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玉熙庄子的其他类型小说《嫡女重生记完结版玉熙庄子》,由网络作家“玉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从老夫人的院子到蔷薇院,不过一刻钟的路程。可今天这段路程却让方妈妈觉得举步维艰。回到蔷薇院,玉熙挥退了众人,只带了方妈妈一个人进了屋子。方妈妈拉着玉熙的手,哭着说道:“姑娘,老奴走了你怎么办?”?她的丈夫早早就去世了,又无儿无女,原先在宁家的亲戚如今也不知道在哪了。离了国公府,离开了姑娘,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对未来,方妈妈不仅害怕,还迷茫。玉熙刚才在路上已经想了很多,若是就这样放了方妈妈出去,方妈妈以后的日子定然极为难过。人就怕无事可做精神空虚。所以玉熙准备给方妈妈寻点事做。人有事做,日子就会好过许多,就如她上辈子日子过得艰难,可每日大半时间都在做绣活,时间也快得比较快。玉熙反手握住方妈妈的手,说道:“妈妈,祖母要让你出去,也许...
《嫡女重生记完结版玉熙庄子》精彩片段
从老夫人的院子到蔷薇院,不过一刻钟的路程。可今天这段路程却让方妈妈觉得举步维艰。
回到蔷薇院,玉熙挥退了众人,只带了方妈妈一个人进了屋子。
方妈妈拉着玉熙的手,哭着说道:“姑娘,老奴走了你怎么办?”?她的丈夫早早就去世了,又无儿无女,原先在宁家的亲戚如今也不知道在哪了。离了国公府,离开了姑娘,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对未来,方妈妈不仅害怕,还迷茫。
玉熙刚才在路上已经想了很多,若是就这样放了方妈妈出去,方妈妈以后的日子定然极为难过。人就怕无事可做精神空虚。所以玉熙准备给方妈妈寻点事做。人有事做,日子就会好过许多,就如她上辈子日子过得艰难,可每日大半时间都在做绣活,时间也快得比较快。玉熙反手握住方妈妈的手,说道:“妈妈,祖母要让你出去,也许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方妈妈呆滞了:“姑娘,你说什么?你说我出去是一件好事?”
玉熙压低声音说道:“妈妈,你也知道我手头拮据,若是你出去能在外面开个铺子赚钱,我手头宽裕了,在府邸里也好过。”
方妈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姑娘,不说我们没本钱开铺子,就是凑了钱,我又能做什么呢?”她什么都不懂去开铺子百分百亏本呀!
玉熙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妈妈不记得了,你的不是会做包子跟饺子吗?开个包子铺一定能赚钱的。”开包子铺虽然赚钱少很辛苦,但对于方妈妈来说却正好,有事做了就不会想东想西了。
方妈妈苦笑道:“姑娘,生意哪里是那么好做的?”
玉熙却是说道:“方妈,你的包子跟饺子做得那么好吃,肯定会赚钱的,妈妈,我对你有信心。”顿了一下,玉熙又说道:“妈妈,你在外面赚钱了,以后我也有收入,也不用为打赏下人发愁。”
方妈妈明显被玉熙后面那句话打动了:“可是,万一亏本怎么办?”出去已成定局,能有事做又能帮姑娘,一举两得。只是她担心自己会折本。
玉熙笑道:“我们只开个小包子铺,用不了多少成本的。而且我相信妈妈你的手艺。妈妈,你也要对自己有信心。”
方妈妈对自己的手艺是有信心,但是她却对做生意没信心,毕竟她对做生意一窍不通。只是她也知道,玉熙说的这个法子对她来说,是最好的。
老夫人等玉熙走后,问了罗妈妈:“到底是怎么回事?”刚才罗妈妈说的话连玉熙都不相信,又如何骗得过老夫人。
罗妈妈压低声音说道:“审出来了,那脏东西是容姨娘身边的肖婆子给的。至于容姨娘为什么要害四姑娘,墨云也不清楚。”
老夫人转着佛珠的手都没停顿一下,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但幕后主使是容姨娘无疑:“那丫头有什么把柄被容氏抓住了?”若只是为了钱财那丫头不会答应容姨娘的。原因很简单,谋害主子一旦被查出来不仅自己,家人全都得死无葬身之地。
罗妈妈小声说道:“墨云与薛管家的小儿子有了首尾。”所谓的首尾其实就是私情。丫鬟都是主人的私有物,没得主子的同意与人私相授受,这墨云还是姑娘身边的丫鬟,这事更严重。坏了姑娘的名声,死都不足惜。
老夫人停下转动佛珠的说,说道:“卖到矿上去。”私相授受,谋害主子,若是直接打死可不便宜了那个贱丫头。
罗妈妈面不改色地应了,过了半响见老夫人没说话了,小心地问道:“老夫人,薛明家的小儿子怎么处置?”
老夫人淡淡地说道:“让他们去庄子上。”薛管家的老娘是老夫人的乳母,老夫人待他一直很亲厚,所以他才得了采买的肥缺。可再亲厚敢坏了规矩一样重罚。
秋氏知道老夫人重罚了薛管家的,很是惊讶地问道:“出什么事了?”薛家那可是老夫人的心腹,若不是犯了大事,老夫人不可能将这一家子放到乡下庄子上去的。
李妈妈摇头:“一大早四姑娘就将墨云捆了送到老夫人那里去,我想薛家的应该是跟这事有关系。”
秋氏想不明白:“就算墨云犯了事,跟薛明家的也挨不到边呢!”
正在纳闷之中,柳银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说道:“夫人,容姨娘被禁足了。”
秋氏越发觉得这事透露出蹊跷。很显然,这事跟玉熙那孩子脱不了干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曹操,曹操就到。正念叨着玉熙,就听到外面丫鬟回禀说四姑娘来了。
玉熙说通了方妈妈,不过她们对做生意一窍不通,玉熙就想秋氏主持中馈对这些庶务肯定很熟悉,所以就过来取经了。
秋氏一见玉熙,就忙问道:“玉熙,为什么你早上将墨云捆了送到上房去?”
玉熙让秋氏挥退身边的丫鬟,将这件事前后因果说了一下:“伯母也知道我的性子,就算墨云做得不好,我最多就责骂她两句,可也不能就因为责骂两句就对我下这样的毒手吧?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秋氏这下知道了为什么老夫人会软禁容姨娘了,原来是这个原因了:“这个毒妇。”竟然这么狠辣,连玉熙一个四岁的孩子都不放过。
玉熙赞同,容姨娘确实是个毒妇,不过想要除掉这个毒妇,暂时还不成的。
秋氏猜测容姨娘会对玉熙下手大概是在报复宁氏,她没敢将原因告诉玉熙,只柔声问道:“你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玉熙将自己想让方妈妈出去开铺子的事说了一下。
秋氏沉默了一下,说道:“玉熙,开铺子不是那么容易的。”
玉熙忙说道:“伯母,我知道开铺子不容易。我也不指望着开铺子能赚钱,我只是想给方妈妈找点事做。伯母,宁家的人都没有了,方妈妈在外无亲无故,现在放她出去,她又能去哪呢?这些还是小事,我最怕的是方妈妈出去以后胡思乱想,将身体倒腾坏了。”顿了一下,玉熙又继续说道:“伯母,开个铺子主要是让让妈妈有事做,这样她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秋氏问道:“这是你的想法,还是方妈妈的想法?”若是玉熙想得,那这孩子也太有心了。
玉熙道:“是我的想法,方妈妈在我的劝说下也同意了。伯母,我跟方妈妈对开铺子这种事一窍不通,想请伯母指点一下。”
秋氏听了这话觉得有趣,笑着说道:“开铺子要考虑的事很多,比如说铺子开在什么地段?铺子规模多大,还得看附近有没有跟你做一样行当的店铺……”
玉熙听完以后认真考虑了一下,说道:“伯母,铺子不要很大。另外西面跟东面的租金太贵,也是不成。”
秋氏倒是笑了一下:“没想到玉熙还懂这么多。你考虑的很对,东面跟西面的街道的铺面都很贵,一年租金最少得上千两,包子铺肯定不能开在那。”包子铺若是开在哪里,到时候租金都赚不回来了。
玉熙道:“那伯母觉得开在哪里合适?”
秋氏想了一下道:“南面是平民区,那边的人虽然没有东面跟西面那般富贵,但手里还是有两余钱的。只要你们包子好吃,不愁卖不出去。我觉得你们可以在南面开一家包子铺。”铺子开得小,租金也小,就算做得不好也不会亏太多。若是做得好,名声积累了,到时候再扩大规模也不迟。
玉熙先去给老夫人请安,然后又去了正院给秋氏请安。一进正院,玉熙就闻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秋氏脸色非常难看,见到玉熙神色也没缓和下来,只说道:“玉熙,伯母这里有事,你先回自己的院子里。”
玉熙行了礼以后就退出去了,出了正院,玉熙吩咐了红珊:“你去打听一下,出什么事了?”也不知道容姨娘又出什么幺蛾子了。不怪玉熙这么想,实在是国公府除了容姨娘外,没什么事能让秋氏这般烦躁的了。
心不静,也做不了绣活,更是没法琢磨棋谱,玉熙干脆磨墨,提笔在墙上练字。宋先生让她将纸贴在墙上的法子是好,只是太辛苦了。这都四个多月了,她每次在墙上写完一百个手还是酸得要命。
写到第四十五个字的时候红珊回来了。
玉熙忙问道:“出什么事了?”瞧着大伯母的样子事儿应该很大。玉熙知道这些事也不是要做什么,只是想知道府邸里的动向,做到心里有数,不当聋子瞎子。
红珊摇头道:“不是府里的事,是外面的事。辽东边城被东胡蛮子攻破了,燕元帅跟怀东将军也战死了。东胡蛮子冲入铜城烧杀抢虐无恶不作,不知道多少的百姓遭了他们的毒手。姑娘,你说边城被破,京城是不是就有危险了?”
玉熙却是有些疑惑地问道:“怀东将军?”这个名字她为什么很耳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说了。
红珊有些着急,怎么姑娘的关注点跟她就不在一个线上呢:“姑娘,怀东将军就是云老将军的嫡长子,嗯,就是云擎少爷的父亲。”她家姑娘可是认识云擎的,这么说更明了一些。
玉熙震惊了:“你是说,云擎的父亲也战死了?”
红珊点头说道:“嗯,怀东将军跟燕元帅一起战死的。不仅如此,怀东将军的妻儿也都被东胡人杀了。”顿了一下,红珊脸上也露出沉重之色,说道:“云老将军只两子一女,小儿子十年前就战死了,女儿难产没了,如今又失去了儿子跟两个孙子,也不知道云老将军受不受得住?”继而连三白发人送黑发人,铁人都受不住。
云老将军本也是辽东名将,只是后来受了重伤再不能上战场,就一直留在京城养老。云老先生战功赫赫,哪怕二十多年没上战场,所有人都很敬重她。
玉熙的手一抖,她当时就有些疑惑,为什么现在的云擎性情如此爽朗,而且还会主动去救人,数年后就变成了杀人狂魔。不对,若只是怀东将军战死,也不可能让云擎性情大变。不管是士兵还是将军,去打仗总会有危险的,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隐情。
想起刚才红珊说的话,玉熙打了一个冷颤,问道:“你刚才说燕元帅也战死了?”燕元帅不仅仅是掌控二十万大军的大元帅,还是皇后的胞兄。可以说,皇后跟太子之所以能跟宋贵妃抗衡就是因为有燕元帅撑腰。如今燕元帅死了,皇后跟太子危险了。
红珊有些疑惑,她家姑娘这是怎么了,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怎么还问这么一个愚笨的问题。不过她可不敢质疑玉熙,忙说道:“是,燕元帅也战死了,听说燕家的嫡长子燕无双也失踪了。说是消失,但所有人都清楚应该是没了。”见玉熙一脸不解,红珊说道:“燕无双是燕元帅最小的儿子,据说燕无双自幼天赋过人,将来会是燕元帅的接班人。所以,燕无双失踪的消息让很多人扼腕不已。”
玉熙虽然不懂军事,但她却肯定这事没这么简单:“还有呢?”
玉熙有些郁闷,上辈子的她别说朝廷大事了,国公府发生的事她都不知道,就算长大她对外面的事情也不太关心,所以这么大的事她一点印象都没有。要不然,她也能知道这事后来如何了。
红珊不明所以:“我打听到的就这些,姑娘若是还想知道,我让我三哥去外向好好打听一下。”
玉熙点头道:“让你三哥注意,量力而为,不要惹了人的眼,招上麻烦。”这么大的事定然要掀起大浪,她只是想知道这些事的始末,可不想招惹麻烦。
红珊笑着道:“我三哥她有分寸的。”玉熙只是想知道外面的情况,并不是要做什么,而她三哥打听的都是路人皆知的消息,并不显眼,所以也没有什么危险科研。当然,对于一直处于深闺的玉熙来说,能得到这些消息已经很难得了。
朝堂正在为副帅张将军将东胡人赶出铜城松了一口气,可这个时候一本奏折到了皇上的御案。
这本奏折指责燕家三老爷跟东胡勾结,不仅将铜城的城防图泄露出去,还将燕元帅的行军路线泄露出去,这才导致铜城被破,无数百姓惨死。
玉熙听到这话,张了张嘴,问道:“这个人得了失心疯吧?”燕家的人跟东胡可是世仇,谁泄露城防图也不可能是燕家的人。这幕后的人怎么做出这样的蠢事。
红珊说道:“我哥说燕家的三老爷的母亲是东胡女,与燕元帅水火不相容。曾经还扬言要杀了燕元帅。”
玉熙道:“没有证据,这就是污蔑。”
红珊摇头说道:“我哥说,人证物证俱全。”最后那句话才是重点。
玉熙听了这话心头发凉。既然人证物证俱全,那就表明对方是经过精细的谋算,这次燕家可能在劫难逃了。咳,玉熙又一次叹气,为什么上辈子她什么事都不知道呢!
与此同时,云老爷子望着不成人样的云擎,说道:“今天晚上就走,跟着长青去榆城。”
云擎有一瞬间的错愕,榆城是西北的边城,那里是秦家的地盘。而所有人都知道秦家与他们家一向不对付,让他去榆城岂不是羊入虎口。不对,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要他去榆城。云擎问道:“爷爷,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云老爷子心口在滴血,说道:“燕家老三确实跟东胡人有勾结,不过他只是一个替罪羊,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宋家。”
云擎懵了:“宋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云老将军面露悲呛:“为了皇位。只要有燕元帅在,皇上就废不了皇后,也废不了太子。只有燕家没了,他们才没有后患,才能铲除了皇后跟太子,为宋贵妃跟九皇子铺路。”
云擎眼中迸射出仇恨的目光:“爷爷,我们不能让宋家逍遥法外,我们必须要让他们血债血偿,让他们给我爹娘还有弟弟偿命。”
云老爷子的脊梁已将垮了,挺不起来了,躬着背说道:“皇上宠信宋贵妃,宠爱九皇子,一直想让九皇子取代太子。这次的事正好顺了皇上的意。”要不然,宋家也不会如此嚣张。
云擎不相信地问道:“爷爷,难道铜城十多万百姓,数万的将士,我爹我娘她们就这么白白死了吗?”
云老先生说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若是与宋家相斗,除了将你搭进去没有任何的益处。擎儿,宋家尽心谋算数年就为了这一天,他们肯定会对燕家赶尽杀绝。我们跟燕家关系亲近,宋家定然不会放过。擎儿,你是我们剩下的唯一血脉了,你不能有事。”
云擎哪里愿意一个人走,说道:“爷爷,要走一起走。”
云老眼中流露出不舍,但他却不能不将云擎送走,因为他已经没有办法再保护自己的孙子了:““爷爷老了,走不动了。只要你好好的,爷爷也就心安了。”
云擎就剩下云老爷子一个亲人了,让他丢下祖父自己一个人逃生这个他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爷爷你不走,我也不走。”
云老爷子厉声说道:“云家就剩下你这么一条根了,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云家就绝后了。你让爷爷到了地底下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啊……”
云擎跪在地上,要死了不松口,说道:“爷爷,你若不走我也不走。”祖孙相处这么多年,云擎对云老爷子很了解。若是他走了,爷爷没有了后顾之忧,到时候肯定会跟宋家的人拼命的。
云老爷子望着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眼睛干干的。他已经老了,也没几天好活的了,可他孙儿还小,还有着大好的时光。更重要的是,云家的将来还要靠他重振门面。
云老爷子沉默了许久,终于说道:“好,你回去收拾,晚上我与你一起走。”
云擎有些意外,他爷爷这次太好说话了。以妨有诈,云擎不愿意离开云老身边:“东西让郭循收拾就好了,我陪着爷爷你。”云擎担心云老为了支开他,自己行事。
云老也没反对,点头答应了,又说道:“我已经派人去了铜城,到时候他们会将你爹他们安葬的。等你将来支撑了门庭,就去铜城将他们的坟迁入祖坟。”
云擎忍住眼中的热泪,点头道:“好。”
云老自从知道大儿子死了以后,整个人仿若老了十岁,只是这几天他一直挺着。因为他知道,若是他不挺住,唯一的孙儿也保不住了:“擎儿,等到了榆城,你一切都要听长青的。”
云擎直觉不好:“爷爷……”
云老摆摆手道:“爷爷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记性也不好了。趁着我还记事,就将这些先告诉你,省得到时候忘记说了。”
这天,云老与云擎说了很多的话,都是交代他一些事情。说得云擎心里慌得厉害,半步都不敢离开云老。
宋先生看着玉熙的背影,面露深思。她可以肯定玉熙说的这个只是借口,这里面必定有事。
宋先生想了一下,说道:“你这两天注意一下,看看四姑娘什么时候出去。若是四姑娘出去你告诉我一声。”像玉熙这样的声音,要出门得提前报备,不会贸然出门的。
可惜,玉熙并不如宋先生所想的那般要出门,而是写了一封信,隔天让红珊交给她嫂子,转头送给了方妈妈。
方妈妈不认字,但凌七认字。凌七拆开信,发现里面除了信,还有一密封的信件跟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凌七先看完了信件后说道:“方妈妈,姑娘在信里说,让你去京城最好的镖局,请他们办一件事。”
方妈妈问道:“办什么事?”
凌七摇头说道:“姑娘没说,只说去了镖局到时候将这封信给他们的管事,让他们按照信件上写的办事。我们只付酬金就是。”
方妈妈面色一凛:“这事你知道就是,不要告诉任何人。”能让她们姑娘这般小心的肯定是大事了方妈妈是怕走漏了消息,让国公府的人知道那就麻烦了。
凌七点头道:“妈妈放心,我一个字都不会说出去的。”
过了两天,方妈妈去了兴隆镖局。兴隆镖局是京城最大的镖局口碑信誉是最好的,委托他们的事一般就不会出问题,而且也不会泄露客人的资料。
方妈妈到了镖局,跟着守门的人说道:“我要寻你们的管事。”有了上次卖方子的事,方妈妈对处理这种事也算是有经验了。
镖局的管事很快出来,引了方妈妈进了屋子。笑着问道:“不知道这位大娘要托我们办什么事?”
方妈妈将手里的信件递过去,说道:“委托你们的事都写在里面,你自己拆开看。”
镖局的管事见这么慎重,整个人都绷紧了!不过等他看完信件的内容,顿时哭笑不得,他还以为这是一桩大买卖,没想到是托他们保护一个孩子,而且只需暗中保护一天。不过镖局打开大门做生意,不管什么生意,只要不违法他们都不能将生意拒之门外:“这门生意,我们接了。”
方妈妈说道:“希望你们不要泄露我的信息。”
管事的笑道:“其实,我对大娘你的身份一无所知。”这意思是他都不知道方妈妈的信息,又怎么可能泄露消息。
方妈妈神色缓和,说道:“多少钱?”
管事想了一下说道:“要看你需要什么级别的。我们这里一共有三个级别,最高级别一千两,接下来依次是五百两,两百两。”
方妈妈吓了一大跳,这到底委托镖局做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管事的看着方妈妈的样子,笑着说道:“鉴于你们委托的事,我建议大娘你选五百两的。”
方妈妈有些迟疑地说道:“不会出问题吗?”
管事笑道:“不会出问题的。”不过是保护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又不是什么重要级别特别难的死活,肯定不会有问题了。
方妈妈这才将一千两银票递给管事。
管事找了方妈妈五百两银子,做完这些他当着方妈妈的面取了火折子,将信件烧掉了。等新建烧成了灰,问了方妈妈:“大娘,等这事办妥当以后,我们如何通知你呢?”因为方妈妈委托的事不涉及什么机密,也没什么后患,镖局的人是不会去查方妈妈的底细的。这也是为什么管事会有此一问。
方妈妈摇头说道:“到时候我会知道结果的。”姑娘在信里告诉她只要让兴隆镖局的人接了这趟活计就成,其他不用多说。
管事笑眯眯地送走了方妈妈。这活,完全就是送钱呀!
回去的时候为了镖局的人跟踪,方妈妈转了很多地方,换了好几趟车,确定自己安全了才租了一辆马车回了包子铺。
回到包子铺,静下心来的方妈妈开始为花掉的那五百两银子心疼不已。五百两银子呀,够包子铺半年的收益了。
玉熙知道方妈妈将事情办好了,自言自语道:“能不能逃过这一劫难就看你的造化了。”在保全好自己的前提下,这是她所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只希望江鸿福运气好,能避开这个劫难了。若是避不开,那也只能说是天意了。
当事人江鸿福并不知道,玉熙为了救他一命如此煞费周折。
转眼过了几天,到了白檀书院放假的时候。江鸿福在放假的第二日就带着小厮去了松筠阁。这是江鸿福的习惯,每次书院放假后除非家里有事,要不他一定会在第二天去松筠阁。
江鸿福去松筠阁也不一定要买书,他就喜欢松筠阁里的氛围,喜欢在里面看书。在松筠阁,每次她都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江鸿福在松筠阁从早上一直呆到傍晚,午膳都在里面用的。他的贴身小厮瞧着天色快要暗下来了,一直催促着他。江鸿福这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离开了松筠阁。
江鸿福来的时候是坐了马车过来的,平常这个时候家里的马车都会书局门口候着,可今儿个江鸿福在书局门口等了好一会也没等来马车。江鸿福等得不耐烦了,说道:“走了,到外面去租辆马车回去。”
因为是傍晚,加上书局处于比较偏僻的地方,要想租车得走一刻钟左右的路。两个人走到一个拐角处,突然一辆马车朝着他们冲过来。因为距离太近,根本躲藏不开。
江鸿福吓得都忘记躲了,在看到马车快要撞到他身上时,条件反射地闭上了眼睛。就在这个时候,他感觉到有人抓着他的衣服领子。
睁开眼睛,江鸿福看见抓他衣领的是一个穿着灰色衣裳的男子。男子没有说话,只是朝着旁边指了一下。
江鸿福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就见他的贴身小厮倒在血泊之中。不用去看,就知道他的贴身小厮已经没命了。
灰衣男子面无表情地说道:“他死了。”
江鸿福知道若不是灰衣男子及时的出现,他肯定也跟自己的小厮一样死在马车之下了。江鸿福望着灰衣男子万分感激,双手抱拳,说道:“多谢壮士的救命之恩。”
灰衣男子并没有受江鸿福的礼,而是抓了江鸿福快速离开了现场。江鸿福叫道:“你做……”话没说完,嘴巴就给捂住了。
灰衣男子走得很快,哪怕手里提了一个人速度也不是一般人可比的。走了几分钟,灰衣男子将江鸿福塞到路边一辆马车里,自己随后也钻了进来。
江鸿福有些惊恐,这人是要绑架自己:“你想要做什么?”
灰衣男子言简意赅地说道:“送你回家。”
江鸿福很明显不相信灰衣男子的话。虽然刚才灰衣男子救了他,但他还是怀疑这人别有目的。绑架敲诈这些还是其次,就怕这个人要自己的小命。
灰衣男子神色冷淡地说道:“不用这么看着我,我只是受人之托来护你平安。送你到家,我这差事就算是完成了。”
江鸿福脸一瞬间就白了,难道是宋家的人怕他将来报复,所以要铲草除根。江鸿福立即摇头,不可能,他姓宋不姓云,宋家的人应该不至于这么丧心病狂。江鸿福按捺住心中的惊涛骇浪,问道:“你是说刚才的事不是意外是人为?你是怎么知道的?”
灰衣男子说道:“自然是委托我们护你安全的人告诉的。”
江鸿福有些激动:“是谁?是谁让你来保护我的?”
灰衣男子并没回答这话,他因为他也不知道是谁委托这事的。镖局若是去查委托人,那是犯了大忌。灰衣男子只是说道:“委托我护你安全的人说你继母这次害你不成肯定不会罢手,你只有回老家才能保全自己。”
玉熙嫁到江家与于氏相处了六年,自然知道于氏是一个面上慈善背地里狠毒的女人。江鸿福那般优秀,已经挡了江鸿锦的路,于氏怎么受得了。这次没得手,于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江鸿本能地不相信这话。他娘跟他爹成亲以后感情很好,而他娘也是难产而亡的。他爹给他娘守了两年孝后才娶的于氏。而于氏嫁到江家这些年对他一直都挺好的,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反倒是他对于氏有所防备,一直都亲近不来。江鸿福觉得背后这人不怀好意,问道:“他是怎么知道我继母要害我的?”
灰衣男子哪里知道这些,他从袖子里掏出半张银票递给江鸿福,然后说道:“这是那人让我转交给你的。若是他要寻你,会以另半张银票为信物。”
玉熙这么做也是防备万一,若是逃不开宿命,江鸿锦还是去国公府求亲,她希望将来能得到江鸿福的帮助避开这一劫难。
灰衣男子看着江鸿福手里的半张银票,觉得对方真是不知道爱惜钱财。十两银子不多,但足够他好吃好吃一顿了。
江鸿福心里疑虑重重,但他还是接了这半张银票。不管幕后的人是什么目的,但刚才救他一命是事实。
玉辰住在上院左边的厢房里,三间屋子都是她的。
玉熙一走进屋子,就看见正中间摆放的紫檀木长案。长案正中摆着个掐丝珐琅的三足香炉,甜腻的味道正从那香炉中袅袅散开。
玉熙眼睛落在地上铺着的厚约两寸左右的羊毛地毯,地毯上面绣着精美图案团,非常的漂亮。就这羊毛地毯就值千金了。
丫鬟侍书将金丝滕红漆珠帘打起,让两个人进去。
玉熙望着屋子里的摆设,不说一水的黄花梨木家具跟多宝阁上放置的价值连城的摆设,就是书桌上放置的文房用具都不是凡品。都说儿要穷养,女要富养,玉辰是真正的富养。跟玉辰一比,玉熙的院子寒酸得让人看了想哭。因为上辈子见了她第一次见到玉辰屋子里的布置,回去后还哭了一通。不过现在她将这些外物看得很淡。
玉熙倒是对屋子里摆放的双面绣炕屏眼热,这双面绣一面是美人赏花,一面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真漂亮。”玉熙上辈子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绣艺,嫁到江家除了刺绣也没什么其他消遣。
玉辰见玉熙眼中都快冒光,笑着说道:“你若喜欢,送给你。”
玉熙惊喜道:“真的吗?”若是让她拿去研究,将里面的技巧研究出来,她也能绣出双面绣来了。
玉辰身后的丫鬟侍书有些着急,这双面绣那么珍贵,怎么能送人呢!原本希望四姑娘拒绝,可看四姑娘的样子也知道不可能:“姑娘,这万万不可,这是夫人留给姑娘的。”
玉熙心头的热情一下消散了,摇头说道:“三姐,这东西太珍贵了,我不能要。”
玉辰脸上仍然挂着浅浅的笑意:“给你,你就拿着吧!”
玉熙这下也就不推辞了,笑着说道:“谢谢三姐了。”她厚着脸皮接了。将来她琢磨出里面的门道,能绣出双面绣,她一定给玉辰绣一副更好的。
玉辰不仅屋子里的摆设精致绝伦,就是书桌上的文房用具都不是凡品。玉熙望着桌子上的那副还没干透的字,心里有些感叹,玉辰才五岁字就写得那般好,她上辈子写的字大抵不过如此。
侍书见状立即说道:“这套青玉荼花文房用具是老夫人赏给我家姑娘的。”这意思是说,这书桌上的用具你别打主意了。
玉熙面色一僵,朝着玉辰说道:“三姐,我还要给大伯母请安。等晚些时候再给来祖母请安。”她可不愿意被人防贼似地防着。
玉熙走后,玉辰望了一眼侍书:“谁给你的胆子?”
侍书心头一突,忙跪在地上说道:“姑娘,是奴婢逾越了。奴婢只是想着那绣品是夫人留给你的,心里着急,所以失了分寸。”
玉辰嗯了一声:“这次念在你初犯就算了,若是再有下次,不要怪我不留情面。四姑娘再如何,那也是府里的主子。”玉熙再不得祖母跟爹爹的喜欢,那也是府邸里的姑娘,由不得一个丫鬟作践。
侍书吓得跪在地上,哪里还敢有异言。
玉熙并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段公案,她只带着墨菊去了正院。国公夫人住的是院子是国公府最气派子,五间上房,两边林立着厢房耳房,四通八达,轩昂壮丽。
柳银见到玉熙,迎了上来,笑着说道:“四姑娘来,夫人在屋子里等着呢!”说完,就引了玉熙进去。
秋氏穿的是一身的居家服,长得圆润富态,面色带着慈爱的笑容,瞧着就是好相处的人。
玉熙没开口说话,直接跪在地上给秋氏磕了三个头,真心实意地说道:“多谢大伯母救命之恩。”这三个头是玉熙不仅仅是为这次天花的事,还有上辈子秋氏对她的好。
秋氏一愣,反应过来以后走过去将玉熙扶了起来,嗔怪道:“你这孩子做的什么?什么救命之恩,这是伯母应当做的。”
玉熙感激地说道:“伯母,我知道,若不是伯母我早就没命了。”不仅如此,她上辈子能平平安安长大,也多亏了秋氏。
秋氏心里熨帖,摸了一下玉熙的头,柔声说道:“这也是你自己命大,熬过来了。”她其实当初也没抱什么期望,请大夫看诊无非是安了自己的心,倒没想到玉熙竟然真熬过来了。
玉熙正待开口说话,外面丫鬟说道:“夫人,大姑娘过来了。”大姑娘玉如的生母是大夫人陪嫁丫鬟,不过在生下玉如没多久就去了。
玉如穿着一身藕荷色的衣裳,梳着一个简单的双环髻,头上戴着两支玉簪。细眉大眼,明眸善睐,抿嘴一笑,脸颊边有两个小小的梨涡,也是个美人胚子。
玉如进来给秋氏行了礼,再望着玉熙说道:“四妹妹,听说你大好了,恭喜你了。”
玉熙也回了礼:“让大姐姐挂念了。”玉如今年八岁,与她相差四岁,两人没有太多的交往。
秋氏笑着说道:“姐妹俩倒是客气上了。”
有管事娘子过来回事,玉如很识趣地退出去,走之前跟玉熙说道:“四妹妹若是不嫌弃,去我屋子里坐坐。”
玉熙很是意外。先是玉辰,如今又是玉如,她记得上辈子病好了以后没这一出:“好呀!”
国公府的姑娘到了八岁就有自己独立的院落,除非是特殊情况,比如玉婧,如今还跟容姨娘住在一起。
玉熙进了屋,看着绣箩里的一双鞋面,上面的针线很密,一看就是用了心的。玉熙笑着问道:“大姐这是给大伯母做鞋吗?”
玉如笑着点头:“嗯,是给母亲绣的。”
玉熙眉眼弯弯说道:“大伯母见了一定喜欢。”其实大伯母贵为国公府夫人什么好东西没有,玉如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讨好大伯母。
从一双鞋子玉熙看到了自己的糟糕。大伯母十多年如一日地照佛她,而她却从没为大伯母做过任何的事,这一刻玉熙在反省自己。
玉如有些意外,不过被人夸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绣得不好,当不得你这么夸。”
玉熙笑着道:“这是大姐的一片孝心,伯母会很喜欢的。”大伯母是个很宽厚的人,所以玉如虽然是庶女也没有亲娘,但日子也不难。
说了一小会话,玉熙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玉如望着玉熙的背影,若有所思。她的丫鬟青萱奇怪地问道:“姑娘在看什么?”
玉如低声说道:“四妹妹变了很多。”以前玉熙总是阴沉沉的,现在变得开朗了许多。玉熙变好了,对她未必是好事。
青萱将绣箩取了出来,说道:“四姑娘变好了,以后也能与姑娘多多来往。”
玉如苦笑道:“我是庶女,四姑娘再不得宠也是嫡女,她如何肯愿意与我多有来往。”玉如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她对玉辰示好,可惜玉辰对她淡淡的。
青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方妈妈一见着玉熙回来,走上前说道:“姑娘,三姑娘派人送来一副绣品,我推都推不掉。姑娘,这是怎么回事?”
玉熙进屋,就看到那副双面绣:“这是三姐送给我的。”过段时间,就将这双面绣拆了好好研究一下。
方妈妈急了:“姑娘,三姑娘好端端的送这么贵重的东西给你做什么?”不怪方妈妈急,得了三姑娘这么好的东西,怕是老夫人会不高兴了。
玉熙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她是真不知道玉熙为什么会送这么贵重的东西给她。不过既然送上来,她不会推辞就是。
方妈妈正待说话,就听到说柳银过来了。
柳银也是送东西过来了,这次秋氏大手笔,不仅送了燕窝人参等珍贵的补品,另外还送过来两匹锦缎。一匹水红色的,一匹葱绿色的。
送走了柳银,方妈妈看着两匹锦缎非常高兴:“有了这料子,姑娘可以多做几衣裳了。”玉熙的衣裳都是公中的份例,每季六套。六套衣裳对普通人来说很多,但对于国公府的姑娘来说,六套衣裳就有些少得可怜了。
墨菊则是打开那盒燕窝,惊呼道:“呀,竟然是血燕。”燕窝里,最好的就是血燕了,吃了特别滋补。
玉熙有一些恍惚,她记得上辈子病好了以后大伯母是送了一些补品过来,但却没血燕这么珍贵的补品,为什么会不同呢!玉熙陷入了深思之中。
没等方妈妈高兴多久,老夫人那边的丫鬟翠玉过来了。翠玉过来不是赏东西,而是传老夫人的话:“四姑娘,老夫人说让你好好养病,不用日日过去请安了。”
方妈妈脸色微变,老夫人这是在做什么?竟然直接让自家姑娘不用去请安?这样也太过份了。
老夫人传这话,分明是不想见她。上辈子的她听了这话非常难过,为此还病了一场,不过现在已经不起一丝波澜了。不过面上还是做出一副受打击的样子:“请翠玉姐姐跟祖母说一声,我会好好养病的。”
翠玉说道:“我会这话带到的。”
方妈妈怕玉熙难过,忙劝慰道:“姑娘身体行痊愈,老夫人这是疼惜姑娘,不想让你太过劳累。”姑娘好不容易变得开朗了一些,她若是再说老夫人偏心之类的,万一姑娘给放在心上又想不开郁郁寡欢那就不好了。
玉熙故意苦笑一下,转移了话题:“我今天看到大姐在给大伯母做鞋面,方妈,我想学刺绣,以后也给大伯母做鞋子!”
方妈妈忙应道:“好,姑娘想学就学。”姑娘有事做就不会再东想西想了,这样也好。
回去的路上,秋氏奇怪地问道:“玉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定要外面买的丫鬟呢?”
李妈妈笑着说道:“府邸里的丫鬟关系盘根错杂,还不若去外面寻一个身世清白的丫鬟,以后使唤起来也顺手。”有之前容姨娘的谋害,再有三姑娘时常的欺辱,四姑娘肯定是恨上了容姨娘跟玉婧了。四姑娘再不是以前那个逆来顺受的孩子了,也不知道她会做什么。李妈妈有时候觉得不可思议,不过病了一场竟然这么大变化。
大夫的药很不错,第二日玉熙的脚就消肿了,不过因为大夫说还需躺在床上静养几日才能痊愈,所以身边的丫鬟婆子都不让她下床。玉熙想着明日要去学堂,吩咐申妈妈找好四个粗使婆子,明日好抬了她去玉兰苑。
申妈妈劝了玉熙说道:“姑娘,念书固然重要,但腿更重要。还是等腿好了再去不迟。”
玉熙说道:“宋先生教一天就等于其他先生四五天,你觉得等腿好了我还能跟得上吗?”落下一天的功课都跟不上,更不要说落下几日了。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她可不会就这么轻而易举放弃。
墨菊着急上火地说道:“姑娘,可你的腿不能走,去了课堂也是听不了课呀!”
玉熙失笑道:“我是伤在腿上,又不是伤到脑袋跟手,怎么就听不了课了?”不能走也不能抱,躺在软榻上是最稳妥的。
韩老夫人跟秋氏对于玉熙的决定都没反对,孩子愿意上进是好事,大人那里会阻拦。
第二日,玉熙就让人抬到了玉兰苑。
宋先生是早上回来的,并不知道玉熙腿受伤的事。听到玉熙被人抬过来,立即走了出来。正好看到玉熙被申妈妈抱着放到椅子上,走上前问道:“四姑娘,你的腿怎么了?”
玉熙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先生,昨日我不小心扭伤了脚。大夫说不能动,不能给先生行礼了,还请先生见谅。”她受伤的原因宋先生可以从其他渠道打听,却不能从她嘴里说出去。
宋先生倒是很意外地看了一眼玉熙。她教学这么多年,有不少的姑娘受不了她的教学方式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出,比如生病受伤什么的,可带伤来课堂还是第一次:“既如此,你该好好养着,怎么还来上学?”
玉熙说道:“我怕落了功课跟不上。再者我只是伤了腿,不妨碍听课的,只是完成不了先生布置的课业。不过,等我的腿好了,我一定会补回来的”背书什么的没问题,可写那么多字就不成了。
宋先生神色很好,说道:“无妨。”
上课的时候,宋先生并没有因为玉熙的腿受伤就不让她背课文。好在玉熙并没有因为腿受伤就偷懒,否则就得被打手板心了。说起来也够呛,玉熙已经被打了一次手板心了。
中间休息的时候,墨菊见宋先生走出课堂,箭一般地冲进课堂。看着正在收拾东西的玉熙,忙问道:“姑娘,你的腿疼不疼?”
玉熙笑着说道:“我很好。”除了写字慢一些其他跟往常一样。
想到这里,玉熙朝着玉辰说道:“三姐,我能借你的笔记看一下吗?”字写得慢,跟不上先生的节奏。
玉辰笑着点头:“好,等下课我就给你。”因为玉熙带伤上学,玉辰对她很满意,玉熙的行为证明国公府的姑娘没那般弱。
下课以后,宋先生朝着玉熙说道:“中午你就在旁边的屋子歇息,也省得来来回回。”
玉熙知道,旁边的屋子虽然简陋,但屋子里有炕,只要铺上被褥就可以了:“多谢先生。”宋先生还是有些人情味的。
用完午膳没多久,丁婆子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宋先生:“四姑娘的腿不是她自己摔伤的,是二姑娘推她在地扭伤的。”
宋先生发生一声冷哼,还真是无药可救。宋先生想到一件事,问道:“四姑娘性子为何变化这般大?”听到的,与见到的,天囊之别,由不得宋先生起了疑心。
丁婆子迟疑了一下,小声跟宋先生说道:“年初四姑娘出天花,韩老夫人将给四姑娘看病的大夫给半途叫走了。国公府的人都说四姑娘命硬,无论如何都死不了。”
宋先生问道:“说清楚,是怎么回事?”
丁婆子将打听到的消息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四姑娘以前性子弱懦,被欺负了也不吭声。不过出了天花以后,性子大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得到的消息与实际有那么大的出入。”
宋先生脸色不大好看:“竟然还有这样偏心的。”为了孙子竟然能置孙女的命不顾,这样的长辈真真的让人寒心。经历了这样一番事情,四姑娘性情大变也很正常。
丁婆子其实有些担心,三姑娘是在老夫人跟前长大的,若是为人处事也学着韩老夫人,那就不美了:“先生,三姑娘容貌天资都是万里挑一。只有这样一个祖母,我怕三姑娘也受了影响。”
宋先生摇头说道:“三姑娘年岁还小,就算受了韩老夫人的影响也有限。只要我好好教导,不会有问题的。倒是四姑娘……”顿了一下,宋先生轻声问道:“大夫的事,四姑娘知情还是不知情?”宋先生回这般问,也是因为有些事下人会帮着隐瞒。
丁婆子说道:“肯定知道。我听婆子说,大夫没来的那日,正是四姑娘醒来的那天。”就算当时四姑娘病得人事不省,事后肯定也会有人告诉她的。
宋先生陷入了深思之中。
丁婆子又说道:“先生,四姑娘病好以后,老夫人就将她生母留给她的管事妈妈给打发出去了,如今蔷薇院的管事妈妈跟一个贴身丫鬟都是老夫人的人。”
宋先生脸色微变,韩老夫人这样的行为也太过份了:“四姑娘是如何安顿她这位管事妈妈?”瞧着玉熙的行事,应该不会将这位管事妈妈置之不理。
丁婆子有些感慨地说道:“这位妈妈做的包子好吃,四姑娘就给她开了一家包子铺。听说生意很是不错,如今一个月能赚三四十两银子呢!我听说这些银子都给了四姑娘用。”名义上是给这位管事妈妈开的包子铺,实际上是给自己赚私房钱。
宋先生低声说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些瞧不透四姑娘了。”
丁婆子也觉得玉熙让她有些害怕:“是啊,一个刚刚才知事的孩子在遭遇了这样不公平的事情还能表现得如此平静,真的不简单。”她家主子也是早慧,但却没有四姑娘这般恐怖,
宋先生也觉得玉熙有些过于早熟,不过想着她遭遇的事,倒也不难理解:“从管事妈妈这事看,四姑娘心性还是不错的。”
玉熙此时并不知道宋先生跟丁婆子正在谈论她。此时她刚睡醒,玉熙午觉时间不长,只睡两刻钟,到点就醒了。
以前午觉后玉熙瞧着有时间都是写大字,不过今日写不了大字,她就改为背书了。因为不是在自己的院子,背书的声音都放低了。不过声音再低,也逃不过院子里丫鬟的耳目。
丁婆子听到玉熙背书的声音,问了宋先生:“先生会收四姑娘为学生吗?”虽然玉熙表现得很好,但丁婆子却觉得玉熙心思太多。
宋先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玉熙天资不差,也很刻苦,只是跟玉辰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玉熙的腿,养了十天才养好。
这日下课以后,宋先生并没有立即走,而是让玉辰与玉熙留下来,发给两人一张课程表。
玉熙看着课程表,上面写着:清晨学乐器;上午学书法与听课;下午则学习棋艺跟画艺。
宋先生望着玉熙说道:“四姑娘,你准备学哪样乐器。”三姑娘已经学了琴不用再挑选,玉熙却是没接触过乐器。
玉熙摇头道:“先生,我不知道该选哪样乐器?”她上辈子都没接触过乐器,让她选也是胡乱挑选的,还不若让宋先生帮她挑选。
宋先生想了一下,说道:“那你选古筝吧!”
玉熙对于乐器不大感兴趣,不过既然先生要教她肯定也不会推辞。她们这样的人家,就算对乐理不精通,也得要有所了解。
玉辰说道:“先生,我还想再学笛子。”只学琴艺太单调了,至少得学两门才能拿得出手。
宋先生摇头说道:“先将琴艺学精了,再学其他乐器。”艺多不压身,但却必须有一样精通的。
玉辰点头。
宋先生走之前说道:“从今日开始,你们每日坚持写一百个大字。你们写好以后也不用再交给我了。”这意思是写不写完全靠自觉,不过宋先生也不担心两人偷懒。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