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开苏然。
苏然察觉到了林晓的变化,他不想因为这些无端的流言而失去这个好朋友。于是,他决定在校园广播里为林晓澄清事实。在一次午休时间,苏然走进校园广播室,对着麦克风真诚地说:“我知道最近关于我和林晓的流言很多,但我想告诉大家,林晓是一个非常有才华和努力的女孩,我们之间只是纯粹的友谊。那次文艺汇演,她的琴弦出问题只是个意外,她的勇敢和坚持才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
林晓在教室里听到了苏然的广播,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她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因为流言而逃避,真正的友谊应该经得起考验。从那以后,林晓不再理会那些流言蜚语,她和苏然又恢复了往日的亲密,一起在校园的音乐之路上继续前行,用音符书写着他们独特的青春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晓和苏然的音乐合作愈发默契。他们决定共同创作一首原创曲目,参加学校即将举办的音乐创作大赛。
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常常为了一个旋律、一段歌词争论不休,但也正是这些思想的碰撞,让他们的作品逐渐有了独特的魅力。林晓擅长细腻情感的表达,她的旋律总是能如潺潺流水般沁人心脾;苏然则对节奏把握精准,他设计的节奏部分让整首曲子充满活力与动感。
然而,就在他们的作品即将完成之际,又一个挑战悄然降临。学校里新来了一位音乐老师,这位老师听闻了他们的参赛计划后,对他们的作品提出了诸多批评。老师认为他们的作品过于追求个性,缺乏对经典音乐元素的传承,在技巧运用上也不够成熟,甚至暗示如果不按照他的建议修改,很难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这让林晓和苏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尊重老师的专业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失去自己作品的独特风格。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在保留作品核心创意的基础上,适当吸收老师的建议,对作品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