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样子,每个人可以充分了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记得,一个比较熟悉的小师兄,听说我会背诵《心经》,而且是我无意背诵,自然而然地会了,很是受到鼓舞,也下定决心要背一背。
其实我当时是报名了一个“跟文老师学发声”的普通话培训班。记得报名费不多,就想提供自己的普通话而已。
为什么呢?
因为我孙女才4岁,经常会给我提意见,说我不是这么读,只是要这么读,呵呵。
我自己那个年代和现在不同,普通话基本上是有几个成了地方音,普通话学习时,有一篇《心经》。
我自己每天主要是模仿老师的普通话,而老师读心经那种声音很好听!
于是我就出门的路上自己也默默地背一背,不会了,回家继续跟着老师的读音再跟读几遍。
就这样,普通话后来身体原因停下来了,《心经》就背会了!
我自己今天为何如此说了这么多的《心经》呢!
因为,心经是260个字的正文,据说却是大波罗经,就是《般若波罗蜜多600卷》的中心内容。意思就是600卷的精华就是这260个字。
我自己还专门搜出来,还摘抄了一些,想找到一些自己想要的解释和路径。我自己大概算了一下,一个章节一般都是8000字上下,超过一万的很少,低于6000字的也不多。
那么估算一下呗!
就是8000字×600卷=4800000字上下。
那么四百八十多万字,浓缩到260个字,就是一字顶一到两万字了。
当然啦,这只是我的比方而已,其实是不可以这样做比喻的。
我自己当时就想,用的就是我今天写此文的方法哟。
有适合也随着背诵时的感觉去体会,后看我就感觉,那是一个“故事”,一个叙事的经典故事……
所以我每次背诵的时候就一个字一个字去想,用很多联想…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