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业赵洵赵飞扬无删减+无广告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业赵洵赵飞扬无删减+无广告

酸味芒果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夕阳西下。赵飞扬领上百羽林军精锐偷摸来到江南岸边,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塔上,朝江北那边远眺而去。一江之隔的北岸,此时已搭建诸多营帐,北辽的大军修筑起防御工事,占据了一块地势险要的高地,士卒们举着火把不断巡逻,军纪严明。在江岸上游,则能看到不少伐木工匠,正打着火把在打造船只。其中不乏已经打造成功的战船,与南唐的船只相比小了不少,却足够大军渡江作战。大江南北两岸距离还是挺远的,赵飞扬之所以能瞧得如此真切,是因为他从系统那里买来了望远镜。一阵观察之后,赵飞扬把望远镜递给一旁的水师将领薛举,“眼睛放上去,朝你想看的地方看去!”薛举学着赵飞扬的模样用望远镜瞧向江北,只看了一眼,薛举顿时涨红了脸,兴奋无比。赵飞扬吃了一惊。“卧槽,这家伙看到有人开...

主角:赵洵赵飞扬   更新:2024-12-10 17: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洵赵飞扬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南唐之帝王霸业赵洵赵飞扬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酸味芒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夕阳西下。赵飞扬领上百羽林军精锐偷摸来到江南岸边,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塔上,朝江北那边远眺而去。一江之隔的北岸,此时已搭建诸多营帐,北辽的大军修筑起防御工事,占据了一块地势险要的高地,士卒们举着火把不断巡逻,军纪严明。在江岸上游,则能看到不少伐木工匠,正打着火把在打造船只。其中不乏已经打造成功的战船,与南唐的船只相比小了不少,却足够大军渡江作战。大江南北两岸距离还是挺远的,赵飞扬之所以能瞧得如此真切,是因为他从系统那里买来了望远镜。一阵观察之后,赵飞扬把望远镜递给一旁的水师将领薛举,“眼睛放上去,朝你想看的地方看去!”薛举学着赵飞扬的模样用望远镜瞧向江北,只看了一眼,薛举顿时涨红了脸,兴奋无比。赵飞扬吃了一惊。“卧槽,这家伙看到有人开...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业赵洵赵飞扬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夕阳西下。

赵飞扬领上百羽林军精锐偷摸来到江南岸边,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塔上,朝江北那边远眺而去。一江之隔的北岸,此时已搭建诸多营帐,北辽的大军修筑起防御工事,占据了一块地势险要的高地,士卒们举着火把不断巡逻,军纪严明。

在江岸上游,则能看到不少伐木工匠,正打着火把在打造船只。其中不乏已经打造成功的战船,与南唐的船只相比小了不少,却足够大军渡江作战。

大江南北两岸距离还是挺远的,赵飞扬之所以能瞧得如此真切,是因为他从系统那里买来了望远镜。

一阵观察之后,赵飞扬把望远镜递给一旁的水师将领薛举,“眼睛放上去,朝你想看的地方看去!”薛举学着赵飞扬的模样用望远镜瞧向江北,只看了一眼,薛举顿时涨红了脸,兴奋无比。

赵飞扬吃了一惊。

“卧槽,这家伙看到有人开车了吧?脸红成这样?”

“皇上,这.这是何等神器?竟能看到那么远的地方?”

“大惊小怪。”

赵飞扬说,“这东西叫望远镜,可以看到四五百丈外的地方,用来观察敌情的话可是绝佳利器!”

薛举爱不释手,一边观察对岸的江北大营,一边把玩着手中的望远镜,看完了还放在手中摩挲好久,舍不得递还到赵飞扬手中。

“薛爱卿若是喜欢就拿去吧!”

薛举吓得当即跪下,高举双手捧着望远镜,还以为是触怒龙颜。

“微臣不敢,请皇上恕罪。”

“薛爱卿这是何故?”赵飞扬搀扶起薛举,“这东西朕有的是,你放心拿去用就好,爱卿为南唐立下功劳,别说一个望远镜,就说高官厚禄朕一样给得起。”

这话无疑是在暗示薛举。

薛举看似五大三粗,却也不是蠢人,立即跪倒在地,“臣愿为皇上誓死效忠!”

为防止北辽大军过河,赵飞扬把水师全调到了南岸大营,薛举也被他放到前线指挥,一旦北辽大军有渡河的想法,水师可以立即阻敌于江面上。

这是京师的第一道军事防线。

只不过赵飞扬对承平日久的水师不怎么信任,并没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薛举是员将才,可提拔上位不久,仅凭他一个人的话,是很难让这些老爷兵卖命的。就好像把岳飞放到清末,他也很难短时间让那些军纪涣散、战斗力低下的绿营兵雄起。

所以早在三日之前,赵飞扬就向南唐各地下达了勤王令,然而直到今日,传令兵都已归来,南唐各地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就南唐这光景,简直一片亡国像!”

赵飞扬巡查完江南大营后,带羽林军迅速返回京城。近日来他操心太多,实在需要好生休息一番,不想刚回到寝宫中,就发现一位妙龄女子端坐床头。此女秀雅绝俗,自有一股轻灵之气,肌肤娇嫩,美目流盼,赵飞扬只瞧了一眼,就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小女子拜见皇上!”

“你是何人?”

“小女子叫胡怜儿,皇上的近卫胡文昭是小女子的兄长”

赵飞扬这才恍然大悟。

“胡文昭这厮是想当朕的大舅子吗?”

“不过这倒是一个笼络胡文昭的机会,他的妹子若被自己宠幸,这厮必然为自己誓死效忠的,说来自己怎么都是不亏的!”

“好,今晚你就留在这里侍寝吧!”赵飞扬对胡怜儿道。

胡怜儿一脸娇羞,却还是点头应诺,起身帮赵飞扬缓缓褪去衣服。有如此漂亮的妹子服侍,赵飞扬的心情别提多高兴,就胡怜儿的颜值放在现代怎么也是八分美女!

“当皇帝就是好,想睡谁就睡谁,还不用负责,也不会被骂作渣男,这趟穿越还是来对了!”

“皇上,您日理万机,想来身子必然疲倦不已,妾身懂得一点推拿之术,不如就让妾身来.”

“还懂推拿?”没等胡怜儿说话,赵飞扬就点头,“没问题。那朕趴下来,你好好给朕按一下吧!”

“诺。”

很快,赵飞扬趴在床上,胡怜儿为他揉捏肩背。一开始还只是肩膀,而后越到下方,渐渐的,原本疲倦的赵飞扬被捏起了一股无名火焰,浑身都充满力量。

“这妮子是在挑.逗自己吗?”

“不行,朕要忍耐,朕可不是那么随便的人!”

“不对啊!朕当皇帝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忍耐?如果要忍耐的话,当这个皇帝还有什么乐趣?”

赵飞扬猛然一个回身,一把抱住胡怜儿将她按于榻上,胡怜儿惊叫了一声,却很快安静下来,低着头满脸通红不敢看向赵飞扬。赵飞扬可不随便,只是一旦随便起来那就不是人。

然而此刻他却不知道的是,京城外的水师大营,正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

北辽不知何时派一批细作混入水师大营,趁着夜色解决了岗哨,还派人放火烧掉了南唐仅有的几艘战船。这几艘战船可是他们抵御北辽渡江的杀手锏,除这几艘战船外,南唐水师的其余船只规模太小,根本无法抵御北辽的进犯。

“北辽渡江了!”

薛举得知战船被焚后大怒不已,立即派人斩杀看守战船的将官,而后迅速整军登船,也朝着江面上疾驰而去。

战船的损毁已不可能让南唐水师抵御北辽来犯,可薛举仍然想阻击一下北辽大军,为京师争取足够多的时间。登船迎战北辽之前,薛举已派人去京师报信。报信的士兵一路骑马狂奔,来到京师东边的宣化门时,守城的士兵一听北辽渡江,立即派人去皇宫报信。

好巧不巧,就在赵飞扬进行了足够多的酝酿,准备进行正式而伟大的一项事业时,报信的士兵来到寝宫外,打扰了赵飞扬的好事。

“公公,快去禀报皇上,北辽大军渡河了!”

赵飞扬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贴身宦官小顺子的声音出现在门外。赵飞扬当即就吓了一跳,一是被北辽大军突然渡江的举动,二是被小顺子阴柔的声音。

“靠!”

“给老子滚出去!”

“差点儿没把老子吓出病来!”


对于萧秀凝的疑惑,赵飞扬只是微微一笑,反问道,“你觉得这世界上真有改天换命的办法吗?”

“可你的臣子失血过多却活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

“失血过多就输血啊!只要输血方法得当,是可以救活人命的。”赵飞扬打算给萧秀凝解释一下,顺带着让军营里的士卒也都知道,他希望建立的南唐,可不是一个靠哄骗活下去的朝代。

仔细地分析了好一阵,萧秀凝总算是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只不过,她还是有些困惑,“我身处皇家,从未听说这等治疗方法,你是如何知道的?就算你是皇帝,擅长此等高深的医术也说不过去!”

“天才,总是比别人懂得多一些嘛!”

赵飞扬故意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本以为会得到萧秀凝的夸赞,不料却看到了萧秀凝鄙夷的目光。不打算理会她,自顾自填饱肚子,赵飞扬就再度去了军营巡视。

战后的清理工作已进入尾声,这座牢固的城池暂时成为了朝廷大军的据点。修养了三日之后,胡文昭的气色好了许多,身体本就强健的他比一般人恢复更快,醒来后的他得知是赵飞扬为自己输血救治的,还被手下的亲兵给描述得相当玄幻,胡文昭也相信了改天换命的说法。

拖着还未复原的身体,来到营帐前跪下,冲赵飞扬叩首,脑袋磕得跟捣蒜一样,“皇上用龙血为臣续命,臣感激不尽,万死不辞,只愿为皇上誓死尽忠,剿灭叛贼。”

“行了!起来吧!君臣之间不必搞得如此生分!文昭,大军两日后出发,你就暂时回镇南关养伤吧!”

“不,皇上,臣要跟在皇上身边,为皇上奋勇杀敌。”

“不行,你的伤势还未恢复,如今大军急行,万一再加重就不好了。朕派你去镇南关,也是怕叛军绕过我们偷袭那里,一旦镇南关失守,我大军可是没了退路。你此去镇南关,可继续屯田招兵,朕准你临时招募三千士卒,协助镇守镇南关处。”

见赵飞扬给了任务,胡文昭不再推辞,“诺!臣必定不负皇上重托!”

——

——

罗弘信最近很苦恼,拿下南方各州县后,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判定民变上。淮南军的士卒军纪可不怎么样,杀烧劫掠,奸淫屠城之事数不胜数,罗弘信三令五申,最终砍下几名犯事最凶士卒的脑袋,挂在城头上曝晒三日,这才暂时维持住了军纪。

然而,淮南军的坏名声已经传出去了,这是无法挽救的,南方各州县都组织民变反抗,尤其是得知朝廷大军已经出关平叛后,各地的民团越来越多,百姓们遁入山林中结寨自保,或者跟淮南军玩游击战术,不断地去袭扰淮南军的粮道,以至于淮南军深陷人民战争的泥沼中。

好不容易抓来十万壮丁编入淮南军,可这十万壮丁根本没什么大用。训练不足、逃跑者不少,哪怕抓住逃兵砍头示众,都挡不住壮丁们趁夜逃窜。而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这上面,淮南军本部三分之一的人马又死伤殆尽,这可如何是好?

当初找的借口是皇帝身边有奸臣,淮南军要入京靖难,可如今皇帝的平乱檄文传遍江南,靖难的借口已经失去了挑拨人心的作用,南唐历经一百多年,百姓们心中自会认为皇帝才是正统,怎么会跟着罗弘信一同去造反?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天子者,不过兵强马壮而已。让罗弘信真正忌惮的,是羽林军连战连捷,两万多人甚至连浪花都没扑腾起来,就瞬间被羽林军给拿下!还有更糟糕的是,小皇帝竟然有那般魄力,放回了如此多的俘虏,还给他们发了盘缠。

罗弘信得知俘虏回来后,偷偷下令斩杀了不少人,可还是没什么用,皇帝优待俘虏只诛首恶的消息已传遍了淮南军。多疑的罗弘信每一次看到下属们的眼神,都觉得有人会暗中坑害自己,一旦战事不利,恐怕这些人一定会拿着自己的脑袋去请功的。

早知反叛如此辛苦,当初就该按兵不动,或是劫掠南方后立即造船下海,至少能觅得一处富饶之地,也可当个土皇帝潇洒一生。

“时运不济啊!若非出了赵恪这样的小皇帝,老夫定能一举推翻朝廷,自己坐上龙椅”

罗弘信感慨不已。

领着亲兵走向府邸内的一处地下通道,至入口时,命令亲兵守在外面,自己单独进入。幽暗潮湿的地下密室中,火把放置在道路两侧的凹陷处,灯光忽明忽暗,透过悠长狭窄的地道落入一间被铁锁锁住的大笼子里。笼中有三名匠人,正在研究罗弘信从赵飞扬拿来偷来的秘密武器。

见到罗弘信前来,三名匠人跪在地上,“大人,这东西我等研究过了,此物非凡品,不是现在的工艺能造出来的。”

“什么意思?”

罗弘信有些愤怒,这三名匠人可是南方有名的大匠,若是连他们都无法仿造,那么此战恐怕很难胜利。小皇帝持有那神秘的武器一天,罗弘信就会忌惮一天。

“我等实在是仿造不出这东西,请大人恕罪!”

罗弘信冰冷的笑声在阴暗的密室中回荡,“没有用的人,就去死吧!”说完,亲自拔剑砍杀了三名匠人。之所以要亲自动手,还是害怕这等秘密传了出去。如今军心不稳,若是士卒们再知道皇帝有秘密武器,那谁还敢上阵冲杀替自己卖命?

把AK捡起,准备藏在匣子里带出去,可正拿起AK的时候,罗弘信不小心触碰到了AK的扳机,砰,一发子弹打在了地上的一名匠人脑袋中,如此近的距离直接打穿了匠人的脑袋,罗弘信当即吓愣住了。

愣了许久后,才小心翼翼放下AK,蹲下去检查匠人脑袋中的窟窿。正面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窟窿,到了脑袋后面就是一个碗大的洞,罗弘信颤颤巍巍看向AK,终于发现这把杀人武器的厉害之处!


自从赵飞扬派羽林军接管城防以后,京师终于安稳下来,原本的城防军拢共两万多人,经过山贼袭扰之后,还剩下一万六千多人,全部被赵飞扬派人军营展开军训。

这些杂牌军的战力低到令人发指,为此赵飞扬没少下功夫整治他们,不过整治的时候,并没克扣过他们的饷银,还提供了跟神策军一样的吃住待遇,这才让城防军内部尽管议论不断,却没人敢站出来发牢骚。

经过整顿以后,城防军的一万六千多人削减到一万两千人,分成四大营分别镇守京师四门。淘汰老弱病残,减去吃空饷的名额,如此改革后,城防军才尚且能用。

城防军归位,赵飞扬这才继续让羽林军投入训练,经过一次实战的演练后,赵飞扬觉得这支军队已经有了一个雏形!只不过羽林军数量仍旧太少,赵飞扬再一次下旨,继续招募士兵进入羽林军。

只不过这一次招兵范围扩大,从穷苦人家到神策军遗孤,但凡家世清白的,都可以进入军营,待遇分毫不差。

此前已经成军的,就称之为羽林左卫,后来招到的,则划入羽林右卫。

赵飞扬还更换了自己身边的禁卫队伍,从羽林左卫中挑选了一批身价清白、武艺高强的士卒,杜绝了自己身边可能还存在的卧底。

早朝。

这对赵飞扬来说是例行工作,臣子们汇报大事小事,或者因为各种事情扯皮,赵飞扬自己则站在一旁当裁判,实际上在早朝能处理的事情真不多,很多时候都是在浪费时间。

臣子们的议论让赵飞扬有些昏昏欲睡,就在他准备提前结束朝会的时候,一名禁军士卒从殿门外小跑进来,入殿后跪地奏报,“禀皇上,淮南节度使谴人送来一份贺礼!”

“嗯?”

“罗弘信这家伙搞什么?”

赵飞扬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看看这份贺礼是什么。罗弘信派遣的使者走进大殿,先跪下叩首,而后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匣子,“禀皇上,这是罗大人送给皇上的礼物!匣子里装的乃是反贼鱼守成的头颅!”

“这厮逃至淮南的时候,被我家大人带兵斩杀,随他一起的叛军也都尽数被诛!”

朝堂上,众臣大惊,一群人的目光全都放在匣子上,赵飞扬命令小太监在大殿上打开,果然看到了匣子里的鱼守成。

赵飞扬怎会不知,此事与罗弘信少不了瓜葛,如今他献上鱼守成的人头,无非就是想邀功而已。他所说叛军被尽数屠戮,赵飞扬是断然不信的,否则的话山贼们怎么会有神策军的令牌?而且对京师补防如此清楚?

“好!”

赵飞扬故意装作大喜的模样,“不愧是南唐的肱股之臣,早有罗爱卿出马的话,这些叛贼必定不敢造次!”

“赏!一定要重重地赏!”

“这大殿上还有一个左相的空缺,如今罗爱卿年事已高,镇守青州必然有心无力,干脆来到朕的身边,帮朕一起治理这天下吧!”

赵飞扬宣布这样的奖赏后,一群朝臣脸色变了又变,看向赵飞扬的目光中逐渐多出一丝敬畏。他们如何不知罗弘信的阳谋,只不过胜负未分,小皇帝没有决定的优势,他们怎么会站出来说话!

罗弘信此举无非是恶心小皇帝,借此邀功而已,如果只是正常封赏的话,小皇帝肯定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可现在小皇帝封赏罗弘信为左相,在名义上给予了罗弘信足够的尊荣,实际上又借此试探了罗弘信。

如果他敢来京师赴任的话,必定是有去无回的。罗弘信当然不会来,可这样封赏就没了,他敲诈小皇帝的美梦也就此破灭。

众臣一开始以为这小皇帝只会打打杀杀,如今仔细看来,这小皇帝绝对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消息传回青州,罗弘信气得破口大骂,若非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他一定会把宣旨的太监给剁了喂狗。

“竖子!”

“想让我去京师赴任?没那么容易!”

“告诉传旨的太监,我病了,去不了京师!”

传旨的太监还在半道上,京城的局面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清晨,唐辽边境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已经十多年未对南唐发起进攻的北辽,此刻不知怎的,突然袭击了南唐的军事重镇塘州。

塘州一破,北辽数万大军挥师南下,一路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只用了五天,就攻陷了南唐西北的大片土地,守军将领弃城而逃,使北辽大军一路杀到距南唐京师五十里的地方。

之所以北辽大军没有一路杀到南唐京师,是因为这中间隔了一条江,就是这一江之隔,暂时阻断了北辽大军的路。

掌管南唐水师的将领叫薛举,原是南唐军事重镇的将领之一,因不愿对宦官卑躬屈膝,所以被陷害贬官送到了水师,南唐水师平日里基本上无用武之地,送到水师几乎跟流放无异,然而没想到,就是这个阴差阳错的举动,却拯救了今日的南唐。

得知北辽大军一路攻进来的时候,薛举当机立断,命水师把江北的所有船支立即撤走,片帆都未曾留给北辽大军,还把江北的百姓们全都送到南岸,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不留下一滴粮食,让北辽大军后勤出现压力。

赵飞扬得知薛举的系列行为之后,立即下诏宣薛举觐见,他在御书房接见了这位才三十多岁的水师将领。

薛举面颊微黑,身姿挺拔如松,气势刚建如骄阳,只瞧上一眼,就能发现此人必是常年在军中历练的。一见到赵飞扬,薛举立即跪在地上。

“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薛爱卿平身!”

赵飞扬坐在龙椅上,一脸威严地说道。

穿越了这么久,如今的他心态早已发生变化,也在宦官们的教授下,愈发有帝王风范。

“薛爱卿,你刚从江北归来,前方军情如何?你快与朕讲讲。”

“禀皇上,情况极为不好。北辽大军已经在收集两岸的木材,准备打造船支择日渡江!”

赵飞扬一听这情况,脑袋立马就疼了起来。

他才穿越到这里没多久,就碰上了这一摊子事情!要不是有系统帮助的话,恐怕他早就已经嗝屁了!如今对方团战上高地打算推水晶,自己这边挂机的挂机,送人头的送人头,就凭自己手中的这支羽林军,如何能战胜对方数万大军?


羽林军在宣州城修整两日后,全军再度朝南方迈进,派出去的斥候早已探查到,罗弘信率领的淮南军也在百里之外集结,据斥候传来的消息,其中淮南军本部人马有三四万之余,新招募的士卒则有十万之众,不过这十万之众大多是没有甲胄的。

如此一来,十万之众不足为虑,短时间内罗弘信也不可能把他们训练出来。只是毕竟人数确实要占一定优势,这对羽林军而言是比较吃亏的,羽林军总共一万余人,面对十几万大军对方哪怕用车乱战,恐怕也足以消耗掉羽林军。

大军继续向前进发,到达上梁城外三十里外的时候,不得不暂时停下来。上梁城乃南方的一座坚城,依山而建,两侧皆是陡峭的悬崖,想从侧面攻入城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城墙高而雄伟,还是南唐先祖争夺天下时,在此处命工匠用夯土建造而成。

这样的城池,强攻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旦强攻必定损失惨重,羽林军可经不起那样的消耗。还有一种选择,倒是可以绕过这座城池进攻他的背后,可山路崎岖行军困难,一旦叛军在必经之路上设伏,肯定会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绕也不是,攻城也不是,这个难题摆在了羽林军面前。罗弘信的大军已经朝上梁城集结,此时驻扎在上梁城中的,乃罗弘信三子罗桓。罗弘信有五子三女,罗桓是唯一出色的儿子,从小跟随在父亲身边征战沙场,小小年纪就立下不少军功。

而今罗桓年龄不过三九,正是年轻气盛之时,在淮南军中素有威名的他,也是呼声最高的接班人,早有一大批将领暗中投靠了他。可罗桓并不是罗弘信最喜欢的儿子,罗弘信向来钟爱长子罗昂,罗昂乃嫡出,跟罗桓这种侍女出身的庶子可是不同。

因而罗弘信一直想把家主之位传给罗昂,至于更为优秀的罗桓,虽放入军中重用,却更多像是一个工具人似的。

此番罗桓镇守上梁城,断然不可能给赵飞扬一点机会,一旦叛军部众集合完毕,那时的车轮战可不是羽林军能承受的。

若是在淮南军大部队集合完毕之前,先一步夺下这座坚城,那么羽林军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反而可以借助坚城去消耗罗弘信的大军。

大军在三十里外安营扎寨,修筑防御工事。赵飞扬把羽林军的高级将领都叫入军帐中,还让赵虎跟王浪在一旁参与谋划。

“大家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将领们有说直接强攻的,也有说不行就绕过去的,各种奇思妙想都有,只是听得赵飞扬不断摇头。将领们想的这些办法他早就想过,其中一些大概率行不通,或许能行但费时耗力的。

尽管一开始就不指望将领们想出更好的主意,可赵飞扬还是想观察一下,如果有能指挥一军的将才或帅才,他绝不会吝啬提拔的。自己可是皇帝,总不能什么时候都带军出征,碰到一些小场面的话,完全可以让下面的人去做。

“既然你们都没想出更好的办法,那就听朕的!”

“现在马上下去休息,明日清晨我军攻城,到时候用抛石机给我往里砸,我只叮嘱你们一点,如果强攻不成的话,就迅速撤回!记住,攻城时要勇猛,撤退时也要有序,朕没让你们佯装溃败的时候,你们绝不能表现出溃败的模样!明白了吗?”

“属下明白。”

将领们不清楚赵飞扬的具体做法,不过皇帝指挥战斗以来,还未曾有过一次败绩,他们对皇帝早已经是习惯了服从,根本不会有任何质疑产生的。

众将领领到命令后,各自下去准备,这时候赵飞扬才跟赵虎和王浪布置任务。赵飞扬用任务币买了十五枚地雷,将它交给王浪,叮嘱一番后,王浪就迅速出了营。而赵虎这边,赵飞扬则让他集合三百名虎贲营士卒,准备出去执行任务。

赵飞扬真正想要做的,可不是什么趁着夜色攻入城中,经历两次失败之后,淮南军不可能还上这样的当。况且一种方法用上一两次就够了,再多就成了愚蠢。他真正的安排,是把淮南军给引到城外。

“罗桓是罗弘信最有可能的儿子,又有不少军方的将领拥护,如果我是罗桓的话,必然会想一战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拥护,跟嫡子争一争位置,万一来日攻入京师,那可不就坐了太子吗?”

“可罗桓此人久经战阵,想骗他出来必然没那么简单,唯一可以让他动心的,只可能是在他觉得羽林军战斗不弱,却又不过如此的情况下,他才可能冒着失败的风险追杀出来!”

“想这样做必然要让羽林军多攻几次城池,多失败几次,这样才能打消他的警惕!然后某一次攻城失利,羽林军佯装溃败,吸引罗桓带兵杀出来,只要他敢这样做,朕必定叫他有去无回!”

翌日。

朝阳才从远处的天际升起,上梁城外的喊杀声就响彻四周,羽林军穿戴好盔甲手持利刃,一些士卒推着攻城车和云梯,朝着上梁城冲杀过去。睡梦中的淮南军被惊醒,罗桓穿着一身精制铠甲在城楼上探查,发觉敌军来袭后,迅速带士卒反击。

“射!给我射死他们!一定不能让这些家伙爬上来。”

“弟兄们再坚持一下,再有一天时间,援军就会到了。到时候我淮南军十万之众,收拾这些人不过易如反掌。”

罗桓在城头上鼓舞士气。

可实际上,只有他才清楚,援军一日根本不可能到达上梁城,三日不多,五日恰好,这意味着守军必定要坚守五日才行。罗弘信当初一共留下了八千兵马,八千人守一座城池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上梁城因地势缘故,只有一面面临敌军攻击,而且敌军只有一万多人,想要短时间内拿下上梁城,除非是浴血奋战,否则的话断然不可能做到!一万多人如何浴血奋战?拿下上梁城后恐怕就只剩光杆司令了吧!


“报,朝廷刚击溃了北辽大军,韩知虎领几千人渡河逃走,不知生死.”

坐在太师椅上悠然饮茶的罗弘信,听闻士卒来报后,面色大喜,顿时召集所有麾下将官到帅营集合。得知主帅征召,军纪严明的淮南军将官不敢有丝毫懈怠,凡是有资格进帅营议事的,立即前去报道。

不多时,一群高级将官齐刷刷来到帅营,分列左右站于下方。罗弘信身披玄色铠甲,腰间挂着一柄长剑,昂首阔步走到上方,披风一甩,一股威武之气油然而生。

“老夫听闻探子来报,北辽大军已经败走,伤亡惨重。此刻正是京师兵力疲弱之际,我等即可前往京师,就小皇帝那点残余的人手,怎能挡得住我淮南军数万之众?”

“等拿下京师,少不了你们的荣华富贵,汝辈可愿随我出征?”

淮南军将官们齐刷刷跪倒在地。

“我等愿为大人誓死效忠!”

“好,清点兵马,准备三日的干粮,一个时辰后随老夫出发!”

淮南军大营顿时忙碌起来,不到一个时辰,全军就整装待发,为了节省时间,罗弘信连起兵祭天的仪式都省略了,即刻率领一万骑兵朝京师杀去。

一万骑兵浩浩荡荡从青州出发,官道上尽是马蹄的轰鸣声,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士卒们好似打了鸡血一般,想到即将被攻破的京师,还有未来的荣华富贵,一群人只盼望着能快一步到达。

镇南关。

一只信鸽在城关上落下,士卒抓住信鸽翅膀,翻转身子,从脚上绑着的竹筒中拿出纸条。

“将军,青州有消息传来。”

“讲。”

“探子说,罗弘信率领数万骑兵正朝京师的方向袭来。”

“什么?”

胡文昭猛然站起身,接过士卒手上的纸条,翻看一遍,额头上的汗水都在往下了流。不敢懈怠,立即命士卒们穿甲上阵,在城头准备迎战敌人。

“还好皇上早有预料,否则的话一旦被贼人攻破镇南关,京师必将危矣!”

“快,派人去京师禀报皇上。”

信使出发不久,胡文昭就在镇南关城头上,望见了黑压压的一批人马。清一色的重装骑兵,还高举着一面罗字旗,一看就知道必是淮南军来了!

“兄弟们,镇南关城池险要,易守难攻,叛军的骑兵在这里发挥不了作用,我们用不着担心,皇上会派兵来驰援我们的。”

一面鼓舞士气,一面拿出赵飞扬给的手榴弹,胡文昭知道这东西的厉害,一旦淮南军攻城的话,必定会用这东西让他们吃尽苦头。

——

皇宫中。

得到急报的赵飞扬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知道了!”便让人带报信的士卒下去休息,此时他正在下厨,找了宫殿外的一处平台,让侍卫们送来炉子和木柴,把铁锅架在上面,把生油烧开,各种调料炒香,最后再放一块火锅底料。

看着锅上不断翻滚的红油,赵飞扬把准备好的食材下进去,肉食偏多,蔬菜不少,总之不管这个时代有的还是没的,都给放了进去。反正有系统,买菜可是真不花钱。

郡主萧秀凝坐在一旁,双手被绳索捆住,两名侍卫还持刀看护着她。被下令带进皇宫后,萧秀凝就来到了这里,亲眼见证了赵飞扬下厨的各个步骤。

作为郡主的她看傻了,这几乎颠覆了她的认知,皇室贵胄可是没人下厨的,这在大家看来是下人才会做的事情,却不料眼前的南唐小皇帝很是痴迷,也很是擅长。

饿了许久的她早已饥肠辘辘,闻到铁锅上散发出的浓浓香气时,忍不住咽了好几次口水,连肚子都抵挡不住诱惑叫个不停。

萧秀凝有些难为情,脸色红润低下头不去看铁锅上的食物,却时不时用余光去瞟上一眼。

“想吃吗?”

赵飞扬问。

“不用假惺惺的,我不饿,我就是从这里跳下去也绝不会吃你这狗皇帝的任何食物!”

赵飞扬听到郡主的话笑了,捂着肚子差点儿笑倒在地,郡主让他想起了后世的一个梗,也让他开始期待郡主的表现,毕竟,这世界上没人可以逃脱真香定律!

“不吃算了,朕一个人吃好了!”

拿出小碗放入香油,加些许芝麻,洒上切碎的小葱香菜,来一点花生碎,再加一点锅中的红油,搅拌两下,料碗就顺利搞定。

从铁锅中夹出一片火腿肠,放入碗中轻轻蘸上两下,送入嘴中只觉得味蕾全部打开,一股麻辣鲜香的味道彻底散开。赵飞扬满足地吞下火腿肠,抬起头就发现郡主萧秀凝那幽怨的眼神,还有一旁侍卫们掉得老长的哈喇子。

“别那样看着朕,朕不过就是想请你吃点东西,再问你一些事情而已!不会让你给朕侍寝的,当然,你要是有需要的话,朕也不会拒绝。”

“呸!谁要给你侍寝!”

赵飞扬命令侍卫们把萧秀凝放开,再把调好的料碗给她,教萧秀凝怎么去品尝这些东西!这个时代可是没有火锅的,连辣椒都没有,更何况那么多的香料。

萧秀凝小心翼翼夹起一片火腿肠,尽管不知道是什么,还是学着赵飞扬刚刚的样子,蘸一下料碗送入嘴中。

许久,萧秀凝才一脸满足地回过神来,忍不住说了两个字:“真香!”饿了许久的她再也顶不住饥饿,开始大快朵颐起来,赵飞扬也劝她不要客气,还给她的碗里夹菜。

“小皇帝,你就不怕罗弘信的人攻破镇南关吗?”

萧秀凝终于开了口,主动谈起了赵飞扬感兴趣的话题。

赵飞扬往嘴中送入一口毛肚,淡淡回应道,“这有什么害怕的?罗弘信不是那么随便的人,如果他发现镇南关短时间难以攻破的话,他一定会退回去的!这老狐狸可是比谁都谨慎!”

郡主萧秀凝点点头。

“那我告诉你,南唐京师兵力空虚的消息是罗弘信传给北辽的。”

“我知道啊!”

“朕找你来不是问罗弘信的事情,不过是想问问北辽的风土人情!此番北辽攻入我南唐境内,可没少残害我南唐的百姓,等我南唐恢复元气之后,怎么也要去北辽境内逛一逛,有来有回这才是待客之道!”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