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时,他们收起了摊位。今天只卖了七块五毛钱,扣掉进货的钱,几乎没挣到什么。
赵铁军倒是心态轻松,把摊位的布一卷,拍了拍王福生的肩膀:“头一天,咱卖个开张,图个彩头。别愁,明天肯定好!”
王福生扛起货袋,沉默地跟在赵铁军身后。他看着夜色笼罩下的市场,突然感到自己像那些散落的摊贩一样,没有根,也没有方向。可赵铁军走在前头的背影却让他心里升起了一点微弱的亮光。
他们路过一家小店,橱窗里亮着温暖的灯光,里面坐着几个年轻人,谈笑着吃着夜宵。王福生停下脚步,盯着那灯光看了很久。赵铁军回头喊他,“愣啥呢?回家!”
王福生缓缓转过身,抬头看了看天空。一轮冷冷的月亮挂在头顶。他心里突然升起一种执念:不管摊位能撑多久,他得先把家撑住。
第三章:异乡人的灯火
集市的夜晚,一盏盏昏黄的灯光挂在摊位上方,仿佛在为日复一日的疲惫生活点燃微弱的希望。王福生和赵铁军的摊位依旧在东头的角落里,显得有些孤零零的。
一天的疲惫让王福生的肩膀微微发酸,他靠在墙边,任冷风吹进他的棉衣。他低头望着地上的影子,那是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就像从前在夜班车间时,机器停转后的寂静。
“老王,别愣着了,擦擦这些剪刀,看着亮堂点。”赵铁军从摊位后面钻出来,手里拿着一块旧布。
王福生接过布,默默地擦着。他的动作缓慢而细致,像是在修复一种失落的生活。他看着剪刀在灯光下泛起的冷光,忽然想到这些小物件或许会成为别人生活中的微光,就像烟囱下曾冒出的那股滚滚浓烟。
夜市的人渐渐少了,风刮得摊位的布条猎猎作响。赵铁军招呼着一个路过的老汉卖出最后一把剪刀,然后扭头对王福生喊:“收摊吧,今天还不错。”
王福生点点头,正要动手整理,一个消瘦的身影停在了摊位前。那是个三十多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