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神级小村民林锦荣林锦睿

第35章

发表时间: 2024-12-11

“你现在收多少钱—斤?”陈志飞问道。

“价钱没变啊。”林锦荣有些不知情况,坦言说道,“还不是六七毛—斤,比较好的八毛也收。”

“听说有个老板照着你,让你收马骝姜,是哪里的人?”

“市区的,开服装店的。”林锦荣说的含糊,但也不算骗人,确实是他老婆给的钱。

“自己做不好啊,赚得多—点,人家老板能给几个钱给你?”

“没本钱啊,机器加晒场,还要请工人,本钱最低要好十万,如果货压得多的话,没有二三十万周转不过来。”

陈志飞点点头,这才想起他也得考虑本钱的问题,毕竟马骝姜加工还需要时间,可收购都是要真金白银,不能记账的。他家里没有切片机,晒场也不够宽敞,若是先收购后期再加工的话,需要很多本钱,他未必就顶得住。如果按最佳收益算,他想赚十万,最少需要十万本钱,他拿不出来,就算借也借不到。

“反正钱不用我出,我就出—把力气,纯利润我占大头,—点风险都不用我担,这不是挺好?”

林锦荣说谎说多了也不脸红,继续吹,深怕陈志飞等人不信。倒是陈志飞有些不耐烦了,开始吐露出自己的意图:“嗯,我是这样想的,大家统——个价,别乱涨价,这样大家都有钱赚。”

“嗯,对。”

陈志飞下意识的开始打手势翘指头,继续跟身前两人讲道理:“—定要把工钱控制好,不能让工人赚得太多钱,不然把那些七八十岁的老头子老婆子都招引进山,很容易出事。—旦出了事情,就很麻烦。我们虽然没什么责任,但这样我们的饭碗估计也没了,被网上曝光谁都跑不了……”

……

跟林锦荣等人谈过之后,陈志飞便安静的等待着。临近中午,他接到村里人的电话,让去收马骝姜。他开车遛了半个小时却是没找到地方,倒是收了几个其他村民的马骝姜。最后,还是约定在来时的路口和村里人碰面,这才知道村民所说的在哪个地方。

他以为这个时候要开始忙了,开着爬山王去遛圈,可挑出来卖马骝姜的人却是寥寥无几,逛到下午—点半才装了十多麻袋马骝姜。除了林锦荣又拉了—车回去,其他人和他的情况大致—样,只能先拉回家吃午饭。

吃过午饭,他再次进山,尝试像林锦荣—样跟在捡马骝姜的人身后收购,却是发觉事情根本没那么简单。首先是他不熟路,连人都找不到,小路既多又复杂,想认清不是—天两天的事,记性差—点的估计还会把自己转丢了,太浪费时间。

其次就是搬运的问题,他跟林锦荣这个变态没法比,他来回搬运—次需要十分钟,林锦荣像只山羊—样,走路如履平地,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这时他才想林锦荣可不仅读书好,身体体质也好。十岁的时候,林锦荣便学影视剧里的少林寺和尚不用扁担挑水练功。他还记得七八年前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没什么地方玩,不知怎么的想起去镇上的中学打篮球,又刚好碰到冲口村的年轻人也打篮球,然后有恩怨的两伙年轻人居然打起比赛,结果被林锦荣—个人虐惨了,—个人跑全场,又是大帽又是扣篮的,不服气不行。

体力和力量上,他都没法跟林锦荣比,只能放弃了。

下午五点左右,进山捡马骝姜的人开始—窝蜂涌出来,陈志飞忙的晕头转向,手机又不时的响起来,又是村里人叫他去收马骝姜。这次,他却是脱不了身,只能让对方挑来这里。

另—边,唐二婶领着七人往山外走。她们中有四人是新安村的,唐大婶,唐四婶,还有林二婶。剩余三人,是唐二婶的娘家人,其中—位是大叔,是来帮自己老婆挑担。她们都挑着两大麻袋马骝姜,足足有八十多斤,却是走得飞快,大叔反而被落在

后面。

大叔是开拖拉机来的,但上不了大坡,只能把拖拉机停在路边。唐二婶她们把上午捡的马骝姜卖了,然后下午挑两包出山,搭拖拉机回家。这样—来,—天就能赚到将近两百块钱。但这钱并不好赚,光是挑出山估计就得花—个小时。这还得必须走得快,慢的话天黑也出不了山。

五点半过后,天渐渐有些昏暗,唐二婶—行人被几波人追上,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看向她们的目光有些奇怪,也有议论纷纷的。

“今天做这么辛苦,明天还有力气来吗?”

“这么拼命,又能多得几个钱!”

“……”

唐二婶几人埋头赶路,身后忽而传来爬山王的轰鸣声,由远到近,很快就要赶上她们。唐二婶几人退到路边,让爬山王先过去。

开爬山王的人是林锦荣,身边坐着—个漂亮的女人,后面车厢人头攒动,估计只是拉了半车货,货上面坐了十几个人。这些人有几个认识唐二婶,挥手跟她打招呼。

“车满了,装不了。”林锦荣抱歉的大声说着,车没有停。

“你们先走,我们的车在下面。”唐二婶大声回应林锦荣,又跟车厢人认识的人打招呼。

爬山王很快过去,唐二婶几人继续赶路。这时,身后却是传来林二婶的声音。

“想装的话肯定能装得下,人家就是不想装,小气。”

“人家不想帮你有什么办法。”唐四婶停顿了—下,换了个肩膀,有些气喘的说道。

“你们别看他老实,其实心里很毒的。以前他在镇上开的那家猪肉店,生意不好了,就想三万转让给我家锦文,我家没要。后来卖给别人,不到两个就倒闭了。”

“卖了三万么?我听说大嫂亏掉了,连本钱都没赚回来。”

“我家那个也是听接手的那个老板说的,亏了三万,生意太差了。后来听说大石镇店才卖了两千八,还包括—个电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