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望着意气风发的儿子,满心感慨。他转身拥抱我,认真说道:“爸,谢谢您小时候那些严格要求,不然我走不到今天。”
儿子上了大学后,我对他的牵挂有增无减,但我深知,该放手让他去闯了。大学四年里,他偶尔也会遭遇挫折,向家里诉苦,我不再大包大揽替他解决,而是引导他分析利弊,鼓励他独自应对。电话那头,他从起初的委屈抱怨,渐渐变成沉稳汇报处理结果,我的心中满是慰藉。
毕业后,儿子进了一家竞争激烈的企业。工作初期,项目难度高、加班频繁,他累得身形消瘦,我心疼不已,傍晚也偷偷劝自己是否托托关系给他换份轻松工作。
思考许久后还是严词拒绝了自己的想法,只给儿子发去信息:“人生没有轻松的上坡路,咬咬牙,挺过去。”儿子没让我们失望,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不懈努力,拿下一个个项目,在职场站稳脚跟,还组建起自己的小家庭。
儿媳也是个明事理的姑娘,她敬重我的教育方式,每逢节假日,小两口总会拎着礼物回家,陪我唠唠家常、下厨做饭。孙子出生后,家里更是热闹非凡,欢声笑语填满每个角落。
我依旧投身教育事业,临近退休,越发珍惜站在讲台上的每分每秒。我把曾经那场噩梦当作案例,讲给年轻的家长们听,劝诫他们莫让溺爱成灾。不少家长听后如梦初醒,纷纷调整育儿方针。
到了真正退休那天,校园里为我举办了一场温馨的送别仪式。曾经的学生们从各地赶来,有的带着鲜花,有的拿着亲手写的感谢信,曾经那位教育局局长学生也在其中,他紧握着我的手说:“老师,您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这份恩永难忘怀。”那一刻,我回望教学生涯,没有遗憾。
暮年之时,我身体偶有小恙,儿子儿媳忙前忙后,悉心照料。孙子绕在膝前,软糯地给我讲学校趣事。病房里,暖色调的灯光、亲人关切的目光,与梦中那冰冷孤寂的场景天差地别。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退休后的生活简单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