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对不起,下辈子做过你父亲易子云易秋根结局+番外

对不起,下辈子做过你父亲易子云易秋根结局+番外

明月山顶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经包产到户,四个女儿也全部出嫁了,家里正需要劳动力。更主要的是儿子长大成人了,就要到了适婚的年龄,成家立业比读大学倒是件要紧得多的事。“早栽树,早遮阴”是农村里的习惯思维,再说自己也年纪也大了,希望早日抱上孙子。让易秋根高兴的是儿子在一年后还真的谈了个女朋友,本来他就谋划着托人说媒,这下直接省了他的事。易子云是在录像厅里认识的女朋友,叫刘影。看录像是那个年代年轻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那时录像厅在我市刚刚兴起,遍布大街小巷。那个时候真正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并不多,他俩又正值青春年少,你情我愿,一旦被爱的火焰点燃,就卿卿我我,如胶似漆。那是易子云这一生中最快乐、幸福的日子。两人没有正式工作,有大把大把的时光,爬山、看电影、溜旱冰,或者在夕阳下...

主角:易子云易秋根   更新:2024-12-10 16: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易子云易秋根的其他类型小说《对不起,下辈子做过你父亲易子云易秋根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明月山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经包产到户,四个女儿也全部出嫁了,家里正需要劳动力。更主要的是儿子长大成人了,就要到了适婚的年龄,成家立业比读大学倒是件要紧得多的事。“早栽树,早遮阴”是农村里的习惯思维,再说自己也年纪也大了,希望早日抱上孙子。让易秋根高兴的是儿子在一年后还真的谈了个女朋友,本来他就谋划着托人说媒,这下直接省了他的事。易子云是在录像厅里认识的女朋友,叫刘影。看录像是那个年代年轻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那时录像厅在我市刚刚兴起,遍布大街小巷。那个时候真正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并不多,他俩又正值青春年少,你情我愿,一旦被爱的火焰点燃,就卿卿我我,如胶似漆。那是易子云这一生中最快乐、幸福的日子。两人没有正式工作,有大把大把的时光,爬山、看电影、溜旱冰,或者在夕阳下...

《对不起,下辈子做过你父亲易子云易秋根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经包产到户,四个女儿也全部出嫁了,家里正需要劳动力。更主要的是儿子长大成人了,就要到了适婚的年龄,成家立业比读大学倒是件要紧得多的事。

“早栽树,早遮阴”是农村里的习惯思维,再说自己也年纪也大了,希望早日抱上孙子。

让易秋根高兴的是儿子在一年后还真的谈了个女朋友,本来他就谋划着托人说媒,这下直接省了他的事。

易子云是在录像厅里认识的女朋友,叫刘影。看录像是那个年代年轻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那时录像厅在我市刚刚兴起,遍布大街小巷。

那个时候真正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并不多,他俩又正值青春年少,你情我愿,一旦被爱的火焰点燃,就卿卿我我,如胶似漆。

那是易子云这一生中最快乐、幸福的日子。两人没有正式工作,有大把大把的时光,爬山、看电影、溜旱冰,或者在夕阳下漫步在长长的河堤边,亦或两人背靠背傻傻地坐在草地上仰望星空,两个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尽情地挥洒着青春,享受爱的滋润与甜蜜。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起初,易秋根并不知道儿子谈了女朋友,只是易子云向他要钱的次数越来越多,要的数目也越来越大。易秋根问他原因,儿子才吞吞吐吐说自己谈了个女朋友。

易秋根大喜过望,要儿子把女朋友带到家里来让他见识见识,易秋根催了好几次,易子云才把刘影带回家。

易秋根看到刘影眉清目秀,高兴得手忙脚乱,杀鸡割肉。

杀鸡割肉是易秋根拿得出最好的招待。

后来,易子云再邀请刘影去他家,刘影就不肯去了,他也就不再邀请,他知道自己家里穷。

刘影偷偷地带易子云去过她家,去了她家后,他更加自惭形秽。

刘影家在城里,条件也是一般,但城里一般的条件也要比易子云家好得多。

刘影爸妈也知晓了女儿在谈恋爱,问明情况后坚决不同意,刘影爸妈不可能让城里的女儿嫁给一个乡下小子,还是个穷小

做警察N年,阅人无数,看尽人间悲欢离合,生旦净末丑,时间一久,太多往事都会随风而逝,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会深藏你心底,让你想忘却怎么也忘不了。



当我把肇事肇祸的病人送进市三医院(精神病院)时,我总会想起易秋根和易子云父子。

这都是二十年前的事 ,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易秋根是我市效区的菜农,我认识他是因为他儿子易子云精神病发作求助警察把易子云送到精神病院去。

那是1995年10月,我刚从农村进城不久,所里派我与另一个民警过去。这是我第一次去易秋根家,在屋场里,我问了两个人才找到他家,他家的大门口围了几个看热闹的村民。

一进门,可以说是一片狼藉,满地的饭菜,全是烂碗瓷片,吃饭的凳子被掀得七零八落,易子云坐在一张竹椅子上,直直地看了我一眼。我扫了一眼四周,没见到其他人,就问他你父母呢?易子云并未回答。倒是围观的人说老易,警察来了。

这时,一重房门慢慢地打开了,易秋根夫妇看到一身警服的我才慌慌张张从房里走了出来,颤抖着声音说:“警官同志,你可要帮帮我。”

没想到这一次出警让我看到了人间最悲情的一对父子。



易秋根这个儿子来得非常不容易。

在这之前易秋根老婆生了四个女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一个家庭没有儿子那是件天大的事情。当时易秋根还是种粮为生,靠种田要养活一家六口是相当困难,尽管家里穷得叮叮当当响,易秋根还是要老婆接着生。

1967年5月,儿子易子云出生了,生得是让易秋根心惊肉跳。

前面四个女儿都是接生婆在家里给接生的,很顺。

这次却怎么也生不出来,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最终接生婆无奈对易秋根说快送县医院。

易秋根借了张竹躺椅,叫来两位亲戚,抬着老婆就往县
自己的后事,他已经70多岁了,近年来更是疾病缠身、全身无力,他感觉到自己来日不多,总是痛苦想着自己走了以后儿子怎么办,怎么办啊?

突然之间,易秋根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个念头让他全身颤抖,看着儿子老泪一滴一滴往下掉。

易秋根有了这个念头就寝食不安,总是默默地看着儿子,他下不了手啊。

这天,易秋根又病了,病得连去医院的想法都没有了,他终于下定决心。第一次,他把农药水准备好了,刚一把碗端起,就心发慌、手打抖,抖得把碗掉在地上。第二次,易秋根把农药水都端到儿子面前,他还是下不了这个心,转身把药水倒了。这是第三次,他硬是咬着牙、狠下心来把一碗农药水、一碗放了很多很多糖的农药水给了儿子。

由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立即对易秋根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但考虑到易秋根年纪大、案情特殊、又有病在身,局里给他办理了取保候审的手续。

取保候审的手续刚刚办下来,村里的书记就拿着一份请愿书到派出所来了,请求公安机关赦免易秋根的罪行。屋场里56户人家,人人都签下了自己的大名,按下了自己的手印,56枚鲜红的手印力证易秋根清白与无奈。

虽然案情特殊,法律还是无情,对易秋根的逮捕通知书一个星期后就批了下来,我去送达通知书,但我没有见到易秋根,而是看到他的灵堂。

易子云一死,易秋根的半条命也就去了,整个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粒米不进,苟延残喘,病情加重,就这样跟着儿子去了。

我默默地走到易秋根的灵堂前,给他烧了三根香,鞠了三个躬,然后悄悄地离开。

一个月后,全世界就迎来了第二个千禧年,地球人都在庆祝新纪元的到来,我市也不例外,在体育中心举行了盛大的烟火晚会,晚会的最后,点燃了整个晚会最璀璨的烟花,烟花升到空中后,缓缓地变成五个字:

明天更美好。

里确实怕了,他想好好活着,陪着儿子长大。不过,因为捉蛇,他也确实让儿子餐餐吃上了白米饭。

看到白白胖胖的儿子,易秋根是满心欢喜。



儿子易子云慢慢长大了,开始上小学,尽管那是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易秋根还是凭着农村人朴实的想法:一个人只有读书,只有读好书才有出息。他把易子云送到公社的中心小学去读书。

本来儿子可以到村小去读,就在家门口,而中心小学离家有七、八里路,每天上、下学都是个问题。但易秋根认为中心小学的老师好,校园也更好,儿子书也就会读好,他希望儿子以后能读好书,将来光宗耀祖。

这时,三女儿在读初二,易秋根叫女儿退学,专门接送儿子上、下学,中午把饭送到学校去。

易秋根想女孩子读再多书也没用,一切以儿子为重。

其实,儿子一出生,家里就以他为中心。刚出生时正是农村里青黄不接的时节,也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老婆没有奶水,儿子嗷嗷待哺,不让儿子饿着就是家里头等大事。

易秋根想不出什么办法就叫两个女儿去扯猪草卖,才10岁的二女儿说不去,易秋根就给她两个耳光。于是,每天放学后俩姐妹提着个草篮,在田间、地头、山坡上,一把、一把扯着猪草,直到天快黑了,姐妹俩才抬着半人高的竹编草篮,踉踉跄跄回家。

那时猪草是一分钱一斤,俩姐妹硬是一分、一分挣了五块钱。

易子云最初的米粉、米糕就是姐妹俩用猪草换来的。

日子过得紧巴、困苦,易子云还是一点、一点长大,因为苦,易秋根就更不忍心让儿子受半点委屈,他想让快乐、开心弥补生活中的苦。儿子的话、儿子的要求,基本上就是百依百顺。

虽然穷,但易子云得到的宠爱和现在的独生子女没有什么差别。

易子云五、六岁了还是姐姐给他喂饭,到了七、八岁早上起床才自己穿衣服。

易秋根对儿子就是“
子。

在上世纪80年代,城市和农村有一道天然的鸿沟,要想跨越并不容易。

刘影爸妈百般阻挠,万般干扰,刘影最终与易子云分手了。

这是易子云的初恋,也是刘影的初恋。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失恋后,易子云回到家里痛哭流泪,把自己关在房里三天三夜。

易秋根夫妇不知道怎样安慰儿子,只是陪着儿子唉声叹气,偷偷地抹眼泪。

三天后,易子云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走出房间的易子云很少出门,也很少与父母说话,只是呆呆地坐着,有时一坐就是二、三个小时,一动不动,像一尊塑像。

看着闷闷不乐的儿子,易秋根不知如何是好,在心里干着急。他叫来了女儿,大女儿,二女儿,三女儿,四女儿,一个一个回到娘家,陪着子云。

易子云见了姐姐也说不上高兴,只不过会多说两句话,偶而还会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女儿一走,又是原样。

易秋根真担心儿子在家里会呆傻,叫他去姐姐家住,不去,叫他去找同学玩,还是不去,一个多月没出过几次家门,让易秋根坐立不安。

易秋根想起儿子最喜欢看录像,特意跑到城里买张录像票给儿子。没想到易子云一看到录像票暴跳如雷。

易子云看到录像票就想到刘影,想到刘影心里就是一把一把的痛,对着易秋根狠狠地说:“就是你要我把她带回家,如果她没有来过我家,就不会知道家里穷,就不会离开我,就是你,就是你,就是你。”说完,易子云就操起一张竹椅子朝地上猛摔,摔了个稀巴烂。

易秋根第一次看到儿子这样暴躁,惊得是目瞪口呆,同时又心痛、自责,也许不是自己逼着儿子把刘影带回家,可能刘影就不会离开儿子。看到儿子这么难过,易秋根非常内疚,他拉着易子云的手说:“都怪我,怪我,要不你打我两下。”

儿子没有打他,而是直直地看着他,直直的眼神如同一口深不见底的枯井,黑暗的可怕。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