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已经帮助了无数年轻艺术家,那些曾经迷失在痛苦中的人,也因为这份支持重新找到了方向。每当有人问她创立基金的初衷,她总会温柔地回答:
“因为有人曾用画为我点亮生命,而我想把这束光传递下去。”
基金的标志,是一朵盛开的彼岸花,象征着在痛苦中重生的力量。这份信念感染了许多人,每年基金会举办的“彼岸之约”画展,成为了艺术界最具人情味的活动之一。
某一天,林溪在画展结束后走出会场,准备回家。街角,一幅街头画作吸引了她的目光。那是一个年轻男孩正在创作的壁画,画中是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但火海之上,却开满了彼岸花。
林溪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他的画技并不完美,但那种用画笔倾诉情感的方式,让她隐隐想起了简辞。
男孩抬头看到林溪,脸上有些羞涩:“这幅画……灵感是从您那幅《彼岸的约定》里来的。我很喜欢它。”
林溪温柔地笑了笑,问道:“为什么会选择画火海呢?”
男孩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因为我失去了母亲,她在一场意外中离开了。这些年我一直无法从那个画面中走出来,但看到您的画后,我突然明白了,火海虽然让人痛苦,但它也可以孕育新的生命和希望。”
听到这句话,林溪的鼻尖一酸,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她仿佛看到了简辞站在男孩的身后,温柔地笑着对她点头。
“很好。”林溪低声说,“继续画下去,你会画出属于自己的彼岸花。”
几天后,林溪回到画室,开始整理简辞的所有作品。她将那些未完成的草稿一一摊开,发现有许多画中的火海、人物轮廓,甚至一些奇怪的涂鸦。她忍不住将它们一一拼凑,试图找到他的创作脉络。
不知不觉间,林溪拿起画笔,在一张空白画布上开始描绘。她模仿简辞的笔触,补全那些未完成的画,画中的人物变得越来越生动。
画到最后,她的画布上出现了一幅画:
在火海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