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玉熙庄子的其他类型小说《小说嫡女重生记玉熙庄子全章节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玉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次河北送来的年礼,除了公中的,老夫人跟玉辰额外还有礼物。老夫人的是一根长寿拐杖,用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珍贵木料,这种木料只有河北承德才有。其木质洁白无瑕,细腻如玉,有假象牙的美称。玉辰得到的也是一件木雕花鸟图挂屏,这挂屏上花鸟都仿若跟活了似的,刻工极为精细。玉辰得了这件东西非常喜欢,不仅仅是这东西别出心裁,更重要的是这东西是她爹送的。这些年,逢年过节玉辰都会有礼物收,生辰的时候也有。每次得了东西玉辰都会挂出来,这次也不例外。玉熙有红珊这个耳报神,对于府邸的大事都很清楚。所以玉辰得了一副挂屏的事她很快就知道了。红珊原本是不想说的,三姑娘得了老爷送的礼物,可她家姑娘却是什么都没有,姑娘知道肯定不舒坦。只是玉熙开口想问,不说不行。上辈子玉...
《小说嫡女重生记玉熙庄子全章节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这次河北送来的年礼,除了公中的,老夫人跟玉辰额外还有礼物。老夫人的是一根长寿拐杖,用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珍贵木料,这种木料只有河北承德才有。其木质洁白无瑕,细腻如玉,有假象牙的美称。
玉辰得到的也是一件木雕花鸟图挂屏,这挂屏上花鸟都仿若跟活了似的,刻工极为精细。
玉辰得了这件东西非常喜欢,不仅仅是这东西别出心裁,更重要的是这东西是她爹送的。这些年,逢年过节玉辰都会有礼物收,生辰的时候也有。每次得了东西玉辰都会挂出来,这次也不例外。
玉熙有红珊这个耳报神,对于府邸的大事都很清楚。所以玉辰得了一副挂屏的事她很快就知道了。
红珊原本是不想说的,三姑娘得了老爷送的礼物,可她家姑娘却是什么都没有,姑娘知道肯定不舒坦。只是玉熙开口想问,不说不行。
上辈子玉熙为这事难过了许久,不过现在她根本没放在心上:“京城什么稀罕东西没有,只要有钱就能买着,这话只在我面前说说就好。”
红珊小心地看了玉熙两眼,发现她没有难过,大着胆子说道:“姑娘,我瞧着应该不是老爷的意思,是三夫人的意思。”红珊希望玉熙不要怨恨三老爷,毕竟三老爷是亲爹,自家姑娘以后还要靠着亲爹。
玉熙笑着说道:“谁的意思都没关系。除了这事,这两日府邸里还有其他的事吗?”
红珊摇头说道:“这段时间府邸里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有。”
玉熙听了这话,没任何反应,转身又看她的棋谱去了。如今玉熙是只要有时间就看棋谱,一边看棋谱一边下棋,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废寝忘食。按照墨菊等人的说法,她们家姑娘已经走火入魔了。
申妈妈看着红珊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压低声音问道:“姑娘说了什么吗?”
红珊知道,若是她说了姑娘不在意挂屏申妈妈肯定会将这事转告老夫人的。也不知道为什么,红珊有一种感觉,姑娘面上没任何表现,其实心里知道她们的作为。下意识地红珊没有说实话:“姑娘很难过,说想一个人呆一下,不想让人打扰。”
申妈妈有些怀疑,问道:“真的?”
红珊心里暗骂,这种不讨好的事就让她往前冲,若是老夫人责罚姑娘到时候责任就推到她身上,这申婆子真是算得精呢。不过红珊也不敢得罪申婆子,笑着说道:“我骗妈妈做什么?”
申妈妈半信半疑,不过等她看到玉熙眼圈红红的,脸色也不好,她就相信了红珊的话。
玉熙看着申妈妈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得劲。她现在真不明白老夫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莫非是害怕她因为大夫的事报复,不说有这个能力,就是等将来她有这个能力,碍于孝道她也不能去报复:“红珊,让你哥哥给方妈妈传个信,得个方便请她在过年前进府一趟。”她有些事想跟方妈妈说。之前一直都很忙,不过这两日先生就会放假,她也能轻松一段时间。
红珊脆生生地应道:“好。”
方妈妈做的包子非常受欢迎,供不应求。生意好收入自然也高,扣除各种费用每个月包子铺有三十多两的净利润。这个数目,在上元街算是不错的了。也幸好上元街上的人知道这包子铺的主人是国公府的,没人敢打主意,要不然肯定会有麻烦。
包子铺盈利了,玉熙手头自然也松泛许多,她身边的丫鬟婆子是直接的受益者。
申妈妈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她伺候姑娘半年多了,可姑娘对她还是很防备。申妈妈不傻,她知道姑娘在防备什么,只是这都是老夫人吩咐的,她违抗不得。所以姑娘对她的态度不冷不淡,她也只能忍了。
冬天,黑得快。
红珊瞅着申妈妈离开蔷薇院,这才进了屋子,朝着正在写字的玉熙说道:“姑娘,奴婢有几句话想说。”
玉熙放下毛笔,说道:“有什么话,你说。”
红珊恭敬地说道:“奴婢知道姑娘心里有成算。只是有一些事,姑娘还是需要顾忌。”见玉熙看着她,红珊也没拐弯抹角,直接说道:“就好比今日,姑娘对于老爷只送三姑娘礼物却没送你表现得太淡然了,若是让老夫人知道肯定会心生不喜。”淡然,也就等于对亲爹不存在期望。落在老夫人的眼里就是姑娘对三老爷有所不满,为人子女就该孝顺,姑娘若是背负一个不孝的名头,不说将来婚嫁难,就是在府邸里也别想好过。
玉熙面色凝重,说道:“你想说什么?直说无妨。”玉熙很担心红珊是在给她挖坑,所以她不得不慎重对待。
红珊说道:“姑娘,奴婢说一句逾越的话,哪怕老爷偏心,姑娘也得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只有孝顺的孩子,才会让人喜欢,也才会让人放心。
玉熙盯着红珊,仿若能盯出一个洞出来:“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话。”若真是挖坑,那只能说红珊的胆子也太大了,因为这种事一不小心她自己也得掉坑里。
红珊仰头说道:“我相信姑娘。”至于相信什么姑娘肯定知道的。
玉熙很是意外地看着红珊,这是投诚。
红珊紧张得手心都冒出了汗,不过她不后悔刚才的这些话。前段时间轮到她休假,她跟她爹说了姑娘最近的表现。她爹说四姑娘以后就算没三姑娘那般大的造化,但将来肯定不差,她爹让她等姑娘被宋先生收下后就一心一意伺候着。
红珊考虑了良久,最后还是在宋先生收下姑娘前表明自己的立场。要不然,等姑娘拜在宋先生门下谁都知道姑娘前程不差了,那个时候再投诚肯定不能得姑娘的重用。得不到重用,又违逆了老夫人的意,那多不划算。
玉熙正色道:“你爹是二管家,就算不靠我你以后也能谋个好出路。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要听真话。”
红珊既然已经下决心走这条路,也不会再留有余地:“姑娘,我原本是想着伺候姑娘五六年,那时我也十七八了,也到了婚配的年龄。嫁到外头去,日子也会过得不错。”红珊说的嫁到外头去,是指嫁到良民之家去当正头娘子,这样就摆脱了为奴为婢的命运。
玉熙问道:“出了什么事?”红珊突然改变主意,肯定是遇到事,而且肯定是大事。
红珊眼圈红红的:“我有一个堂姐,以前也是伺候过老夫人。前些年放出去嫁了一个读书人。今年秋闱我堂姐夫中了举人,之后她们家就开始嫌弃我堂姐以前是个丫鬟,觉得损坏她家的名声。前几天还说要休了我堂姐,我爹找上门去,他们家顾忌国公府的门第最后这事不了了之,不过我堂姐现在的日子过得很艰难。”红珊与她堂姐关系好,看着堂姐短短几个月就憔悴得不成样子,她心里头发凉。
玉熙很冷静地问道:“你怕也落到你堂姐那般的境地,所以不想外嫁?想要嫁回在府里?”
红珊直接将心里话说出来:“府邸里的人身份一样,他们肯定不会嫌弃我的身份。而且府邸里的人知根知底,不用担心被骗。”她堂姐夫以前一副忠厚老实的样,要不然她姐也不会选了那人。只能说那人伪装得太好,让他们全家都走眼了。而在府邸里寻,就没有这个担心。毕竟同一个府邸,打听一个人的底细还是没问题。
这次的事给红珊打击很大,让她不愿意再嫁到外头去了。
玉熙没有直接应了红珊,而是问了一个问题:“字帖的事,是怎么回事?”能在上院爬上二等丫鬟,肯定不是蠢人。可字帖的事,红珊却偏偏犯蠢,跟她说那些不经大脑的话。当时玉熙就觉得有古怪,只是她没多问。
红珊跪在地上,白着脸说道:“申妈妈让我将姑娘的一举一动都告诉她,我不想做这样的事,正巧紫衣姐姐过来找我说起字帖的事。”红珊这么做是想让玉熙疏远她,不让她近身伺候,这样她知道玉熙的事就少了,也没什么可给申妈妈汇报的。
玉熙恍然,果然是有原因的:“你就不怕我给不了你好的前程?”
红珊已经豁出去了,说道:“那也是我的命。”其实从方妈妈的事可以看出,只要一心一意对姑娘,姑娘肯定不会不管她的。
能得红珊的忠心,对她来说是极为划算的。玉熙说道:“只要你能做到,我不会让你落入到你堂姐那般的境地。”
红珊一颗心回到了肚子里。她堂姐的事让她心寒,这也让她不敢嫁到外面去。而要是嫁到府邸里,她必须寻一个靠山。她爹虽然是二管家,但年龄大了,而她两个哥哥都不是机灵的人,将来接不了她爹的差事。若没有一个强大的靠山,以后日子也一样难过。这也是她为什么投诚玉熙的真正原因。为了将来,红珊这才决定赌一把。至于是输是赢,得要时间证明。
玉熙听到方妈妈说已经认了那个小薇当干女儿,脸色微变,也不再隐晦地提醒,而是直接说道:“这家人可靠吗?会不会是冲着妈妈你的手艺来的?”一个月赚三四十两银子对国公府的主子来说不算什么,可对普通百姓来说却是一笔很诱人的收入。
方妈妈连忙摇头:“不是的,她们都没说让我收徒,是我自己喜欢那个孩子,所以才起了这个想法。”
玉熙直截了当地说道:“妈妈,我不同意。”不是玉熙不让方妈妈认个干女儿,而她不相信方妈妈看人的眼光。
方妈妈还是想争取,说道:“姑娘,小薇家境也挺富裕的,他们不会觊觎我的手艺。”她就差说玉熙多心了。
方妈妈会这么想,主要是她觉得这手艺没啥了不得的,不值得人这么算计。
玉熙心头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妈妈,等过段时间我陪你去慈幼院领养一个。妈妈,自小养大的孩子比半路得来的徒弟要让人放心。”顿了一下,玉熙又说道:“万一抱养的孩子是个没良心,妈妈还有我,我会给妈妈养老送终的。”
方妈妈心里窝心不已,说道:“姑娘,我只是瞧着小薇很像我那早逝的女儿。既然姑娘说靠不住,那就算了。”方妈妈嫁过人,只可惜命不好,嫁人的第二年丈夫就没了,女儿在四岁那年也没了。
玉熙有些内疚:“妈妈,对不起,我不该提起这些事的。”她可以说得更委婉一些。
方妈妈摇头:“我知道姑娘是为我好。只是现在店里很忙,我暂时也没功夫照顾孩子。等过个两三年再去慈幼院领养个孩子。”现在开铺子虽然赚钱,但总有一天会老的,老了以后怎么办?领养个孩子,老了也有靠了,也不会孤单。
玉熙应了:“好。”
方妈妈差点将这次来的正事给忘记了:“姑娘,我想租下旁边的店铺将店面扩大。再多请两个人帮忙,你看如何?”方妈妈的包子铺开始是只卖包子,只不过现在除了卖包子馒头还卖其他面食,味道都很不错,经营时间也从早上改为一天了,这也是为什么利润越来越多的原因。
玉熙摇头说道:“妈妈,若是你身体弄垮了,再多的钱也补不回来。”为了那点银子让方妈妈将身体弄垮,划不来。
劝说了好一会,方妈妈最后打消了扩充包子铺的念头。
两人说话一直说到中午,玉熙留了方妈妈用完午膳才走,走时送了不少东西给方妈妈。如今玉熙得秋氏的喜爱,虽然在银钱方面不宽裕,但衣服跟吃用上都很不错。
玉熙买的粗使婆子,安婆子听到马车声,忙从店铺里出来。掀开马车,一看马车里堆满了东西,脸上满是喜悦。
东西搬到屋子里。安婆子看到里面有两匹青色的布料。一匹为鸦青色,一匹为丁香色。
安婆子摸着这两匹料子有些爱不释手,低声说道:“一匹这样的好料子得要好几两银子呢!”她还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
安婆子以前是一商户人家的使唤婆子,这商户得罪了人进了监牢,家中的仆从也都一一发卖。正巧玉熙让向阳帮着买一个有力气的粗使婆子,向阳就将她买下了。她与方妈妈两人相处了大半年,关系处得跟亲姐妹似的。
方妈妈笑着说道:“这两匹料子是姑娘赏的,你也做俩身新衣裳。”方妈妈已经得了两套新衣裳,其中一套还是皮袄的。
安婆子听了心中一片酸涩,她们一家以前是哪里穿过这么好的料子:“若是能找着我家那口子跟孩子,也能让他们跟我一起享享福。”安婆子是有丈夫有孩子的,只是一家三口都分开卖了。这大半年她都没找着,每个月的月钱都花在寻人上面了,可惜到现在也没个音讯。
方妈妈也很同情安婆子的遭遇:“你别担心了,总有一天能找着他们的。”京城这么大,要想找这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若是改名了就越发难找了。
安婆子点头,又问道:“方姐姐,收徒的事情,姑娘同意了吗?”小薇一家对方妈妈非常热情,但对她这个买来的下人就没那么客气了。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安婆子几次想要拆穿最后没成。等她见方妈妈想要将做包子的手艺传授小薇,她才真着急了,忙说这事事关重大得姑娘同意才成。好在方妈妈很信服姑娘,最后采纳了她的建议。安婆子只希望姑娘聪慧,能猜测到小薇一家不坏好心。
方妈妈摇头说道:“姑娘没答应。说这手艺只能传给自家的孩子,不能传给外人。”以后收养的孩子自己的是算自家的。
安婆子惊讶地说道:“自家的孩子?这是什么意思?”
方妈妈将玉熙说的话转述了一遍:“我也想养个孩子,以后老了也有一个依靠。不过现在这么忙也没时间带孩子,过两年再说。”
安婆子忍不住赞叹道:“姑娘对妈妈真好。”一般放出来的婆子有些脸面的了不得多赏一些钱,谁像四姑娘那似的为方妈妈想得这般周全。连她这个旁人看了都感动。当然,跟着这样的主子,心里也踏实。
方妈妈喜欢听别人赞扬玉熙,笑着说道:“是啊,姑娘再是心善不过的人了。”
安婆子心里觉得四姑娘也是个厉害的。没瞧着姑娘都没见过小薇一家人,就知道这一家子不坏好心,不是厉害是什么:“方妈妈,之前你不是答应收小薇当干女儿?这下该怎么回复?”
方妈妈没将这事放心上“直接说姑娘不允就是。”虽然她放了身契,但方妈妈还是将玉熙当主子看待。
安婆子忙点头:“方姐姐你说的对。既然姑娘不许,你也没办法。”有这样一个有背景的主子,还真没什么好怕的。
方妈妈将从国公府带出来的东西整理了一下,然后将糕点分成几份给隔壁邻居家送去。方妈妈虽然不擅长勾心斗角,但为人很厚道,跟周围的人都处得很不错。至于小薇家,方妈妈有些愧疚,带了礼物亲自送上门去。
小薇一家得了这消息,气恼不已。不过他们也不敢得罪方妈妈,这事就一笔带过了。
转眼,就到了过年了。小孩子最希望过年,而大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过年,因为事太多了。秋氏从腊月就开始忙,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都不得歇一口气。
大年三十,韩老夫人跟国公府夫人身着朝服,坐着八人大轿进宫朝贺去了。回来就去了宗祠祭祖宗。
玉熙是府邸里的姑娘,除了上族谱的时候会去宗祠,其他时候是不需去的。
除夕晚宴是在开在正厅。这晚上,本家的人都来了。韩国公府的二老爷,已经分出去的韩景俊一家子也过来了。
二老爷韩景俊是庶子,生母是当年的老国公爱妾,也是已经先去的太夫人的侄女。韩景俊的生母当年仗着太夫人跟老国公没少折腾老夫人,甚至还想争夺世子之位,这让老夫人对恨之入骨。可惜,韩景俊的生母死得太早,而老国公在死的时候就留下遗言,说他七七过了就让韩景俊搬出去。
老夫人虽然没有再报复韩景俊一家,但这一家子都回了老家守孝。等三年再回来,她再动手又不大妥当。所以这些年,除了过年祭祖的时候回来,其他时候老夫人都不让他们登门。自然,他们这一支也得不到国公府任何的帮扶。
用完晚膳,一家子都坐在一起说话。在这个时候,也是长辈给晚辈发红包的时候。
韩景俊的妻子马氏看着玉辰,笑着道:“三姑娘越长越漂亮了。”说完,递给了玉辰一个厚厚的红包。
玉辰望着老夫人,见老夫人点头,她才接了:“谢谢二伯母。”
马氏又夸赞了玉辰两句,然后才将红包递给玉熙。
玉熙接过红包,没有感激,也没有嫌弃,接了荷包说道:“谢谢二伯母。”她得了的红包可没玉辰那般厚。连个红包都要差别对待,真心不爽。
这一晚,玉熙得了不少的红包。
玉熙是姑娘,不需要守岁,等宴会散了就带着丫鬟婆子回了自己的院子。这日路上挂满了灯,整个国公府灯火通明,回去都不用提灯笼了。
回到蔷薇院,玉熙将红包里的东西都倒出来。老夫人给的红包是最丰厚的,六个如意金裸子,每一个都有一两重,这红包就让玉熙赚大发了,加上其他人给的,这一晚上得的红包合起来有一百多两银子。
初二开始得走亲访友。玉熙没有母家,加上亲爹又不在,没她要去拜访的亲戚。等她听到韩建业要带她去秋家时,非常的惊讶。玉熙说道:“二哥,你是去你外祖家拜年,叫我去做什么呀?”
韩建业好笑地说道:“我外祖家不也是你外祖家?走了,哪里那么多的话。”
玉熙才不愿意去了,不过她也不好直接扫了二堂哥的好意,说道:“二哥,这事伯母知道吗?”
韩建业了呵呵额地说道:“我跟娘说了,娘也同意了。走了,不过就是去做客,哪那么多的话。”
玉熙自然不相信这话。
韩建业哭笑不得:“二哥在你心里就这么没信用呀?你若是不相信,可以现在去问我娘。”
玉熙不想去秋家,她是二房的姑娘,这样大咧咧地去秋家,怎么看怎么不好:“二哥,那是你外祖家,我去了不好。”
韩建业最不喜欢磨磨唧唧了:“明日早上我来接你。”丢下这句话就走了,让玉熙留在原地哭笑不得。
红珊在旁劝道:“姑娘,二爷能念着姑娘,这是好事。”二爷感念夫人的救命之恩,能一直照佛她家姑娘,这是她家姑娘的造化。
玉熙转眼就去了正院,与秋氏说起了这件事:“伯母,二哥明日去外祖家拜年,我跟着去不合适。”
秋氏摸着玉熙头上的小鬏鬏,打趣道:“有什么不合适的。也不过是去亲戚家走动一二,可不能总闷在院子里。”其实是觉得玉熙太刻苦了,平常都不放松,让她都有些看不过眼。小孩子刻苦努力是好,但太刻苦了,她担心玉熙以后成为一个书呆子。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玉熙也不好再拒绝了。只是心里有些纳闷,上辈子没这么一出了,怎么现在什么事都变了。
正月十七清晨,宋先生回来了。原本昨日就该回来,不过宋家有事给耽搁了。
玉熙听到宋先生回来去了玉兰苑,没想到走到半道碰到了正巧去上院的宋先生。
宋先生神色淡淡地说道:“我还有事,你先回去。等晚些时候再到玉兰苑来。”
玉熙听了这话,心里一个咯噔。不过她也不愿在宋先生面前失态,非常恭敬地应道:“好。”不回去又如何,难道还能厚着脸皮跟着去上院。到时候,老夫人铁定又得发火了。
回到蔷薇园,玉熙就进了书房。看着书桌上磊着一堆的书,她苦笑了一下,这种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刻苦都比不上玉辰的滋味真心不好受。不过,这这个结果也在预料之中。
悲痛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玉熙也不喜欢让这种情绪一直围绕着自己,所以她干脆捡了书桌上的棋谱看了起来。
墨菊小声与申妈妈说道:“妈妈,你说先生要是先生不收我们姑娘,姑娘怎么办呀?”
申妈妈说道:“只希望先生看在姑娘这么勤奋刻苦的份上,破格收了姑娘吧!”就四姑娘这拼命的劲,她看了都感动,也希望能感动宋先生吧!
辰时末,玉兰苑的一个丫鬟过来传话:“四姑娘,宋先生请你过去一趟。”
宋先生看到玉熙,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到:“我已经决定收玉辰为关门弟子。”等于是说,玉辰是她教的最后一个学生,没有玉熙什么事了。
玉熙刚张口,可还没说话,眼泪扑哧扑哧地掉。
宋先生看着玉熙这样,接下来的话就不好说了。其实这三个月玉熙的刻苦浅粉她都看在眼里的,若是没有玉辰,她肯定会收玉熙当学生的。只是有了玉辰,她就不想再收其他学生了。玉熙天赋惊人,学东西一学就会,而且还很努力,品性也很好,可以说非常完美。所以,宋先生决定对玉辰倾囊相授。
宋先生迟疑了好一会,说道:“玉熙,若是你以后有什么不会的,可以来玉兰苑问我。”意思是,她可以额外指导。
玉熙擦了眼泪,说道:“先生,我想求你一件事,求先生能成全。”这几个月她也在心里想了很多种应对的方法,最后还真让她寻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宋先生点头说道:“你说,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答应你。”
玉熙的请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宋先生教导玉辰的时候,能允许她也一遍旁听。简单来说,就是做一个旁听生。玉熙一脸真诚地说道:“先生,你讲的《论语》、《孟子》,我真的非常喜欢。若是不能学完四书五经,这对我来说是一辈子的遗憾。”自学跟有先生教完全不是一码事。所以,她不想自学,因为自学根本学不到东西的。
宋先生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有些愣住了。
玉熙见状跪在地上,哭着说道:“先生,求求你给我个机会吧!先生,你放心,我就在旁听,绝对不会打扰到三姐。”只要能达到目的,放下身段什么的也没关系。现在至少还能求人,就怕求人都没地求去,那才是最可怕的。
宋先生看着跪在地上的玉熙,眼中闪现过一抹复杂的神色,不过她还是拒绝玉熙的这个请求:“四姑娘,我一个人精力有限,教不了两个人。”哪怕是旁听,也不成。
玉熙没想到她都这样哀求了,宋先生还是不肯松口。都说人心是肉长的,可宋先生的心也太硬了:“先生,求你给我一个机会吧!”
宋先生摇头道:“起来吧,我说的话是不会更改的。”
玉熙红着眼睛走出了玉兰苑。
墨菊说道:“姑娘,先生不教就算了。姑娘已经认了那么多字,不学了也没有关系。要是姑娘真心想学,可以自己买书看呀!”
玉熙一直低着头,没有回话。走到岔路,突然说道:“去上房。”不做最后的努力,她绝对不甘心。
玉熙是去寻玉辰的,如今,唯一能帮忙求情的只有玉辰了。玉熙红着眼睛开口哀求道:“三姐,我想求你帮我跟先生说说情。”
玉辰又不傻,她岂能不知道玉熙求的什么事,为难道:“四妹妹,这事不是我不帮你,而是我去求先生也没有用!”虽然手宋先生答应收下她,但她也不能逼迫先生收下玉熙不是。
玉熙摇头说道:“三姐,我没奢望让先生收我当她的学生,我只希望先生在教姐姐时,允许我在一边旁听。三姐,你就帮我在先生面前说说情吧!三姐,我真的很喜欢念书。”
玉辰听着玉熙的话,不免有些动容,再者这个要求也不算特别过分。玉辰考虑了一下,说道:“好,我现在就去。”
玉熙心中升起了一丝希望,感激道:“谢谢三姐。”当然,若是宋先生还是不答应,她也死心了。
玉辰柔声说道:“说什么谢不谢的。不过先生会不会答应,我也不能保证。”
玉辰先去屋子,与老夫人说了这件事。
老夫人不支持玉辰去说情:“先生既然已经拒绝了,又何必再去这一趟。”反正玉熙也跟着先生学了三个月了,做账管家是足够用了。
玉辰有自己的思量:“祖母,四妹妹这么好学,而且所求也不过份。祖母,我跟四妹妹,不管怎么说也是嫡亲的姐妹,能帮的,我还是想她帮她一把。”若是玉熙求她,让宋先生收她为学生,这个玉辰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但如今玉熙的请求,她觉得求求情,先生应该能通融的。
老夫人还是不同意。
玉辰说道:“祖母,四妹妹这么好学,就如了她的愿了。这样以后外人看到我们姐妹这般出色,肯定要赞一声了。这对府邸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老夫人有些犹豫。
玉辰笑道:“祖母,这件事关键还在于先生。我也不过是说说情,并没有什么妨碍的。先生也不会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对我有看法的。”
老夫人被玉辰最后一句话给打动了:“既然你执意要去,那就去吧!”宋先生既然决定收玉辰为关门弟子,应该不至于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对玉辰有所不满的。
玉辰出来以后,让玉熙先回蔷薇院等消息。
玉熙哪里愿意,不管成功与否,她都希望能最快知道结果:“三姐,我不进玉兰苑,我就在外面等着,你看成吗?”
玉辰点头道:“那好,我们一起走吧!”
宋先生听到玉辰开口帮玉熙求情的,问道:“玉辰,你天赋过人,教的东西一学就会,若是让四姑娘旁听肯定会影响你。我也是为你着想,才没有答应四姑娘的。”之前的三个月,她其实是克制住教学的进度了。可饶是如此,玉熙学得也有些费力。若是她以后加快进程,玉熙肯定跟不上,到时候就会拖了玉辰的后腿。综合考虑之下,她才拒绝玉熙的请求。
玉辰倒是不知道宋先生拒绝玉熙是为了她。玉辰说道:“先生,玉熙天资也不差,学东西不慢,不会拖累我的。”
宋先生看着玉辰,又问了一遍:“你真的不在意四姑娘会拖延你学习的进程?”
玉辰摇头说道:“先生,我相信四妹妹不会拖累我的。”
宋先生沉默了一下,说道:“既然你这么说,我也不做那铁石心肠的人。你出让四姑娘进来吧!”
玉熙得了这个消息,忐忑不安地进了玉兰苑。
宋先生觉得玉熙的毅力实在值得夸奖,这样执着不弃:“四姑娘,我可以答应让你旁听,但有一点我得跟你说明白,三姑娘学东西很快,我到时候授课肯定是以她为准,你确定你到时候握跟得上进度吗?”这话就差说玉熙是个拖后腿的,让玉熙知难而退。
玉熙岂会退让,不过她也有自知之明,就玉辰那妖孽一般的天资她肯定比不上的:“先生,若是样样都学我肯定跟不上。先生,琴棋书画这些东西我都不学,我只跟着一起念书就成。”
宋先生听了这话,倒是对玉熙刮目相看。若是玉熙直接说跟得上,她肯定会直接拒了玉熙的请求,可现在玉熙只选念书,那肯定不会拖了后腿的:“为什么只选念书?你不是喜欢下棋吗?”
玉熙想都不想就说道:“我喜欢下棋,但更喜欢念书。先生,我知道自己再努力也不可能比得过三姐,既然如此,我还不如选自己最喜欢的。”确切地说,她选的是做有用的。棋艺可以自己私底下钻研,不懂的再问。可是书本上的知识,若是没有解析,就算看了也是似懂非懂。
宋先生认真地打量了玉熙,过了许久,才说道:“就算旁听,你也不能只念书,棋艺跟画艺也是要学的,字也得坚持每日练。”字是靠练出来的,不是一日就能成功的。
玉熙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
宋先生见了玉熙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涌现出一股有些难以诉说的复杂情绪:“四姑娘,既然这是你自己要求的,你得做好准备,我不会因为你而放慢教学进程。”
玉熙毫不犹豫地说道:“先生放心,我不会拖姐姐的后腿。”
宋先生嗯了一声:“若是有不懂的,下课后可以问我。”
玉熙给宋先生磕了三个响头,说道:“谢谢先生。”不能拜师在预料之中,如今能成为旁听生也是不错的。
宋先生颔首道:“明日卯时二刻到玉兰苑来。”
玉熙高高兴兴地出了玉兰苑。
上午前面两堂课讲的是诗词,玉熙已经确定只学棋艺跟画艺,所以这两堂课她并没去听,而是在旁边的乐器房温书。到了第三堂课讲《孟子》时,玉熙才发现以前觉得宋先生讲课讲得太快是多么肤浅的想法。现在宋先生讲课的速度可是之前的两倍。
好在今天讲的课她不仅背下来,还温习了,要不然就这速度她绝对赶不上。玉熙看着一脸轻松的玉辰,不得不感叹一句,天赋好就是遭人嫉呀!
下课的时候,宋先生说道:“四姑娘留下。”
被先生留下,这可不是好事。就在玉熙心里忐忑不安的时候,宋先生说道:“四姑娘,你的字软弱无力,无若想写出一手好字,你还需要多注意。”
玉熙自然希望能写出一手好字了:“先生,我有天天练字,但不知道怎么才能达到先生说的程度?”
宋先生笑着说道:“不要想那么远。以后,你将纸贴在墙上,然后悬臂练字,日日坚持字就有力了。”
玉熙点头道:“好。”
丁婆子很奇怪地问道:“先生,为什么只教四姑娘,不教三姑娘?”按理来说玉辰是先生的关门弟子,先紧的应该是三姑娘才对。
宋先生摇头道:“三姑娘的字写得很好,不需要要练这个。四姑娘不大适合写梅花小楷。先让她练练手力,以后再让她临摹其他的字帖。”还有一句话宋先生没有说,就算她让玉辰这么做,玉辰估计也不会答应。
丁婆子跟在宋先生身边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看到天赋如此好的学生:“先生,若是按照三姑娘的学习进程,教三年就足够了。”
宋先生摇头说道:“韩老夫人对三姑娘寄予厚望,怎么可能只让我一个人教。”
丁婆子也不傻,三姑娘已经拜了她主子为先生,定然不可能再请另外的先生了:“老夫人要请教养嬷嬷?”
宋先生点了一下头:“嗯。老夫人是要将三姑娘高嫁的,规矩礼仪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玉熙出了玉兰苑,看到玉辰在亭子里坐着。一见到她,立即从亭子里走出去。
玉熙笑着走上前:“三姐,你在等我吗?”
玉辰问道:“四妹妹,你都没接触过诗词,为什么就不学了呢?”若是跟上次一样,玉熙学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学不好干脆不学,她不觉得有什么。可现在玉熙都没学就退出,这让她没法理解。
玉熙心里吐槽,我要都学哪里跟得上进程:“我学东西比较慢,若是多学的话肯定跟不上。再者我对诗词也不感兴趣,干脆就不浪费时间了。”玉熙觉得学画都有些浪费时间,更别说学诗词了。只是这是宋先生要求学的,她也不能拒绝。
玉辰刨根究底:“你都没学,怎么就没兴趣呢?”
玉熙说道:“我看了那些诗集我就头疼。”
玉辰还是不愿意放弃:“三妹妹,你没接触过不知道,其实诗词并不难学的,我相信只要你肯下工夫肯定能学好的。而且等你学进去以后,你会发现很有趣的。”
身边有一个随时将你秒成渣渣的人,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玉熙努力不让自己陷入低迷的情绪之中,说道:“三姐,人人都说夏天吃苦瓜好,因为苦瓜具体清热祛暑、明目解毒的功效,可我就是不喜欢吃。”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了。
玉辰听了这话,知道自己是说服不了玉熙的:“既然你不学就算了。”玉辰很为玉熙感到可惜。
分开以后,侍书说道:“姑娘,你这么为四姑娘着想,可惜她却一点都不领情。”要侍书说这四姑娘脸皮也忒厚了,先生拒绝了她,她就来求她嫁姑娘。按说她家姑娘帮了她那么大一个忙,怎么着对她家姑娘也该敬重一些,可结果却相反,四姑娘好像忘记了这么一回事。真真的一白眼狼。
这些侍书也只敢在心里腹诽一番,不敢说出来。要不然,她家姑娘又要训斥她了。
玉辰却是摇头说道:“你不明白。”她上次帮玉熙,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看着玉熙那般刻苦努力,她就能不停地鞭笞自己,让她不能放松,不能自满骄傲。
玉熙心理有些纳闷,为什么玉辰那么希望她学诗词?只是这个疑问只在玉熙脑海中一闪而过
回到蔷薇院,就跟申妈妈说要将东边的屋子收拾出来当书房,然后要求将北面的墙空下来。
申妈妈听了欢喜,问道道:“姑娘,这东间也大,要不再购置画架,以后姑娘画画也方便。”
玉熙想了一下:“除了要买画架,还要棋桌跟绣架。”顿了一下说道:“还是我自己写一张清单,省得遗落了。”
这张清单很快送到秋氏的手里。秋氏看完笑着说道:“这孩子,怎么绣架也要呀?”就那小胳膊小腿,做了绣架也用不上。
李妈妈接过清单,说道:“四姑娘要的东西不少呢!”这些东西粗粗算下来要上百两银子呢!
秋氏不在意地说道:“只要孩子好,这点钱不算什么。”反正也是走的公帐,不是掏她的私房。当然,就算掏私房她也会置办的。
这一说到私房,李妈妈就想起小厨房的事:“夫人,四姑娘的小厨房你真准备贴补呀?我算了一算,小厨房一个月小二十来两银子是肯定要的。积年累月下来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秋氏笑着说道:“这孩子如今手头有钱,也不会都要我贴补的。说起来,我当初想着方妈妈开的包子铺不亏本就好了,却没想到还真是让她经营出来了。”
李妈妈当下也有些感慨地说道:“我听说方妈妈如今比在府里还精神呢!”在外面自由自在,不用被人管束,日子过得舒心。
秋氏点头:“这孩子是个有心的,能帮衬的我就想多帮衬一些。”这孩子有时候做的事真暖她的心。
李妈妈见状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学东西有时候真的需要天份,玉熙只用了三日就将宋先生教的五禽戏学会了。玉熙心里忍不住想若是有个武学师父教那该多好,以后万一落难了也不怕被人欺负,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作为国公府的姑娘,学武那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宋先生笑着说道:“玉熙,等你完全学会了,以后就在自己院子里练,不需再早早地过来。”
玉熙笑着点头道:“好。”
不用早早地赶到玉兰苑,前面两堂课也不要上,这么一来,玉熙的时间就很宽裕了。
申妈妈满脸笑容地走进来说道:“姑娘,东西都做好了,等会就会送过来。”书房已经收拾出来,就差这些用具了。
用过早膳没多久,东西就送进来了。
墨菊经常跟玉熙在外走动,眼光也变得高了。她看着画架等物都是用的鸡翅木料做的,心里涩涩的:“姑娘,这东西用料也太差了?”墨菊真为玉熙感到委屈,三姑娘所有的家具都是黄花梨木,甚至其中还有不少的紫檀木,可她家姑娘却只能用这种不值钱的鸡翅木。
玉熙收敛了脸上的笑意,说道:“这些都是大伯母用心为我置办的,我不感激反倒挑三拣四,是何道理?要是让大伯母知道,你说她得多寒心呢?”这话不说让大伯母听到会不高兴,就是让申妈妈听到都是不得了的事。到时候申妈妈会认为墨菊在挑拨她与玉辰的姐妹情份,墨菊吃不了兜着走。
墨菊脸色一白,嗫嗫地叫道:“姑娘,我不是这个意思?”她就觉得不公平,她家姑娘太委屈了。
玉熙冷着脸说道:“以后想好了再说,省得祸从口出,到时候我都保不了你。”
墨菊本就不是善言的人,经过这次的事越发的不爱说话了。玉熙觉得这样正好,少说多做不会错。
书房弄好了,东西也都置办齐整了,玉熙接下来的日子越发忙碌了。有时候实在累了,玉熙就躺在榻上想她上辈子这个时候在做什么?结果怎么都想不起来。
人忙碌起来时间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一个月又过去了。
这日下课回到蔷薇院,红珊进来,压低了声音与玉熙说道:“姑娘,怜姨娘落胎了,还是个男胎。”这也是玉熙要求红珊,返但凡府邸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要告诉她,要不然这种肮脏的事她才不敢告诉玉熙。若被申妈妈知道了,非得揭了她一层皮。
玉熙后背一凉,问道:“怎么回事?”
红珊小声说道:“怜姨娘这几日都去给夫人请安。今天在正院不远处滑倒了,孩子给摔没了。”
玉熙面色凝重:“老夫人那边怎么说?”容姨娘倒是好手段,竟然想要将这件事栽赃到伯母头上。
红珊说道:“老夫人训斥了大夫人一顿,说她管家不严。国公爷却是大发雷霆,骂大夫人是毒妇。还说要不是大夫人狠毒,他也不会膝下只两个儿子。”之前国公爷也有好几个妾室,怀孕的不少,不过最后不是落了就是夭折了。
玉熙都想不明白她大伯脑子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三番四次给伯母没脸。好在大伯父只是得个虚职,要不然这么容易被人左右还不知道惹出什么麻烦出来。也估计是老夫人知道儿子不中用,所以就让他只领了虚职,全力培养她父亲了。
因为老夫人没有责罚秋氏,玉熙也放心。国公府真正掌权的人不是大伯,而是老夫人。只要老夫人不相信是伯母下的手,那就没问题。
走到花园里,一阵秋风拂过,一阵阵清淡的花香铺面而来。虽已是深秋,但在有细雨的滋润,园子也显得格外生机。
玉熙正赏着菊,就看见玉婧带着两个丫鬟迎面走过来。玉熙笑吟吟地打了招呼:“二姐。”
玉婧看到玉熙,眼中充满了怨恨,要不是玉熙宋先生如何会知道她作假的事。她如今不仅失去了了跟宋先生学习的机会,还被关了这么长时间。玉婧朝着身边的人叫道:“都走开。”
申妈妈跟红珊等几个人看着玉婧这模样哪里敢走开,万一走开自家姑娘吃亏怎么办。
玉婧见不仅玉熙不动,就是玉熙身边的丫鬟婆子都不动怒火越发盛了:“都给我走开。”再不走开,她一定要这个死丫头好看。
玉熙不理会玉婧,只说道:“我们回去吧!”好不容易出来走走散散心,结果花园这么大还能碰到了玉婧,真是流年不利。。
玉婧一直以来最讨厌的就是玉辰,总是一副淡淡的不将人放在眼里的模样。可玉辰背景太硬,又有老夫人护着,她再恼怒也不敢对玉辰做什么。可玉熙却不一样,以前看见她只有躲的份如今竟然敢无视她,这让她如何能忍。冲上前抓着玉熙的胳膊说道:“不许走。”
玉熙看着玉婧抓着她的胳膊不放,也火了:“你做什么?”
在玉兰苑,她是顾忌宋先生才诸多忍让,如今学堂是去不了了,她何必再忍让。玉婧笑着说道:“你说我做什么,你这个扫把星?”说完以后,猛力一推。
玉熙没提防玉婧会发疯推她,正好后面的那块青砖上有水,玉熙给滑了一下,摔倒在地上。
所有人瞬间惊呆了。
玉熙疼得在地上直哭,玉婧却只冷哼一声:“装得还挺像的。”说完这话玉婧就朝着自己的院子去了,丝毫没将玉熙的事放在心上。
云起跟云波却是心惊胆颤。云起大着胆子说道:“姑娘,我们去看看四姑娘怎么样了?”玉婧看不清如今的行事,可两个丫鬟却很清楚地知道,玉熙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任由她家姑娘欺负的四姑娘。而且老夫人对四姑娘的态度也变了,这次姑娘肯定得不到好。
玉婧冷哼道:“有什么好看的?只不过是推了一下,又死不了。”玉婧这样的态度也不是没有缘由的,就在年初她将玉熙从台阶上推下,玉熙摔倒在地将胳膊擦出血来,结果就被不痛不痒责罚了两句,其他什么事都没有。
云起看着玉婧的态度,越发担心了。只是玉婧的脾气不好,若是说多了惹得她不耐烦了,她能抓了东西砸死你。所以,云起再担心,也不敢多劝。
申妈妈最先反应过来,冲到玉熙身边,着急地问道:“姑娘,姑娘你怎么了?”
玉熙其他倒还好,只是腿特别疼:“申妈妈,我的腿好痛。”她的脚是十有八九崴了。
申妈妈想将玉熙抱起,可以碰玉熙的腿,玉熙就疼得哇哇大叫:“疼死我了,这样不成。”
申妈妈朝着一边傻了似的红珊叫道:“快去找大夫人,告诉大夫人姑娘的腿受伤了。”转身跟玉熙说道:“姑娘忍忍,大夫马上就来了。”
红珊再顾不上形象,撒腿就往正院跑起。
申妈妈见着一碰就大叫的玉熙,想了一下说道:“去将软榻抬过来。”既然不能抱,那只能抬回去了。
秋氏正在跟管事娘子说事,就听到红珊过来了。见着眼圈红红的的红珊,忙问道:“怎么了?”
红珊忙说道:“还请大夫人赶紧给我们家姑娘请个大夫。”
秋氏大惊:“怎么回事?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出这么大的事?”
红珊三言两语将刚才的冲突说了一下。
秋氏听了大怒,这个玉婧真是越来越跋扈了。不过现在不是追究玉婧责任的死后,她立即吩咐了人去请大夫,然后急匆匆地赶到蔷薇院看玉熙。
玉熙一见着秋氏,当下抱着她大哭。:“大伯母,我的腿好疼。大伯母,我的腿是不是要断了?大伯母,我是不是要成为瘸子呀?”她以前受了委屈就躲起来哭,如今她再不犯傻了。受了委屈就得说出来,躲在被窝里哭的蠢事她再不干了。
身边的丫鬟婆子听到这么悲切的哭声,心里都涩涩的,墨菊跟墨桃更是直接哭了出来。
秋氏抱着她说道:“胡说八道,大夫肯定能治好的。忍一忍,大夫很快就来了。”
玉熙嗓子都哭哑了,大夫才过来。这大夫是京城擅长治骨伤的大夫,给玉熙检查脚,说道:“姑娘这是扭到脚筋了。”
秋氏问道:“大夫,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孩子是不是得要在床上躺三个月?”
大夫看着玉熙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安抚道:“不会,姑娘只是扭到了筋,并没有伤着筋骨,不用担心。”说完,大夫拿了药膏给申妈妈,让她给玉熙涂上。
“啊……”一声凄厉的叫声响彻三里远,树上的鸟儿都惊得都扑腾扑腾四处逃窜。蔷薇院的人听这凄惨的叫声,心里都打一个冷颤。
秋氏看着晕过去的玉熙,非常担心:“大夫,你不是说没事吗?”
大夫也没觉得玉熙是装的,大户人家的姑娘都娇得很,受不住这样的疼痛也很正常,晕倒也没什么奇怪的:“夫人不用担心,姑娘这是疼晕过去的,等醒来以后就没事了。”
玉熙醒来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左脚裹得像个粽子,抓着坐在床边的墨菊问道:“我的脚怎么样了?”
墨菊慌忙说道:“姑娘别担心,大夫说只要你伤到脚筋了,用了药再休息两日就能好。”
玉熙看着自己自己的腿,突然问道:“祖母那边怎么说?”这次若不让玉婧受到教训,她是绝对不罢休的。
墨菊也是恨透了玉婧:“老夫人已经将二姑娘关到佛堂,让二姑娘抄写佛经。”
先是容姨娘害得她差点丢了性命,如今玉婧又来招惹她,玉熙心里暗恨。只是如今她想要出手对付又不可能,先不说她还没这个能力,单就身边有申妈妈跟红珊她就不敢轻举妄动。咳,玉熙觉得自己太弱了,想报仇却没能力,白白多活了一辈子。
秋氏对于这次的事也是气得够呛,认为老夫人的责罚她也觉得很轻了。若是玉婧欺负的是玉辰,看老夫人会不会只责玉婧罚抄佛经。
李妈妈觉得这次还算好了,这次还关到佛堂,上次可是不痛不痒说两句:“夫人,现在当务之急是容姨娘肚子的那块肉。”容姨娘得宠这么多年,这次好不容易有个怜姨娘能分得一些宠,若万一让容姨娘生了儿子可不让容姨娘又嚣张起来了。
秋氏摇头说道:“这事我们不能沾手。”内心深处,秋氏也希望容姨娘这胎留不住,只是她却不能动手。国公府的子嗣太少了,每一个子嗣老夫人都很重视。
李妈妈心里头叹气,她家主子就是心太善了,而且还总顾忌着老夫人,下不了狠手。
傍晚的时候,秋氏又去了蔷薇院看望玉熙。到了屋子,看到玉熙躺在床上看书,看得很投入,连秋氏进来都不知道。
秋氏有些心疼,说道:“腿都伤了就好好休息,看什么书。”
玉熙摇头道:“反正睡不着,还不如好好温书。要不然等上课的时候先生回来抽查,到时候又要挨手板心了。”
秋氏有些诧异:“你这腿都这样了,还去学堂做什么?跟宋先生请一下假就好了。”
玉熙笑着说道:“我只是伤了腿,不妨碍听课写字。”她这个样子上课听讲是不会有妨碍的,只是功课是完不成了。不过玉熙觉得宋先生应该不会这么苛刻。
秋氏摸了一下玉熙的头,心里五味俱杂。
玉熙看着秋氏的脸色,说道:“伯母,去年被弄破了头,年初擦伤了胳膊,现在扭了腿,不知道下次二姐是不是就得要我的命?”这些事还是墨菊刚跟她说的,她对这些事压根就没记忆,毕竟过去了二十来年,要不然她也不会对玉婧没防备。
秋氏听了玉熙的话,心里也难受得厉害:“你不用担心,这次老夫人将二姑娘关到佛堂,这次肯定让她受教训。
玉熙说这话可不想博取同情,而是有目的的:“伯母,我想要一个力气大的丫鬟,最好是从外面买进来的。”若是在府里选一个家生子,因为有所顾忌,估计是不敢对玉婧动手了。若是在外面买的,身契握在她手中,再亲自调教,应该会很听话。
秋氏迟疑了,不过在玉熙的哀求之下,最后还是答应了:“等碰到合适的就买回来,到时候伯母将人跟身契约给你送来。”
玉熙忙点头,只有手里握了对方的身契,等于是掌控了她的身杀大权,那就完完全全得是她的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