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渊下山后,仿若蛟龙入海。凭借谷中所学,在江湖上翻云覆雨。他巧解帮派纷争,凭智谋让濒危镖局起死回生,声名鹊起。
宴会上,江湖豪杰敬他为座上宾,名门闺秀、江湖娇娥频送秋波,身边很快围绕一群莺莺燕燕。只是,他浅笑应酬,眼神却透着淡漠。
一日,闻渊路过喧闹市井。人潮簇拥处,有人贩子吆喝售卖奴隶。他本无意停留,却在抬眸瞬间,看到角落里那个瑟缩少年。那眉眼、轮廓,七八分像极了励景,尤其是眼中的怯意与倔强,像利箭直击闻渊心底。他呼吸一滞,未加思索,掷下重金将少年买下。
回府后,闻渊把少年安置在身边,看着少年懵懂模样,时常恍惚。晨起,他教少年习武,一招一式纠正,恰似当年与励景过招;夜晚,秉烛相对,教少年读书识字,仿若看到励景专注神情。
可每一次对视,少年眼中的陌生又将他拉回现实,他不过是在借这相似容颜,慰藉相思。
夜里吹烛台,他与少年翻云覆雨,少年尽显温柔,而他给少年起了名字“春景”,情动时,他就喊“小景。”
江湖传闻沸沸扬扬,说闻渊对一奴隶宠爱非凡。消息飘进山谷,励景听闻,先是一怔,继而苦笑。他心中酸涩翻涌,往昔情意如潮水将他淹没。这些日子,他表面佯装洒脱,实则思念从未停歇。
一日酒后,励景终是按捺不住,佩剑下山,奔赴闻渊所在。
闻渊府邸,朱门铜环。他没进去,一直等到天色暗下,励景趁着夜色,如一抹幽灵般潜入闻渊的府邸。
他身形矫健,朝着那传出烛火微光的房间摸去。一路上,他的心都好似被油煎一般,既期待又害怕。
终于,他隐在窗棂之外,悄悄探头望去。屋内,闻渊与那少年相对而坐,案几上摊着宣纸,墨香幽幽飘散。闻渊正执着笔,神色专注地书写,那少年亦是一脸认真,时不时抬眼望向闻渊,眼神里满是倾慕与依赖。
看到这一幕,励景只觉眼眶一湿,往昔与闻渊相处的片段如走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