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暗黑缅北之路结局+番外

暗黑缅北之路结局+番外

紫辰曦羽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签了名、按了手印。他想,这大概就是正规签证批文吧,也就没再多想。随后,面包车把他们拉到了边境附近,在那里换乘了一辆外观破旧的商务车。一路上荒山野岭,路况异常颠簸,车子盘旋在狭窄的山路上,四周没有什么明显的城市标志。大概又走了两三个小时,他们被带到了一座看似简陋的小楼前,说是“中转站”。里面有几个彪形大汉表情冷漠地盯着他们,似乎手里还摸着什么武器。郑运杰心里越发觉得不安,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做,只能和其他人一样,神色犹豫地跟随着。所谓的中转站并没有提供什么高档的餐饮和住宿,反而让人感到一股冷漠和紧张的气息。那些大汉没有多少言语,只是催促他们继续前行:“快点儿走,不要拖拖拉拉!”地接员也不再像先前那样彬彬有礼,而是带着命令式的口吻训斥他们:...

主角:郑运杰郭珍珍   更新:2024-12-29 17:5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郑运杰郭珍珍的其他类型小说《暗黑缅北之路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紫辰曦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签了名、按了手印。他想,这大概就是正规签证批文吧,也就没再多想。随后,面包车把他们拉到了边境附近,在那里换乘了一辆外观破旧的商务车。一路上荒山野岭,路况异常颠簸,车子盘旋在狭窄的山路上,四周没有什么明显的城市标志。大概又走了两三个小时,他们被带到了一座看似简陋的小楼前,说是“中转站”。里面有几个彪形大汉表情冷漠地盯着他们,似乎手里还摸着什么武器。郑运杰心里越发觉得不安,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做,只能和其他人一样,神色犹豫地跟随着。所谓的中转站并没有提供什么高档的餐饮和住宿,反而让人感到一股冷漠和紧张的气息。那些大汉没有多少言语,只是催促他们继续前行:“快点儿走,不要拖拖拉拉!”地接员也不再像先前那样彬彬有礼,而是带着命令式的口吻训斥他们:...

《暗黑缅北之路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签了名、按了手印。他想,这大概就是正规签证批文吧,也就没再多想。随后,面包车把他们拉到了边境附近,在那里换乘了一辆外观破旧的商务车。一路上荒山野岭,路况异常颠簸,车子盘旋在狭窄的山路上,四周没有什么明显的城市标志。大概又走了两三个小时,他们被带到了一座看似简陋的小楼前,说是“中转站”。里面有几个彪形大汉表情冷漠地盯着他们,似乎手里还摸着什么武器。郑运杰心里越发觉得不安,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做,只能和其他人一样,神色犹豫地跟随着。

所谓的中转站并没有提供什么高档的餐饮和住宿,反而让人感到一股冷漠和紧张的气息。那些大汉没有多少言语,只是催促他们继续前行:“快点儿走,不要拖拖拉拉!”地接员也不再像先前那样彬彬有礼,而是带着命令式的口吻训斥他们:“不想干就给我滚回去,但你们证件都在我这儿,回都回不去,最好别乱想,否则有你们好受的!”郑运杰这才感到阵阵惧意,他一度想质问,“你们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去大公司上班吗?怎么会在这种地方?”可在那几个彪形大汉的眼神威慑下,他还是没有开口,只能强忍着内心的害怕。

辗转了好几个小时,忽然有人喊说要“飞曼哈顿”。郑运杰一听就糊涂了:曼哈顿不是美国纽约那座顶级繁华的岛屿吗?他心想是不是自己运气爆棚,真的要从这里直接坐飞机去美国?可他哪知道所谓的“曼哈顿”只是缅北某地诈骗园区里的一栋洋气命名的大楼。这些诈骗团伙常常喜欢给他们的聚集地起一些像“拉斯维加斯迪拜曼哈顿”之类的名字,以彰显所谓的“国际化”,实际上却是暗藏着暴力和黑暗的“集中营”。

车子把他们再度带到一个隐蔽的地方,有人让他们下车,然后通过一段小路走向一片篱笆围起的区域。那里停着几架来历不明的直升机——这是诈骗团伙为了更快速地转运受害者而使用的“空中交通”。真正的边境管理或航空管制
,在缅北这些灰色地带几乎不起作用。他们就这样被粗暴地推上了一架直升机,机舱里一股柴油、汗水和焦躁混合的味道让郑运杰几乎作呕。他看着窗外逐渐缩小的地形,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旋翼的轰鸣像是宣告了他彻底踏进了一个陌生又凶险的世界。

在直升机的颠簸中,他想起自己在天津的地铁安检岗位,虽然单调,可至少安全,没有人用枪指着自己,也没有一群凶恶的人盯着自己。他想起母亲早上为他做的煎饼果子,想起父亲在黄昏时坐在家里抽着旱烟的背影。如果有机会回到那个时候,他一定不会轻易相信所谓的高薪招聘。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几个小时后,他被带到了一个临时的停机坪,下了直升机,环顾四周,大楼林立,环境表面看起来还算整洁,但到处都看到扛枪的武装人员,一副如临大敌的场景。后来他才知道,这片区域有个华丽的名字叫“曼哈顿园区”,但实际上是一个诈骗集团的集中地,而方政就是这个园区里的主管之一。

方政是一个缅甸本地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鼻梁高挺,眼神却透着冷漠与阴毒。他对中文的掌握并不算好,但显然有随行的翻译和手下为他传话。他跟郑运杰和其他新到的人打量一番,然后嘴角露出一丝讥笑,转头和翻译嘀咕了几句。翻译随即对这群新来者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就归方主管管,一切听从指挥,不允许擅自外出,不允许联系外界,不允许质疑命令。想活命的就乖乖听话,否则会让你们后悔来到这个世界。”郑运杰心里凉了一截,原来这一切和自己想象的“跨国公司”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们被依次带到一排宿舍,或者说铁栅栏围成的宿舍,每人分得一张硬板床,上面铺着气味刺鼻的旧床褥。有人开始恐惧地哭喊,也有人质问:“你们这是干什么?不是说了是正经公司吗?”那些黑衣壮汉只是冷漠地呵斥,并动手殴打了两个还在叫嚣的新人。郑运杰吓得大气不敢出,他想把自己的手机掏出来报警,可是手机刚要拿起就被立刻收走,连翻译都冷笑着说:“还想报警?这里是曼哈顿
始并不熟练,也常常遭遇失败,被骂,被训,被打。为了减少痛苦,他只能加倍努力,学习如何演戏,说话时故意压低声音或者故意做出温柔音色。也有同在园区里的人教他:“兄弟,别想太多,就当自己是个木偶,一切照着上头的话术说就行了,别带入情绪,那只会让你痛苦。”郑运杰无奈地照做。可是每当深夜,他躺在那张硬板床上,身体的伤口火辣辣地疼,心灵上的煎熬更让他痛不欲生。他做梦都想回到天津地铁里去,就算再枯燥,至少没有人用枪指着他的脑袋,也没有人逼着他当骗子。

在“曼哈顿园区”里,他偶尔能见到郭珍珍——那个把他骗到这里来的女人。她似乎在团伙里职位更高一些,看起来比普通“员工”过得要好些:她穿着体面,和园区的头目有说有笑,进出自由,好像这里的黑暗与血腥都与她无关。有一次郑运杰在“办公室”里埋头打电话,忽然发现有人经过,就抬头一看,竟是郭珍珍。对方也看到了他,表情中闪过一丝尴尬,却转瞬就恢复了冷漠,仿佛在说:“你现在已经是条被拴住的狗,没资格质问我任何事情。”郑运杰注视着她离去的背影,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一场荒诞的噩梦:那个在微信里温柔地说“海外大公司环境优越”的招聘者,如今就在面前,却已是作恶者的一部分。

这样的日子过了不知道多少天,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两个月,郑运杰的意识都有些混沌。他只能没日没夜地重复诈骗流程,换来的是苟延残喘的生存:如果每天完成“指标”,或者骗到足够的钱,他也许可以暂时不被打。但一旦完不成,就会有无尽的毒打、电击、体罚,甚至不给饭吃。园区里不时传出惨叫,或者有新人被打死,又或者有人实在无法忍受、试图逃跑,却被抓回关进小黑屋,生死未知。到后来,方政又制定更加残酷的惩罚制度:如果整个小组没有完成月度任务,就要有“代表”被拉出去以儆效尤。有一天,郑运杰清楚地看到一个和他同住宿舍的男孩被押到空地上,硬生生被打得昏死过去,而所有人却只能沉默地看着。

在这
付,到了地方就会一次性报销。另外,她说“因为你要尽快到岗,办签证的话可能会走一条内线渠道,但不用担心,公司有人专门负责这些。”

彼时,郑运杰哪里知道,所谓的“东南亚跨国公司”,很可能就是散布在缅北地区的电信诈骗团伙;而所谓的“内线渠道”,极有可能就是利用非法通道偷渡。他一心只想赶紧逃离让他厌倦的地铁安检生活,心中怀着又忐忑又兴奋的期待,草草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就在规定的那天坐上了南下的火车,来到昆明。

下了火车,他在约定的出口见到一个男子举着写有“东南亚跨国公司”的接机牌。男子看起来三十多岁,操着一口奇怪的口音,脸上却带着礼貌的笑容,自称是公司的地接员。郑运杰扫了眼周围,和他一起前来的似乎还有另外几个人,两男一女,都是年轻人,他们的神情也都带着些许期待和不安。那名地接员很快将他们带到一辆面包车上,招呼他们先住到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小旅馆里,接着又让他们把身份证、护照交给他,说要统一帮忙办手续签证。郑运杰有点犹豫,但对方拍胸脯保证没问题,还让他们先好好休息,明天就会带他们前往公司驻地。一行人互相看了看,似乎谁都不好先质疑,只得把证件交了上去。

可当夜深人静,郑运杰躺在旅馆房间里,打开手机准备看看信息,却发现信号并不是很好,微信上给郭珍珍发了几句“我到了,一切顺利”的话,但一直没有回音。他内心多少开始有点忐忑,但又想,也许人家忙或者睡了。他回想起自己离开天津前对父母编的那个理由——说自己被公司派往外地培训一个月,到时候再回天津看看是否转正。他没有把真相告诉家里,毕竟他还不确定这份海外工作是不是真能像对方承诺的那样轻松赚钱。他不想让父母操心,也想等一切尘埃落定,出国高薪工作成为现实后,再给他们一个惊喜。

第二天清晨,那名地接员果然来了,带来几张很不起眼的纸质文件,说是签证通行文件,让他们签字按手印。因为都是中文,郑运杰没仔细看,就在上面

郑运杰站在天津早春料峭的风里,裹紧了身上的那件略显单薄的外套,地铁安检员的工作制服还在他手臂上留下淡淡的勒痕。那是长期搬运安检设备、协助旅客过检、日复一日对着检票口机械重复“请配合安检”的烙印。他已经在地铁安检岗位上干了三年,三年前,怀着对生活的朴素希望,他兴冲冲地从家乡天津的近郊出发,以为能在城市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差事,但现实却一点儿也不浪漫:每天盯着安检机的屏幕,听着客流高峰期嘈杂的人声,看着无穷无尽的人群涌入地铁,又散去。三年过去,岁月似乎没有给他带来太多升迁与希望,只是让他学会在站台灯光的晃动中默默数着日子。

他并不是不努力,可人生就是这样,有的人在该奋斗时被运气眷顾,一步踏入了人生的上升期;而像他这样出身普通家庭、没什么背景、也没多少显著特长的人,只能站在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下发呆,看着那些灿烂的灯光想着:自己能不能换个活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才二十多岁,总不能一辈子干地铁安检员吧?”于是在一个昏黄的夜晚,完成了一天工作的郑运杰无聊地刷着手机,随意地在招聘网站上浏览。他翻开一则则岗位介绍:销售、客服、外卖骑手、快递员……全是他觉得“大同小异”的职业。他的神思恍惚地飘过屏幕,一束光突然闪进眼帘——一个招聘海外工作的信息标题醒目地标示着“月入过万、无学历要求、包食宿,工作地点高档写字楼,轻松不加班。”

“月入过万……真的能有那么好的事情吗?”他虽然心里有些怀疑,但又想,万一是真的呢?毕竟他在地铁安检一个月才三千多块,好点儿的时候也就四千,刨除吃饭、房租,他连出去下馆子都觉得心疼,一年攒不下几个钱,看不到什么前景。他兴奋地在招聘网站里点开了那则信息:招工单位号称是“东南亚跨国公司”,岗位名称有些模糊,只写着“推广专员客户经理”等等。他心想或许就是电话销售一类的,或者线上推广,但只要薪资有保障,换个环境,他也愿意拼一把。

接下来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