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回房睡觉。因为有了父母的帮助与理解,她并没有像前几天那样搞到半夜脑袋昏沉。她带着一丝心安入眠。第二天醒来时,精神状态明显好了不少,在学校上课也更专注。班里的同学还说:“小琳,你最近好像气色不错呀。”她只是笑笑,说:“是吗?可能是睡得好。”
当然,生活并不会那么快就变得一帆风顺。接下来的日子里,张伟和李云还是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有时晚归、有时周末无法完全摆脱加班。但他们已经意识到“平衡”的重要性,再忙也会千方百计抽出一些固定时段,或是通过微信及时了解女儿的需求,或是晚上哪怕只陪她一个小时解题、聊天,也让小琳倍感安心。只要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再断裂,再大的外界压力也不至于把孩子逼到绝境。
就这样,张小琳在父母的努力下,带着相对平稳的心态迎来了初三第一场正式的月考。试卷发到手里,她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先浏览一遍题型,再分配解题时间,避免陷入惊慌失措。尽管题目仍有难度,但她感觉自己状态比测验时要好很多,尤其是数学应用题,解起来思路更清晰。两天的考试结束后,她没有之前那般惶恐,而是回家与父母交流心得,说说自己哪个科目把握大,哪个科目可能失分。父母也不会只问“考得怎么样”,而是先肯定她的努力,再一起猜测题目中的难点是否突破。
成绩还需要几天后才会公布,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小琳和父母都学着互相鼓励、互相放松。李云周末带她去公园散散步,让她远离题海透透气;张伟则在闲暇时跟女儿谈谈新闻趣事,告诉她世上并不只有分数,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领域;小琳也开始尝试向父母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点滴——某科老师的新讲法,某个同学的笑话,或者她最近画画的进展。不知不觉间,三个人的距离在一次次小小的陪伴和交流中,显得亲近、温暖。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都步入正轨时,新的考验又在前方等待:月考成绩公布之后,张小琳的一门科目出现了意外的明显退步,而另一门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