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军张永旭的其他类型小说《爱心糖果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乡村一浮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基金会那个小伙子。他打了一份快餐,和别人挤在一台桌上吃得一脸油腻。想跟他打招呼,才想起不知道他姓什么。他看见我,笑着打招呼:“谢总,这饭菜还一如既往的好吃量足呀。”边上吃饭的人说:“关键菜新鲜,不像隔壁那家,西葫芦都发黄了,明显隔天的剩菜还在用。”“谢总这里换了厨师,比前几天好吃了。”这几天都是小黄在做菜。之前张军是大厨,很多菜都要听他的,他刚愎自用,对小黄的建议充耳不闻。现在小黄掌勺,做的是一个得心应手。年轻人热爱学习和实践,每天小黄都是一桌一桌地尝剩菜、询问客人,没几天功夫,把菜做得人人满意。很快吃饭的人走得差不多,我和小伙子对席而坐。“真不好意思,一直没问你贵姓。”他没有回答我的话,却说:“没想到一年时间,您能把这店搞得这么好...
《爱心糖果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基金会那个小伙子。
他打了一份快餐,和别人挤在一台桌上吃得一脸油腻。
想跟他打招呼,才想起不知道他姓什么。
他看见我,笑着打招呼:“谢总,这饭菜还一如既往的好吃量足呀。”
边上吃饭的人说:“关键菜新鲜,不像隔壁那家,西葫芦都发黄了,明显隔天的剩菜还在用。”
“谢总这里换了厨师,比前几天好吃了。”
这几天都是小黄在做菜。
之前张军是大厨,很多菜都要听他的,他刚愎自用,对小黄的建议充耳不闻。
现在小黄掌勺,做的是一个得心应手。
年轻人热爱学习和实践,每天小黄都是一桌一桌地尝剩菜、询问客人,没几天功夫,把菜做得人人满意。
很快吃饭的人走得差不多,我和小伙子对席而坐。
“真不好意思,一直没问你贵姓。”
他没有回答我的话,却说:“没想到一年时间,您能把这店搞得这么好。”
“托你们的福了。”我说,“那个午餐补助,你们换一家也没关系,主要是让医护人员能够吃饱吃好。”
我以为他是过来解释的。
他说:“每一颗糖果都会去它该去的地方,我们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有一天这颗糖果能重新回到自己手里。”
这话听起来这么熟悉。
“张永旭,谢总记得吗?”
“张永旭,你就是基金负责人呀。”
他有点失望地凑近我:“谢总,二十年前,您开客运,记得吗?”
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二十年前,我跑长途客车载过一对进城看病的母子。
母亲东拼西借,凑了一千块钱带孩子看病,却被小偷划了口袋。
母子俩在车站相拥而哭。
我把自己仅有的一千多块钱给了他们。
后来,那个孩子病好,我资助他上学,从小学到大学毕业。
期间我们通过电话联系,每月按时
p>
10
小黄还在厨房忙着,我过去看他。
“老张突然走了,明天怕是干不出来,要熬熬夜了。”小黄说。
我告诉他明天尽量少做一点。
没想到,第二天吃饭时间,我们这边依旧忙得很。
我抽空看了一眼隔壁,他们做了很多饭菜,却寥寥几个医院的人。
还恬不知耻地打上“隔壁店原班后厨人员”的字样,看上去格外刺目。
据说是院长亲戚开的店,院长有股份。
那医院的肯定要去那边吃了。
我估摸着今天的饭菜要剩一些。
没想到,APP的小票机一直打个不停。
我餐送过去的时候,有个医生告诉我,隔壁店并没有拿到合同,基金会说要再派人来做问卷调查。
我们这边菜很快卖光,晚上的饭也已蒸上,还有人陆续进店吃饭。
“对不起,您要不,隔壁那?”我指了指边上。
“我们就来你这的,菜饭了,炒饭吧。”
我还想说,小黄急忙接了茬:“炒饭可以的,您吃什么,咱马上炒。”
老婆也瞪向我:“哪有把客人往别家赶的?”
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客人,现做面食的、简餐的、炒饭的,几人一起点菜吃桌餐的。
小黄这下成了主厨,忙得不亦乐乎。
到下午三点,我们店准备炒晚饭菜了,隔壁却挂起小喇叭:“快餐尝鲜价,六元一份。”
叫了一下午,也没见几个顾客。
而我们店里,到了晚饭时间依旧爆满。
回头客不是一朝一夕能锁住的,他们怎么喊也没用。
叫卖一下午,大家知道是上午的剩菜,晚上更没人。
我看拿着勺子在餐台前一脸愁容的大厨张军,心里突然觉得真解恨。
11
一天中午,我忙里偷闲,到各桌看客人吃饭的情况。
人群里看见公益
以前常是我送餐过去,可今天太忙,就让张军的儿子送。
去了一趟,第二趟他就不依了。
“咱工作合同里,我就是负责配菜的,哪有免费干的活?”
我跟他说:“当时口头说好了,咱这小店不像大饭店走正规流程,忙不过来的时候送餐、收拾碗筷都要做的。”
我一边忙,一边和他说理。
可这小子油盐不进,就是不去。
幸亏用餐的人通情达理。
“没事老板,我吃好了,我们科室的我给你带过去就好。”
“我也要过去了,把单给我,我顺路发给各室。”
晚上,老婆和我商量,张军父子的工资一万四千五,刨去房租和别的支出,咱们都没他俩挣的多。
关键这工作态度。
咱重新找个厨师吧。
今年这行情,张军这样的技术六千就能找到人。
至于他儿子这样的学徒,不打杂只值一千五。
我也知道,那些技校毕业生想到饭店历练历练,给一两千生活费,人家干的一个拼。
本来是考虑着张军有难处,而且都做十年了。
可他们这半个月的表现,我真的难以容忍。
我在网站发布了招聘启事,当天公益基金的小伙子就给我打电话。
“谢总,我这边想找您帮安排个人。”
“你别叫我谢总,你帮我店起死回生了,有啥吩咐尽管说。”
“咱们有个老同事的儿子叫黄勇,厨师学校毕业的,这两年不好找工作,他比您店里那个一点不差,您每月给六千就能带个学徒去干。”
我纳闷:咋我一招人,那边就知道。
于是赶紧安排他过来试菜。
05
为了不耽误店里生意,我让黄勇晚上上灶搞几个小菜。
大厨张军自然知道后,过来一把抢了勺子。
他大声说:“半天才打理好,搞乱了明天我干不出活你负责呀?”
能重新回到自己手里。
张军和他儿子有了上次的教训,工作态度也好了很多。
每月有近十万的流水兜底,我们经济没那么窘迫,老婆不再诟病张大厨的工资。
她告诉我,老张父子不是能吃亏的人,少了那二千五,要防他使坏。
“放心吧。”我说。
我从未害过人,但我也防人。
餐饮行业,闹过矛盾的厨师向来不用,用就得防。
闹矛盾的第二天,我就在厨房、仓库等重地加装了高清摄像头,监控室也换了锁。
老张知道我防他,肯定不敢乱来。
另一个餐饮店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老谢,听说你最近混得风生水起,咋你的厨师还出来找工作呢?餐饮界,店旺不换厨。”
原来老张自己也在做跳槽的打算呢。
不过人之常情,我懒得和他计较。
朋友继续说:“他说你给他开一万四千五?昨晚来我这里试了几个菜,我觉得他水平也就值得六千多,带来那个配菜的,三千我都看不上。”
看着老张每天在厨房烟熏火燎,他养那个家不容易。
在我朋友那里碰了壁,他变得更加勤快随和了。
老婆悄悄来问我:“这个张军咋回事,突然变得这么乖巧了?”
我笑笑,没告诉他老张去我朋友店试水的事情。
就这样,和谐。
由于店里每天爆满,很多路人也会来凑热闹,甚至有网红过来打卡。
八元吃到一荤两素的快餐,菜足饭饱。
很多远客也慕名过来吃饭,更有不少同行前来取经。
但是取经的人一般都失败,吃过以后纷纷表示八元做到这样的水平,他们做不了。
我知道他们做不了,因为我每天有那笔善款兜底。
走量而已。
医院的好多人不吃中午饭,卡里的钱剩了,就来个一次刷,请亲朋好友聚聚,每月补贴240不够花,他们自己还要充几百到卡
打款给他,再没有见过面。
他大学毕业以后,向我过地址,说要把钱慢慢还我,我给他发了条信息:“我不过是给了你一把糖果,将来你糖果剩了,可以再送给别人。每一颗糖果都会去它该去的地方,我们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有一天,这颗糖果能重新回到自己手里。”
“你是张永旭呀,真好,长这么大了。”
他毕业以后进了一家五百强的集团公司,平时都会尽力资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后来他成了集团的公益基金负责人。
上次和他一起来的,正是集团老总。
12
当时,他们考虑推出一个医护人员的午餐补贴。
张永旭在考察中听到我和妻子的对话,就把试点放到了我这里。
“当时我没有注意,为什么签的合同只有一个月。”我问。
“这个项目如果铺开,涉及的面太大了,而且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腐败,所以,是一个不成熟的计划。”
“也就是说,只搞了一个月,就没搞了?”
张永旭呃了一声,没有说话。
我大概也知道后来怎么回事了。
他却说:“其实,当时这个试点我们是打算既然已经搞了,就会一直搞下去,只是别的地方没开过这个项目。”
我还是不太相信他说的。
“该不是,后来我收到的款,是你自己出的?”
“我没那么多钱,是老总听了您的事迹,从集团划拨的。”
做公益的人,最不喜欢是有人打善款的歪心思。
所以,这次慈善基金会对院长进行了调查,包括他怎么诬陷我们店,怎么逼迫医生签署意见书,怎么向基金会检举我们店的问题等。
目前已经举证完毕,材料已经报给纪检部门,张永旭也要走了。
13
晚上,我特意做了几个菜,和张永旭一起喝点。
“谢总,八块钱能吃这么好,您还
最新评论