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看不到她的脸,却能清晰感受到妻子此刻情绪的变化,于是将人往上搂了搂,四目相对,下一秒,微凉的薄唇吻在她唇角,脑袋偏移,整个包裹含住。
如不是顾及孩子,免不了一场抵死缠绵。
深冬的寒意将散未散,仿佛元宵的热闹画面还停留于眼前,可连日春雨阵阵又在提醒他们,时间瞬息万变,如今已至三月。
掐着日子算,中下旬的22号23号左右便是她分娩生产的重要时刻。
裴堇琛早已与父母沟通过,他媳妇生孩子必须去医院,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助产。
如果是之前,张永梅指定觉得儿子事多,但经过闺女那次后,必须去医院!
3月23号早晨曲笙起床漱口,屁股离开床铺,低头发现裤子湿了。
她看过孕妇临产前的征兆,这种类似尿尿的情况应该就是快生了。
曲笙调整呼吸重新坐下,张嘴朝门外喊妈。
张永梅匆匆进来,一边安排老大去喊驴车,一边叫老大媳妇拎床尾的待产包。
“妈,我呢?”
“你留家里照顾几个孩子。对了,中午提早送饭到卫生院来。”
曲笙被婆婆扶着坐上驴车,连同大嫂一块朝公社卫生院而去。
万幸他们大队去公社的路年前大修过一次,那些坑坑洼洼都填平了,不然,恐怕还没到卫生院孩子就会被颠出来。
“医生,刘医生,我儿媳快生了,劳烦你帮帮忙。”
“来了来了。”
本以为会是场硬仗,曲笙特意提前喝下半碗灵泉水,指望空间泉水帮她增强体质,蓄力一战。
事实证明,提前准备显然十分有必要,阵痛过去半小时不到,医生告诉她,已经开八指了。
等许倩拎着保温桶吭哧吭哧踩自行车赶到卫生院时,嘹亮的婴儿啼哭同时响起。
“呀,生啦。”
张永梅小心翼翼抱起用襁褓裹住的婴儿,“瞧瞧,我们宝头发多浓密多黑呀,保管以后长成大美人儿。”
许倩放下保温桶,“我看看。”
“诶唷真是,鼻子好翘啊,山根也高。”
黄美惠也站在旁边饶有兴致地点评孩子五官哪部分像爸爸,哪部分像妈妈。
“弟妹辛苦了。”
许倩看完孩子走到床边对着虚弱的曲笙竖起一个大拇指,“真棒。”
曲笙笑笑,目光不离婆婆怀中的婴儿,“我也觉得自己很棒,当然,我女儿更棒,瞧她哭声多敞亮。”
曲笙翻遍古诗词句,最终给女儿取名,裴洛瑶。
亭亭明轩照,洛洛清瑶流。取自东晋陶渊明《秋读山海经十三首》,寓意像水一般清澈如玉。
将孩子平安降生的喜讯告诉裴堇琛,男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内心欢愉如同海浪般一波接一波,无法平静。
曲笙说,宝宝还小免疫力低,随军的事只怕要推迟,至少等到宝宝满周岁。
裴堇琛:“那是自然。”
“宝宝的名字你有没有异议?”在这点上,曲笙充分尊重丈夫作为爸爸的权利。
“没有异议,取得很好听,而且朗朗上口,洛瑶,瑶瑶,一听就是宝贝。”
有孩子后曲笙发现自己心态有极大改变。
之前对于现状和未来并没有那么积极,更多的是顺其自然。但现在抱着软糯的宝贝,看满心依赖的小模样,那一瞬间,曲笙觉得浑身充满力量,把原来那些怀疑全否定了。
幸福感的提升让她对往后未知的生活充满期待。
她要好好照顾女儿长大,给予孩子她能给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