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小说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宁夕盛谨言)

小说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宁夕盛谨言)

初点点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中秋后,天气尚且温暖,湖边的垂柳先枯了叶。晨风微凉,浮叶摇摆而下,在青石板地面上铺了一层金黄。宁夕早起时,先在院子里练一个小时的拳脚,练出一身大汗去洗澡,才吃早饭。日子又恢复了安静。宁夕每日早饭后去老夫人的院子,坐一会儿。老夫人把厨房上的账本交给了宁夕。“……你先试试,吃力就告诉我。”老夫人笑道。宁夕平时需要打理自己的陪嫁,会看账,不需要特意教。“我会尽心的,姆妈。哪里不懂,我再来问您。”宁夕说。她不需要管厨房的采办、人事安排,只需要看着账目,对一对每日的出入即可。这是非常小的活。宁夕知道,老宅的库房账本和对牌,都在三姨太徐雪慧手里。和徐雪慧的差事相比,宁夕这个督军夫人接到的活,真是“鸡毛蒜皮”。这点鸡毛蒜皮的得到,还是因为盛谨言的...

主角:宁夕盛谨言   更新:2024-12-12 11: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宁夕盛谨言的其他类型小说《小说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宁夕盛谨言)》,由网络作家“初点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中秋后,天气尚且温暖,湖边的垂柳先枯了叶。晨风微凉,浮叶摇摆而下,在青石板地面上铺了一层金黄。宁夕早起时,先在院子里练一个小时的拳脚,练出一身大汗去洗澡,才吃早饭。日子又恢复了安静。宁夕每日早饭后去老夫人的院子,坐一会儿。老夫人把厨房上的账本交给了宁夕。“……你先试试,吃力就告诉我。”老夫人笑道。宁夕平时需要打理自己的陪嫁,会看账,不需要特意教。“我会尽心的,姆妈。哪里不懂,我再来问您。”宁夕说。她不需要管厨房的采办、人事安排,只需要看着账目,对一对每日的出入即可。这是非常小的活。宁夕知道,老宅的库房账本和对牌,都在三姨太徐雪慧手里。和徐雪慧的差事相比,宁夕这个督军夫人接到的活,真是“鸡毛蒜皮”。这点鸡毛蒜皮的得到,还是因为盛谨言的...

《小说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宁夕盛谨言)》精彩片段


中秋后,天气尚且温暖,湖边的垂柳先枯了叶。晨风微凉,浮叶摇摆而下,在青石板地面上铺了一层金黄。

宁夕早起时,先在院子里练一个小时的拳脚,练出一身大汗去洗澡,才吃早饭。

日子又恢复了安静。

宁夕每日早饭后去老夫人的院子,坐一会儿。

老夫人把厨房上的账本交给了宁夕。

“……你先试试,吃力就告诉我。”老夫人笑道。

宁夕平时需要打理自己的陪嫁,会看账,不需要特意教。

“我会尽心的,姆妈。哪里不懂,我再来问您。”宁夕说。

她不需要管厨房的采办、人事安排,只需要看着账目,对一对每日的出入即可。

这是非常小的活。

宁夕知道,老宅的库房账本和对牌,都在三姨太徐雪慧手里。和徐雪慧的差事相比,宁夕这个督军夫人接到的活,真是“鸡毛蒜皮”。

这点鸡毛蒜皮的得到,还是因为盛谨言的另眼相待:中秋节能被宁夕请动、肯带着宁夕出去玩。

宁夕知道这条路难走,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走通的,故而她也没泄气。

她高高兴兴接了。

“夫人沉得住气。”老夫人身边的管事妈妈说。

宁夕接到账本时,眉头都没蹙一下,没有半分不满。

谁都知道她被轻待了,包括老夫人自己。可宁夕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悦。

老夫人:“她到底出身大户,懂进退。”

“这个夫人不错的。比起什么苏小姐、姚小姐甚至江小姐,夫人有韧劲、有学识。”管事妈妈又道。

老夫人颔首。

“先看看吧。”老夫人道,“我真是不敢做指望。万一她是第二个阿慧,今后老宅如何安顿她,我也是很头疼。”

徐雪慧原本是盛谨言十几岁从外地带回来一个小班长的孤女,她父亲牺牲了。

是替突袭的时候,主动替盛谨言趟了雷。

战场牺牲是常事,可这个小班长的牺牲是盛谨言决策失误,他过意不去。

盛谨言对徐雪慧不错,特意叮嘱母亲好好安顿她。

老夫人和儿子关系紧张,就想通过徐雪慧拉拢儿子。

她一再对徐雪慧很好。

而徐雪慧,慢慢把老夫人看得比盛谨言重要。

盛谨言察觉到了,从此冷待了她。哪怕把徐雪慧给了他做姨太太,他冷却的心也没暖过来。

好好的桥梁,变成了废棋。

老夫人还是很疼徐雪慧的。养久了,有感情,而徐雪慧聪明温柔又能干,她做事老夫人很放心。

如今呢,宁夕在老夫人和盛谨言之间,勉强可以说得上话。

老夫人又担心日久生变。

宁夕总站老夫人这边,盛谨言也讨厌她,从此不肯多听她讲一句话,她也废了。

儿媳妇成为废棋,和三姨太又有什么不同?

老夫人已经有了徐雪慧做帮手,她不太需要宁夕,到时候她们俩如何安置,又谁大谁小?

“……老夫人,您想得太长远了。其实,夫人和三姨太不一样的。”管事妈妈说。

老夫人:“你觉得她更有能耐?”

“不是的。”管事妈妈压低声音,“等下次督军和宁师座交锋,说不定整个宁家都……到时候,督军也不会放过夫人的。”

老夫人没想到这层。

她猛然打了一个寒颤。

的确,她想多了。徐雪慧是督军老部下的女儿,她父亲对督军有恩,盛谨言怎么讨厌她,都会养着她。

宁夕却不同。

也许过不了多久,世上就没有宁家,也没有宁夕这个人——盛谨言做得出来!


“那她为何见红?”宁夕不解,“真是落胎?”

“大夫不敢保证;家里有经验的老妈子们,也说不明白,只是说有这个可能。”曹妈道。

宁夕:“最后怎么定的?”

“三姨太的癸水—向很准,距离下次癸水还有十天。因此,断定她是怀了,被二姨太—脚踹落了。”曹妈道。

宁夕:“……”

这个结论,其实有点轻率。哪怕没怀过孕,宁夕也知道—个胎儿的萌芽没这么快。

既然胎儿连萌芽的时间都没有,怎么会落胎?

落之前,至少得有个胎。

三姨太这个“胎”,到底有没有,因为时间上太玄妙了,谁也没敢十分明确肯定或否认。

老夫人认定是落胎,那就这么定了。

有时候,真相不重要。

“繁繁嚣张过了头。”宁夕说,“不管真假,三姨太怀的是督军的孩子,就连我都没资格擅自处理,她更没资格动手。”

曹妈:“是啊。”

“老夫人这次是怎么处理她的?”宁夕问。

曹妈:“还是关起来,等督军来发落。”

“督军怎么说?”

“督军还没来。”曹妈道。

宁夕:“……”

两个姨太太,—个落胎、—个被关押,盛谨言却是两天都不露面。

宁夕有点急。

因为他再不来,宁夕的病就得好了,她需要出面。

老夫人关着繁繁,而不是利用徐雪慧的落胎直接杀了她,就是知道盛谨言惹不得。

但可以借刀杀人。

宁夕就是那把刀。

她是督军夫人,有虚名、无实权,老夫人不耗尽她最后价值都不会罢休——老夫人非要娶宁夕做儿媳妇,就是为了这事。

“……盛家这些人,—个个吃人不吐骨头。”曹妈也替宁夕急。

宁夕沉吟:“再等等,看督军这两天来不来。”

“他要是还不来呢?”

“我会亲自登门去求他来。反正我不能处理,这中间关乎盛家的子嗣。”宁夕说。

说到这里,她脸色—紧。

若非不得已,她不想走这—步,宁夕不想见盛谨言。

就在宁夕和曹妈说完这件事的半个小时后,老夫人那边的管事妈妈,给宁夕送了—份鸡汤。

“老夫人知道您还病着,给您补补身子。您的病好点了吗?这几日吃药了吧?”管事妈妈问。

宁夕接了食盒:“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多谢姆妈关心。”

不好也得好,老夫人就等着她去当刀。

宁夕深吸—口气。

“明天我得露面了。”宁夕道,“再不露面,老夫人会亲自来找我。”

她在心里设想几个处理办法。

每—个处置,宁夕都反复推敲,尽可能不要给自己留下隐患。

令人意外的是,这天傍晚,盛谨言终于来了。

听说他和老夫人在正院吵了—架。

母子俩说话都不中听,管事妈妈把佣人们都遣出去,没人知道他们吵了什么。

吵完了,盛谨言又把繁繁接走了。

宁夕大大松了口气。

烫手山芋终于被盛谨言接下,宁夕不需要左右为难了。

曹妈反而说:“不怨两个姨太太之间这样你死我活。督军和老夫人,—人偏心—个,让两位姨太太各有靠山,她们才有底气闹。”

宁夕:“只我们是没有靠山的人。同情她们,先同情我们自己吧。”

督军夫人,听着显赫,实则两头无着落。好事轮不到,坏事全背锅。

宁夕被盛谨言骂完,又要被老夫人当枪使。哪怕“病了”,也只能病两天。再不起来,老夫人就要发脾气。

谁有她难啊?

别馆的客厅,—盏水晶灯枝盏繁复,把光铺满宽大的室内,照得客厅墨绿色丝绒沙发微微泛光。


宁夕的婚事,定在半个月后。

她至今没有和未婚夫盛谨言见过一面。

盛谨言是子承父业。两年前他父亲去世,他接手军队。北方政z府为了安稳局势,封他为华东四省大都督。

他今年二十五,比宁夕大四岁。

幼时,时常听兄长们谈论盛谨言,叫他少帅。

少帅是大帅长子,混不吝,时常把大帅气得半死,隔三差五就要揍他一顿。

而后,宁夕留洋镀金。

等她再回到苏城,盛谨言已经身居高位。

他很忙,宁夕又不爱出门,一直不曾见过。

他与苏月儿轰轰烈烈的感情,倒是听过;他房里两个厉害妾室,也有耳闻。

宁夕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他牵扯上关系。

造化弄人。

“……两个庄子,你得去瞧瞧,和管事见一面。”母亲再三催她。

她的婚事定得很急,但宁家准备却一点也不敷衍。

宁夕是宁家三个房头唯一的女孩儿,在一众亲兄弟、堂兄弟中格外受宠。她的陪嫁,祖母从十年前就在准备了。

她陪嫁有六个庄子、六间铺子,经营得都不错。

婚前,她应该先去看看这些产业,偏偏她懒。

她懒,祖母与母亲又纵容她,只选了两个要紧的,让她去掌掌眼。

“好。”宁夕点头,“我自己开车去。”

祖母沉下脸:“要做督军夫人的人,自己开车像什么样子?”

宁夕在伦敦念书的时候,学会了开车,时常周末带同学们出去玩。

她回来后,家里也有小汽车,却禁止她开。

在家里人眼中,开车大概像驾马车一样,不够体面,不是闺阁千金该做的。

“……让她任性一回。等出嫁了,再无机会。”母亲却说。

祖母一阵心疼,不再阻拦。

宁夕得到了开车机会,立马出门。一个人也不带,在副驾驶座放了两杆长枪、口袋里装一把短枪。

官道平稳,宁夕出城不到半小时,前面有人招手拦车。

是穿军装的人。

她父亲是宁师座,苏城的驻军都认识,宁夕不怕。

她靠边停了车。

穿军装的人,是个副官,小跑到宁夕的驾驶座这边。

瞧见了她,微微吃惊:“这……你、你开车?”

宁夕:“对。你拦车可是有事?”

副官回神:“小姐抱歉,我们的汽车没油了,您车上装柴油了吗?”

宁夕加满油出来的,故而摇摇头:“我没有多预备。”

副官:“打扰您了。”

他很是为难。

宁夕:“确定是没油,还是你猜测没油?”

副官微讶,挠挠头:“发动不了,应该没油了。”

宁夕回来就发现,苏城的车子普遍烧柴油,很容易堵塞发动机。

“可介意我看看?”她问。

她习惯了自己开车,无师自通也学会了简单修车。

“您会啊?”副官犹豫了下,“您稍等,我请示一下。”

他跑回自己汽车。

简单说了几句,他又回来,“小姐,您如果会的话,劳烦帮我看看。如果真没油了,还要再麻烦您。”

宁夕颔首。

她下车,朝那边走过去。

从汽车的前挡风玻璃看进去,后座一个男人,正闭目养神。

车厢里光线淡,拉了车帘,只能瞧见浅浅轮廓。

宁夕与副官交谈,打开了车前盖。

她用巾帕包裹了手,随意摆弄几下。

“有油的,应该是堵塞了。”宁夕说。

副官微喜:“您会修?”

“我试试。”宁夕道,“你车上有手套吗?”

副官说有,很快拿了一副白手套给她。

简单的油路堵塞,宁夕时常处理这样的故障,很快弄好了。

“你去试试看,应该能发动……”她直起身。

不知何时,汽车旁站了一个人。

三月下旬的阳光明艳,官道两侧柳条款摆,娉婷婀娜,穿过柳枝落地的阳光碎芒璀璨。

男人一袭军装,德式的,英武漂亮,胸前穗带曳曳;勋章簇新明亮,光洁闪耀。

他站得笔直,双腿微微打开,锋利似刃。

宁夕抬眸,对上了他的眼。

肌肤深,广额高鼻薄z唇,一双眼瞳仁黢黑,深不可测。

表情倒也不严肃。

他看宁夕,宁夕也看他。

两人目光相触,见宁夕丝毫不退缩,他主动开口了。

“小姐会修车?”

“小故障会,大的问题不会。”宁夕回答。

“难得。”他淡淡说,嗓音醇厚低沉。

副官去试了汽车,能点火,大喜。

他复又过来:“多谢小姐。小姐怎么称呼?”

宁夕笑了下:“不用客气。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她又冲男人点点头。

男人也点头示意。

宁夕上了汽车,指尖沾了点柴油,她寻个帕子擦干净。

擦拭的时候,宁夕又略微走神,一个人坐了好半晌,这才发动了汽车。

这么一耽误,她去庄子上迟到了一小时,管事等着焦虑不已,生怕她在路上出了事。

“……督军,现在年轻小姐这么厉害?不仅会开车,还会修车。”路上,副官程阳忍不住絮叨。

盛谨言仰靠在后座,双腿交叠,饱满肌肉把军裤撑得很紧,线条利落似箭。

“她是留洋回来的。”盛谨言道。

副官程阳微讶:“您认识她?”

“看她装扮。”盛谨言嫌弃副官愚蠢。

女郎穿咖色长裤、白色衬衫,外面罩一件深咖色马甲,全是洋装。

也类似骑马装。

衣衫紧,腰身盈盈欲折,很彰显身段,老式女子不敢这么穿;裤脚又扎紧,不管是开车还是骑马,都很利索。

“她长得也漂亮,声音好听。”副官程阳又说。

身段儿好;声音柔婉清涓,如早春初暖时樱花枝头的黄莺。

盛谨言:“发什么浪?好好开车。”

副官闭嘴了。

他家督军最讨厌留洋女郎。说她们一个个吃了洋墨水,学了歪心思,崇洋媚外,把老祖宗的东西一股脑儿都否定了。

而督军最恨的,是老夫人给他选了个正妻,居然也是留洋千金。

汽车进了城,在岔路口,副官又问他:“督军,回老宅还是去督军府?”

盛谨言的督军府是官邸,并无家眷同住。

他的爱妾繁繁住在别苑。

他接替了父亲的位置后,他母亲搬去了老宅。

老宅重新修缮过了,苏式园林,占了偌大地方,大园子里十几个小院子,或精美古朴,或时髦新派。

他母亲还把三个叔叔全家都接过来同住,一家主子、佣人三四百人。

热闹却不拥挤、复杂却不繁琐。

“先回督军府。”他道。

副官:“可老夫人说……”

“你是老子的副官,还是老夫人的副官?”盛谨言不耐烦踢了一脚驾驶座,“回督军府!”

副官不敢再多嘴,开车直接回督军府去了。


哪里还需要平衡?

“他真是……造孽。”老夫人一时心灰,“我怎么生了他?”

管事妈妈宽慰她半晌。

宁夕拿了账本回去,不喜不怒,认认真真当功课做。

她身边的曹妈妈想说话,被宁夕压住了话头。

宁夕:“什么都别问。大事是大事的做法,小事是小事的做法。”

曹妈妈等人不敢说话了。

徐雪慧院子里的佣人,也听说了这件事。

“……老夫人最疼的还是您。‘督军夫人’只是拿了厨房的账本,对牌没有给她。”

徐雪慧正在梳头。

她安安静静听着,梳子一下下从她的青丝流淌。

她听着佣人向她“报喜”,又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脸。

她有张很动人的脸,五官明艳喜人。

“是夫人漂亮,还是我漂亮?”徐雪慧突然问。

佣人一愣:“您自然是最漂亮的。不管是夫人还是二姨太,都比不过您。”

“撒谎。”徐雪慧淡淡说。

佣人:“……”

“宁夕长得好看。”徐雪慧说。

徐雪慧一直觉得繁繁很美,又妖娆妩媚,她不及繁繁。

可宁夕站在繁繁旁边的时候,愣是把繁繁比了下去。

宁夕身上,有世家用底蕴、金钱和宠爱培养出来的高贵感。这种高贵,刻在她骨子里,稍微不经意就流露几分。

如此气质,繁繁和徐雪慧都比不上。

“我没觉得夫人哪里好看,普普通通的。就是个子比较高。”女佣说。

徐雪慧听着,轻轻叹了口气。

若说先来后到,徐雪慧排在第一。

她在盛谨言身边时,还没有苏月儿,更别说繁繁。

结果呢,每个人都比她占优势。她小心翼翼、处处忍让,反而每个人都可以踩在她头上。

已经是民主政z府了,外面青帮、洪门的大佬、一些商户,全部都是几房太太,不分妻妾。

徐雪慧又得老夫人器重,帮衬管家。

还以为分家后,她是三夫人。可到头来,也只是个三姨太。

本不该这样的!

徐雪慧把梳子放下,对镜沉默了好半晌。

女佣心中七上八下,怕她发脾气。

“姚小姐好久没来做客了。”徐雪慧突然开口,却是转移了话题。

女佣舒了口气,顺着她道:“是啊。”

“请她来。”徐雪慧说,“姚小姐这个人,有趣得很。”

而且,姚文洛和宁夕有仇。

中秋节在老宅门口发生的事,老夫人已经知道了,徐雪慧也知道了。

旧恨新仇,姚文洛应该恨极了宁夕。

“是。”

“别用我的名义请,就说阿殷请她。最近阿殷的钢琴练得不太好,请姚小姐来指点几分。”徐雪慧说。

女佣再次道是。

上午无事,宁夕在家看书。仲秋阳光温暖不燥,落在阳台外,一株芙蓉被晒出淡淡红润,娇羞可掬。

有人敲门。

女佣开门,宁夕听到女子轻快活泼的声音:“宁夕人呢?”

宁夕放下书,站起身拿了件长流苏披肩,缓步下楼。

一楼客厅,姚文洛正坐在沙发里,悠然自得,喊女佣给她沏茶。

“姚小姐,如果我没有记错,我不曾请你来吧?”宁夕走到了楼梯蜿蜒处,便开口。

长流苏摇曳,又被身后长窗的阳光一照,她似披了一身金芒。

姚文洛微微眯了眯眼。

“我来看望老夫人和长殷,顺道看看你。不欢迎我?”姚文洛挑了挑眉。

宁夕缓步下来,不咸不淡拢了下披肩:“我和姚小姐好像不熟。”

姚文洛笑了笑:“宁夕,你干嘛这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咱们不打不相识,我是很愿意和你来往的。”

又笑道,“阿裕像我亲哥哥,而你已经嫁给了他,往后你也是我嫂子。一家人别见外。”


盛家老宅人员不复杂,可感情不深,一个个鬼精。

不知是谁说,老夫人让宁夕去请盛谨言回来过中秋,结果宁夕进不去督军府大门。

偏偏宁夕为了拔高自己,说“请动了”。

眼瞧着要开席,盛谨言不露面,摆明了是宁夕吹牛。

好事之徒别有用心,对着宁夕挑衅。

——让宁夕不舒服,自然有其他人开心。

堂弟媳妇脑子转得快,率先开口,做马前卒。可万万没想到被盛谨言听到。

盛谨言出了名的坏脾气,当场挤兑她。如果她要辩解,盛谨言估计得拿出马鞭抽她一顿。

“……裕哥,姆妈还在梳妆,她一直等您。”三姨太迎上盛谨言,笑容满面,“您能回来过节,姆妈一定很开心。”

盛谨言对上这么一张笑靥如花的脸,表情却没动。

他的视线越过三姨太肩头,看向宁夕。

宁夕嫁人后,一改之前爱穿洋装的习惯,总是穿旗袍。

她高挑,身段不错,旗袍穿得比旁人多几分矜贵高雅;肌肤白,唇小而饱满,似枝头熟透的樱桃。

盛谨言看完了,平淡收回视线:“走,去请姆妈来吃饭。”

“好。”搭话的是三姨太徐雪慧。

盛谨言推开她:“没说你。”

他直直看向宁夕。

老宅的人几乎都在这个宴会大厅。盛谨言一来,目光全在他身上,也侧耳听他说话。

宁夕亦然。

她不太确定:“我吗?”

盛谨言:“磨蹭什么?”

宁夕两步上前,想和盛谨言并肩而行,他已经先走出去了。他个高腿长,走得极快,好在宁夕不是娇滴滴的千金,能跟得上。

出了宴会大厅,往西边拐过一处竹林,再穿过人工湖面上唯一的长桥,就是老夫人的院子。

盛谨言在前走,宁夕小跑着跟上他。

“你平时也不怂。别人说你,快要指着鼻子骂,你不还嘴?”盛谨言语气里有几分不悦。

他的怒气还没有完全散去。

宁夕不愿意触霉头,偏偏被他点名跟随,耐心解释:“她没直接骂。”

“委婉骂就行?”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我是督军夫人,这老宅迟早都是我主持中馈的。

当家主母,要有威望,也需要有容人之量。和弟妹磕磕碰碰,损的是我。姆妈知道了,也会觉得我小气。”宁夕说。

盛谨言剑眉轻轻一蹙:“你好歹留洋过的,怎么比内宅这些女人还老旧?”

“规矩是相通的,跟新思潮没关系。”宁夕道。

盛谨言表情不辨喜怒。

他没有继续和宁夕说话,快步穿过了长桥,到了老夫人的院子门口。

老夫人早已得到信,知道盛谨言回来了,特意在院子里等着。

“姆妈。”

母子见面,客气有余、亲切不足。

老夫人才四十五六岁,风韵犹存。只是穿戴很肃穆,全是宝蓝、深紫这样显老的颜色,拼命想把自己当个老封君。

“……最近忙吗?”老夫人问。

她似乎想要发点牢骚。

可看着儿子这张冷脸,她的话又咽了下去。

盛谨言慵懒坐在沙发里,口吻漫不经心:“忙啊。”

老夫人:“那你注意身体,平时多休息。”

“您也不是很在乎,何必假惺惺?巴巴叫我来吃饭,还要特意来请您,耽误时间。”盛谨言说。

他真刻薄,说自己亲妈“假惺惺”。

老夫人气得脸色发青。

宁夕赶紧打缓和:“姆妈是想和儿子能有机会单独说句话……”

“也不缺这么一个儿子。”盛谨言没等宁夕把场子救回来,继续火上浇油。

老夫人还有个儿子,在国外念书,是盛谨言的同胞亲兄弟。

这事宁夕听家里兄长们提过一点:盛家二少从小受宠,父母更偏疼他,他舅舅也帮衬他。

后来盛谨言和他亲舅杠上了,不顾父母反对,硬是杀了他。他舅舅去世后不久,他弟弟就出国留学去了。

可能母子关系紧张,也跟这件事有关?

“可在跟前的,就这么一个儿子嘛。”宁夕说。

她不太了解盛谨言的忌讳,没敢贸然说什么“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儿子都一样重要”这种煽情的话。

煽情,也可能踩雷。

她就实话实说,不顾老夫人难看的脸色、盛谨言吊儿郎当的态度,继续说:“督军是大家主,过节您不来,别说姆妈,就是我们也没了主心骨。”

老夫人神色慢慢缓和:“平时也不会叫你的,这不过节吗?”

“我这不也来了吗?”盛谨言道。

宁夕:“……”

跟他们母子相处一分钟,宁夕老十岁。

要是将来她儿子敢这么顶撞她,她大巴掌抽死他。

他们这边说着话,三姨太徐雪慧和小姑子盛长殷赶了过来。

宁夕暗暗舒了口气。

徐雪慧是解语花,她既了解老夫人、也了解盛谨言,更清楚他们的矛盾,她比宁夕适合做调解者。

“姆妈,要开席吗?”徐雪慧问。

老夫人站起身:“走吧。”

一行人起身,老夫人和徐雪慧走在前面,盛长殷走中间,宁夕垫后。

盛谨言居然也和她一起,落在后面。

“……你刚刚挺会说话。”盛谨言低声说。

宁夕没搞懂他这是讽刺还是夸奖。

她一并当字面意思理解:“多谢督军。”

“给你点甜头。等会儿我先走,送你回娘家,今晚可以不用回来住。”盛谨言说。

宁夕脚步一顿。

盛谨言也停下脚步:“怎么,不想回去过中秋?”

宁夕认真看向他的眼。

月色洒满了湖面,夜里亮如白昼,他被琼华镀上了银边的面容格外英俊,眼眸安静。

没有生气,也不是试探。

宁夕:“可以吗?”

“你说了我是大家主。我说可以就可以。回头姆妈不高兴,你就说去我的别馆过夜了。”盛谨言道。

宁夕愕然。

他哪个别馆?

养着繁繁的那个?

盛谨言似乎猜测到了她心思,啧了声:“老子穷酸到只有一处别馆吗?”

宁夕:“……”

直到这会儿,她心情好了很多。

她的确想回家。

尤其是圆月当空、中秋盛景,她希望可以陪在亲人身边。

宁夕真诚又说了句:“多谢督军。”

比方才那句诚恳很多。

盛谨言:“我赏罚分明。你做得不好,我会骂;你做得好,我自然也会赏。对事不对人。你别多想,徒生闲心。”

宁夕:“……”

上次失误,他认定宁夕想要勾搭他,时刻表明立场,叫她死心。

她有点想撞墙。

他们俩说话的时候,老夫人一行人已经过了长桥。

立在桥头,徐雪慧停下脚步,远远喊:“裕哥?”

盛谨言遥遥点了下头,抬脚走了;宁夕忙跟上,脚步比方才轻快了很多。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