞅准时机扔出的。

“兄弟们,冲啊!擒贼先擒王,努尔哈赤就在眼前,拿下他,咱们就赢了这场大战!”

牛耀挥舞着长刀,刀光闪烁,大声呼喊,声音在战场上回荡。

他还不知道自己扔出的震天雷已经立下了奇功,满心只有擒获努尔哈赤的信念,奋力向前猛冲。

西路军的将士们紧随其后,他们个个神情激昂,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努尔哈赤的亲兵见状,也迅速冲了过来,其中一名经验老到的亲兵当机立断,扯着嗓子大喊道:“快,先带大汗离开!”

说着,几人便七手八脚地抬起努尔哈赤,朝着后方营帐匆匆逃窜。

乌克泰看着被抬走的努尔哈赤,心急如焚,可他又不能擅自离开此处,因为牛耀的西路军攻势如潮,凶猛异常。

他心里清楚,自己若是一走,女真士兵的防线必将彻底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大家不要慌!保护大汗,和敌军拼了!为了女真,为了大汗!”

乌克泰强压下内心的担忧,挥舞着长刀。他大声呼喝着,试图鼓舞身边已经有些慌乱的士兵,稳住摇摇欲坠的阵脚。

牛耀见乌克泰拼死抵抗,心中暗自焦急,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突破防线找到努尔哈赤,结束这场艰难的战斗。

于是他大喝一声,施展出浑身解数,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刀刀直逼乌克泰要害。

刀光剑影闪烁,两人之间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乌克泰虽经验丰富,但在牛耀这般猛烈的攻击下,也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他的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顺着手臂不断滴落在地上,洇红了一片土地。

另一边,几个亲兵抬着努尔哈赤在营帐间拼命逃窜,四周都是喊杀声和火光。

突然,一支冷箭从黑暗中射来,正中一名亲兵的后背。

那亲兵闷哼一声,身体向前扑倒,努尔哈赤也险些被甩落在地。其余亲兵大惊失色,心脏猛地一缩,连忙将努尔哈赤紧紧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四周。

“兄弟们,努尔哈赤就在这儿,抓住他,这可是大功一件!”

刘军一眼就认出了昏迷的努尔哈赤,心中顿时大喜,扯着嗓子大喊道。

他放完火后,便依计撤退,随后又绕向中军大帐,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逮住了这条“大鱼”。

“你们几个留下断后,一定要挡住他们!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追上,我带大汗先走!”亲兵统领立刻下令,声音坚定而急促。

说完,他咬着牙,扛起努尔哈赤,转身就跑,脚步踉跄却又无比坚决。

“来人保护大汗,保护大汗!”

他一边跑,还一边高声呼喊着,声音在混乱的战场上显得有些微弱。

但这里毕竟是女真人的营地,虽然因为大火引发了极大的混乱,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听到了亲兵的呼喊,他们从四面八方,慢慢聚拢了过来。

“该死!快追!绝不能让努尔哈赤跑了!”刘军自然明白情况的紧急,心急如焚,连忙让士兵和自己一起追击。

然而,在亲兵们的死命阻挡下,他们终究还是失去了努尔哈赤的身影。

同时,刘军还惊恐地发现,周围镇定下来的女真士兵们已经如同潮水般,隐隐将他包围了。

另一边,牛耀趁着乌克泰受伤,攻势愈发猛烈。乌克泰勉强招架,身上又添了几道伤口,终于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

牛耀一脚踩在他的胸口,大声问道:“努尔哈赤在哪?快说!”

乌克泰紧闭双眼,一言不发。牛耀心急如焚,却也知道从他这里问不出什么,当即一刀斩杀了乌克泰,带着剩余的小队朝着努尔哈赤被抬走的方向追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