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贾瑞薛蟠的其他类型小说《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红楼小郎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日贾环去了夏言府上,师徒二人从诗词歌赋、人文地理聊到天下大势。贾环毕竟来自21世纪,经历过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洗礼,对许多事情的看法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不是这个时代所能比拟的。所以,师徒二人的谈话极为投机,甚至有些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正巧今日夏言的儿子夏敬承从国子监回来,夏言便留贾环中午在府上吃饭。夏敬承今年大约十七八岁,已在去岁中了举,但仍留在国子监读书,国子监是按照“旬假”的,故而每十日放假一天。夏敬承对贾环说:“每每听闻我父亲夸赞他新收的弟子,很是好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贾环笑道:“大师兄谬赞,今天见大师兄仪表不凡,心里心向往之”。只半日的功夫,贾环就与夏敬承混熟了,二人以师兄弟相称,夏敬承此人仪表堂堂,为人谦卑...
《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今日贾环去了夏言府上,师徒二人从诗词歌赋、人文地理聊到天下大势。
贾环毕竟来自21世纪,经历过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洗礼,对许多事情的看法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不是这个时代所能比拟的。
所以,师徒二人的谈话极为投机,甚至有些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
正巧今日夏言的儿子夏敬承从国子监回来,夏言便留贾环中午在府上吃饭。
夏敬承今年大约十七八岁,已在去岁中了举,但仍留在国子监读书,国子监是按照“旬假”的,故而每十日放假一天。
夏敬承对贾环说:“每每听闻我父亲夸赞他新收的弟子,很是好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贾环笑道:“大师兄谬赞,今天见大师兄仪表不凡,心里心向往之”。
只半日的功夫,贾环就与夏敬承混熟了,二人以师兄弟相称,夏敬承此人仪表堂堂,为人谦卑、友善,很有古代的谦谦君子之风,贾环见了这位师兄,就很是欢喜。
夏敬承也对这个有灵性的师弟极为喜爱。
夏言对贾环说:“等你过了县试,也去国子监读书,你们师兄弟二人要相互照应,环哥有什么疑问的地方也尽可以去问你师兄”。
贾环和夏敬承应了声:“是”。
其实这里夏言是有私心的,夏言这些年在官场浮浮沉沉,做到了内阁“阁老”的位置,眼力是极为了得的。
通过这些时日的接触,他对贾环的评价极高,格局、见识都极为了得。在贾环这样的年纪,他从未遇见过如此人物,这样的人,蛰伏几年,定会一飞冲天。
自己的儿子跟贾环是师兄弟,又是同窗,又有科举领路的情谊,将来发达了,定然也会帮衬着夏敬承。
直至傍晚,贾环方才与师父和师兄告别,坐上赵国基的马车,回荣国府去了。
待贾环回到赵姨娘处,才知道这府中上下已是炸了锅,原来府中已经传开了,二老爷求老太太给环三爷单独拨了“菊香院”来读书,老太太居然允了,而且二太太反对都被老太太驳回了。
甚至贾母还让王夫人给贾环屋里拨了一个大丫头,两个小丫头。
这东西两府这么多爷儿、哥儿的,在读书的也多了,却唯独单给贾环拨了院了,这不由得让那些势利眼的嬷嬷、丫鬟震惊了。
此时赵姨娘的房中又是另一幅光景,赵姨娘初闻这个消息,震惊的都摔了一个杯子,半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随后又是惊天的狂喜。
小吉祥的开心最是纯粹,因为年纪小,不明白那些大人背后的算计,只知道自己以后要跟着贾环去独立的院子了,开心的蹦啊跳啊。
这一天是赵姨娘扬眉吐气的一天,这件事连带着,所有人见了她都略有些恭敬了,所谓母凭子归,将来贾环真是考出点啥名堂出来,那她就发达了。
等贾环进了屋子,赵姨娘只是抹眼泪,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小吉祥却不管这些,欢快的围着贾环转呀、跳呀,叽叽喳喳道:“三爷、三爷,明天我们要搬去菊香院了耶”。
其实,赵姨娘虽然在外面撒泼打诨、不可理喻,但是对下人真的还不错,尤其是以前谁都看不起她,只有小吉祥陪在身边,一直以来对小吉祥着实不错,所以这时的小吉祥是幸福的。
彩云和坠儿已经去了菊香院,并且收拾了起来,对彩云来说,来贾环屋里她是愿意的,因为宝玉身边的姑娘太多了,就算她去了,也没有出头的日子。
而且贾环素来待她不错,她来菊香院马上就是首席大丫头了,将来少不得要被抬做姨娘的,所有她现在做起事情来格外用心。
贾环还挺佩服贾政的办事效率,昨晚才说的事情,今天就搞定了。心里也暗暗佩服贾母,这老太太还真是眼光毒辣,办事果断呀。
搬院子是大事,说不得要去回了贾母和王夫人才能动身。
次日一早,贾环先去了荣禧堂,认真的给贾母磕了头,起身道:“幸得祖母垂青,让孙儿搬去菊香院读书,孙儿定然认真苦读,不辜负祖母的疼爱”。
贾母已经有些日子没有见贾环了,今天见了,果然如贾政所说,眼神坚定,竟有些风神俊朗的感觉,气质与过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贾母对贾环道:“乖孙儿,你要好好读书,有事情尽管来寻我这老太婆,去见你母亲吧”。
贾环忙给贾母行里礼,道了一声:“是”,便往王夫人处来了。
王夫人见了贾环,恨得牙根痒痒,心里想,如今这小畜生竟成了气候了,着实可恨,但面子上却不能发作,只吩咐了几句,便打发贾环出去了。
贾环出了王夫人处,便往菊香院去了,路上他的脚步都轻快起来了,他穿越红楼世界这些时日,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地盘了。
菊香院是一处二进的院子,院子虽然不大,但五脏俱全,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
菊香院的大门在院子的东南侧,进了大门左手边是“倒座房”,便到了外院,外院东西两侧有“屏门”和“影壁”,外院正中便是“二门”,进了二门便是“内院”,内院的正前方是“正房”,正房东西两侧各有“耳房”,内院的东西两侧有“东厢房”和“西厢房”,东西厢房南侧分布的是“厨房”和“茅房”。
贾环进了菊香院,对菊香院极为满意。
彩云见贾环进来,便领着坠儿和两个婆子来跟贾环见礼,都恭敬的道了一声:“见过三爷”。
如今贾环可不比往日,菊香院渐渐有成为“香饽饽”的潜力了,原因无他,这个时代的科举在人们心中太伟岸了,今后贾环如果真的考出点名堂,他在贾府中的地位甚至可能超过宝玉。
贾府上下这些婆婆、丫鬟、奴仆都猴精着呢,所以最近都开始往菊香院凑了。
贾环免了大家的礼,便对众人说:“以后这个院子里大小事务都归彩云管,她的话,就是我的话,都记住了吗?”彩云听了贾环这番话很是激动。
众人道了声是:“是,三爷,记住了”。
贾环便让大家都散了,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独留下彩云跟他进了正房,贾环对彩云说:“彩云姐姐,以后这院子就拜托姐姐了”。
彩云恭敬的给贾环行了一礼道:“三爷放心就是了,一切都在彩云身上”。
贾环忙上前道:“二哥,弟弟这点事,哪里还要劳烦二哥亲自来”,贾琏说道:“不妨事,你一个人去,二哥也不放心”,说着便接过贾环手中的考篮,拉着贾环上了马车。
路上贾环与贾琏聊了些科考的事情,马车便到了考院门前。
府试的考院与县试是在同一个考院,只是这次的主考官换成了江宁知府陆炳。
此时府试时间还没到,考院门前已经聚了许多考生。
贾环别了贾琏,便同上次一样,轻车熟路的去寻夏敬承的同窗取考牌去了。
贾环在院门前等待,不多时,一声锣响,院门就吱吱呀呀的开了,贾环精神一振,心道:“府试开始了”。
贾环跟着众考生进了考院,照例搜生检查,衙役见并无异常,便放贾环进去了,按照考牌的号码,贾环找到了考舍。
只一瞬间,贾环整个人都亚麻呆住了,尼玛的,这居然是个屎号。
周围的考生见贾环分到了屎号,都投来同情的目光,仿佛在说,先生大义呀。
屎号,其实就是靠近茅房的考舍,古代因为没有现代的马桶,而且这考院这么多考生,这个小小的茅房可想而知那味道会有多酸爽。
贾环强忍着恶心进了这屎号,顿时一阵阵臭味便一缕缕钻进贾环的鼻子,那味道直冲天灵盖,逗弄着贾环的神经。
贾环忙用衣服掩着鼻子坐下,将考篮中的考试用品拿出来,但因一只手捂着口鼻,感觉书写都困难,更别说答卷了。
这时贾环想起怀中宝钗送的香囊,忙拿出来,用香囊覆在口鼻处,又用香囊上的带子从脑后打个结,样子活像穿越前的防毒面具一样。
这样果然有效果,贾环感觉到一股幽香嗅进鼻中,让贾环精神一振。贾环又想到这香囊还是宝钗从怀中取出来给他的,又有些心猿意马了。
贾环收拾了心神,心里暗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就当这是给自己的锻炼了,贾环稳住心神,静静等待着下发考题。
只一会功夫,一声锣响,贾环心神一震,心道:“府试开始了”。
跟县试一样,两个衙役举着写着考题的牌子,四处游走,并高声朗读。
贾环听得真切,将考题记在纸上,又核对两次无误后,便开始破题了。
今日这个考题也属于常规的题型,取自《论语》中的《子张》,贾环也是练过的,贾环结合夏言所说陆炳的文风,便开始打草稿了。
如县试一样,贾环即便是在写草稿时也是一笔一划极为认真,就在这样紧张的答题中,贾环连身处屎号也忘记了,正所谓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贾环下笔犹如神助,只小半日功夫,贾环便将文章写好了,贾环又细细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检查了两遍,确认无错别字和犯忌的话后,方才开始在试卷上抄录。
贾环将试卷平铺好,还是用宝钗送他的那支湖笔,一个字一个字的细细抄录起来,抄录完毕后,待墨迹干了,贾环又细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摇响铃铛,便要交卷了。
这时候其实还早,很多人文章还没开始动笔,但贾环实在是不想呆在这屎号中了,尤其是下午交卷的话,还要在这屎号中用午饭,贾环只想想腹中就有些翻滚。
考院中衙役见贾环摇响了铃铛,便走过来,见屎号的考生是第一个交卷的,便以为贾环是忍受不了那股气味提前放弃了。
薛姨妈、宝钗、薛蟠得了赵管家送来的酒,皆是感到震惊,这远远超出了众人的想象和认知。
酒体纯净,开瓶后酒香浓烈,喝下一口,浓烈的酒水刺激着咽喉,唇齿留香。薛蟠哪里喝过这样的美酒,当场就沉醉在其中了。
薛姨妈道:“看来环哥的方子是没错了,这酒的生意还需要尽快安排上日程”。
说着,便吩咐赵管家安排去了。
却说贾琏和凤姐得知薛家那边酒酿成了,又见了酒的样品,高兴得无可无不可的,当日便送来了两万两银子入了股。
贾环、贾琏、薛蟠三人签了合约,薛家这边便紧锣密鼓的开始这新酒的生产、售卖等各项事宜了。
薛家到底是皇商,只月余功夫,就在金陵城中推出了两款酒,名唤“大乾天酿”。
只提纯一次的酒稍微要便宜一些,名唤”小天酿“,一斤要二两银子,也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喝得起的。
提纯两次的酒是标准版的“大乾天酿”,一斤要五两银子。
提纯三次的酒名唤”大天酿“,一斤就要10两银子,是专卖给那些有钱的官宦家子弟的。
只几日的功夫,这大天酿和小天酿就在金陵城中名声大震,已经到了供不应求,刚上货就被抢购一空的地步。
如今,这金陵城中但凡有个聚会、宴请,桌子上没有薛家的大乾天酿,都不好意请客。
就连皇家都专门派内务府到薛家的门店里采购,这酒算是彻底卖火了。
薛家作为皇商,年底是要将部分利润上交给皇家的,简单来说就是皇帝的钱袋子,作为皇商盈利能力越强,在皇家心里的地位就越重。所以赚钱,赚更多的钱对薛家这样的人家很重要。
今年的皇商考比中,薛家应该能力压其他皇商一头了。
这些日子,薛姨妈都是乐滋滋的,她现在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让薛蟠娶妻生子,薛蟠这个号算是废了,现在薛姨妈只有指望着下一代能教导好,把这份基业传下去。
这一晃就到了年底,春节将至了,贾府也渐渐开始有了年味,贾环这小半年里功课也进步很大,夏言对贾环说,今年的县试、府试、甚至乡试,都可以下场一试了。
这一日,贾环正在菊香院的东厢房读书,彩云进来道:“三爷,薛大爷来了,正在正房喝茶”。
贾环知道,应该是薛蟠来送年底分红的银子了,便忙往正房去了。
薛蟠见贾环进来,哈哈大笑道:“三弟,你可要请我的东道了”,说着便掏出一沓银票,递给贾环。
贾环接过一看,竟然有两万五千两之多。
贾环道:“那这里我就要谢过薛大哥了,改日我请薛大哥吃酒,一起尝尝我们这大乾天酿”。
薛蟠美滋滋的应了,他现在在纨绔圈子里可谓是风光无限了,许多勋贵子弟因买不到天酿来寻他,让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贾环命彩云将银票收了,彩云哪里见过这么多银子,哆嗦着接过贾环手中的银票,同时心里美滋滋的想,三爷还是把她当作自己人,这么多体己银子都让她收着。
却见薛蟠又挤眉弄眼的拿出一叠银票道:“三弟,这份你琏二哥的,与你的一样,也是两万五千两,还要劳烦你这个拉伙人跑一趟”。
贾环接过银票道:“薛大哥,这事交给小弟了”。
薛蟠喝过一盏茶就回梨香院去了,临走时对贾环说:“这是头半年,一切都刚开始做,只怕日后分红会更多”。
薛蟠走后,贾环揣着贾琏和凤姐的那一份银票便往凤姐的院子去了。
凤姐听到丫鬟说:“环三爷来了”,便忙让人请进来,心下喜道:“莫非是分红到了”。
贾环见了凤姐和贾琏,便将怀中两万五千两银票取了出来交给贾琏,说道:“二哥、二嫂子,这是今日薛大哥送来的分红,两万五千两,数一数”。
贾琏接过银票,数了数,道:“三弟到底是读书人,脑子就是比别人好使,这来钱的买卖谁能想得到”。
饶是贾琏前些日子在薛家已经对过账了,二人今日还是十分惊喜。
与他,这笔买卖着实太赚了,两万两的本钱,只半年便回了本,还赚了五千两银子,而且以后年年还有分红,这简直就是下金蛋的母鸡。
可以说,这会在凤姐眼里,贾环就是亲弟弟了。
待贾环走后,凤姐拿过贾琏手中的银票,财迷似的数了起来,边数边说:“这环老三当真是有些本事,仅凭一个方子就能赚这么多钱”。
贾琏道:“这三弟当真不错,这笔买卖他和薛家就能做起来了,薛家也不缺我们这两万两的本钱,他却生生拉上我们,当真不错”。
凤姐也说道:“今后少不得在府中要帮衬他一二了,今年有这两万多两银子,年也好过些了”。
贾环回到菊香院便安排起今年的年关之之事了,所谓有了银子,底气就是足,今年是贾环独自立院的第一个年关,虽然没有单分出去,但也要隆重一些,不可寒了屋里人的心。
这样想着,贾环便将彩云叫来,让她预备着,今年过节,院子里要一起热闹热闹。又让彩云拿着银票换一些金锭子和银锭子预备着打赏用,彩云都一一安排起了。
却说官中传来消息,荣国府的大小姐贾元春竟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陛下特下旨恩准元妃回娘家省亲。
这个消息传到贾府,瞬间就炸了锅,贾母高兴的一连大赏了好几次,这意味着贾府虽然渐渐开始走下坡路,但也还可以继续荣耀一代人,期间若族中出了一两个有出息的子弟,也许还能中兴家族。
这几日,贾政、贾赦、贾琏、并宁国府的老少爷们,都在想如何建造元春的省亲之所,为了这事,贾府上下差点忙的手脚倒悬,王夫人那边连赵姨娘的晨昏定省都免了。
但这些跟贾环无关,他在府中向来都是透明人,若不是冷不丁出现一次,大家可能都忘记有他这一号人存在。
正巧趁着众人无暇顾及他,猥琐发育要紧。
在宝钗心里,贾环做生意的头脑可以用鬼才来形容,薛家酒铺很多布局和营销手段都是贾环设计的,乍一看好像没什么,可是运营一段时间后,效果可谓出奇的好。
所以宝钗心下就有些好奇,问道:“环兄弟,是什么生意?”
贾环说着便将怀中的图纸和配方拿出来给宝钗,宝钗接过打开一看,心下不由有些震惊,这居然是一份如何制造玻璃的方法。
宝钗按下心中的震惊,对贾环说道:“环兄弟,这玻璃制造真的可行吗?那可是玻璃,不是铁器。”
也不由宝钗不惊讶,要知道,在这个世界,玻璃就是妥妥的奢侈品,甚至还不是一般的奢侈品,就连贾府这样的豪门巨富,府上都没有几件,可见玻璃珍贵到何种地步。如果要是能批量生产,其利润怕是要远远超过酿酒的收入。
贾环对宝钗笑道:“宝姐姐,我怎么会巴巴过来寻你开心?这个法子是真的可以造出玻璃,并且还能制出不同的玻璃器物。”
又对宝钗道:“宝姐姐,如果薛家愿意合作,同上次一样,我占三成股,二嫂子还出两万两银子,也占三成股,薛家负责运营售卖,占四成股。”
这里要说明一下,贾环、凤姐、薛家的分红是要扣除薛家日常店铺、伙计和一些其他成本支出的,所以薛家这里并不亏。
宝钗道:“环兄弟,这件事事关重大,我还要与母亲商议下”。
贾环说道:“无妨,宝姐姐与姨妈商定后,给我个信就好了”,说完,很放心的将玻璃的方子给了宝钗。
宝钗见贾环将这么重要的方子就给了自己,心下也有些感动。
便说道:“我这里与母亲商议好后就去菊香院”。
贾环应了一声,便与宝钗一起出了蘅芜苑,出了大观园的角门,宝钗往梨香院去了,贾环则回了菊香院。
却说宝钗进了梨香院,薛姨妈正在给薛蟠打点行李,因薛家各省的店面需要盘点账目,薛蟠需出一趟远门。
薛姨妈见是宝钗,一面指挥着小丫头收拾,一面对宝钗说:“今日不在园中,怎么到这边来了。”
宝钗拿出贾环交给她的图纸和配方,递给薛姨妈道:“母亲,这是环兄弟刚刚交给我的,说是玻璃的制作方法,想与我家合作,还是按上次酿酒的份额”。
薛姨妈听宝钗如此说,心下也是有些震惊,她与宝钗不同,更知道玻璃的珍贵,可以说,每一件玻璃器物,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薛姨妈接过宝钗递过来的图纸和配方,细细地看了起来,原来,贾环的计划是建造高炉,将玻璃的主要材料融化,得到一种半固态半液态的物质,然后再利用模具,就可以将液态的玻璃塑造成不同形状的器物了。
薛姨妈心里都有些佩服贾环,真不知道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就能天马行空的有这样的奇思妙想?
便对宝钗说:“造玻璃这事儿,如果成了将是泼天的钱财,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而且我看环哥的方子,也不是无的放矢”。
宝钗道:“不如让赵管家按这个法子到郊外的庄子上,找一些可靠的伙计,建一个高炉试一试。”
薛姨妈说道:“正要如此呢,说着便让身边的丫鬟去叫赵管家了。”
赵管家是薛家的老人了,自薛姨妈夫君刚管事时就跟着,在薛家已经有30多年,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所以深得薛姨妈的仰仗和信任。
贾环心里想,如今大乾的北方正在打仗,东南沿海的倭患也出现苗头了,打仗就需要银子,等自己攒了很多银子,大不了到时候全献给皇帝老儿,就不信他还好意思抄家。
想到这,贾环的干劲立马就很足了,这次贾环选择的是玻璃,如今玻璃可是十足的奢侈品,一般只有那些巨富的人家才用得起。
玻璃的主要材料是硅砂,硅砂需要一千五百度的高温才能融化,这个时代很难达到这样的高温。
贾环心里在盘算着,玻璃的原材料硅砂比较容易寻找,主要的问题还是如何建造一个高温的熔炉。
贾环想到了大跃进时期的土法炼钢的小高炉,结构很简单,用粘土和砖头就能建造,用的是木炭作为原料,最高温度可达到两千多度。
贾环将这种土法的小高炉在纸上画了出来,又将硅砂从研磨,到烧制融化,到制成玻璃的法子都一一写了下来,这才心满意足的继续温书了。
六月十五这一日很快就到了,贾琏早早就安排好了马车。
贾琏与贾环二人乘坐一辆马车,宝玉与贾蓉叔侄二人同乘一辆马车,另一辆马车载着一车子礼品。
贾琏这几日都在薛家帮忙,在马车里,贾琏乐呵呵的说道:“三弟,这几日哥哥在薛家那边帮忙,只是粗略的对了账本,今天的分红怕是要超过三万两银子”。
贾环心下有些讶然,去年贾环一共分了四万两银子,今年只半年就要分三万多两,这垄断行业来钱就是快呀。
贾环想到了前日里琢磨出的玻璃,便笑着对贾琏说道:“琏二哥,弟弟这里还有一个买卖,不知道你跟二嫂子感不感兴趣。”
贾琏已经尝到了卖酒的甜头,这会又听说贾环手上还有其他来钱的法子,哪里肯放过。
忙搂着贾环的肩膀说道:“好弟弟,有什么买卖可要带上你二哥。”
贾环笑着说道:“那是自然的,二哥放心就是”。
贾琏见贾环答应下来,便眉开眼笑起来。
所谓钱是男人的胆,这一年半的时间,贾琏虽没有对外声张,但他和凤姐有这么大一笔钱进项,现在贾琏对上他父亲贾赦都敢大声说话了。
马车很快就到了王家,众人下了马车,马上就有小厮将马车牵走,王府的管事忙上前见了礼,将贾府众人迎了进去。
四个人里,只有贾环是第一次来王府,其他三人或多或少都来过几次,尤其是宝玉,下了马车便轻车熟路的直奔后宅,去寻王子腾夫人了。
贾琏与贾蓉也有自己相熟之人,不一会就与王府之人或是前来王府祝贺的贵族公子哥打成一片,有说有笑的攀谈起来。
外面的人贾环也不认识,左右王府的人也没来通知开宴,贾环心里也不着急,见这会客厅里挂着不少字画,其中不乏精品,贾环也来了兴致,乐滋滋的看了起来。
此时王子腾的书房,有一位中年的管事垂手低头的站着,王子腾问道:“他表现如何?可有急躁”。
管事答道:“老爷,三爷好像并不着急,也没有出去与人攀谈的心事,反而在客厅里琢磨起墙上的书画”。
王子腾见贾环如此行为,说道:“心性倒是不错,还算沉得住气的”。
沉吟一会,对着管事说道:“你去将他带到我这里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