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朱元璋朱标结局免费阅读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番外

朱元璋朱标结局免费阅读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番外

被绿了八次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周王被流放,老十二自焚而死,齐王,代王,岷王都被贬为庶人,流放边疆?!”“他有考虑过兄弟之情吗?不仅剥夺了老十二的王号,还给他追谥了一个‘戾’字!”“这是让大家耻笑我们朱家吗?”穿着盔甲的朱棣越说越激动,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我念及情分,即便朱允炆如此对待我和我的兄弟们,但我始终记得他是大哥的儿子,从未想过要伤害他的性命。”“父皇你还认为我做得不对吗?”“难道你希望看到你的儿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朱允炆杀害才高兴吗?”“你……”朱元璋一时语塞,只好拔出朱棣腰间的佩刀,用刀背重重地敲打了几下。“叫你还敢顶嘴!”“你以为你当上了皇帝,就可以对咱不敬了吗?!”朱元璋用力敲了几下,朱棣一声不吭,只是默默承受。“好了,父皇,别生气了,老四没做...

主角:朱元璋朱标   更新:2024-12-23 14:2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标的其他类型小说《朱元璋朱标结局免费阅读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番外》,由网络作家“被绿了八次”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王被流放,老十二自焚而死,齐王,代王,岷王都被贬为庶人,流放边疆?!”“他有考虑过兄弟之情吗?不仅剥夺了老十二的王号,还给他追谥了一个‘戾’字!”“这是让大家耻笑我们朱家吗?”穿着盔甲的朱棣越说越激动,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我念及情分,即便朱允炆如此对待我和我的兄弟们,但我始终记得他是大哥的儿子,从未想过要伤害他的性命。”“父皇你还认为我做得不对吗?”“难道你希望看到你的儿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朱允炆杀害才高兴吗?”“你……”朱元璋一时语塞,只好拔出朱棣腰间的佩刀,用刀背重重地敲打了几下。“叫你还敢顶嘴!”“你以为你当上了皇帝,就可以对咱不敬了吗?!”朱元璋用力敲了几下,朱棣一声不吭,只是默默承受。“好了,父皇,别生气了,老四没做...

《朱元璋朱标结局免费阅读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番外》精彩片段


“周王被流放,老十二自焚而死,齐王,代王,岷王都被贬为庶人,流放边疆?!”

“他有考虑过兄弟之情吗?不仅剥夺了老十二的王号,还给他追谥了一个‘戾’字!”

“这是让大家耻笑我们朱家吗?”

穿着盔甲的朱棣越说越激动,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我念及情分,即便朱允炆如此对待我和我的兄弟们,但我始终记得他是大哥的儿子,从未想过要伤害他的性命。”

“父皇你还认为我做得不对吗?”

“难道你希望看到你的儿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朱允炆杀害才高兴吗?”

“你……”

朱元璋一时语塞,只好拔出朱棣腰间的佩刀,用刀背重重地敲打了几下。

“叫你还敢顶嘴!”

“你以为你当上了皇帝,就可以对咱不敬了吗?!”

朱元璋用力敲了几下,朱棣一声不吭,只是默默承受。

“好了,父皇,别生气了,老四没做错什么。”

朱标劝道。

“我反而觉得,皇位让朱允炆这浑蛋坐,还不如让老四来当。”

“至少我会心里好受一些,即使我死后,在黄泉之下也能安心面对兄弟。”

朱标扶起坐在地上的朱棣,说道:“起来吧老四,我真的没有怪你。”

“你是大哥一手带大的,我了解你。”

“大哥,你真的不怪我吗?”

朱棣擦着眼角的泪水,步入中年的男人仿佛回到了孩提时期,满怀期待地看着朱标。

“当然了,你现在已经是永乐大帝了,怎么还会掉泪了呢?”

朱标笑着说道。

“不管怎样,在你面前,我还是那个老四,永远的老四!”

朱棣转哭为笑,转向朱元璋问道:“爹,你是要准备带我下地府了吗?”

“能不能再给我一点时间,安排一下后事。”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说道:“没错!”

“咱现在就要带你去地府陪咱!”

年轻的朱棣忍不住笑了,挥手说道:“父皇,你就别吓唬他了!”

“怎么感觉你年纪越大,胆子越小了?”

这时,年轻的朱棣走到老年朱棣前面,好奇地看着眼前的自己。

“哎呀,真是一模一样,没想到我老了之后这么有魅力!”

“行了,站起来。”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说:“咱不怪你,也不生气。”

“张北玄也说了,你当皇帝,做得很好。”

“至少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朱允炆确实不行。”

“既然你大哥不怪你,咱也懒得再跟你计较了!”

朱元璋挥挥手。

“老四,张北玄说了,你还开创了盛世,大哥我觉得,你确实适合当皇帝!”

朱标释然了,尽管自己没有当上皇帝,但他的父皇是皇帝,弟弟也是皇帝,连不成器的儿子最终也成了皇帝,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张北玄?”

“这是何人?”

朱棣现在完全糊涂了。

“你以为咱真的是从地府来的吗?!”

朱元璋没好气地说,“还不是张北玄,他带着咱从洪武年来到这里,才让咱看到了你永乐大帝的风采!”

“什么?”

“你们是从洪武年来这里的?”

朱棣惊讶地问道,难怪刚才那个人长得像小时候的自己,没想到真是他自己。

“哈哈哈,没想到吧?”

朱标同样打趣笑道:“我也没死呢。”

“好!”

“好!”

“真好啊!”

“大哥,你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会生病,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还有父皇,到了洪武三十一年也要多保重!”

朱棣高兴得热泪盈眶,握着朱标的双手,接着问道:“那母后和雄英现在怎么样了?”

“大哥,母后还好吗?”

“洪武十五年,母后的病情怎么样?”

提到马皇后时,朱棣的眼泪如断线的珍珠般滚落。


完全禁绝是不可能的!

凝视着手中的青花瓷,张北玄毅然做出了决定——也要将它卖掉换现。

反正留在手里没什么大用,不如直接换成现金来的实在。

“系统,将这个青花瓷同样送去拍卖!”

叮,操作完成,已扣除五十积分。下一次拍卖预计十天后启动。

随着手中的瓷器消失不见,张北玄长长舒了一口气。

估计还得等三到五日张氏才能出院,到时候正好可以跟徐妙锦成婚了。

至于朱祁镇的事,倒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处理了。

既然见朱棣跟朱元璋似乎都不愿回去了,张北玄索性点了个外卖。

三人于是边吃边聊起来。

“张北玄,你说这电视节目究竟是如何拍出来的呢?”

朱元璋的目光几乎未曾离开过屏幕,哪怕朱棣悄无声息地从旁边拿走了一个鸡腿也没察觉。

“这个问题很难简单几句话讲清楚。”张北玄回答说。

要让朱元璋彻底理解现代科技的应用原理,恐怕比给古人讲述数学概念还要难上加难!

再加上这位自认为博学多识的君王,一旦被认为无知肯定会大发雷霆。

或许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问问老朱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好了。

“咱的意思是那些饰演咱的人外貌、气质差距甚远,照此记述下去,后代子孙们怎么可能认得出这是真实的过去呢?”

朱元璋终于收回目光,尴尬地笑起来:

“咱想是不是可以安排咱来演自己?直接把这个角色给咱得了。”

望着正在播放的历史正剧大明山河,张北玄心中颇感诧异。

一个从未见识过摄像机为何物之人,竟然幻想当主演?

未免也太离谱了吧!

无语之下,张北玄仅给了个无可奈何的眼神作为回应。

光阴荏苒,转眼就到了即将举行婚礼之际,距离徐妙锦与张北玄共偕连理的日子只剩下不到几天时间了。

确定张氏两天后就能康复出院后,张北玄先行带着朱元璋几人穿越回洪武十五年的时光里。

无论如何,这桩亲事都必须按时完成。

尤其是在女方如此美貌非凡的情况下,更不能有任何拖延。

婚礼定在翌日举行,朱标早已万事俱备。

为了使这场盛宴更加难忘精彩,他还特别添置了些许烟花用于助兴。

虽然与徐妙锦仅有一面之缘,但这并没有阻碍张北玄对她的好感。

毕竟,在当今这个时代,像徐妙锦这般拥有倾城美貌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再加上她那对修长匀称的双腿,足以让人目不转睛、流连忘返。

而除了颜值出众之外,徐妙锦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才情兼备的女子了。

尽管她的父皇徐达外表粗犷,出身乡间,但徐妙锦却是在优渥环境中长大的千金小姐。

提及如今这个时代的“大小姐”,比起后世那些被宠坏的孩子可是大有不同。

她们既要会缝纫做家务,还要懂持家之道;

反观现今某些被捧在手心长大的小公主,别说洗衣做饭从未涉猎,有的甚至连内衣袜子都分不清楚。

如此这般德才兼备、内外兼顾的女子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呢?

正因为徐妙锦的种种美好特质,深深吸引了张北玄,因此第一次见面时,他便毫不犹豫地提出了提亲。


唯有徐达挺身而出:“启奏陛下,臣以为张北玄足以担纲帝师之位。”

徐达素以聪明著称,一向忠诚于朱家,绝不违逆朱标之意,更会为其扫除障碍。

因此,这次便由他扮演那唱反调之人!

见武官中最举足轻重的人都已表态,其余人等亦纷纷支持朱标的提议。

“既然如此,大家都无异议,朕这就继续说下去。”

朱标道,“帝师这个职位,实同于正一品文官。”

“而至于张北玄,则被任命为大将军,掌管京城内所有卫戍力量。”

稍作停顿后,朱标转头对张北玄进一步补充道。

“同时授予王爵!”

“赐封永安王!”

此言一出,即便是平日里镇定自若的徐达也忍不住流露出惊诧之情。

这是何等殊荣啊,便是连朱元璋亲儿子朱棣也不曾享有这般待遇——不仅给予了极高的军政职衔,还封了爵位!

“陛下,微臣万难赞同!”

吕本旋即以捍卫正义的姿态,强硬地来到殿中高声反对。

此乃何意?

虽然我是你岳丈没错,可为何你要将头一个封赏的机会给了外人,而非家人呢?

莫非是觉察到了老夫易于操控?

皇族子弟皆望你赐官予他们,可偏偏把最高贵的位置留给了他人?

“吕爱卿,难道你有意抗旨?”朱标目光如炬,满含愠色。

“微臣绝无违命之意,只是想提醒陛下务必明察秋毫!”

捋须之间,吕本展现出一股凛然正气。

朱标冷冷一笑:“既如此,不妨先议一下太子人选再论其他吧。”

听闻此言,吕本暗中颇为欢欣鼓舞。

如无意外发生,日后皇后当是自家女,如此一来,太子之位自然归属于外孙允炆身上。

他暗暗舒了口气:总算有些眉目了。

假使事态发展顺利,其女儿将成为六宫之主,外孙则被册立为储君,则帝师之事似乎不足为惧。

想到常遇春家族情形,吕本多少知悉一二。

一旦其吕氏坐稳宝座,常氏势力基本土崩瓦解。

由此推断,常夫人所出的子嗣朱雄英恐怕难以撼动大局。

想到这里,他对众人宣称:“那么微臣唯陛下是从。”

“很好,宣。”

对于吕本心中盘算,朱标洞若观火。

“朕如今虽感治国劳苦,但决定确立长子作为太子,并辅佐处理朝堂事务。”

瞥了一眼身边的吕本,朱标续而发言:“只是考虑到储君年纪尚幼,缺乏实际理政能力。”

“故特别委任张北玄担任何太傅,协助教导新太子研习政事。”

闻言之下,吕本瞬间呆滞,旋即侧目望向张北玄。

依此安排,倒也可以接受。

尽管这位新帝师权倾朝野,但他同时也将是允炆之师,起码名义上与己方处于同个阵营中。

思索片刻,吕本终做决定:“陛下高见!”

听罢此番答复,朱标用挑衅的目光盯着对方问道:“如今吕卿是否已经不持异见?”

“陛下决策英明果断,老臣自然不再有任何微词。”

“罢了,现在就昭告天下:册立朱雄英为太子,并尽快移居东宫居住。”

冰冷的声音让现场众人不寒而栗。

“此话怎讲?!”

刚想随声附和的吕本猛地站起,满脸错愕。

“难道说陛下打算立……可是,你的长子明明应该是允炆才是!”

朱标当即反击:“何时说要马上封后了?”

“从一开始,在朕心里始终认为最适合继位者就是朱雄英,岂料吕卿还想教朕做事不成?”

在质问声中,吕本匆忙匍匐请求:


“不用不用,你们手中的大明宝钞,在六百年之后已经没办法使用了。”张北玄解释道。

实际上,他并不稀罕这份赏赐,相较于现世财富,他更为看重的是历史长河中的珍贵文物。

更何况他自己乃是富二代,根本没有必要需通过此类方式来弄那玩意。

“好。”

马皇后没有多说什么,并转头对朱标及朱元璋说:“你们爷两个在此等候,我十日左右即会返回。”

“不要急于求成,特别是重八啊,定要改掉自己那急性子。”

“老大,你这父皇,就全靠你照料了。”

朱标点头应承下来。

而一旁,只见朱元璋轻搔着脑袋,显得颇有些尴尬。

在这片天下间,除了妹子外,恐怕没有人胆敢用这般口气与他说话。

唯独朱棣满脸迷茫。

怎么突然就开始告辞?

要去哪里?

出远门疗伤,不该先行预备仪仗吗?

甚至都没来得及踏出皇宫门槛...

怎能做到说走便走呢?

是不是搞错了?

就在朱棣打算提问之际,只听见张北玄说道:“好了,我们该走了。”

语毕,屋内中央,骤然间浮现出了一个五彩旋涡大门。

此景对朱元璋和朱标而言已经没有震惊可言,尽管马皇后之前也曾目睹一次奇迹显现,依旧饶有兴致。

可面对这不可思议一幕,朱棣彻底蒙圈:

“这是……”

目瞪口呆之余,朱棣更是傻愣愣的站在原地。

“大哥,我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老四啊,务必好好照看咱母后,别给张先生带来麻烦。记住了没?”

在临行前一刻钟,朱标还不忘再三叮嘱自家兄弟。

“行啦,莫要耽搁太久时间,走吧!”

望着眼前被深深震撼的一家三人——

一个是现役帝王、另一位则是史上最具权势太子之一、最后一个未来天子。

看到他们那副震惊至极的模样时,张北玄内心泛起了前所未有的爽感。

于是,他率先进入传送阵当中;

当其身影隐没于视线尽头之际,朱棣原本构建起来的世界观瞬间崩塌掉了。

“妈耶,神仙啊!”

“大哥!那是真正的神仙啊,你看到了没有?!”

“父皇!这真的就是……天神下凡呐!”

朱标没好气地拍了一下还在震惊激动状态下的四弟,并低声催促:“赶紧扶住母后,跟上去!”

随即,搀扶着病榻上的马皇后缓步前进,二人穿过白光熠熠之门,最终消失在了朱元璋跟朱标的注视下。

等到二人通过传送后,那道神秘大门也随之化作一道转瞬即逝的光芒,随之彻底消失。

确认周围无人窥视之后,朱元璋径自前往刚才传送点所在位置,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好!母后终于有望治愈了!”朱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咱妹子真是福泽深厚啊,若是老天早早让你母后去世,那才真是瞎了眼!”说着话的同时,朱元璋冷哼了一声,

紧接着向朱标问道:“老大,关于那位自称六百年后来人的张先生,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儿臣不敢妄加评判。”朱标回答说,“只要能将母后恢复健康,即便是声称自己来自千年,甚至万年,亿年后也无关紧要!”

听到此处,一向威严不可侵犯的朱元璋竟然点头赞许,

“确实有些事情咱还不清楚,其实咱这心里有很多事情想问问这个张先生的!”

“哎……”

……

与此同时。

另一边,马皇后和朱棣两人已经来到了现代。

“你们随便坐会儿,休息一下,咱们就去人民医院。”

现实中,已是九月份!

正值酷暑,一出互穿门,张北玄立刻感受到了一股狂浪气息迎面扑来。

他顺手打开空调,随后从冰箱里取出了切块西瓜。

“来,吃点儿西瓜。”

马皇后虽然震惊不已,但她作为皇后,那股气质很快让她镇定下来。

面对张北玄递来的所谓“西瓜”,她只是略微迟疑了一下便接了过去。

毕竟已经跟着张北玄来到这个时代,现在别无选择,只好全心全意地信任他。

相比之下,朱棣则显得轻松得多。

此时他没有急着吃西瓜,而是跑到空调前面,好奇地看着这个圆筒形设备不断吹出冷风。

“这是什么玩意儿?”

“这东西怎么老能往外吹凉风啊?好舒服啊。”

朱棣左看看右看看,就是搞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这种东西叫做空调,说再多你也未必能懂。”

“知道叫空调就够了。”

张北玄简洁回答道。

对于朱棣的好奇心,张北玄并不排斥,甚至觉得他的直率颇为有趣。

“空调?!我记住了。”

既然无法理解,朱棣便也不再追问。

“这里……是张先生您的府上吗?”马皇后环视四周布置得十分温馨的房间问道。

很明显这是一个家,不过装潢风格与大明大相径庭,许多物品也从未见过。

“马阿姨,在这里呢,不必称我先生,直接叫我张北玄就行了。”

“我们现在身处六百年后,在这儿的称呼早变了样,为了避免麻烦,叫我张北玄好了;而我呢,就叫你马阿姨。”

“好,张北玄。”

马皇后随即改口称呼,并心里暗自思忖:

难道过了这么久,现在连皇帝皇后都不复存在了吗?

大明皇帝呢?

难道亡了?

那……

现在的世界又处于哪个朝代?

尽管疑惑重重,但因主要任务是求医,因此她并未直接发问。

“那我呢?也要这么叫你?”朱棣坐着弹簧沙发,屁股一动一动的,大大咧咧地说。

“对,叫张北玄就行。”

“行,张北玄。”

朱棣起初还因为沙发过于柔软,险些陷下去吓得一跳,随后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后,更是用力地扭动身体,感受这份新鲜体验。

“这椅子坐着真舒服啊!”

“哎呀!可真是凉爽啊!”

“咦?这西瓜竟然这么甜!母后你也尝尝看!”

吃完西瓜之后,朱棣便开始围着客厅转圈打量每一件陈设。

“啧啧啧,这画像技巧如此高超!?竟能把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简直令人无法容忍!

因为太皇太后的葬礼规模实在太过繁琐,朱祁镇后来两天甚至显得有些不耐烦。

到了最后三天,朱祁镇干脆直言这是浪费资源,想要直接取消张氏的葬礼!

此时,三杨中尚有两位在位,二人与朱祁镇进行了长时间的争执,最终才勉强让葬礼得以继续举行。

“哼!”

“简直就是个不孝之子!”

朱棣气得胡子都在颤抖,这真的是他的亲孙子吗?!

教出了这样的后代,实在太让人蒙羞了!

更糟糕的是,他儿媳张氏此刻还在一旁,这让他如何面对她的目光?!

“父皇不必如此生气,我早已有心理准备。”

“这会我都已经不在人世了,祁镇的话也不无道理,确实是在浪费资源。”

张氏微微一笑,仿佛对朱祁镇的性格了如指掌,耐心地为他辩解,并尝试安抚愤怒中的朱棣。

马皇后心疼地握住了张氏的手。

张北玄大手一挥,历史一幕幕闪过。

时光荏苒,正统九年时,杨士奇去世;

到了正统十一年,杨溥也相继离世。

从此,三杨正式淡出政坛。

这样一来,朱祁镇一人独揽朝政,再无人能与他对抗。

而那个名叫王振的太监,逐渐成为朱祁镇的心腹。

日久天长,王振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超越了那些重臣。

得到朱祁镇的信任后,王振也开始显露野心,肆意妄为。

自那时起,正统朝的政治治理日益衰败。

看着朱祁镇的无所作为,朱棣咬牙切齿,强压怒火道:“张北玄,你不是说朱祁镇是大明战神吗?!”

“为何表现得如此不堪?!”

“这样的人也能成为皇帝?简直丢尽了祖宗的脸面!”

张北玄冷冷一笑,回应道:“你想看看吗?”

朱棣点了点头,其他人都表示同意。

朱棣想看看,这个所谓的“大明战神”究竟有多大能耐!

“好!”

张北玄将时间调整到正统十四年。

画面出现的不是朱祁镇,而是太监王振!

此时,王振正不舍地看着面前的一堆珍稀宝物。

这些宝物原本是朝廷打算赏赐给瓦剌部落的。

作为泱泱大国,大明总是慷慨回报那些每年前来进贡的小部落。

回赠的价值往往远超小部落进贡的东西。

有的小部落利用这种方式占便宜,表面敬重大明,实际上只是为了获取更多利益。

王振看着眼前摆放整齐的珍宝,问道:“这些值多少钱?”

“千岁爷,这批赏赐价值几万两银子。”

“送给瓦剌的回礼更是达到数十万两。”

现在的王振已是权倾一时的人物,在外面自称“千岁”,整个朝廷没有人敢不给他面子!

若不想被他整治,就必须恭敬地称他一声“千岁爷”。

“瓦剌?”

“把这些东西留下一半,送到我在外的私宅。”

王振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

“知道了,千岁爷,请你放心。”

目睹这一切,张氏无奈地叹了口气。

“早就料到王振会胡作非为,没想到他会做出这种事。”

“我真是糊涂啊!”

她曾有意处置王振,但又担心引发朱祁镇和朝臣们的不满,认为她是打击异己。再说,太监毕竟是皇帝的家仆,没想到王振竟已发展到这般地步!

因此迟迟没有行动。

如今再对付王振,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看到眼前的王振如此嚣张,朱元璋看向朱棣质问道:“咱不是说过不准宦官干预朝政吗?”

“咱还说过,宦官若胆敢插手政事,应当处以凌迟!”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